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律」媽媽 養出超自律娃娃

2021-01-12 瀟湘晨報

家長們湊到一起,談論的話題總繞不開教育。這位自稱為「不自律」的媽媽,培養出了一個超自律的孩子:曾就讀於東莞市第六高級中學的陳志晟同學在2020年高考中考出了理科574分的高分,被華南師範大學錄取。想知道母子兩人的故事嗎?我們一起走近這家子和老師,聽聽他們怎麼說。

媽媽說

從小保持良好作息 允許孩子犯錯

陳媽媽說志晟一直保持著很好的作息習慣,做事有很計劃。作業也都是自己獨立完成,媽媽從未幫他檢查過。「孩子成績在班級裡都能排在前10名內。儘管不是特別優秀,但作為家長已經十分滿足。」

回憶起志晟小時候,陳媽媽坦言對孩子的教育理念是鼓勵孩子多嘗試,有探索之心,允許孩子犯錯,任何事情孩子盡力就好。「我和孩子爸爸都是以鼓勵和信任為主。有時,孩子考試考得不好,我們都說下次只要能穩住現在的分數就行。如果能在現在分數再考多一分就更完美了,給孩子釋放緊張心情。」

夫妻兩人從來不會因為孩子考得不好就責罵或者喋喋不休地嘮叨。「其實,孩子心裡比家長更著急,家長學會理解和包容,孩子會迅速成長。」

教育孩子要與時俱進 機智破解「遊戲關」

陳媽媽告訴記者,工作之餘,他們會儘量抽空帶孩子出去旅行。「旅行路上的體會,遠比通過書本上描繪的景色更精彩迷人。」在假期,他們會給孩子一周的買菜錢,讓孩子來安排一日三餐,讓孩子體會父母平時的付出。不管做得好壞,多給孩子體驗生活的機會。

「在現代社會,教育孩子必須與時俱進。」資訊時代的孩子們都痴迷玩電腦和手機,陳媽媽回憶,志晟在剛入高一時也痴迷過一段時間電腦遊戲,一到周末就整天待在書房玩電腦。「我和孩子爸很著急,一度焦慮煩惱。正值高中學習緊要關頭,罵也不能罵。」

他們認識到這是孩子和家長們都要經歷的階段,所以沒有急躁:「我們的方法是跟孩子多聊天,聊遊戲聊他感興趣的事,不要壓制孩子玩遊戲,要不然更適得其反。」他們和孩子溝通,可以讓孩子玩遊戲,但是成績不能下降,孩子會為了能玩遊戲更努力學習。「想當年,我年輕的時候也是經常玩CS,家長們也不要把遊戲當成洪水猛獸,適度放鬆不痴迷就好。」陳媽媽笑著說。

孩子說

堅持奮鬥使人自律 認清目標嚴格執行

短短的高中三年,是陳志晟離夢想最近的時期。奮鬥的三年,他發現更加精彩的自己。

陳志晟認為堅持奮鬥能使人自律,自律的人能在未來的成長路上擁有更多成功的機會。「正如2020年的疫情,遭遇高考延期,延遲開學,同學們在家學習四五個月,自律的重要性便從中體現出來了,在家管理好時間學習四五個月與在家玩了四五個月的同學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他們回校後的狀態有著天壤之別。」

陳志晟告訴記者,他的老師朱先橋對他幫助特別大。「他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鼓勵同學自主學習,要求同學們自律,要求同學們認清自己的長處與短板,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分配時間。除此之外,他根據各位同學不同的學習情況,把班上的同學分為不同的小組,因材施教。」作為朱老師的課代表,陳志晟從中受益良多,也認識到他老師所強調的自主學習、自律的重要性。

陳志晟認為在高中的這三年裡,首先要明確目標,也就是奮鬥的方向。倘若漫無目的地埋頭苦幹,終將空手而歸。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制定好自己的學習計劃,並嚴格要求自己執行自己的計劃,長期堅持,就一定能看到自己的成長。「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消沉,相信自己與堅定奮鬥的腳步便是成功的捷徑。」

老師說

善於自我調整 優良品格助他圓夢

在老師眼中,陳志晟是個怎樣的學生呢?作為陳志晟的老師,朱先橋比較有發言權。2009年,他畢業於武漢大學,獲得東莞市優秀教師稱號。

朱先橋說,因為陳志晟是科代表的緣故,他和志晟的接觸比較多。「初見這個小夥子,給人一種陽光帥氣的印象。在後來不斷接觸中,我能深刻地感覺到他對自我的要求是很高的,也特別能管得住自己。」

每次見到志晟,哪怕是抱作業給我那麼一小會兒,朱老師總會給他一個微笑,又或是閒聊幾句給他幾句鼓勵的話語。「每個人都喜歡做美麗的夢,要夢想成真,優良的品格、過硬的體能是少不了的。」朱老師告訴記者,吃得了苦、起早摸黑是志晟的家常便飯。生活中,他意氣風發,精神十足。氣度上,他胸襟廣闊,很有男兒氣概。

文字: 李春燕

編輯:黃月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家有6歲超自律萌娃,是一種什麼體驗?帶娃越輕鬆說明父母越優秀
    累不累?為啥不讓婆婆來幫忙?在外人眼裡,我似乎做著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但作為當事人的我竟然沒有感覺這是一件多麼挑戰的事,在別人雞飛狗跳輔導作業的時候,我們家經常傳來一家三口的笑聲,表妹曾疑惑:為啥你就不發脾氣呢?難道我脾氣不好?然而大家都忽略了孩子的習慣培養,只有孩子們的習慣養成了,帶娃當然輕鬆了。
  • 狗狗竟然也可以這麼自律!
    媽媽知道KK是大型狗,如果養不好,可能會到處亂衝撲人、不穩定等等,擔心弄傷家人,因此特別嚴格管教。KK:媽媽怎麼還不睡……!就在媽媽嚴謹管教之下,KK變得很有規矩與教養,生活作息超固定,每早6點半起床,晚上10點準時入睡,十分自律。
  • 健身教練和充氣娃娃結婚,是為了搞份子錢還是真愛?你們來看一下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這個教練是不是有病,喜歡一個不會說話、沒有表情的娃娃?但這個教練沒有任何心理疾病,日常生活中非常樂於和粉絲分享自己的日常。因為很多網友攻擊Margo的長相,他甚至還帶Margo做了整形手術。就算周圍很多人不理解不接受,Yuri還是保持初心,一如既往愛著Margo。作為一名教練,Yuri經常和Margo一起健身,糾正她的動作。
  • 自律和不自律,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有了自律,一切皆有可能無,則連最簡單的目標都顯得遙不可及說到自律,懶小姐第一想起章子怡前些日子章子怡在坎城亮相的打扮刷屏了各大娛樂跟自媒體平臺穿著大紅色禮服的她像仙女一樣優雅動人完全看不出來已經是40歲的媽媽細心的網友po出章子怡在出席活動當天助理幫她煮了一鍋泡麵
  • 《隱秘的角落》:強勢媽媽養不出自信的孩子,希望你不在其列
    在朱朝陽媽媽的觀念裡,只要孩子學習好,就是她的驕傲,是她把孩子教育成功的標誌。全然不顧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在學校與同學之間是否友好相處。有人說:「養魚重在養水,養樹重在養根,養人重在養心。」而我們常說的家庭教養,如果想做到最佳的教育狀態,就是一個「養」字。因此家庭教養,其實重在「養」,而非「教」。恰恰朱朝陽媽媽的做法是相反的,她只在乎「教」,而非「養」。家庭對於一個人而言的意義是什麼?是避風港,是心底最終的歸宿,是最柔軟的存在。
  • 什麼樣的人偶娃娃需要花費上百萬來養?
    看到認識的人推著嬰兒車,本想打個招呼聯絡下感情,但當你打開嬰兒車蓋,裡面躺著的是和神似嬰兒的人偶娃娃時,而對方正在以期待的目光看著你,你會給出什麼反應?「你是在養小鬼嗎?」這樣問是犯大忌。在中國最著名的bjd娃娃,就是2017年李晨向範冰冰求婚時送的Enchanted Doll生產的BJD,價值人民幣200多萬,頂級工匠耗時1000小時製作而成。相比明星的養娃,對於普通人來說養娃不是件輕鬆的事,需要付出極大的精力和金錢去支撐。BJD娃娃如何養。
  • 母親的性格,影響孩子的命運,3種媽媽養出的孩子難成大器
    3類媽媽,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人的智商相差不大,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幾個世紀才出一個愛因斯坦,孩子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最終走向不同的人生,出現了巨大的差距,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中媽媽對孩子的影響不可小覷。
  • 如何養一隻BJD娃娃?
    這裡是冷到發抖,急需被萌系BJD娃娃治癒的比耶~今天咱們繼續來種草個不一樣的BJD娃娃——BJD小寵娃娃。來源:@愛吃番茄的小籠包BJD小寵娃娃,顧名思義,就是BJD娃娃的小寵物。設計的初衷就是來給BJD娃娃(6分娃及以上)當配件的,所以身材嬌小(一般只有10cm左右),個性鮮明且顏值高,以動物類的特體娃娃居多。
  • 國外一網友養了兩隻「兔娃娃」後,又帶回家一隻「狗娃娃」
    國外有個網友,養了兩隻兔子,名叫Neutrino和Boson。兩隻兔子被主人養得特別像娃娃,渾身毛茸茸的,毛髮也特別乾淨。要是藏在娃娃堆裡,還真分辨不出娃娃與兔子的區別。前段時間,鏟屎官都帶回一隻「狗娃娃」—博美,這些又吸兔子又吸狗,這生活也太讓人羨慕了吧。
  • 朋友說要養個肖戰屬性的娃娃,我才知道除了娛樂圈還有「娃圈」
    ……14歲小姑娘穿著媽媽給買的山寨漢服捂臉哭泣落荒而逃。我以為自己知道的圈挺多了,最近有個未婚朋友發了個朋友圈:之前把娃娃養死了,這次趁著家裡蹲重入娃圈。什麼叫把娃娃養死了!娃娃也是可以想養就養的嗎?或者像熊貓粉圈那樣在線雲吸國寶?
  • 如何養一隻古風BJD娃娃?
    這裡是沉迷於BJD娃娃無法自拔的比耶~前幾天分享了一些,大家好像都有被古風BJD娃娃驚豔到,紛紛表示想要入坑。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古風BJD娃娃究竟應該如何養?娃衣、假髮、配飾、家具......等等娃品又該如何購買選擇?
  • 愛講道理的勤快媽媽,難養出優秀娃,可這三種懶媽,娃不優秀才怪
    可現實的情況卻是,越是那些勤快的,捨不得動手,喜歡給孩子講道理的媽媽,卻總是費力不討好,孩子不光不領情,甚至還下意識地躲著媽媽,讓媽媽傷透了心。反觀那些「懶媽媽」,卻總是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 母女三人整成芭比娃娃走紅,爸爸男朋友都分不清,網友:別親錯了
    在烏克蘭就有這麼母女三人,追求美到達了一定的境界,三個人一拍即合,組團整容去了,最後都整成了芭比娃娃,現在他們的老公和男朋友完全分不清楚誰是誰了。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三個女人的身材都很棒,屬於胸大腰細的美女級身材,現在她們的臉都是巴掌小臉,上面統一是大眼、高鼻、小嘴,雖然很漂亮,但是一眼看上去,感覺終歸是不那麼真實。
  • 「前浪」永遠搞不懂,「後浪」為何花大價錢養BJD娃娃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於小娟編者按 你知道Cosplay,但你可能不知道「破產三姐妹」;你知道生養一個孩子得花多少錢,但你可能不知道養一個bjd娃娃的花費;……時代財經從六大文化產業,帶你一窺「後浪」的世界。
  • 「芭比娃娃」出《鬼滅之刃》同款,同樣是娃娃,和BJD有什麼區別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玩過芭比娃娃,雖然簡單,但是可以給娃娃換裝,還有道具可以玩過家家,受到很多女孩子的喜歡。我們知道《鬼滅之刃》很火,已經成了國民動漫的熱度,日本一家芭比娃娃品牌,也沒有放過這次機會,出了《鬼滅之刃》的同款娃娃,一起來看看吧。
  • 這屆後浪,有人開始花數十上百萬買娃娃養了
    來源:快刀三俠這屆年輕人的時尚,總是來去匆匆,你永遠也不知道他們即將奔赴什麼。就像當代都市青年一邊崇尚「不婚不育保平安」,一邊又養起了娃。不過,這個娃不是活蹦亂跳的「四腳吞金獸」,而是捧在手心的BJD娃娃。
  • 日本美少女把「假娃娃」當「真孩子」養!還與娃娃合照!
    在日本有一個名叫太樓的九零後女孩,她將娃娃當成最親密的家人和好友,走到哪兒都要一起來張美美的合照,她常常覺得「人能與玩偶共生」「被投入愛的娃娃裡是有靈魂存在的」,雖然可能會不被理解,但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熱愛!和娃娃走過的春秋冬夏 太樓是個模特,也是個攝影師。
  • 「媽,快把娃娃扔了,它會動」,媽媽不以為意,孩子差點嚇傻了
    玩具娃娃幾乎是女孩子的專屬,女孩子小的時候無論是自己要的還是別人給買的,基本上都會有一兩個屬於自己的娃娃,而芭比娃娃是很多家長送給女孩子的首選,尤其是送給親戚的小孩,當然要買更好的芭比娃娃。但是挑選娃娃也要十分注意,「媽,快把娃娃扔了,它會動」,媽媽並不重視,孩子差點嚇傻了。在一家進出口公司上班的陳燕,接觸到一批進口玩具,想著家裡六歲的女兒,就掏錢向公司這批玩具中買了一個娃娃帶給孩子。但是孩子見了娃娃不僅沒有開心的樣子,甚至有些故意規避接觸娃娃。
  • 不小心又將娃娃咬破,狗狗將「朋友」遞給媽媽,靜靜地等待三分鐘
    如果家裡養了很多貓狗的話會有什麼樣的體驗呢?我覺得不同的人會給你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位網友在家裡養了14隻貓、3隻狗之後,她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是,主人鍛鍊了自己縫製人偶的能力。基本上,在這些貓狗的破壞下,家裡的玩具娃娃們一段時間就需要維護一次,這不,又有一個娃娃被咬壞了。最近,家裡的田園犬妞妞和自己哥哥玩的時候,不小心在人偶上鑽了個洞。於是把洋娃娃叼在了自己的主人面前。主人也不可思議地拿起手裡的針線,然後開始幫助自己的毛孩子們的「朋友」經過幾分鐘的修復,就像這個人偶的傷口被縫上了,什麼也沒發生一樣,主人的姿態很熟練。
  • 一位五歲孩子媽媽對步步高家教機的真實感受:孩子更自律了
    「我總覺得孩子接觸到東西少,他這個思維,我不知道如何去給他打開,」吳媽媽的擔心不無道理,孩子在學校學習,難免還需要更多的拓展,她希望家教機能給到孩子課餘的補充。立偉同學在練琴我們驚訝地發現,吳媽媽家從步步高複讀機時就已經在用步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