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墨子》中有這麼一段話,在池塘裡面的青蛙每天都在叫,然而卻沒有人會注意它,和雄雞比起來就天差地別了,雞在天亮時叫那麼三四聲,大家聽到雞叫就知道天要亮了,因此都會比較關注它。
這告訴我們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有些話,就算再多也沒用,要把話說在點子上,說得對才是最有用的。
1、不揭人短是我們說話的基本素養。
《弟子規》曾寫道: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如果把別人的缺點和隱私說出來的話,會讓別人很沒面子,會傷害他人的自尊。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利刃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一旦你說的話傷害到了別人,會比身體上的傷害更難消除。
無論你們的關係有多熟,揭人短和開玩笑都是兩回事,即使是開玩笑也要有一個度,揭人短就更不用說了,例如身體缺陷、容貌、一些不好的經歷,說話不揭別人的短處,這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
2、知人不評人是一種成熟表現。
「冰山理論」大家應該都知道,如果我們只看到水面上冰山的十分之一,那麼在水下面的十分之九都會被我們忽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經歷,別人是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然而絕大多數人都只會看表面上的東西,從來不會關心你經歷了什麼。
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你沒有經歷過別人的苦楚,那麼就不要勸別人大度,去理解傷害他的人,他的經歷你沒經歷過,他的感受你也沒有辦法體會。
每當你想批評一個人的時候,那麼請你一定要記得,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會擁有和你一樣的優越條件,當你不了解別人的時候,那麼請不要貿然做出評價,也不用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
3、看破不說破是最大的智慧
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意思就是說說話得當,是一種明理的表現,適當沉默也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說話是我們人類的天性,但看破不說破是一種洞察力,也是我們為人處世的一種智慧。
說話不揭短:是懂得尊重別人,給別人留一點面子;
知人不評人: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要懂得背後的理解和寬容;
看破不說破:是懂得給別人留臺階,保護別人的自尊,別人也同樣會尊重你;
真正情商高的人,不是大家以為的能說會道,而是不管在任何場合都會為他人著想的人。
大家知道我們的五官,為什麼都是長著兩隻眼睛、兩個耳朵和一個嘴巴嗎?這是要我們學會多聽,多看,少說話。
在合適的時間,說合適的話,是一種素養,是一種善良,更是一種懂得。
如果說少說話是一種素養,那麼做到會說話,是需要我們一輩子才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