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集團軍某旅組織多兵種多火器協同作戰演練——
鐵拳猛火破「敵陣」
■馮 程
初冬時節,炮聲隆隆。第78集團軍某旅一場實彈戰術演練在某陌生地域打響,紅藍雙方展開鏖戰。
「××高地發現『敵』裝甲目標和火力點,請求火力打擊。」霎時,紅方通過地面雷達、空中無人機等設備,對這一高地展開偵察。藍方裝甲群位置、兵力部署以及地貌等要素,隨即以電子圖文形式,呈現在紅方某新型指揮車的屏幕上。
紅方指揮員和作戰參謀,根據己方兵力部署以及裝備戰技性能參數,迅速制訂電子戰鬥文書,通過信息系統發送至各火力單元。什麼時候打、打哪個位置……所有要素一目了然。
該旅領導介紹,他們依託指揮信息系統,按照戰鬥編組和作戰任務需求,以各兵種專業之間融合協同為重點展開演練,全面檢驗合成營指揮控制、快速機動、戰鬥協同等作戰能力。
據了解,該旅轉型重塑後,緊盯未來戰場深入研究合成營兵力運用。今年初,某新型指揮車和信息系統列裝部隊,他們將訓練內容創新與戰訓法創新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合成營作戰樣式、指揮方式、保障模式等課題,充分挖掘新裝備性能潛力。
「工兵前出開闢通路!」筆者在硝煙瀰漫的戰場看到,工兵小組對「敵」前沿障礙物實施爆破,部署在兩側的某新型步戰車攻擊群迅速調整戰鬥隊形,不間斷對「敵」實施火力打擊。合成一營營長劉洪志告訴筆者,他們自主創新「迴旋射擊」戰術,提升了火力打擊效能。
通路被炸開後,不容藍方有「喘氣」機會,紅方裝甲突擊車群搶佔有利地形,掩護步兵分隊向藍方碉堡進攻。與此同時,紅方炮兵陣地向藍方防禦正面發起炮火壓制,密集的炮彈如雨點般砸在藍方陣地上,霎時煙塵滾滾。
演練結束,該旅領導告訴筆者,多兵種混編、多火器協同打擊的演練方式,有效檢驗了營連指揮員對開進接敵、協同攻擊等戰鬥進程的指揮掌控能力,提升了部隊實戰化訓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