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跑步的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2020-12-17 馬拉松跑步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運氣,而是習慣。

一個好的習慣,一方面可以節省我們大量的意志力資源,另外一方面可以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改變我們。

美國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斯曾說到:「種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行為;種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好的跑步習慣不是一天就可以養成的,需要付出時間。給大家介紹6種跑步好習慣,越早養成這些好習慣,你會跑得越快,越輕鬆,越能體會到跑步的樂趣。

運動之前要熱身,已經成為眾多跑步愛好者的常識,但知道,並不一定真的就會去做,很多跑者對熱身的重視仍然是不夠的。

跑步之前,做熱身,主要有兩個作用:

提高運動表現預防訓練傷病

除此之外,熱身還有如下優點:

熱身還可以讓肌肉、韌帶和關節的代謝活動增強,粘滯性降低,彈性提高,肌肉的反射速度和收縮速度加快,從而使肌肉在接下來的運動中保持活躍。對身體比較虛弱的同學來說,熱身通過加快血液循環,還可以讓內臟也提前進入活躍狀態,防止劇烈運動時的意外狀況。熱身還能使大腦皮層處於適宜的興奮狀態,讓大腦在動作反射時更加機敏,有效防止因動作協調性不足導致的肌肉韌帶拉傷。

「拉伸」就是將緊張的肌肉伸展開來、把關節的活動度變大。持續拉伸下去,你的身體將變得舒展、延長、柔韌。

拉伸有幾種形式:靜態的、動態的,主動的、被動的;平時的拉伸可以根據需求來選擇不同的形式。例如日常生活是輕動作的動態拉伸,跑前是關節活動,跑後是靜態拉伸等。

適當的拉伸,可以讓身體更好的恢復,還可以提高關節靈活度。

通常初級跑者剛接觸跑步這項運動後,會用大量的時間進行跑步,而忽略力量訓練,身體所需要調用的肌肉群力量不足,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傷。

二十多年前,你很難發現有頂級的跑步者花精力在訓練他們的腹部肌肉上。而今天,它已經成了必不可少的部分。

「我們的教練反覆向我們灌輸核心肌群的重要性。」跨欄世界冠軍Lolo Johnes說,「我們一直堅持這方面的訓練。」這是因為,如果你沒有強健的核心肌群-腹部、下背部和臀部的肌肉,你就不可能跑出你的最好成績

它們為跑步者在衝刺、長時間地維持最有效的跑步動作,提供必需的穩定性、動力和耐力。

「當你的核心肌群變得強健時,其他的一切都會因此受益。」Greg McMillan說。他是Flagstaff, Arizona的一個跑步教練,帶出了許多頂尖的職業跑步者和健身跑步者。「無論你進行哪種類型的跑步,核心肌群都是你一切動作的基礎。」

長時間進行同一種運動,可能會產生厭倦心理。也就是常說的厭跑,或者有不少對自己跑步成績有非常高要求的同學,平時只進行跑步訓練的話,會讓身體的某些部位「壓力」山大。

過多的疲勞性傷害源自於無力的臀部、膝蓋、腳踝,導致在跑步時無法發揮穩定作用。

比如臀部肌肉虛弱會導致骨盆在跑步時朝非支撐腳那邊傾斜,這時會讓臀部和膝蓋過度勞損,而利用交叉訓練做一些肌力練習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除了降低受傷外,交叉訓練還能幫助身體恢復。

當你因為受傷而無法進行訓練時,較緩和的有氧運動就能適當維持有氧能力。

知名的美國跑者 Meb Keflezighi 就是採用這種方式來渡過受傷時期,當時他把部分的跑步訓練替換成腳踏車訓練,上午進行跑步練習,下午就改用自行車進行訓練,使身體獲得足夠的有氧能力,除了在奧運跑出好成績外,在波士頓馬拉松也能順利奪冠。

跑步像人類其他的運動項目一樣,存在一種最佳方式。練就完美跑步技術的關鍵在於:儘可能利用重力。

長久以來,許多人都忽略了跑步姿勢的重要性。擁有好的跑姿,並不僅僅是跑起來更好看這麼簡單。全球近萬跑者從上世紀開始受益於Pose Method的跑步方法,得以避免傷痛,跑得更加省力高效,其中不乏歷屆奧運冠軍。

跑步的核心是3個基本動作:關鍵跑姿、落下、拉起。

無論你在哪裡跑,跑多快,這3個動作都是必經之路。學會在跑步時做好這3個動作,你可以不再受傷,跑得更快更遠。

· 關鍵跑姿 ·

「關鍵跑姿」是個非常具體而特別的身體姿勢,決定了重心如何前傾——學會在跑步中正確做這個動作,可以幫你免於受傷。

· 落下 ·

「落下」是指腳降落的姿勢——學會在跑步中正確做這個動作,可以讓你跑得更快。

· 拉起 ·

「拉起」這個姿勢是指跑步者將他們的雙腳提起,離開地面的跑步姿態——學會在跑步中正確做這個動作,可以讓你跑得更遠。

想要更有效率的提高成績,「訓練、休息與營養」三者缺一不可。不過認真訓練的人很多,卻很少有人認真看待休息這回事!

最重要的休息就是「睡眠」。一般以馬拉松為目標的跑者,平均每天訓練一小時就很不錯了(以均速10km/h速度,一周下來就有七小時與70km的訓練量)。但很多時候,他們對於睡覺這件事兒,卻沒那麼重視。

對於跑者來說,跑步後適度的疲勞感可以讓你的睡眠更具質量,而足夠有效的睡眠也能讓你的身體在運動後獲得更好的休養。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直言:孩子6歲前要養成的3個好習慣,將來定有大出息
    但是一旦養成了壞習慣,這是會伴隨你一生的,所以,想要自己的孩子養成好習慣,從小就要開始培養了。有些人常說,孩子這麼小,你們說的這些養成好習慣的好處,等他長大了之後會自己會明白的。殊不知,正是這樣的外界勸言或者自己的心理原因,才導致孩子無法養成良好的習慣。畢竟,壞的習慣對於孩子來說,是能夠把孩子的一生都拖垮的,但是好的習慣卻是能夠成就孩子優秀的一生的。北大教授直言:孩子6歲前要養成的3個好習慣,將來定有大出息!
  • 堅持跑步的人,越跑身體越好,跑步的這些好處,不妨來了解一下吧
    三天兩頭生病動不動就請假看醫生,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堅持跑步的人,越跑身體越好,跑步的這些好處,不妨來了解一下吧一、經常跑步,身體能夠有這些好處1、增強心肺功能心肺功能對於我們全身的器官運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自己的心肺功能不好,那麼獲得氧氣也不充足,這個情況下,身體消耗代謝就會緩慢,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 智慧教育策略——注重孩子五大能力的培養,越早越好!
    其實,對於語言、圖像、符號、邏輯來說,是越早學習越好,其與個人天賦有極大關係。這些方面也是年少天才的出品領域。只要是語言、圖像、符號、邏輯能力相關的,越早學習越好,讓天賦可以更早的得到體現、增強。所以,通過如上的能力理論,我們的「智慧教育創新理論」的教育觀點認為,對於學前幼兒或者小學生來說,只要重點突出教育引導如下五個方面的能力,那麼他們就會很容易養成優秀的品質和能力。1、想像能力。其實小時候培養孩子對世界感知很重要。
  • 斯坦伯格鋼琴分享:如何讓兒童在鋼琴學習中養成好習慣
    斯坦伯格鋼琴分享:如何讓兒童在鋼琴學習中養成好習慣作者簡介:沈苑,廣東石潮州市橋東韓山師範學院音樂系講師在兒童學鋼琴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要注重培養兒童的好習慣,因為好習慣對兒童的學琴有著很大幫助,甚至養成好習慣要比學彈鋼琴本身更重要,它能對兒童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 普通人跑步,跑多遠多長時間合適
    跑步是一種非常好的運動方式,每天跑多遠,跑多長時間 ,跑步的速度如何掌握,許多人非常糾結。跑步的目的不同,年齡體質不一樣,在計算方法上,肯定有差異。我堅持跑步16年,從對身體健康的角度來說,我認為五公裡左右,30-40分鐘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合適。
  • 異性相處,和你「玩玩」的人,越早斷聯越好
    在異性相處的過程當中和你玩玩的人越早斷聯,對你就越好。異性相處,和你「玩玩」的人,越早斷聯越好不喜歡你的人,就是習慣了你的好,想一直接受你的付出,才不願意和你分開在生活當中,有的人喜歡你,你喜歡你對他的好,接受你的付出,也願意為你付出; 而有的人根本不喜歡你,他只是單純的習慣了你對他的好
  • 如果想成功,必須重視時間的價值,我們如何養成節約時間的好習慣
    那麼,再日常生活中,該怎樣養成節約時間的好習慣呢?以下幾點經驗可供借鑑:1、每天都列出計劃確定每天的目標,養成把每天要做的工作排列出來的習慣。把明天要做的最重要的幾件事,按其重要性程度編成號碼。明天上午頭一件事是考慮第一項,先做起來,直至完畢。
  • 養成這些好習慣,長壽不難
    養成這些好習慣,長壽不難!(一)、按摩頭部。我們頭上分布著很多的穴位,這些穴位對於我們來說比較難找到,那麼就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那就是用按摩頭部的神奇八抓魚按摩器。可以輕鬆簡單的按摩到自己的穴位。每天睡覺,前5分鐘按摩一下頭皮,可以改善睡眠質量,緩解疲勞。
  • 45歲後,想要健康長壽,保持身體3處"乾淨",養成2個好習慣
    45歲後,想要健康長壽,保持身體3處"乾淨",養成2個好習慣 45歲後,想要健康長壽,保持身體3處"乾淨" 常見的肝病有: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患上這些疾病不加以控制,很容易縮短人的壽命。
  • 兩者區別很大,越早清楚越好
    兩者區別很大,越早清楚越好今年的豬肉雖然有點小貴,可依然是家家戶戶必備必吃的食材,平時炒菜的時候放一點,調餡包餃子的時候放一點,補充了營養還特別的美味好吃。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菜市場裡賣的豬肉比超市裡賣的豬肉要貴一點,你們都是喜歡去哪裡買呢?
  • 細節決定成敗,跑步技巧之正確跑步姿勢養成秘籍,帶你高效跑步
    科學跑步,健康跑步,享受跑步的樂趣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跑步姿勢提到跑步姿勢的養成很多跑友會想到的是,落地方式,擺腿方式,擺臂方式,步幅和步頻如何控制等關於跑步姿勢的問題,這裡我會一一解析解決重點強調的是關於跑步姿勢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安全舒適就是適合自己的跑步姿勢
  • 這5個方法很重要,越早掌握越好
    這5個方法很重要,越早掌握越好。01 讚美對方女人喜歡甜蜜浪漫,男人需要尊重理解,這些都可以通過讚美來表達。都說好男人是誇出來的,其實好女人又何嘗不是呢?如果你心有對方,希望對方越來越好,比起將對方和「別人家的誰」做比較,或直白地提建議,讚美鼓勵要有效得多。不信?和伴侶相處時,不妨試著開啟誇誇模式哦。02 互相扶持好的關係,都是互相「麻煩」出來的。
  • 21天能不能養成一個好習慣?別傻了,從原理上一次性給你講明白
    你覺得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多長時間?市面上有很多關於XX天養成好習慣的課程,有說10天的,還有說一個月的,其中最讓人信服的是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這背後主要是一個美國的醫學博士麥克斯威爾·馬爾茨提出的,在他的研究中,他發現改變心理意象需要至少21天。
  • 寶寶英語啟蒙是越早越好?聽聽專家怎麼說,這3點家長要早知道
    孩子的第二語言啟蒙越早,孩子越能夠分辨出語音當中的細微差別,將來的聽力也就越好。對於還不會講母語的小寶寶,第二語言的啟蒙可以從聽節奏感比較強的童謠兒歌開始。現在很多磨耳朵的資料就很好。2、7歲以前是語法形態的敏感期。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的常青藤爸爸,就提倡英語啟蒙要越早越好。
  • 而且越早越好!
    假如貓吃了這些中間宿主的生肉,那麼在貓的糞便裡就會有弓形蟲的蟲卵,這些蟲卵在貓砂裡發育2-5天,才有機會傳染給人類(鏟屎官清理貓砂的時候)。 由此可見,注意個人衛生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至關重要。 醫生:寵物應該越早養越好 在不久前,有一檔節目《健康100FUN》就請來了鍾南山團隊的專家們進行專訪。
  •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用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
    如何養成好習慣 習慣的養成至少需要21天,大概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7天左右。
  • 開掛的人生,從養成這三個習慣開始,養成一個,你也會不簡單
    早起,除了讓村上春樹養成了做事不拖延的習慣,還讓他練就了一副好身體。寫作完成後,村上春樹會用1個小時的時間跑步,他堅持早起長跑三十五年,為自己的寫作事業提供了支撐。南懷瑾先生曾說過:能夠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 越早知道越好
    越早知道越好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生活水平也是有了顯著的提高,從曾經只顧得上吃飽穿暖,到如今想著怎麼享受生活,可以說這其中尤其以科技的進步,給我們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像智慧型手機就是大家現在出門必備的物品之一,它可以讓我們不費力便知天下事,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精彩。
  • 專家:孩子越早學習英語越好,家長:我初中開始學,英語也很好
    部分家長一聽到專家建議孩子越早接觸英語,越利於孩子語言學習,這時家長便會有一些緊張。當然,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太小,根本無法學習英文。反例是你看我們初中開始學習英語,很多同學的英語也很好,有的同學出了國,還有的同學做了翻譯或英語教師。那麼究竟誰的想法更科學合理呢?在此,我們先不忙著下結論。
  • 《掌控習慣:如何養成好習慣戒除壞習慣》—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養成習慣的過程分為4個簡單的步驟:提示、渴求、反應和獎勵。這四步模式是每個習慣的核心支柱,我們的大腦每次都以同樣的順序運行這些步驟。1、提示它會觸發我們大腦啟動某種行為舉止。比如,金錢和名譽、權力和地位、讚揚和認可、愛情和友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