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是最硬的名片——第74集團軍某旅兩棲裝甲步兵六連建設過硬...

2020-12-17 臺海網

在第74集團軍某旅採訪,只要提及「硬骨頭六連」,官兵們會不約而同豎起拇指,露出佩服和羨慕的眼神。

在官兵眼裡,六連是個傳奇。

放下成績和榮譽,輕裝前行;面對機遇和挑戰,負重奔跑。新時代的「硬骨頭戰士」牢記統帥殷殷囑託,在強軍徵程上鐫刻著屬於自己的坐標,讓「硬骨頭精神」這張名片歷久彌新,煥發出新的時代風採。

掌聲,留給下一塊獎牌

六連榮譽室入口,有一面寬大的榮譽牆,掛著各時期的榮譽牌匾。

牆的右下角,一處「留白」格外顯眼。

「這個位置是我們特意空出來的,留給下一個榮譽。」指導員馮傑道出緣由:連隊獲得的榮譽很多,為激勵官兵戒驕戒躁、再創輝煌,他們想出了這個辦法。

舊的榮譽牌匾被摘下珍藏,新的榮譽牌匾補位換上。榮譽牆的右下角,始終保持著空白。

這塊「留白」,是對昔日成績的珍視,也是對未來榮譽的渴望。

今年4月,六連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表彰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牌匾和證書領回來後,連隊通過投票決定,把幾年前那塊「基層建設標兵連」牌匾替換下來,榮譽牆的右下角繼續「虛位以待」。

「留白,為的是激勵,爭取未來更大的榮譽!」連長趙松當兵入伍就在六連。他知道,六連有句話叫「榮譽不當包袱背,錦旗不當遮羞布」。

這份榮譽面前的淡定,是六連始終保持先進的關鍵因素之一。

給榮譽做「減法」的同時,六連更注重給戰鬥力做「加法」。

早在20世紀60年代,六連就以「戰備思想硬」聞名全軍。他們總結的「三分四定」被寫入條令,成為全軍規範。

捧著這塊金字招牌,六連官兵沒有沾沾自喜,繼續創造著新的紀錄。

近年來,經過千百次的實訓錘鍊,六連探索出「戰備物資箱裝化、戰鬥裝具宿舍化、定人定物實時化」的戰備管理新理念,梳理出20類169條戰備運行規範,大幅提升了應急戰備能力。

去年,南部戰區不打招呼臨機組織拉動,六連第一個到達指定位置,人、車、物、編組分毫不差,比規定時間提前近半個小時。

目光,緊盯下一場戰鬥

堅守兩個多小時,殲「敵」百餘人,卻要召開「揭短會」。六連,不按套路出牌!

去年8月,一次實兵對抗演練中,六連擔負中路防守任務,為全局獲勝發揮了重要作用。從講評大會現場返回,六連主官迅速組織全連官兵召開「揭短會」。火力配屬重合、狙擊手位置靠前、躍進動作偏慢等10餘項問題被官兵逐一點出,並當場研究整改措施。

每逢大項任務完成、階段性工作取得成果、集體獲評先進等時機,六連都會組織官兵召開「揭短會」,專挑成績背後的各種「瑕疵」進行檢討反思,人人查不足、找短板。

在慶功會上「潑冷水」,是六連的傳統,為的是讓集體揚長避短、越來越強。

「寧要暴風雨中的良好,不要風平浪靜的優秀。」一位曾與六連交過手的兄弟連隊連長告訴記者,「六連的兵,就喜歡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靶架目標有規律可循,炮手只要摸清套路,很容易做到百發百中。可這樣的優秀,經不起實戰的檢驗!」一次瞄準訓練,火炮技師鄭錫鑫指出,「訓練使用的傳統靶架,出靶順序固定、目標區域固定,不符合實戰要求,這樣的訓練作用有限。」

作為連隊炮手專業訓練牽頭人,鄭錫鑫帶領大家集智攻關,研製出的「新式雷射快瞄系統」增加了訓練難度,提升了訓練質效。在實戰化考核中,六連先後斬獲海上、陸上戰鬥射擊全旅第一名。

「苛求」自己,不是為了成績單好看,而是為了在實戰中多一分打贏的底氣。轉型以來,著眼合成化訓練需求,六連走開一專多能、多專多能的訓練路子,力爭把每一個單兵煉成利刃、把每一類要素煉成鐵拳。目前,全連85%的官兵精通兩種以上專業,具備紮實的聯合素養。

頭腦,思考下一個戰場

飛彈驅逐艦、新型登陸艦、殲-10戰機、防暴突擊車……六連會議室的書架上,除了書,還擺著十幾套裝備仿真模型。

六連官兵驕傲地說:「這都是我們和友鄰軍兵種部隊聯學聯訓時獲贈的紀念品。」

在他們眼裡,這些模型,是連隊勇於創新、破繭轉型的見證。

諸兵種如何精準協同、發揮攥指成拳的威力?各類武器平臺怎樣形成合力、釋放最大效能?部隊調整改革以來,合成營成為基本作戰單元。面對新的作戰編成、戰爭形態,六連堅信:唯有創新求變,方能持續過硬。

他們開始瞄準下一個戰場——聯合訓練。

然而,之前因為與其他軍兵種交流的機會較少,也沒有先例可循,「聯合」成為六連「打贏拼圖」上緊缺的一塊。

戰鬥力等不來。六連決定闖出一條「主動聯合」的路子。利用野營駐訓、實兵演練等時機,他們主動登門求學,逐漸與友鄰軍兵種部隊建立起聯學聯訓機制。

六連的練兵「朋友圈」越來越廣——他們依託某陸航旅開展機降訓練,向某特戰旅學習特戰技能,與海軍某支隊、空軍航空兵某旅共同研練戰法,和武警某支隊線上交流營區警戒方案,與某軍交運輸中心實地研討物資投送……

「六連的硬實力,是在不斷創新突破中提升的!」旅領導介紹,六連訓練成績連年在全旅第一,參加上級比武必有金牌斬獲,一大批有遠見、肯鑽研、愛革新的官兵成為連隊氣血充盈的「戰鬥細胞」。

六連還將研練課題劃分到班排,讓「兵專家」走上攻關席位,官兵齊心協力學習友鄰部隊經驗,借鑑外軍優長,拓寬聯合視野。

他們探索出單兵向班排車組延伸、單人單車向人車結合轉變等新型組訓模式。官兵參與攻關的戰場信息共享、近距火力支援、聯合指揮通信等多個實戰課題,也在聯演聯訓中得到有效檢驗。

(張首偉 記者 錢曉虎 韓 成)

(來源:解放軍報)

相關焦點

  • ...忠魂——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鍛造全面過硬連隊紀實
    新華社廣州7月27日電題:戰旗獵獵鑄忠魂——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鍛造全面過硬連隊紀實李清華、張聖濤、張首偉黨旗所指,戰旗所向。英勇頑強,矢志打贏。今年1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全體官兵回信,勉勵他們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
  • 第73集團軍某陸航旅鍛造營連級指揮員全面過硬打仗本領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第73集團軍某陸航旅著力鍛造營連級指揮員全面過硬打仗本領&nbsp&nbsp&nbsp&nbsp直升機編隊依次升空。
  • 實力過硬!第83集團軍某合成旅展開全要素多彈種實彈演練
    近日,第83集團軍某合成旅在豫南某訓練基地展開全要素多彈種實彈演練,通過設真戰場環境,設實打擊目標,融入模擬藍軍,全面檢驗合成部隊實戰條件下情報獲取、指揮控制、火力打擊和綜合防護能力。依據毀傷情況和偵察情報更新,指揮員隨即組織第二輪火力打擊,確保最大程度摧毀藍軍防禦體系。火力打擊剛剛結束,前沿突擊群利用集束火箭和無人機實施掩護並發起衝擊。突擊車率先對坦克、碉堡等目標逐一摧毀,步戰車搭載工兵、步兵全速抵近前沿破障,隨後,步兵多路強行突入藍軍工事,利用火焰噴射器驅殲殘敵,順利完成奪控任務。
  • 「英雄硬六連」授稱35周年
    202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全體官兵回信,勉勵他們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統帥囑託匯聚強軍力量,血性傳承砥礪勝戰刀鋒。從今日起,人民陸軍新媒體平臺將持續推送這支打贏先鋒部隊的強軍風採。敬請垂注。
  • 時代楷模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
    時代楷模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每逢重大活動,連隊官兵都在連石前舉行宣誓儀式。張永進/攝「硬骨頭六連」是一支傳承紅軍血脈、敢打硬仗惡仗的英雄連隊,是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導下建連育人的傑出代表,是瞄準強敵練兵備戰的時代標杆,是新時代基層建設的一面旗幟。
  • 陸軍第74集團軍某合成旅:鐵甲戰車馳騁在強軍路上
    新華社廣州9月18日電題:陸軍第74集團軍某合成旅:鐵甲戰車馳騁在強軍路上新華社記者梅常偉、解放軍報記者段江山浪花飛濺,馬達轟鳴,一輛兩棲突擊車率先衝上岸灘。穿越硝煙,迷彩車身上醒目的白色標號,在指揮員的視線中跳躍——809號戰車!
  • 記第83集團軍某合成旅「楊根思連」
    新華社鄭州11月4日電題:英雄連隊踐行英雄宣言——記第83集團軍某合成旅「楊根思連」  新華社記者劉小紅  駕駛步戰車馳騁「戰場」展開戰鬥進攻,裝甲步兵協同實彈射擊,「敵」多個目標被摧毀,曾擔任國慶70周年閱兵戰旗方隊擎旗手的中士付東旭,衝在最前面,將連旗插上了藍軍陣地。
  • 第82集團軍某旅從抗美援朝光輝戰史中...
    第82集團軍某旅從抗美援朝光輝戰史中汲取強軍力量——轉型重塑,薪火傳承英雄氣第82集團軍某旅旅史館內,一面繡有鷹形圖樣的旗幟十分顯眼。這面旗幟是美軍「北極熊團」團旗的複製品,它的實物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內。它的繳獲,被載入人民軍隊光輝戰史,也書寫了該旅前身部隊的「高光時刻」——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打響。
  • 英雄連隊踐行英雄宣言——記第83集團軍某合成旅「楊根思連」
    新華社鄭州11月4日電 題:英雄連隊踐行英雄宣言——記第83集團軍某合成旅「楊根思連」  新華社記者劉小紅  駕駛步戰車馳騁「戰場」展開戰鬥進攻,裝甲步兵協同實彈射擊,「敵」多個目標被摧毀,曾擔任國慶70周年閱兵戰旗方隊擎旗手的中士付東旭,
  • 第74集團軍某旅傳承抗戰精神:讓「雁門尖刀」名不虛傳
    盛夏粵東,第74集團軍某旅組織的一場合成營實兵攻防演練激戰正酣。面對「敵」堅固的防禦工事,擔負主攻任務的四營久攻不下,部隊行動受阻。掌握情報後,七連前身八路軍120師358旅716團特務連隨部隊兩次在雁門關設伏。這次戰鬥中,該團累計擊斃擊傷日軍500餘人,擊毀汽車30餘輛。「戰後,我連被授予『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榮譽稱號。」對於連隊的這段輝煌戰史,倪晟如數家珍,「雖然連隊此後幾易番號,但『善打破襲伏擊、敢打硬仗惡仗』的光榮傳統始終沒有丟。」
  • 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組織海上駕駛訓練,戰車按協同隊形依次駛上海軍登陸艦(2018年8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
  • 第七十六集團軍某旅開展教育注重將紅色基因具象化
    「連隊的建設發展,離不開一代代官兵維護歷史榮譽、發揚革命傳統……」日前,第76集團軍某旅四級軍士長周旭在主題教育課堂上手捧「連史記錄本」動情講述,引發現場官兵共鳴。該旅領導介紹,為提升主題教育質效,他們結合前期各單位整理營史、連史的相關成果,按照「發掘、學習、繼承、書寫營連史」的思路,鼓勵基層營連靈活開設教育課堂,在重溫紅色事跡中傳承紅色基因,激勵官兵投身強軍實踐。
  • 陸軍第82集團軍「劉老莊連」:「生命不息 戰鬥不止」
    原創 中國軍視網 中國軍視網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這是陸軍第82集團軍某合成旅「劉老莊連」正在組織的宣誓儀式,很快他們將投入一場合成營戰鬥演練。陸軍第82集團軍某合成旅「劉老莊連」政治指導員 楊晉:在「劉老莊精神」的影響下,連隊官兵面對各項任務從來都是高標準、爭一流,在練兵備戰上,從來都是當先鋒、打頭陣。
  • 第39集團軍某旅:打造新兵教育片《贏在起跑線》
    11月9日,第39集團軍某旅新兵七連戰士毛兆輝憑藉在
  • 第78集團軍某旅:多兵種多火器協同作戰演練
    第78集團軍某旅組織多兵種多火器協同作戰演練——鐵拳猛火破「敵陣」■馮 程第78集團軍某旅一場實彈戰術演練在某陌生地域打響,紅藍雙方展開鏖戰。「××高地發現『敵』裝甲目標和火力點,請求火力打擊。」霎時,紅方通過地面雷達、空中無人機等設備,對這一高地展開偵察。藍方裝甲群位置、兵力部署以及地貌等要素,隨即以電子圖文形式,呈現在紅方某新型指揮車的屏幕上。
  • 直20驚豔亮相,75集團軍某空中突擊旅立體攻防
    第75集團軍某空中突擊旅是陸軍調整改革後組建的一支新質作戰力量。改革轉型三年間,這個旅立足未來戰場需求,靈活編組不同火力單元,從中探索空中火力和地面火力的最佳融合模式,並逐步完善空地指揮鏈路,推動作戰樣式向立體攻防加速轉變。
  • 第83集團軍某旅三年三易駐訓地
    原標題:第83集團軍某旅藉助陌生環境錘鍊實戰硬功三年三易駐訓地盛夏,第83集團軍某旅在塞北戈壁組織實彈射擊演練。「氣象數據已下發,重新解算諸元,準備射擊……」該旅某火力連裝甲車車長蔣偉根據指令,快速調整射擊參數,炮彈呼嘯而出,精準命中目標。據了解,該旅3年3次變換駐訓地域,藉助陌生環境錘鍊官兵實戰硬功,部隊作戰能力得到提升。該旅領導介紹說,以往駐訓,有的營連不同程度存在同一個地方訓、同一處地形練的「營區訓練思維」,制約了訓練水平提升。
  • 「煉心」與「塑形」之路——第71集團軍某旅探索推開黨員「四考...
    演訓場上,某旅黨員楊初格西(右二)帶領官兵衝鋒。焦明錦攝誰可以成為下一個黨員子夜時分,第71集團軍某旅警衛勤務連上等兵李阿龍,敲開指導員王昱蘇的門,遞上了連夜趕寫的《入黨申請書》。對於李阿龍來說,遞上這份《入黨申請書》的背後,還有一段心路歷程。
  • 第74集團軍某旅加快新質作戰力量建設運用——遠火「戰神」怒吼沙場
    黃海攝 盛夏,夜色如黛,第74集團軍某旅一場遠程火力精確打擊演練悄然展開,某新型遠火武器系統、多型新彈藥和多項新戰法亮相沙場。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數枚新型火箭彈怒吼而出,劃破長空,精準「點穴」。多年前,某新型遠程火箭炮列裝該旅,讓這支部隊跨入數位化炮兵行列。新武器系統升級改造後1個月,該旅就大膽嘗試10餘項新戰法打法,且順利通過檢驗考核。一考成名,他們的信心越來越足。那一年,陸軍多支新質作戰力量礪兵大漠。該旅基於某新型遠程火箭炮實施的多項新式打法,讓在場觀摩人員眼前一亮。
  • 陸軍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緊急馳援安徽安慶抗洪搶險
    ↑7月12日,陸軍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從山東緊急馳援安徽,這是在機動途中。 李政 攝新華社合肥7月14日電(李懷坤、李政)連日來,安徽多地持續強降雨,截至7月11日14時,長江安慶站水位18.05米,超過警戒水位1.35米,情況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