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悄然來臨,「大雪」兩個字也衝上了熱搜。這個節氣的到來,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也是一年中心律失常患者最多的時候。
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 童向民
心律失常,很多人對這個名詞既熟悉又陌生。簡單來說,年輕人中常見的早搏,中老年人中多見的房顫、室速、室顫都是心律失常。每年單位體檢我們都要做心電圖,就是為了看你有沒有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並不少見,除了胸痛,麻木,甚至能誘發心力衰竭,造成中風,導致心腦猝死。昨天,浙江省人民醫院迎來了一場特別的發布會,發布人是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大內科教研室主任王利宏。
王利宏主任說,針對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療,消融術的成功率非常高,在省人民醫院治癒成功率達到90%以上。隨著科技進步,更是有冷凍和射頻兩種完全不同的消融術可以針對不同的病人,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作為學科帶頭人,這項由他主持完成的《冷凍及射頻消融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應用及圍術期抗栓治療的探索》,獲得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大內科教研室主任 王利宏
射頻消融零射線
甚至能給孕婦動手術
「火之歌」,聽字面意思,就是用熱的方法來治療,即射頻消融,是基於射頻能量產生熱能損傷心肌為原理的治療方法。
手術前先要定位,用的是X線透視為定位方法。但是X線透視只是二維透視,可以看左右,上下,但是前後卻無法判定。因為無法精確定位,消融手術的成功率會變低,有些部位甚至成為手術禁區。
而省人民醫院作為國內最早引進先進的心內膜激動標測系統醫院之一,開創了國內三維電生理標測指導射頻消融的先河。三維標測技術讓心臟內部定位變得立體清晰,而且還可以做到零射線,甚至可以對孕婦進行手術,而不影響胎兒。
曾有懷孕6個月的孕婦,頻發200多次/分的室上性心動過速,卻因身懷六甲而無人敢做手術。王利宏主任給她量身定做三維電導航+心腔內超聲,在無需放射性引導的情況下,成功給她做了心內禁區(希氏束旁旁道射頻消融)手術。
冷凍消融損傷小
12歲溫州孩子告別「心動」困擾
熱的解決方法已經很好,為什麼近幾年又要添上冷凍的方案呢?因為冷凍有著讓人難以忽視的好處,這些好處讓「冰之歌」唱響。
冷凍方案的原理是使組織冷凍,結冰,影響細胞功能。它的好處是,做心臟手術時,心臟是跳動著的,但因為冷凍天然有著粘附性,找準手術點後,即使心臟跳動器械也不再移動,不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同時,它的損傷較小,可以避免過大範圍損傷,並減少血栓形成,而且手術時病人痛疼感較少。
據統計,在進行傳統禁區(希氏束旁旁道)手術時,傳統射頻消融的房室傳導損傷率跟據報導有30%左右,而作為浙江省唯一的一家開展冷凍消融術治療希氏束旁旁道的醫院,已將損傷率降低到0。
有一個案例來自溫州的12歲孩子,外院心內電生理檢查提示是希氏束旁旁道引起的陣發性室上速,但這種高風險的手術沒有醫生敢做,因為沒人能承受讓一個12歲孩子冒著裝起搏器的風險做射頻消融。經過慎重考慮,王利宏主任採用冷凍消融技術讓這個孩子重獲新生,告別了「心動」的困擾。
冷空氣來襲,如何預防心律失常?
冷空氣襲來,對於有冠心病、心肌病等病史的人群,王利宏主任建議,首先是規範的治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按醫囑服藥,做到服藥定時定量,切不可中途隨意停藥。
保持情緒穩定也很重要,情緒激動緊張、休息不好、大喜大悲或者焦慮的狀態都會對心臟產生負擔。還有心血管內科醫生經常強調的戒菸戒酒,飲食清淡,都需要注意。
對於喜歡熬夜的年輕人,王利宏主任也敲響了警鐘,不能太疲勞,「熬夜會增加心臟負擔,過度勞累就會引起心律失常,如果好好休息,那能恢復過來,如果持續熬夜勞累,就會很危險。」
本期主題:複雜心律失常治療的「冰與火之歌」
本期發布人: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大內科教研室主任 王利宏
發布成果:「冷凍及射頻消融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應用及圍術期抗栓治療的探索」獲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科技成果科普發布
作為中國科協、浙江省科協聯合都市快報重點打造的平臺,「科技成果科普發布」把科學家、科技成果和公眾緊密聯繫在一起,也是學術資源科普化的創新。
通過這個平臺,讓全社會關注科學、熱愛科學,也讓科學家成為公眾敬仰和關注的人物。未來,還將聯動更多科學大咖和社會媒體,將更前沿的科技成果帶進千家萬戶,讓科學迸發出更熾烈的能量。
記者 周毅 季韜
圖片攝影 浙江省人民醫院
海報設計 都市快報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