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起痰、喉嚨痛及乾涸在秋冬季節常出現,中醫認為脾胃運化不佳,加上天氣寒冷的風邪寒邪令我們在冬天特別容易有喉嚨和呼吸道不適。有3類體質的人士尤其易在冬天咳嗽,有什麼方法或食療可以紓緩不適和調理易咳的體質?
踏入冬季,氣溫日漸寒冷,不少人可能會感到呼吸急促、喉嚨乾涸、喉癢欲咳等情況。為什麼天氣轉冷會出現相關不適?有痰咳嗽與無痰咳嗽有什麼分別?
冬天易咳、呼吸急促
中醫理論認為,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中醫所指的「脾胃」可理解成整個消化系統,肺可理解成呼吸系統,而非單一器官。一旦脾胃運化不佳,體內的水溼痰飲便會增加,從而增加出現咳嗽的情況。另一方面,冬天天氣寒冷,身體感受風邪寒邪的機會增多,一旦感受風寒後,會容易鼓動體內之痰溼,從而出現咳嗽帶痰的表現。兩個因素影響下,冬天較易出現咳嗽、呼吸急促等情況。
既然咳是關乎痰溼的問題,為何會出現乾咳的情況?這也關乎兩個原因,一是秋冬出現燥邪的機會較其他季節為多,體內的津液比較容易被耗傷,從而出現咳嗽無痰的情況;二是體內津液運化不利,輸布情況不佳,津液未能傳達於身體各部分,所以會出現口乾咽幹,乾咳無痰等表現。總括而言,咳嗽是關乎水溼運化的問題。
什麼體質人士容易出現咳嗽?
1. 咳嗽痰多(痰色白、質黏):脾虛溼困型
脾胃為運化水溼的重要臟腑,飲食所攝入的水分都需由脾胃的運化後轉化而成身體可使用的津液。一旦脾胃運化不佳,體內痰溼便會增多,成為身體的病理產物,從而進一步影響身體正常運作,加重痰溼情況。
典型症狀︰患者自覺疲乏、有頭重和身重乏力的感覺、體型一般較為肥胖、胃口不佳、排便習慣不規律、大便多以不成形為主
常見成因:愛吃生冷、進食難消化的食物、飲水過量、情緒不穩、休息不足
2. 咳嗽無痰:肺氣虛型
肺除了是貯痰之器外,亦是水之上源,即體內津液是需要透過肺的輸布,從而達致全身。一旦肺氣不足、肺氣不利,體內之津液輸布便會出現問題,容易出現咽乾咳嗽等症狀。
典型症狀︰患者自覺疲乏、呼吸不暢、容易出現氣促氣喘、語音聲低、咽幹、咳嗽無痰、面色無華(無光澤、面色晦暗、蒼白)
常見成因:多數出現於耗氣的人士,例如從事體力量高的工作、唱歌及玩樂器、年紀大,臟腑功能變弱、或久病後失去調養、飲食不節、欠缺運動或過量運動、本身患有鼻敏感和氣管過敏
中醫所指的腎是涵括泌尿系統以及生殖系統,是水之下源,意思是腎氣協助津液的氣化及排洩作用。如果腎氣不足,津液不能被適當地使用,而應該排走的尿液卻留在體內,從而出現陽虛水泛的情況。假若情況嚴重,心肺功能會被影響,咳嗽亦會隨之出現。
典型症狀︰患者自覺疲乏、腰膝酸軟,咳嗽痰多如泡沫狀、上背寒冷,小便頻繁、夜尿多
常見成因:年長者、久病後未有好好調養、熬夜、勞累、進食生冷
由於腎虛水泛型的情況較為複雜,故不建議自行服用湯水,應儘早求醫!
簡易紓緩方法
1. 熱敷
可用熱毛巾敷在喉嚨或上背位置,以其熱力紓緩由寒冷所導致的喉幹和咳嗽等情況
2. 掃散法
雙手互相摩擦達至溫暖的效果,由喉嚨向下單方向掃至胸口,或由頸後向下單方向掃至上背,以紓緩肺氣上逆的情況。
在中醫而言,咳嗽並非單一因素所導致的證狀,需要配合整體判斷來達至最佳治療效果,而且咳嗽時間愈長或處理不當,可導致更多不同身體的問題。冬天將至,咳嗽尤其好發於體弱年老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