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寫的示兒信,是一名渣滓洞特務傳遞的,他卻被千夫所指30年

2020-12-10 和佛賞花去

1949年11月14日,著名的革命女烈士江竹筠,也就是影響了幾代人的小說《紅巖》的真實原型江姐,犧牲於重慶歌樂山電臺嵐埡刑場,犧牲時年僅29歲。身高不足1米5的江姐死前,一直把一張照片貼在自己的胸前,那是她小兒子不足兩歲的彭雲的照片。江姐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裡。16天後,重慶解放。

1962年的一天,重慶市博物館舉辦烈屬座談會。會上提出有關搜集整理烈士遺物的意見,這時,江姐的表弟譚竹安說,他手上就有一封江姐犧牲前給他寫的親筆信。會後,譚竹安將江姐這封示兒信,捐贈給了重慶市博物館。

2019年底,這封珍貴的「示兒信」正式公開展出:筆者選取了其中重要段落:

竹安弟:

假若不幸的話,雲兒就送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鬥到底!

孩子決不要嬌養,粗茶淡飯足矣!么姐是否仍在重慶?若在,雲兒可以不必送託兒所,可節省一筆費用。你以為如何?

就這樣吧。願我們早日見面,握別,願你們都健康!

竹姐

這裡的竹姐就是江姐,為了不被特務發現而化名。雲兒正是江姐唯一的兒子彭雲。寫這封信是在1949年8月27日。那時的江姐已經在渣滓洞監獄關了兩個多月。江姐是1948年6月14日因叛徒出賣而被捕,關押在渣滓洞集中營。為嚴守秘密,受盡了酷刑。

那麼,監獄中會有紙筆嗎?當然不會。敵人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後期甚至將女牢單獨搬出去,避免相互傳遞情報。

當時寫這封信時,江姐受老虎凳等重刑後,右手都抬不起來,寫得很艱難。她將吃飯時偷偷藏起的筷子磨成竹籤,蘸著由爛棉絮灰與水調和在一起製成的簡易墨水,在上廁所用的毛邊紙上,艱難地寫下了這封信。

我們知道,渣滓洞管理嚴格,那麼這封信又是怎麼傳遞出去的呢?

是通過渣滓洞一個特務傳出去的。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黃茂才。

黃茂才1925年生於四川一個貧苦人家,他比江姐小5歲。17歲時,母親擔心他被抓壯丁成為炮灰,就央求村裡地主家的大少爺,因為大少爺是綏靖公署二處副處長,給兒子謀個差事。大少爺還真辦事,在下屬的特務機關給他謀了個差事。負責檔案管理。

1948年5月,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監獄因抓捕的革命者急劇增多,看守人員不夠,黃茂才被調到渣滓洞監獄充當看守,官銜是少尉。1948年6月14日,江姐被捕,被關押在這裡。黃茂才目睹了有的革命者因為受不了刑訊,成為叛徒,而作為柔弱的女性,江姐挺住酷刑拒不交出軍統所要的地下黨情報,黃茂才從心裡是佩服的,他私下也和大家一樣尊敬地叫她江姐。

那時黃茂才也才23歲,年紀輕輕的,本身也是受苦家庭出身,他很同情江姐。兩人聊天的過程中,發現彼此還是老鄉。這樣有事沒事,黃茂才喜歡到女牢與江姐、曾紫霞等聊聊天。

黃茂才是渣滓洞五個看守之一,主要負責放風和收風工作,他對待被關押者態度溫和,因此成為重點策反對象。有一次,天氣轉涼,江姐說,天氣冷了,你的衣服少,你稱一斤毛線回來,我給你打一件毛衣。這讓黃茂才很感動。他很快成了毛線回來,江姐和戰友們沒過多久就給他打了一件舒適的藍毛衣。

在日後慢慢接觸過程中,江姐等地下黨就做黃茂才的工作,講革命鬥爭的道理。黃茂才很受觸動,他激動地說,你們都是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勇士,今後,只要你們相信我,讓我幹什麼都行。

最初,江姐她們把一些正常的信件通過黃茂才帶出監獄,經過幾次的試探,黃茂才得到大家的信任。這樣,黃茂才先後為渣滓洞的戰友帶出了30多封信,帶進來報紙、藥品、書籍以及珍貴的家書,此時的黃茂才的就像一個地下交通員一樣。

這才使黨組織了解了戰友們在監獄的鬥爭情況。並為策劃越獄提供了有利條件。有了黃茂才的接應,當時,曾策劃了一個越獄行動,準備裡應外合武裝越獄,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敵人突然將渣滓洞的女牢搬離了,為了防止男女牢房互相傳遞情報。並且放風時間被取消,這一變化讓越獄行動最終無法進行。

敵人的變化,越獄行動的取消,後面等待江姐等革命者的事情難以預料。8月27日下午,江姐很認真地對他說,小黃,我給兒子寫了一封信,想請你想辦法送到我的表弟譚竹安家,你看能辦到嗎?黃茂才覺得這一定是一封重要的信,他肯定地點點頭。這是個遠程,所以黃茂才謊稱進城去買東西,來到重慶,將信交到了譚竹安手中,並給江姐帶回了兒子的近照。這就是「示兒信」,而那張兒子照片成為江姐的每天必看的東西,後來,她是帶著這張照片英勇就義的。

江姐犧牲的時候,黃茂才並沒有在監獄,因為當時母親病重,他回家了十多天。等他回來,才知道江姐已經犧牲,這讓他悲痛萬分。黃茂才回來後,就突然被監獄遣返了。一兩天內就要離開監獄。黃茂才特意來到女牢與大家告別。地下黨員胡其芬請他帶出最後一封求救信,希望組織上儘快武裝營救。黃茂將信安全送達,就在組織著手準備營救工作時,毛人鳳下達了大屠殺的密令。

1949年底,回到家鄉的黃茂才在村裡當起了小學老師。1951年的一天,他正在給孩子們上課,被公安人員帶走。罪名是殺害江姐的兇手。1953年在全縣公判大會上,黃茂才被判無期徒刑。在監獄中由於表現好,受到減刑處理,於六十年代中期被釋放,實際被關押了13年。

從釋放後到整個七十年代,黃茂才及其全家都在噩夢中度過,在人們的心中,儘管他刑期已滿,但他是殺害江姐的兇手,這個汙點難以抹去。他先後被批鬥了上千次,折磨得死去活來,很多次想一死了之。1981年,不甘心一輩子蒙羞的黃茂才找到了曾在渣滓洞中後來得以倖存下來的曾紫霞。在她的證明下,1982年黃茂才被宣告無罪。

黃茂才的人生跌宕起伏,他是渣滓洞的特務看守,同時也是渣滓洞的紅巖英烈與外界黨組織秘密聯繫的唯一聯絡員。他為江姐帶出的示兒信,如今已成為重要的文物。他飽嘗了20多年的千夫所指。

如今已經年過九旬的黃茂才,經常參觀渣滓洞和江姐故居,老人說,江姐真不愧是巾幗英雄,我永遠尊重她、愛護她。

相關焦點

  • 13年前重慶渣滓洞塌了個洞,出土17件物品,專家:江姐逃生的工具
    13年前,也就是2007年的時候,重慶渣滓洞因為一場洪水而挖出的17件物品,也再一次讓我們回到了女英雄江姐遭受折磨的時候。1948年,江姐被捕並關進了重慶渣滓洞裡。渣滓洞原本是一個煤窯,而且渣多煤少,因此就有了渣滓洞這個名字,後來在1939年的時候,國軍特務佔領了煤窯並將它改造成了監獄。在渣滓洞裡一共分為內外兩院,外部主要用來逼供審問,內部就用來關押人。
  • 江姐29歲犧牲後,當年殺害她的特務,最後的下場是什麼?
    江姐是一位眾所周知的革命愛國者。她的原型就是為重慶地下工作作出重大貢獻,重慶解放前被國民黨特務頭子徐遠舉屠殺的江竹筠烈士,她被選為新中國成立的百位英雄之一。1939年,江姐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她一直在默默地為抗日戰爭做出貢獻。
  • 1949年,29歲的江姐壯烈犧牲後,那些國民黨劊子手都有什麼下場?
    可是在1948年的時候,江姐不幸被國民黨反動派給逮捕了,之後就關在了著名的軍統渣滓洞監獄中,相信大家對這個監獄有印象的吧,進入這個渣滓洞監獄的革命人士,確實是沒幾個能真正地活著走出來的,就算不死,也要脫一層皮。
  • 重慶工人修復渣滓洞女牢,意外發現一個洞,專家:洞內物品來頭不小
    2007年8月,重慶迎來了連日大雨,位於重慶市歌樂山麓的渣滓洞遭遇暴雨襲擊,許多牢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於是上級部門決定,緊急對其進行修葺。
  • 工人修復渣滓洞女牢時,意外發現一個洞,洞內東西來頭不小
    抗日時期,有不少愛國之士被抓,但面對敵人的棍棒及酷刑仍不願透露半點消息,江姐就是其中之一,江姐全名江竹筠,1945年,開始從事地下工作,然而卻在1948年被捕,關押在重慶軍統渣滓洞集中營,遭受酷刑仍拒交軍統所要的地下情報,次年11月壯烈犧牲。
  • 重慶工人修復渣滓洞女牢時,意外發現一個洞,洞中物品讓專家淚目
    2007年,洪水肆虐在重慶大地上,渾濁的水衝到人群中,衝到房間裡,幸好救援及時,未曾造成更大的損失。當洪水退卻之後,人們為曙光的來臨開心不已,但看著一片廢墟依舊為難起來。重慶有個特別的地方,名叫渣滓洞,它在這場洪水中也未曾倖免於難。
  • 最美「江姐」,經典永存
    為了演好江姐,在電影開拍前兩三年,於藍多次去北戴河、重慶、成都、貴州調查,採訪了《紅巖》的作者和江姐生前戰友,留下了30多萬字的筆記。1965年,《烈火中永生》上映,紅遍全國,之後的很多年間,觀眾心目中的「江姐」就是於藍。
  • 他在《烈火中永生》飾演叛徒甫志高,一生默默無聞,86歲離世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65)——嵇啟明】No.1說到甫志高這個名字,估計知道的中年以上朋友不在少數,因為在紅色電影《烈火中永生》裡,是他出賣江姐和重慶地下黨組織領導人許雲峰等人,以致讓他們被捕並被囚禁在渣滓洞集中營
  • 2名工人修復渣滓洞女牢,意外發現1個洞,洞中之物來頭不小
    渣滓洞一向臭名昭著,倒在這裡的愛國人士不知幾何,為了不讓敵人如願,他們置生死於度外,從未透露過半點機密。然而,敵人卻是殘忍無情的,在渣滓洞外院的牆上,寫有這樣一句標語:長官看不到、想不到、聽不到、做不到的,我們要替長官看到、想到、聽到、做到。
  • 潛伏30餘年的日本特務,回國後寫了一本書,他收集過多少情報?
    當然,他們古往今來的名字許多,比如細作、奸細、特務等等。這些人在戰爭時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和平時期似乎很少聽到他們的名字。但他們是一直存在著的,就比今天小李子要聊的,是在上個世紀60至90年代潛伏中國的日本特務!
  • 唱首《紅梅贊》 惜別「永遠的江姐」於藍
    其實,於藍的丈夫田方也是一名演員,曾經拍攝了《飛絮》《方雲英》《生機》《小女伶》等影片。1940年冬,於藍和田方在延安結婚。於藍回憶,婚後田方對她很好,「有時我耍小孩子脾氣,他也總是讓著我。我們有兩個兒子:田新新和田壯壯,我覺得我很幸福。」遺憾的是,1974年,63歲的田方病逝。
  • 60年代歌劇《江姐》中兩首經典歌曲,都50多年了依舊讓人心靈震撼
    作為主題歌的它貫穿於全劇,明朗剛健流利的曲調,淋漓盡致地刻畫了江姐堅定沉著,機智勇敢的英雄性格。歌曲鏗鏘激昂、震撼人心,借讚揚紅梅不畏冰霜、昂首怒放,歌頌了「江姐」不畏強暴、英勇鬥爭的革命精神。 這首《紅梅贊》傾倒了廣大的全國歌迷。
  • 1955年,一位隱居農村的軍統特務被捕,竟是殺害楊虎城的兇手
    抱著這樣簡單的念頭,1940年,23歲的楊進興參加軍統,1941年調任重慶軍統望龍門看守所特務隊看守,楊進興把做「街溜子」時養成的不擇手段的習慣,運用到看守所犯人的身上,逼出了不少機密信息,所以時任軍統局長的戴笠非常欣賞他,並把他調到身邊侍從副官兼做便衣警衛。
  • 「江姐」於藍去世,她說文藝創作最牢靠的辦法就是紮根人民
    從影70餘年,於藍最經典的銀幕形象,是曾經在1965年上映的電影《烈火中永生》所扮演的「江姐」一角,此外她還有代表作《龍鬚溝》《革命家庭》《偵察兵》等。結束演員生涯後,於藍又一手組建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並擔任廠長,為開拓中國兒童電影事業繼續發光發熱。
  • 鑄你之名④|新增川籍起義將士蔣仁風:曾和江姐夫婦在川東鬧革命
    在他的老家,四川遂寧市蓬溪縣委黨史研究室裡,珍藏著一套完整檔案。從這套檔案中,可以發現蔣仁風的經歷堪稱傳奇:蔣仁風,又名葉南、作燻(摘到檔案上為作勳)。曾使用過李大興、堅木、單循、王天有、康五哥等化名,1904年出生於蓬溪縣集鳳(今三鳳)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