浙江在線12月16日訊「這一款智顯杯是在拼多多上專屬打造的,參加百億補貼後只要29.9元,一個月賣了一萬多個。」施密特家居用品總經理劉偉勝舉著手中的保溫杯介紹,這是他們第一年和拼多多合作,流量和銷售額已經增加了10倍。
受全球疫情影響,一批浙江優秀製造企業果斷掉頭,發力國內市場,但受制於審美喜好、使用習慣、產品售價及營銷模式的諸多差異,效果可能並不明顯。
為此,拼多多搭建了針對「外貿轉內銷」的綠色通道,並加大力度實施2018年底推出的新品牌計劃,一方面助力外資品牌的代工大廠打開銷路,另一方面也幫助這些企業培育自主品牌。
浙江作為輕工業大省,是拼多多重要貨源地,也是新品牌計劃的重點省份。近日,本報記者走訪了永康的飛劍集團、海力集團,台州的雙馬塑業等幾家代表企業,它們已經走出了各自的新品牌之路。
代工企業轉內銷
面臨選品挑戰
出口產品是「質好價優」的代名詞,但代工生產模式,導致製造企業不掌握產品銷售渠道,也無法把握消費者需求。「外需導向產業的生態系統具有三大特點:首先,以訂單為導向開拓市場;其次,以效率為核心建立響應機制;最後,高質量、無品牌。所有基礎設施都為提高生產能力而建,漠視消費者是自然的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春宇表示。
飛劍集團的劉偉勝犯難了。飛劍是浙江永康杯壺行業的龍頭企業,常年為星巴克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代工,擁有國內第一條5G杯壺智能製造生產線。年產杯壺超過3000萬隻,是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2022杭州亞運會的特許生產商及零售商,還運用航空航天工業常用的鈦合金,開發了高端鈦杯。但直面國內消費者時,依然面臨選品的挑戰。
海力實業自有品牌捷拉夫發力國內市場之初,苦於找不到精準定位。過去,他們圍繞歐美家庭的花園使用場景生產與清洗、澆灌相關的園藝用具;而面對國內那些擁有院子的消費者,他們糾結於應該瞄準以洗車為代表的汽車市場還是專攻快速增長的家庭園藝市場。
藉助新品牌計劃
反向定製爆款
在飛劍旗下品牌施密特加入新品牌計劃後的首次深入溝通後,新品牌實驗室分析平臺近億筆相關產品訂單後發現,保溫杯的消費者以95後、00後為主,多為城鎮用戶,偏愛設計簡約、輕巧便攜、色彩時尚的產品,更注重健康和安全,喜歡深度交互的設計。
據此,施密特將「健康、時尚、黑科技」作為新款保溫杯的核心開發需求,定製了一款能在杯蓋上顯示溫度的「智能溫顯」保溫杯。這款產品上線後備受歡迎,直接拉動店鋪月銷破百萬元。
而捷拉夫今年入駐拼多多後,迅速用一個「洗地神器」打開市場。這款水管套裝幾乎為小鎮居民「量身定做」,既能清潔豬圈,也能澆灌菜園。通過調整材質、織網及中間層,他們還改善了國內用戶最關心的水管在寒冷天氣容易硬化的問題。隨著這款產品的銷量快速上漲,捷拉夫看到了家庭園藝的巨大增量市場,從而找到了自己的主戰場。
「廠店一體、反向定製、品銷合一」是新品牌計劃的核心內核,拼多多基於此幫助產業帶的優秀製造企業、外貿代工大廠和本土優秀品牌企業,共同研發麵向最廣大消費人群的多層次、高性價比的新產品,幫助打造以銷量為基礎的新品牌。
截至11月底,新品牌計劃已聯手浙江優質製造企業,共同孵化近百個新品牌,推出了上千款定製化產品。僅家居百貨類目,新品牌計劃入選的浙江企業就超過50家,已出品定製化產品超過300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