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於唐詩之中,盡情體味「書當快意讀易盡」的意境

2020-12-05 齊魯壹點

文 | 陶玉山

只要一提起唐朝,那必然會想到那些燦若晨星的詩人,以及他們所書寫的直透人心的詩篇。即使是一個小孩子也會咿咿呀呀吟誦幾句唐詩。在某種程度上講,唐詩幾乎成了唐朝的代名詞。

一卷唐詩,寫得是唐朝的風度,唐朝的人物,也是唐朝的事情。閱讀唐詩,如品佳茗,口頰生香。從音律到文字,從寓意到內涵,可豪放,可含蓄,讀之朗朗上口,意韻綿綿,莫不令人銷魂折服。他們有「恨不相逢未嫁時」的遺憾,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愁念,「畫眉深淺入時無」的情意,「為他人作嫁衣裳」的落寞;也有「不風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節柯」的愜意,「旅人遊汲汲,春氣又融融」的心情,「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的灑脫,更有「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的豪邁。「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既淡然,又有揮之不去的霸氣,讓人過目不忘;「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真得讓人感嘆「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普天之下,四海列國,只有一朝唐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他們或在千裡鶯啼的綠柳江南山川,看多少樓臺煙雨中;或停車坐愛楓林,看霜葉紅於二月花;或親眼目睹「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喜人景色……一生何其漫長,多少時光堆砌而成;人生又何其簡短,不過幾句詩行。正所謂:「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從古至今,千秋萬載,就一冊唐詩。唐詩是什麼?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寂靜,「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縹緲,「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的深情,「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的淡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失落。春已過半,心隨王維入空山……

詩可以寫景寄情,亦可言志抒懷。有的詩,融情於景,簡約樸素,為你我眾生所喜;有的詩,陽春白雪,曲高和寡,鮮為人知。而這些簡潔精緻的唐詩,或氣象萬千,或磅礴大氣,或沉鬱蒼涼,或哀婉纏綿……無不是我手寫我心的包含熱血之作。雖說是書寫的唐人的現世,亦是每個朝代所途徑的時光,一直流傳至今,依舊光芒四射。在我們讚美現當代的一些作家為語言大師的時候,幾乎每一個有作品編入《全唐詩》的詩人都不屑一顧。如果他們回發聲會說話,他們一定是用透風撒氣、含糊不清的口吻語氣這樣說:「嘿嘿。如果他們是語言大師,我等老朽是什麼?」

孔子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這些可愛可敬的唐人用自己的行動踐行這句作文寫詩的古訓,擇一事,終一生。為了把詩作的精緻、極致,他們「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把全部精力時間都用在了作一首好詩上,努力達到像金代詩人元好問所說「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他們「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賦到滄桑句便工,「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可謂嘔心瀝血,傾盡所有。真得是達到了劉勰所要求的「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他們「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詩,就是人的生命。他們用最凝練的筆觸,最傳神的語句,寫出了最深摯的情感。鍊字選句上的苦心孤詣,形成了精美絕倫逸群的唐詩語言的藝術奇觀。言有盡意無窮,達到了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境界。就像「詩豪」劉禹錫寫的「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即使相隔千年,仍讓人有他鄉遇故知或心有靈犀之感。對葉嘉瑩先生說的「詩歌是一種生生不息的心靈」這句話有了更加清晰明了的認識理解和感悟……

唐詩之美,不止在於語言,更在於那躍然於字裡行間的人生最細膩的情感。或喃喃自語,或娓娓道來,總有那麼一處觸動心弦。我們一生所有的經歷,都可以在唐詩中找到對應的詩句。不經意間,它們總會魚躍到眼前,浮上心頭。當你穿越生命中的千山萬水,總會發現,有一首唐詩正在前面靜靜地等著你。這些千錘百鍊的讓我們讀者陶醉其中,久久不言。不得不由衷感嘆漢語之魅力,之美麗盡在唐詩。花開再美,怎如初見。「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漢語真的是世上最美的語言……

很多時候,我們讀動人的唐詩,不是那些字句感人,而是詩歌背後的情感情義感人。「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涼風起天來,君子意如何?」「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閱讀這些語言淺白直述,情感真摯,不事雕琢,內容豐富無邊,淺易中見真情的詩句,會不由地感動,不由地心顫,不由地眼睛溼潤,甚至潸然淚下,不能自已。而悄然間,這些詩句記在心裡,成為自己知識積累的一部分。讓人自然想起了前蘇聯文學家索爾尼仁琴所說的:「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

有一些唐詩,前面幾句或許平淡無奇,司空見慣,在結尾卻會讓人眼前一亮,不由自主地拍手稱讚,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神來之筆!「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

何謂詩性?就是將平時見到的平常事物,寫出詩意來。「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就是很有代表性,很有說服力的名句。而李商隱之「心有靈犀一點通」名句相比更甚之,令人嘆服不已,是「作決絕語而妙者」的典型。有的詩句甚至無一字不帶有跳躍的意符,筆意一往奔騰。讓人耳目一新,嘆為觀止!讀到這樣的詩句,總會由衷地感嘆:你的一切努力,皆因自己而來。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了成全一個更好的自己。經典,無論何時都是經典,值得你我老老實實地欣賞閱讀,領會其意,引導自己的生活趨向有滋有味有趣……

潛心貫注地重讀回味唐詩這些年,真得是總會有一句經典的詩句穿透人心。那些唐詩,寫盡悲歡離合,晦明朝暝,說盡細膩的故事,響徹到今,道盡了生活之美,生活值得。也總有一句經典藏著你我想要的生活,不知何時會突然觸及到內心最軟的地方,讓人默默無語,默默咂摸回味。「白雲勸盡杯中物,明月相隨何處眠」,「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風韻天成,淡中有味;「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不著一色,白描無華。「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清新脫俗,好不做作。「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有華人的地方就會吟誦的唐詩,平淡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不帶絲毫修飾,完全是信手拈來,真得是潤物細無聲,水到自然成,「絕妙古今」。「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草聖」張旭的這首名為《桃花溪》的律詩意境美到心醉。故《唐詩三百首》的編者蘅塘居士孫洙喜愛不已,斷然肯定:此詩相當於陶淵明的整篇《桃花源記》!

詩仙,詩聖,詩魔,詩佛,詩鬼,詩豪……李白的浪漫瀟灑,杜甫的沉鬱頓挫,王維的佛性禪意,白居易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許渾千首溼,杜甫一生愁」,「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等等,無不顯現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之氣魄!讓我對司馬遷所說的「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有了真正的理解頓悟。對詩佛王維的「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清」,「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有了一點點新的感悟,新的啟發。作為唐詩的一個特殊的存在,王維那些明白如畫,詩如畫卷,情景交融,蕩滌心靈的詩句,永遠是重讀不厭的。那些不朽的詩句所透露出來的生活哲理,人生感悟,我想會永遠是新鮮的,每次重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為問因何太瘦生,只為從來作詩苦」這句李白寫杜甫的打油詩句,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的幽默詼諧;「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這首杜甫寫李白的詩中無法掩飾的厚愛敬重,讓我們對李白與杜甫這兩位唐詩大師的情誼了解多了好幾分……

徜徉於唐詩之中,真正領會了宋人陳師道所言的「書當快意讀易盡」真諦,對這句話嘆服不已。對當代文學大師卡爾維諾所說的「經典就是這樣一種著作,它永遠不會完結它所要述說的東西」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理解。由此,堅定了重讀唐詩成為閱讀習慣的決心信心。對當前那些自詡為著名作家的所謂作品,對流行,抑或暢銷一時的時髦東西真得無暇顧及。這麼好的精彩依然、常讀常新的唐詩,我還看不過來呢。「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讀唐詩,讓人切實體會到了什麼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無物堪比倫,更與何人說」。身浸其中,其樂無窮……

作者簡介:陶玉山,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濟南人。1981年2月在《濟南日報》副刊發表文學處女作。迄今已在國內一百多家報刊發表小說、散文、詩歌、文學評論等一百多萬字,作品多次在市級以上文學徵文中獲獎,有多篇作品收入到文學作品集中。

【壹點號 山東創作中心】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這些名勝古蹟,能讓你不知不覺沉浸在唐詩意境之中
    前天遇到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能讓你不知不覺沉浸在唐詩意境的景區有哪些?推薦一下?前言我喜歡遊山玩水,可惜有錢有閒的機會太少,去過的地方並不太多。從我去過的景區來看,確實有不少名勝古蹟能把人帶入到唐詩的意境當中,這裡我推薦幾個地方,例如武漢黃鶴樓、杭州的西湖、鎮江的北固山、揚州的瘦西湖等。在我遊覽這些地方時,想到李白杜甫白居們,在一千多年以前,也曾經在相同的土地上行走,他們的那些歌不由自主地就出現在腦海裡。
  • 餘生,讓我們在星光下自由徜徉,在陽光下盡情享受
    如果,我們已經做到了,那麼餘生,就讓我們在星光下自由徜徉,在陽光下盡情享受吧!有人曾說,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我們知道未來的路一定是艱難的,坎坷的。可能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可能有高不可攀的險峰。可是,我們也知道,在該吃苦的年紀就不要選擇安逸。也許現在只是痛苦一陣,咬咬牙,就挺過去了。
  • 塵封數十年,錢鍾書選唐詩首面世
    錢鍾書選楊絳抄《全唐詩錄》稿本九冊書影 人民文學出版社提供11月21日,為紀念錢鍾書誕辰110周年,一部由錢鍾書選定、楊絳抄錄的唐詩手稿,經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排印成書,正式對外發布。該書定名為《錢鍾書選唐詩》,是近40年來從未對外公布的文獻,也是一部可供大眾品讀的獨特唐詩選本。
  • 六神磊磊,唐詩界的段子手
    《六神磊磊讀唐詩》一口氣讀了一半,迫不及待提筆寫下這篇文章。希望你早點把這本書抱回去,晚一天都是遺憾。唐詩是千百年來國文課裡面的一道硬菜,只是那一句背誦並默寫全文,猶如一座大山,讓好多學生娃娃們望而生畏,學,可以,背,就不好玩兒了,還默寫,你說學個唐詩該有多鬧心。
  • 《唐詩三百首》中一首經典山水詩,意境如畫,值得一讀再讀
    李白曾說,「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杜甫又說,「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而白居易也說,「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閒」,這一切如詩如畫的意境,彰顯了詩詞歌者對山水的熱愛。王維,亦是寫山水詩的一大高手,與眾不同的是,山水美景在他的筆下,總是那麼別具一格,最恰當的說法,莫過於「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清朝詩人鄭板橋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寫得非常唯美
    唐詩那是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峰,對於我們後人來說,遙不可及,以到於人們現在只要一提起詩歌,必然是會第一時間想到唐詩。其實除了唐詩之外,各個朝代 ,那都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有一些詩人的詩作,同樣的也是寫得非常不錯,例如宋詩也就有很多充滿哲理的詩作,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清朝詩人鄭板橋的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那便是《山中雪後》,同樣的寫得非常的唯美,很是值得一讀。《山中雪後》清代:鄭板橋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 薦讀丨《唐詩雜論》——跟隨國學大家聞一多讀唐詩
    《唐詩雜論》就是他的一部學術性隨筆,其文章大都發表在20-30年代的報章雜誌上,後來彙編成冊。文章論述精闢,引用的詩歌皆具有代表性;語言生動形象,兼有知識性和趣味性,引人入勝,讀來頗為愜意。作為一部開拓性的著作,它在唐詩研究中的歷史地位仍然是不可動搖的。對一般的詩詞愛好者而言,也是一本很好的唐詩入門讀物。
  • 10首絕美唐詩,意境美,語言美,詞句美
    幾萬首唐詩,給中國人留下了最美妙的藝術盛筵。唐詩美在哪?美在李白筆下的思念: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美在王維筆下的秋天: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唐詩之美,也許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想要了解唐詩之美,不如讀一讀下面這10首絕美唐詩,感受漢語之美。
  • 唐詩裡的風花雪月
    唐詩裡通過寫意象來表達詩人的情感,託物言志是常用的手法。讀了多了,也希望通過唐詩裡的風花雪月做一個總結:一、風唐詩中以「風」為意象詩歌很多,一年四季有春風、夏風、秋風和冬風,李嶠的「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膾炙人口,現在小學生都能背誦;「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是人生得意後的風光滿面;「竹林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是夏夜暑熱詩人心靜自然涼之感;「風急天高猿嘯哀,
  • 一起讀古詩詞丨感受古代文人筆下的老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在唐詩宋詞之中,有很多作品描寫了老人的容顏,雖然在不同的意境之中有著不同的描述,但是也可見古代老人之一斑。唐代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 品讀古詩:徜徉詩海的滋味
    那是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我獨自一人到外公的房間,悄悄的拉開抽屜,本想偷看外公的日記本,卻找到了外公小時候教我讀詩的千家詩。細細翻來,裡面有許多熟悉的詩句。我好像找回那個熟悉的感覺了,原來外公早已在我小時候埋下了詩歌的種子,一直薰陶著我。
  • 懂得「燕山雪花大如席」意境之美,卻不知這唐詩背後的悲劇之痛
    這句唐詩是李白最經典的寫雪花的詩句。其中有著渾厚的意境之美。帶給人絕美的審美體驗。李白的古詩之中,對於自然現象或者自然界的萬物,通常都有想像力奇特的發揮。比如他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又比如他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都是充滿奇特的想像力的詩句。
  • 一起讀古詩詞丨在浩瀚的唐詩海洋中,你能得到知識,還有很多快樂
    02.唐詩中有你想看到的「鳥語花香」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03.唐詩中有你想得到的快樂浩瀚的唐詩海洋中,如果你能盡情的遨遊,就會發現這裡有著數不盡的快樂。因為每一首詩都有一段讓人難忘的故事,讓人驚奇而感嘆。王勃在送別朋友到蜀州上任,寫了一首送別詩。那時候比較流行回贈一首,但是從來沒有聽說他那位杜姓朋友回贈。為什麼?
  • 十首「壓卷之作」,究竟哪首堪當引領唐詩風騷?
    周日讀詩,讀到崔顥的《黃鶴樓》時,對評語中的一句話——此詩被譽為唐詩的壓卷之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譽從何來,因何被譽?壓卷之作,有無其它? 今天,就聊聊唐詩中「壓卷之作」那點事。
  • 【用日語讀唐詩】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用日語讀唐詩?聽起來萌萌噠!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今天這首是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起來欣賞吧。客舎 青青 柳色新たなり(かくしゃ せいせい りゅうしょくあらたなり) 勸君更盡一杯酒,  君に勧む 更に盡くせ一杯の酒(きみにすすむ さらにつくせいっぱいのさけ) 西出陽關無故人。
  • 人生四時,唐詩九味:用50首絕美唐詩,描繪出50個對美的追求
    《人生四時,唐詩九味》是熊逸先生品讀唐詩的一本書,他在書中的小序《百無一用讀唐詩》中寫道:「我這本書,五十篇精選五十首最有代表性的唐詩……既會用很粗的解析度勾勒唐詩世界的全景,也會用很細的解析度從社會風俗、典章制度、修辭藝術、文字與音韻等角度,帶你去看通常的注本和賞析本裡看不到的內容……」
  • 黃玉海意境隨筆:意境中人
    黃玉海書扇面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氣之勢也。一片落葉雖輕,然天地之勢成,萬千氣象盡在其中也。一條河流雖小,然歲月之交替,一滴水中可聚汪洋之勢,天地陰陽之力,亦演化於其中矣。文以載道,一文雖言簡,一字之力亦十分單薄,然感悟天地之勢,天地萬千氣象亦在其中也。夫天地之大化澄流,浩然之氣,浩蕩之勢,感悟之則天人感應,為文為賦,萬千氣象盡聚之眼底,呈顯氣象萬千也。
  • 「悠然見南山」中的「見」該怎麼讀?蘇東坡早就已定論
    看破世間百態的他,縱情山水之間,盡情歌詠農家之樂,才成為中國第一個田園詩人。至於說這一首詩,在陶淵明的眾多作品中,地位應該是數一數二的。它沒有華麗的辭藻,而是以質樸的語言,歌詠了田園生活,展開了詩意畫卷,也是歷來文人膾炙人口的名作。至於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該如何讀,倒讓我想起了蘇軾的一段故事。
  • 唐詩三百首經典語錄:一行書不讀,身封萬戶侯(附詳細解釋)
    一行書不讀,身封萬戶侯公子少爺一點書不讀,不學無術,可是還要封他們食邑萬戶的爵位。詩人激憤地鞭撻封建門閥制度的醜惡。語出聶夷中·《公子行三首》:花樹出牆頭,花裹誰家樓一行書不讀,身封萬戶候美人樓上歌,不是古涼州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詩人在除夕之夜流落異鄉客店,在爆竹聲中一歲除的前夜,舉目無親,獨對寒燈.感懷身世,悲痛此生像浮萍一樣到處飄流。
  • 【用日語讀唐詩】王之渙——登鸛雀樓
    用日語讀唐詩?聽起來萌萌噠!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今天這首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一起來欣賞吧。                  鸛鵲樓に登る(かんじゃくろうにのぼる) 白日依山盡,      白日 山に依りて盡き(はくじつ やまによってつき) 黃河入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