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嫋嫋炊煙,一位老人牽著一頭牛走在遼闊的田地上,兩個垂暮的生命漸漸遠去,不一會兒,傳來老人粗啞的歌聲: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在農村鄉間你也許會看到很多這樣的老人,但是這位老人很不尋常,他經歷了苦難的一生,卻用非常平淡的語氣向別人講述他自己的故事。這位老人就是《活著》中的福貴。
福貴是《活著》的主人公,書中講述了他坎坷的一生:年輕時的福貴,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公子哥,賭博成癮,直到把家底敗光了,一貧如洗,父親被氣死,母親跟著他一起過了一段苦日子也病死了,他被抓壯丁死而逃生回到家後,本想和家人過安穩的日子,可命運一直在折磨他,他的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外孫,都一個個相繼離他而去,最後只剩下一頭老牛和他相依為命,經歷了這麼多的苦難,他還依然頑強地活著。
福貴的經歷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人到底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有些人可能終其一生也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
活著的第一層次:為自己而活,物質至上
福貴,原本是地主的兒子,一個闊少爺,家裡有一百多畝地,娶了米行老闆的女兒,用他的話說就是有錢人嫁給有錢人,把錢堆起來,所以,他不缺錢,但他並不珍惜錢,到處揮霍,就是一個敗家子。
就像現在的有些富家子弟,從小被父母慣壞了,不知道錢的來之不易,他們拿著父母的錢任意消費,恣意妄為,他們本能地認為錢是花不完的,父母那裡有源源不斷的錢供他們消費。
這些人心裡只想著自己,從不把別人放在眼裡,福貴頂撞他爹、辱罵私塾先生,溫柔賢惠的妻子旁敲側擊開導他,他也不充耳不聞。最荒唐的是他還讓青樓女子背著自己到老丈人那裡去請安,簡直就是一個二流子。他雖稱不上惡霸,可也不是什麼好人。
更可怕的是,他開始賭博,一個人一旦沾染上賭,那人就不叫個人了,他逢賭必輸,沒錢了就去偷他娘和他妻子的首飾,甚至連女兒的金項圈也不放過。他還幻想通過賭博來光宗耀祖,可誰都知道那是他為自己找的藉口,他其實已經賭紅了眼,賭徒都是這種心態,很多人最後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這時候的福貴,吃喝嫖賭,樣樣不落,他活著完全就是為了自己的享受,他從沒有為別人著想過,對待家人態度極其惡劣,可以說他就是一個混蛋。
生活中有很多人雖然做的沒有像福貴這麼過分,但是本質上是一樣的,他們生活的目標就是為了自己,活著就是能讓自己開心,享受安逸,所有人都必須為他一個人服務,他們活著就是為了索取,非常自私,這些人不吃到苦頭是不會罷休的。
福貴就為他的行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最後他把自己的家底都敗光了,房子也被抵債了,父親含恨而去,這時他才看清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還好,他沒有一蹶不振,這也是讓人們感動的地方。
活著的第二層次:為他人而活,精神至上
輸慘了的福貴改邪歸正,重新做人,以前穿綢衣,現在穿布衣;以前山珍海味,現在粗茶淡飯;以前一個連走路都要別人背的紈絝子弟,現在不得不自己去下地幹活,不過勞動給人帶來踏實感,睡覺更舒坦,就像他娘說的: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
福貴這時候開始學會為家人著想了,妻子家珍被丈人接走後,他為了要照顧他娘和他的女兒,租了五畝地,開始勞動,兒子生下來半年後,家珍又回來了。他們這一家算是團聚了,可是他娘卻病倒了,他在去請郎中的路上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福貴被迫背井離鄉,但是從沒有放棄對生的渴望。
「我太想家了,一想到今生今世還能和我娘和家珍和我的一雙兒女團聚,我又是哭又是笑。」「只要能回去,就一定要好好活著。」
對家的期盼,讓福貴在戰爭中熬了過來,當他好不容易回到家後,卻發現他娘早就死了,自己的女兒鳳霞因發高燒變成了啞巴,但是不管怎樣又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了,為了這個家,他又燃氣對生活的希望。
但好景不長,雖然他想和家人過安穩日子,可老天似乎是一直在懲罰他,兒子在給校長的女人獻血時被抽乾了血而死,女兒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如意郎君,卻難產而死,妻子本來就得了軟骨病,當一雙兒女都離開後,她也失去了活著的盼頭,離開了福貴。
家人的存在是支撐福貴活下去的動力,爹死了,還有娘;娘死了,還有妻子、孩子;兒子死了,還有女兒;女兒死了,還有妻子;妻子死了,還有外孫。他一直在不斷告訴自己:「還有希望,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這是一個人活著的較高的層次,也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人活著都會有一個目標,有人為了家庭而活著,有人為了事業而活著,有人為了社會而活著,活著就是一種精神、一種使命、一種責任。他們知道活著不能僅僅為了自己,也要為別人帶來些什麼才更有意義。
活著的第三層次:為活著而活,靈魂至上
可是一旦失去了這種使命或者責任,那該怎麼辦呢?
大人們都走了,苦根--這個苦命的孩子就成了福貴和女婿二喜兩人的希望,他們祖孫三人在一起過了一段平安日子,可老天似乎還嫌懲罰他的力度不夠,女婿在一次事故中被兩排水泥板夾死,福貴的最後一顆救命稻草--他的外孫也因吃多了豆子而撐死了。
親人們一個個全都相繼離去,人世間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一個人活在這世上,舉目無親,到底該何去何從?福貴經歷了一次次的打擊,他的希望一個一個破滅,生活已經把他傷得體無完膚,最後他還是選擇活著,用平常心看待過去發生的一切,他早已把死亡和苦難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他一生經歷了這麼多的生生死死,一點點明白活著的意義,對於生與死的認識也在逐漸加深。
他買了一頭即將被宰的老牛,那老牛就好像他自己一樣,風燭殘年,卻仍然珍視生命,他們兩個相依為命,被別人稱作「兩個老不死的」,活得倒也清閒自在。
有時候,我們也設想一下:如果我們到了孑身一人,了無牽掛的時候會怎麼做?恐怕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活著有什麼意思?可死了又能怎樣?死其實很簡單,活才更需要勇氣。那麼既然生命還沒到結束的時候,為什麼不繼續活下去呢?生活往往是殘酷的,認清生活的本質之後仍然選擇努力活著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人是渺小的,生命是偉大的,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只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這樣的人早已經達到了靈魂的層次,活著就是人生的最終目標。
有人以為活著就是要為自己而活,貪圖享樂;有人以為活著就是要為他人而活,精神長留;可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真的沒有了,這是無價的,我們不能輕易就結束自己的生命。
活著,看似很簡單,可有時卻很難。可正因為難,才更深刻、更美好。不經歷苦難,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忍受力有多強。生活中的苦難太多太多,只有經歷過並且能夠挺住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活著只是單純為了活著而活著,這需要經過無數的閱歷才能體會,正像福貴所唱的:「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