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造出的大腦,會自己發出腦電波了?

2020-12-14 環京津網

文章來源:神經現實

我們正處於類器官的潮流中,這些微型器官模型正快速取得令人興奮的新進展,而類腦器官是其中最有趣的一個。類腦器官於2013年首次被提出,這些「迷你大腦」被用來模擬和研究遺傳疾病、主要精神疾病、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甚至人類演化。

迷你大腦僅有豌豆大小,卻能夠重現關鍵的腦功能。它們是近期的研究熱點,科學家認為它們能夠最終用於模擬目前不適合在嚙齒類或其他動物身上研究的神經疾病。

神經元(橙色)與納米線陣列接觸的彩色掃描電鏡圖像   圖片來源:Thiago Arzua, Massive Science  過去的研究曾成功發現了與這些疾病有關的基因和蛋白質改變,然而,研究患病大腦的功能改變,即患者的神經元如何工作,又如何與其他細胞相互作用,這仍然是一個挑戰。神經元通過傳輸電信號互相交流,所以要想全面了解它們如何工作,就應研究電學層面的細胞運作方式。目前,科學家們已經知道迷你大腦可以產生自發動作電位,但是簡單的動作電位和複雜的思維活動之間仍橫貫著一道鴻溝。

腦中以特定頻率發生的動作電位被稱為神經振蕩,或稱腦電波。不同頻率的腦電波與不同的精神狀態有關,例如,深度睡眠時的腦電波就以每秒鐘1-4次的頻率振蕩。腦電波也與不同疾病有關聯,所以,類腦器官要想成為科學家需要的疾病模型,就必須能夠產生腦電波或其他電活動。阿茲海默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很複雜,且大多數情況下,在對神經元造成明顯損傷之前,腦中的電活動就會發生更微妙的變化。

現在,一篇最近發表的文章發現迷你大腦確實可以產生腦電波。由克萊伯·特魯希略(Cleber Trujillo)領導,包括艾裡森·穆奧特裡(Alysson Muotri)在內的研究團隊記錄到了類腦器官在10個月內產生的電活動。其他的類腦器官研究一般只關注前幾個月中的類器官發育,因為迷你大腦僅兩個月就長出了清晰的輪廓結構並停止生長。而這項新研究表明,類腦器官的培育時間越久,它們的細胞組成就越複雜,神經元的電活動也越複雜。

— vecteezy  特魯希略及其同事發現在第4個月時,類器官出現了類似於我們人腦睡眠時產生的緩慢腦電波。甚至當它們形成一定結構並停止長大後,細胞類型的組成仍在變化,且細胞多樣性隨時間不斷增長。這些細胞改變很有可能與腦電波模式的改變相關。

為檢驗這些成熟的類腦器官能在多大程度上模擬人腦,研究者將類腦器官產生的電波與早產兒的腦電圖(EGG)進行了對比。他們使用早產兒的腦波數據訓練機器學習算法,再將其應用到類腦器官上。他們發現某些特定的大腦功能,例如自發活動轉變(形成更複雜神經連接必不可少的大腦活動爆發),在早產兒大腦中和在類腦器官中非常相似,且培養越久的類腦組織越接近。換句話說,在成長10個月後,類腦器官開始出現與胎兒大腦相近的電活動。

這是我們首次擁有了不僅能夠在結構和細胞組成上,還能在某些大腦功能上模擬胎兒大腦的類腦器官。這帶來了複雜的倫理問題,也質疑了我們能否在類腦器官研究上再向前走。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許能在實驗室中創造出意識,一些哲學家和科學家對此表示擔憂。關於這些科學進步的倫理和道德討論應當從現在開始。我們生活在一個技術發展比圍繞它們的倫理討論快得多的時代,而我們必須防止對這些技術不負責任的使用。

— vecteezy  微擾複雜性指數(Perturbational Complexity Index,簡稱PCI)是一項可以成為在類器官研究中防止科學家跨過道德和倫理紅線的工具。PCI尚未在人類中得到徹底驗證,但已被提議作為一種測試昏迷和無意識患者大腦活動的方法。通過使用一些相對無害的方法,如經顱磁刺激(一種用磁線圈刺激腦的方法),醫生和科學家可以暫時中斷大腦的正常活動,並測量其恢復的速度。這可以提供一些關於病人或類腦器官意識程度的線索。

謝天謝地,缸中之腦的荒誕故事只存在於科幻小說裡。類器官研究的進展是令人興奮的,相比其他針對疾病機制的研究,它打開了治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症和精神分裂症等我們仍感棘手的人類神經疾病的大門。類器官領域有些特殊,需要不同專家的投入,以確保我們釋放這些微型器官的全部潛力時合乎倫理規範且認真負責,以期幫助全世界的患者。

相關焦點

  • 人類用意念能夠遙控動物嗎?|安德烈亞·斯託科|大腦|腦電波|遙控器...
    神奇的是,這隻機器狗的所有動作竟然是由兩名學生通過自己的腦電波來遙控的。具體說來,學生們通過「腦-機接口」系統實現用思維控制機器狗踢足球。所謂「腦-機接口」系統,它是由貌似泳帽的電極帽、一個腦電波放大器和一臺計算機信息處理器三部分組成。「腦-機接口」神奇的地方,就在於能夠在大腦和外界設備間建立起直接溝通的渠道,不需要通過外周的神經肌肉去完成,從大腦獲取命令,直接控制設備。
  • 是你在控制大腦,還是大腦在控制你?這個問題令人細思極恐
    大腦是人類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身體器官之一。有人提出了個疑惑:人和人的大腦是什麼關係呢?是你在控制大腦,還是大腦在控制你?看到最後,你會感到細思極恐!其相關的腦電波檢測儀器會將實驗者的腦電波波動全程記錄下來。然而這個實驗的結果令人細思極恐。這個腦電波顯示,在實驗者按下按鈕前的一兩秒內,會有一次腦電波波動,這個很正常。因為這個是大腦在你按下按鈕之前所下達的一個讓你按動按鈕的指令。
  • 日本腦電波控制的機械手可作為人類的「第三隻手」
    近期,日本國際電氣通信基礎研究所(ATR) 研發出利用腦電波控制的機械手, 作為人類的「第三隻手」, 柔韌地幫你處理多項任務, 據悉, 這隻「手」有望提高並挖掘人類潛在的能力 研究人員在《Science robotics》雜誌上寫道: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 測試者能夠在同一時間間隔內完成兩項不同的任務, 方法是使用自己的四肢, 與大腦控制的
  • 人類是大腦的「傀儡」?到底是誰在控制誰?你有想過嗎?
    那麼大腦中傳遞出來的,到底是大腦的意識還是我們自己的意識呢? 曾經就有一群科學家作出了這樣一項實驗,這個實驗的目的也非常的簡單,那就是想要了解人類行為和大腦之間的控制關係
  • 在此時此刻,是你的大腦在控制你,還是你在控制大腦?
    人類是大腦的「傀儡」?到底是誰在控制誰?你有想過嗎?我們都說高考是人的一生最為公平的一次競爭,其實從人出生的一瞬間開始,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因為我們的身體條件各不相同,所處的環境也是不同的,我們的一生當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追求。
  • 腦電波究竟是什麼
    我們大腦中的所有神經細胞一直都在同步,有時候同步發生在瞬息之間,並且產生電流的起伏我們將之記錄為腦電波。在健康的大腦中,這些電波是持續的,例如 平日起床時,你的大腦會產生一種叫β波的波形圖案,但是在最深度睡眠時,會產生一種節奏更慢的δ波。另一方面,在不健康的大腦中,我們會看到反常的波形,這意味著,節奏正發揮著重要作用,問題在於起什麼作用?腦波的作用之一是它似乎和人的長期記憶有關。
  • 意念控制頭環:用腦電波來操控智能家居
    大腦是人類最神秘的部位。即便是現代醫學發展至今,即便是已經擁有超級計算機,人類對大腦的認識依然相當膚淺,對大腦與神經的具體工作機制尚未查明。但從古至今,人類都有著意念控制的夢想,期望腦子一想就可以控制身邊的物體和場景。
  • 如果人身體死了大腦還活在營養液中,大腦能不能活在虛擬世界呢?
    至少在目前人類的技術,還無法做到,當身體死亡之後,僅僅保持大腦存亡的狀態,這涉及到氧氣,血液的供給等多方面的因素,目前人類的科技以及人類對腦的了解,還遠遠沒有達到這個地步。至少目前還沒有看到類似的腦脫離身體能長時間存活的動物試驗成功的例子,更何況人類了。
  • 腦電波頻率對於修行的影響及其應用
    但很少人了解,這些不同的腦電波頻率,對於我們的生活,和神秘學修行也有著不同的影響。 βBeta 腦電波的頻率在14Hz到30Hz之間。 Beta通常被認為是一種高度的意識狀態。這是一種專注的狀態,特別擅長專注於那些潛意識認為有威脅的事情,即使意識裡明知道不是。舉個例子,在體育運動中,當一個人的邏輯意識知道這只是一場遊戲時,Beta狀態卻會讓你產生失敗就會死亡的想法。
  • 人類用意念能夠遙控動物嗎?
    用「腦-機接口」系統實現思維控制 據媒體報導,早前,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研究人員們已經開發出了一套系統,讓人類能夠通過腦波控制一隻活體海龜的走向。雙方的信息交流方式是將信號從大腦傳遞到電腦,再由電腦將信號傳回大腦。
  • 大腦「宕機」,竟然暗藏生命危機?!
    大腦是由成千上萬的神經細胞組成的,神經細胞的互相交流、傳遞信息的過程,就形成了腦電波。大腦作為人類的「指揮部」,依靠著腦電波給身體的各個部分下指令。所以一旦腦電波出現了異常,那麼可能就會出現各種可怕的問題!
  • 實時監測腦電波耳機,監控打工人小情緒的利器
    MN8腦電波設備看起來就像一個時尚的無線耳機。總部位於舊金山的Emotiv公司工作人員說:「它的耳塞可以很隱蔽地放在耳廓裡,並且續航可以持續一整天。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會忘記自己戴著一個正在監測自己腦電波的設備,用來了解工作壓力、注意力的跡象。最終目的是可以讓公司收集員工工作時的大腦數據。
  • 愛因斯坦說「鬼魂」是真實存在的,它就是腦電波!
    他認為所謂的鬼魂,實際上是人的腦電波,當人去世後腦電波會在空間遊蕩。質能守恆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任何物質,任何能量,都是不可能消失的。只是從一種形態變成了另一種形態。那麼人的腦電波呢?腦電波是什麼?人的腦電波其實就是一種無線電波,跟正常的電信號沒有什麼區別。這樣說來,腦電波應該也並不會因為人的死亡而消失,依然以某種形式存在著。這就好像用手機打電話,當你的聲音被轉化為電信號在空中擴散發射的這個過程中,它是實際存在的,但是卻是無法被人的五官給感知的,僅僅能夠通過儀器來發現。
  • 人體大腦信號被全面破譯,美軍以後不說話也能作戰
    特別是在單兵通信設備方面,美國陸軍最前沿的研發項目正在聚焦「腦電波」領域。據美國C4ISR網站報導,美國陸軍研究辦公室主導的一項新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人員使用複雜的算法,對人體大腦信號成功進行了全面破譯。在藉助一些AI設備的前提下,未來美軍士兵有望通過腦電波進行無聲交流。
  • 大腦控制電影情節:上萬億種情節組合 想看什麼全靠腦電波...
    大腦控制電影情節:上萬億種情節組合 想看什麼全靠腦電波「製作」  Evelyn Zhang • 2018-06-05 18:04:40 來源:前瞻網 E1849G0
  • 腦電波可以被操控?新研究稱:人們可通過控制α波來實現神奇能力
    趣味探索訊 人類無疑是世界上最聰明物種,主宰整個地球,是萬物之首。之所以人類能這樣,是因為人類擁有一個有數十億神經元的神奇大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琴棋書畫,十八般武藝,說學逗唱等,這只是發揮了大腦一小部分功能,而被美譽為「超級大腦」的愛因斯坦腦開發也只有20%,所以人腦是世界最複雜器官,比任何一種高科技機器都要複雜千百倍。之前的科學研究表明,不管人是在吃飯還是在睡覺,不管是在休息還是在工作,大腦一直在釋放不同頻率電信號,即腦電波。一般來說腦電波震蕩頻率並不固定,隨心情改變而變化。
  • 睡覺時大腦出現「嚶」的聲音,到底怎麼回事?科學家道出原因!
    睡覺時大腦出現「嚶」的聲音,到底怎麼回事?科學家道出原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那就是在晚上剛準備睡覺的時候,或者是周圍的環境極其安靜的情況下,大腦會不會聽到一種很高或者是很尖銳的嚶嚶嚶的聲音?有的時候還會伴隨一陣短暫的耳鳴混淆。
  • 人類大腦在100%開發後會怎樣?會變成神嗎?科學解釋在這
    眾所周知,在地球800多萬物種當中,就唯獨人類有著高級智慧,而人類進化而來已經有著幾千年的時間,在這漫長歲月當中,人類逐步完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也學會了如何更加合理利用自己的大腦,為自己創造價值利潤。現如今許多科技都是人類利用自己的大腦所發明創造而來,並且人類也是想要通過這一種高級智慧更加深刻地認識整個世界乃至於整個宇宙。可是我們大多清楚我們的大腦僅開發出5%的功能而已,甚至於天才少年的愛因斯坦也僅是開發出20%而已,這是有人不禁有著自己的疑惑,人類大腦在100%開發出來會怎樣呢?能否成為人們口中常說的神呢?
  • 可穿戴設備控制腦電波?改變情緒不如監測情緒靠譜
    好的情緒狀態對人類而言尤為重要,精神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甚至能夠影響生理機體健康和對現實世界產生改變。一鍵改變情緒,也就是說人類有可能用這種可穿戴設備中關乎腦電波的技術讓自己大部分時間處於愉悅狀態。這聽上去就像是科幻電影中的情節,但如今它真切地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 為什麼頌缽音療過程中很多人會睡著?
    為什麼在頌缽音療過程中很多人會睡著?很多人在頌缽音療結束後都會問我:「為什麼在音療過程中我會有一種想要睡覺的感覺呢?」「為什麼我剛才睡著了呢?」接下來請聽我慢慢為您解答。人的腦電波一共有四個波段,β(貝塔)波是使人清醒的腦電波;α(阿爾法)波是使人放鬆的腦電波,此時進入似睡非睡的狀態 ;θ(西塔)波是使人完全放鬆的腦電波,但是潛意識是清醒的,就是淺睡眠的狀態,此時大腦完全休息;Δ(德爾塔)波是無意識的睡眠狀態,也就是高質量的深度睡眠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