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湊到一起,談論的話題總繞不開教育。這位自稱為「不自律」的媽媽,培養出了一個超自律的孩子:曾就讀於東莞市第六高級中學的陳志晟同學在2020年高考中考出了理科574分的高分,被華南師範大學錄取。想知道母子兩人的故事嗎?我們一起走近這家子和老師,聽聽他們怎麼說。
媽媽說
從小保持良好作息 允許孩子犯錯
陳媽媽說志晟一直保持著很好的作息習慣,做事有很計劃。作業也都是自己獨立完成,媽媽從未幫他檢查過。「孩子成績在班級裡都能排在前10名內。儘管不是特別優秀,但作為家長已經十分滿足。」
回憶起志晟小時候,陳媽媽坦言對孩子的教育理念是鼓勵孩子多嘗試,有探索之心,允許孩子犯錯,任何事情孩子盡力就好。「我和孩子爸爸都是以鼓勵和信任為主。有時,孩子考試考得不好,我們都說下次只要能穩住現在的分數就行。如果能在現在分數再考多一分就更完美了,給孩子釋放緊張心情。」
夫妻兩人從來不會因為孩子考得不好就責罵或者喋喋不休地嘮叨。「其實,孩子心裡比家長更著急,家長學會理解和包容,孩子會迅速成長。」
教育孩子要與時俱進 機智破解「遊戲關」
陳媽媽告訴記者,工作之餘,他們會儘量抽空帶孩子出去旅行。「旅行路上的體會,遠比通過書本上描繪的景色更精彩迷人。」在假期,他們會給孩子一周的買菜錢,讓孩子來安排一日三餐,讓孩子體會父母平時的付出。不管做得好壞,多給孩子體驗生活的機會。
「在現代社會,教育孩子必須與時俱進。」資訊時代的孩子們都痴迷玩電腦和手機,陳媽媽回憶,志晟在剛入高一時也痴迷過一段時間電腦遊戲,一到周末就整天待在書房玩電腦。「我和孩子爸很著急,一度焦慮煩惱。正值高中學習緊要關頭,罵也不能罵。」
他們認識到這是孩子和家長們都要經歷的階段,所以沒有急躁:「我們的方法是跟孩子多聊天,聊遊戲聊他感興趣的事,不要壓制孩子玩遊戲,要不然更適得其反。」他們和孩子溝通,可以讓孩子玩遊戲,但是成績不能下降,孩子會為了能玩遊戲更努力學習。「想當年,我年輕的時候也是經常玩CS,家長們也不要把遊戲當成洪水猛獸,適度放鬆不痴迷就好。」陳媽媽笑著說。
孩子說
堅持奮鬥使人自律 認清目標嚴格執行
短短的高中三年,是陳志晟離夢想最近的時期。奮鬥的三年,他發現更加精彩的自己。
陳志晟認為堅持奮鬥能使人自律,自律的人能在未來的成長路上擁有更多成功的機會。「正如2020年的疫情,遭遇高考延期,延遲開學,同學們在家學習四五個月,自律的重要性便從中體現出來了,在家管理好時間學習四五個月與在家玩了四五個月的同學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他們回校後的狀態有著天壤之別。」
陳志晟告訴記者,他的老師朱先橋對他幫助特別大。「他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鼓勵同學自主學習,要求同學們自律,要求同學們認清自己的長處與短板,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分配時間。除此之外,他根據各位同學不同的學習情況,把班上的同學分為不同的小組,因材施教。」作為朱老師的課代表,陳志晟從中受益良多,也認識到他老師所強調的自主學習、自律的重要性。
陳志晟認為在高中的這三年裡,首先要明確目標,也就是奮鬥的方向。倘若漫無目的地埋頭苦幹,終將空手而歸。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制定好自己的學習計劃,並嚴格要求自己執行自己的計劃,長期堅持,就一定能看到自己的成長。「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消沉,相信自己與堅定奮鬥的腳步便是成功的捷徑。」
老師說
善於自我調整 優良品格助他圓夢
在老師眼中,陳志晟是個怎樣的學生呢?作為陳志晟的老師,朱先橋比較有發言權。2009年,他畢業於武漢大學,獲得東莞市優秀教師稱號。
朱先橋說,因為陳志晟是科代表的緣故,他和志晟的接觸比較多。「初見這個小夥子,給人一種陽光帥氣的印象。在後來不斷接觸中,我能深刻地感覺到他對自我的要求是很高的,也特別能管得住自己。」
每次見到志晟,哪怕是抱作業給我那麼一小會兒,朱老師總會給他一個微笑,又或是閒聊幾句給他幾句鼓勵的話語。「每個人都喜歡做美麗的夢,要夢想成真,優良的品格、過硬的體能是少不了的。」朱老師告訴記者,吃得了苦、起早摸黑是志晟的家常便飯。生活中,他意氣風發,精神十足。氣度上,他胸襟廣闊,很有男兒氣概。
文字: 李春燕
編輯:黃月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