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佔卜:知我者謂我心憂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馬璐瑤 楊傑 清華大學清新時報

作者 | 馬璐瑤 楊傑

責編 | 黃官才華

排版 | 曹蕾

剛進大學時,一周兩節的法律邏輯學課,小趙(化名)常常會用來觀看大眾佔卜視頻。因為上課需要靜音,所以「沒字幕的不看」。

大眾佔卜視頻,顧名思義,是B站上一種面對大眾的塔羅佔卜互動視頻。和傳統的一對一佔卜不同,在大眾佔卜中,點開視頻的受測者可以有無數個,而佔卜師只提供三到四種牌組。受測者只需憑直覺從這幾組中選一組,就能收穫對應的佔卜結果。

高考之後,不想對答案的小趙第一次點進了塔羅佔卜視頻,想要看看自己的「七月運勢」。但運勢沒算準,小趙沒能考上喜歡的大學。不過在那之後,看B站上的「大眾佔卜」視頻逐漸成了她的習慣。

「主要是想看看光明的未來。」小趙說。對她而言,佔卜與其說是預測未來的手段,不如說是一種安慰。

B站塔羅搜索截圖

當我們談論塔羅佔卜時,

我們都談論什麼

B站上的大眾佔卜其實更像一場趣味測試。按照塔羅愛好者空山(化名)的說法,要實現最佳效果,受測者與佔卜師還是應該面對面。「塔羅裡確實有這樣的說法,只有面對面佔卜,你的『場』才會與牌的『場』共鳴,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按照復古主義的觀點,線上佔卜的結果已經被數據篡改,所以你能否得到真正的答案就存疑了。」

事實上,真正的塔羅內裡大有學問。首先,塔羅牌就不專指一種牌,而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其中,韋特塔羅牌應當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韋特塔羅牌由原巫術結社「金色曙光」[1]成員中的A.E.韋特(A.E.Waite) 設計。這套牌牌面圖案生動易懂,牌文使用英文,作者韋特還著有解釋性說明書,因此甫一面世就廣受歡迎。

韋特塔羅牌面展示,圖源淘寶韋特塔羅觀知專賣店

塔羅牌共有78張牌,包括22張大阿卡那牌與56張小阿卡那牌(註:阿納卡來自於拉丁文中的Arcana,可意譯為「奧秘」)。大阿卡納又被稱為將牌(Trump),牌面各有其獨特的圖案和意義;小阿卡納牌又被稱為小牌(The suits),共有4種花色——一般是權杖、星幣、聖杯、寶劍。在使用塔羅牌時,可以78張牌全部使用,不過大多數時候把22張大阿卡那牌作為分析的重點,小阿卡納僅用來完善細節。

百年韋特塔羅牌22張大阿卡納展示

圖源淘寶塔羅佔星會館店鋪

關於塔羅牌的起源則眾說紛紜。

有些學者,譬如法國的科爾·德·葛貝林(Court de Gebelin)、埃利法斯·列維(EliphasL'evi)等,認為塔羅有著可上溯的古老歷史。他們把塔羅與古老的文化元素對應起來,提出了「埃及起源論」、「希伯來起源論」、「吉普賽起源論」等。這些說法對促進塔羅的承延與創新有一定作用,但缺乏有力的證據支撐。

當前較為普遍的歷史理解是,塔羅牌是起源於15世紀初義大利的一種紙牌遊戲。塔羅不為佔卜而生,它的牌面符號多來自於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文化。到了18世紀左右,塔羅牌才與佔卜緊密聯繫起來,在此之前,即使有人將塔羅用於佔卜,這種使用應當也是零星而非主導性的。

瑞士的卡爾·榮格(Carl Jung,1875—1961)是第一位正視塔羅牌並給予其正面評價的心理學家。他將塔羅牌視為有象徵性的原型:人的基本類型或境遇都隱含在人類所有的潛意識行為中,比如「皇帝」牌面,是最高權威(家長)或父親形象的象徵。[2]

從遊戲工具到佔卜用具,塔羅牌的符號象徵意義和神秘色彩被強化,成為了透視人們心理的一把鑰匙。

塔羅牌陣示意,圖源淘寶韋特塔羅觀知專賣店

塔羅牌正逆位釋義示例,圖源淘寶韋特塔羅觀知專賣店

今日之佔卜,

已非昨日之塔羅

許多心理學家都對佔卜、算命這樣的靈魂學、神秘學內容進行過研究,比如提出了「共時性」的榮格——他將成功的佔卜和預言描述為人的心理狀態與自然事件之間的一種「有意義的巧合」。

日本的心理學學者多湖輝則用自我求證原理解釋這些神秘學現象。他認為,當人們看到一段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時,往往會依據個人情況自動把模糊的信息具體化,從而獲得一些指向自己的結論。因此,人們常常會覺得佔卜師或算命師的話特別適合自己,這種想法本質上源於一種以自己為中心的思維方式。

但這種思維方式卻常常為人所利用。12月10日,央視起底網絡佔卜,扒出一系列披著「佔卜」「算命」外衣的網絡詐騙行為。受害人之一王女士甚至前後被騙二百五十餘萬元。

央視起底網絡佔卜

詐騙犯往往抓住受測者「破財消災」的求福心理,假託「佔卜」向對方虛構可能出現的「災禍」,隨後高價兜售「闢邪消災」的水晶、「驅邪符」等物,從中牟取暴利。此外,詐騙犯提供的「佔卜」也費用高昂,進行一次「佔卜」常常要花費三百至八百元不等。受害者往往在詐騙犯的蓄意引導下喪失判斷力而越陷越深,直到千金散盡才幡然醒悟。

「我的觀點是,不要迷信。」塔羅愛好者空山說。自學塔羅的一個多月,空山練得最熟的是預測新戀情的牌陣,因為「周圍的同學都是單身狗,所以老是找我算這個」。

實際上,作為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空山並不相信佔卜的預測功能。「在茫然或受挫時,佔卜是能給你提供一些精神上的鼓舞和指引的,但結果準不準確,其實還是看個人的理解。」

在一些互動視頻裡,解讀牌面的人會自稱「愈療師」。這似乎傳達了一種信息:在今天,塔羅向人們提供的不是未來,而是安慰。有受訪者直言:「我純粹是享受參與的過程。至於那些結果,尤其是壞的結果,我並不是很想知道。如果結果是好的,繼續報以期待;如果結果不好,不如就發揮唯物主義精神一笑了之。」

B站塔羅佔卜視頻

大學課業多起來後,小趙就很少觀看大眾佔卜視頻了。她笑稱:「一段時間不看,大數據算法也就自動讓這些遠離我的生活了。」

在小趙看來,生活是波浪式的,當對生活的掌控感可以在現實中獲得時,當站在抉擇的路口時有清晰的自我認知時,她也許就不用點進佔卜視頻了。

參考資料:

[1]「金色曙光」百度詞條解釋:1888年,一個承襲中古神秘學派「玫瑰十字會(又譯薔薇十字會)」的巫術結社「金色曙光」(The Hermetics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 在倫敦成立。他們把塔羅牌、佔星術、卡巴拉密教與鍊金術再一次的結合,使得塔羅牌的理論系統更形完備。在西方神秘學和宗教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2]「關於塔羅的一些維基百科的知識」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818647/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大眾佔卜:知我者謂我心憂》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知我者,謂我心憂——品詩經《黍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黍離》出自《詩經》王風,為紀念周朝所寫,「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
  •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不必解釋,知我者謂我心憂
    銘拓導讀:常言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懂你的人不用解釋,不懂你的人不必解釋,我命若有終會有,我命若無不強求,生活本就不易,不必渴求別人的理解和認同,別人想什麼,我們控制不了,別人做什麼,我們也強求不了。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下句是什麼?僅8個字,道出深藏於心的孤獨
    洛水三千,哪一瓢知我冷暖?所謂「千金易得,知音難覓」,一個人的內心,在孤獨彷徨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夠了解自己的人。在2000多年前,有一首奇詩,將孤獨的感受寫到了極致,寫出你我都有的孤獨。這首詩中,有七個字,可以說是十分經典,「知我者,謂我心憂」,實際上,這一句的下句,才更加令孤獨者淚流。本期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品一品這來自2000年前的孤獨:《黍離》先秦:佚名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詩經《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憑弔詩中絕唱也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y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詩經·王風·黍離》: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知我者謂我心憂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尋合適的寓所,尋懂我的人,尋理想的寄託。即使最後,滄海桑田,山河故人理想不再,我們依然回味無窮。這便是源自《詩經·王風·黍離》的詩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給我們的啟示。
  • 「知我者,謂我心憂」出自哪裡?它的原意到底是什麼?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是一段廣為流傳的詩句,即使沒有讀過原詩,不知道其出處,有人也會經常引用這段詩。它的表面意思非常容易理解,常被用來形容心有憂慮,沒有知己,但它的原義又是什麼呢?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以求
    常言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懂你的人不用解釋,不懂你的人不必解釋,我命若有終會有,我命若無不強求,生活本就不易,不必渴求別人的理解和認同,別人想什麼,我們控制不了,別人做什麼,我們也強求不了。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總有人能聽到你沉默背後的呼喊,願有人能懂你的欲言又止;沒人知道我有多喜歡你,但身邊所有人都知道,我每天張口閉口提的都是你3:最好的年齡是,那一天,你終於知道並且堅信自己有多好,不是虛張,不是誇浮,不是眾人捧,是內心明明澈澈知道:是的,我就是這麼好。4:人生不過是一場旅行,你偶遇我,我相逢你,修行路上,各自向前。
  • 郭曉峰《錦衣之下》師父: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熱播劇《錦衣之下》39篇章之師傅內心獨白,「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夏兒,為師今日神色凝重地問你和陸繹關係,開始你還打馬虎眼,你當為師看不見你們明晃晃地秀恩愛。我告誡你要對大人要恭敬,是不想你陷得太深,你可知為師用心良苦啊!為師也是過來人,也明白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 葉酸知多少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葉酸知多少 2020-07-11 0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蘇軾雪堂:知我心憂,謂我何求,惟適然也
    散人,江湖散誕之人,前有唐代陸龜蒙「以舟載茶灶、筆床、釣具,往來江湖,號江湖散人」, 拘人則更次,一般世俗拘泥於瑣事和困於日常、且甘於此者,可謂拘人。散人與拘人,前者放浪形骸,不被接納,自願逃遁於世俗行為規範之外,又或將一切得失毀譽、功名及自我都不放眼中,物我兩忘,更接近於老莊的清靜無為;而後者則困於人慾而不得超脫。
  • 520和「舊情人」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520和「舊情人」 2020-05-20 13: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詩人宋徽宗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詩人宋徽宗 2020-05-26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格爾尼卡》的哀歌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格爾尼卡》的哀歌 2020-03-27 1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農曆六月初六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農曆六月初六 2020-08-09 1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見娘 - 見娘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見娘 2020-05-12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蘿蔔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蘿蔔 2020-12-14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哆啦書夢」022 | 詩想者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哆啦書夢」022 | 詩想者 2020-04-19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14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