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在科金大廈成立

2020-12-19 人民網

人民網濟南10月17日電 10月16日,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7市成立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濟南科技金融大廈(簡稱「科金大廈」)成立。該聯盟的建成將加速各市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創新創業共同體等科技創新要素的集聚,不斷推進省會經濟圈科技創新發展。濟南市政府副市長孫斌同志、省科技廳副廳長潘軍同志、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孫殿義同志、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吳劍同志、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總裁王利同志、歷下控股集團董事長劉思廣同志等相關負責同志參會。

會議現場

省會經濟圈科創聯盟已有400餘家成員單位

2020年6月,山東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魯政發〔2020〕8號)中提出「積極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推進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等7市(以下簡稱「7市」)一體化發展,高水平建設現代化省會經濟圈,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全國動能轉換區域傳導引領區、世界文明交流互鑑新高地」。

由山東省科技廳統一策劃,濟南市牽頭,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7市成立聯盟,聚力推動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推動科技創新資源共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集聚7市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創新創業共同體、龍頭企業、技術轉移轉化、創投等科技創新要素加速向企業集聚,為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省會經濟圈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聯盟成立後,將整合7市科技、產業、人才等方面資源,遵循「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促進發展」原則,構建科技創新平臺,提升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水平,促進省會經濟圈可持續發展。

會議現場

16日上午,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科技創新聯盟大會採取「線下主會場+線上分會場」在線視頻方式。大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省會經濟圈科創聯盟成立大會,濟南設主會場,6市設視頻分會場,大會為省會經濟圈科創聯盟成立揭牌。第二階段是高校科技成果發布、企業項目路演。

聯盟成立大會在科金大廈舉行。科金大廈由濟南科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來負責運營,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引入相關服務機構7大類60餘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科技創新、人才創業服務體系,助推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工作。濟南科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建立了科技金融服務創新體系、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體系、金融科技企業孵化加速體系、動能轉換技術支撐體系、高端人才創新創業保障體,也是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科技創新聯盟的副理事長單位之一。截至目前,省會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成員單位已有400餘家。

會議現場

「科創濟南」與兄弟城市合作潛力巨大

聯盟成立後,將提升濟南輻射帶動能力。打造「科創濟南」,加快提升省會城市首位度。推動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引領都市圈、以都市圈帶動經濟圈發展,加快同城化進程。

濟南正在加快打造「科創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動省會經濟圈高質量發展。濟南相繼建成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加快建設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和山東省實驗室,先後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和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科技創新活力持續迸發。省會經濟圈的6個兄弟城市在科技創新領域也有豐富而優質的資源,又與濟南地域相連、人緣相親、經濟相融,具有很強的協同性和互補性,合作潛力巨大。

據了解,作為牽頭城市,濟南將在省科技廳的支持指導下,依託山東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和各兄弟城市一道,精誠合作,加強科技創新政策和發展戰略對接,深入開展科技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共建「產學研金服用」協作化集群。

會議現場

聯盟將優化省會經濟圈產業生態

聯盟成立後,還將優化省會經濟圈產業生態,突出省「十強」產業,加強省級統籌,引導7市錯位協同發展。濟南市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高端裝備製造、醫療醫養醫藥等產業集群;培育半導體材料產業集群,建設寬禁帶半導體研發總部,推動碳化矽等新材料產業發展;依託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主導國家超級計算網際網路建設,打造「中國算谷」。淄博市重點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化學新藥及高端醫療器械、陶琉文化創意等產業集群。泰安市重點發展建材新材料、精品旅遊等產業集群。德州市重點發展康養體育、現代高效農業、矽材料等產業集群。聊城市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等產業集群。濱州市重點發展高端鋁新材料、高端紡織新材料等產業集群。東營市重點發展石油裝備、現代高效農業、新材料等產業集群,推進高端石化產業基地建設。建立利益分享機制,探索「雙向飛地」「異地孵化」「共管園區」等跨區域產業合作新模式。

聯盟將共享科技創新資源。加快重大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推進中國科學院濟南科創城、中國科學院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等建設,形成中科院系資源集聚。淄博市主動對接齊魯科創大走廊,打造「科創+智造」融合發展示範帶。濱州市主動對接京津冀非首都功能疏解,提升渤海科創城、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魏橋國科研究院「一城兩院」「科技+市場」一體化發展功能,建設渤海科創中心,提升黃河三角洲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推動7市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等重點區域設立招商引資、科技成果轉化、投融資服務等合作平臺。發揮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帶動作用,促進聊城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六市產研院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平臺共用,推動各市產業技術研究院融入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布局,打造具備良好自我發展能力、輻射魯中、魯西地區的綜合性新型研發機構。發揮省技術成果交易中心技術轉移平臺作用,積極推動在六市建設分中心,促進省會經濟圈成果轉移轉化能力提升。(文\圖 張寶)

(責編:鄭浦麗、劉穎婕)

相關焦點

  • 山東省會經濟圈一體化博物館聯盟正式成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12月22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省會經濟圈一體化博物館聯盟」正式成立,聯盟成員包括濟南、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七市博物館。據了解,省會經濟圈一體化博物館聯盟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的倡導成立,近日通過線上交互會籤成立。
  • 碧汀科技2020新品發布會在濟南科技金融大廈成功舉行
    人民網濟南11月27日電 11月26日,在濟南科技金融大廈,「感恩有你 並肩前行」山東碧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碧汀科技」)2020新產品發布會成功舉辦。此次活動採取線上多家平臺直播的形式,展示了三款智能直飲水設備,碧汀科技創新性提出打造業內首個涵蓋智能飲水、電商、輕社交、遊戲等在內的AI互動生態系統,成為行業領軍典範。濟南市民營經濟發展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閆一大等相關領導、企業家代表受邀出席,80餘萬人參與線上觀看。
  • 服務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魯南職業教育聯盟成立
    12月18日,魯南職業教育聯盟成立大會暨服務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論壇在臨沂職業學院舉行。魯南職業教育聯盟由臨沂職業學院牽頭、會同魯南經濟圈四市9所職業院校共同發起成立,以魯南經濟圈的71家職業院校、行業企業、教育培訓機構為主體自願組成的非法人性質的聯盟,秉持交流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發展理念,推進建立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密切對接、與加快教育現代化要求整體契合的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制度和模式,加強區域內職業教育合作交流,提升職業教育服務政府決策
  • ...快進鍵」:強化頂層設計,搭建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四梁八柱」
    7月31日上午,在省會經濟圈企業開辦全域通辦籤約儀式上,剛剛拿到營業執照的濟南德創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邱德民說。&nbsp&nbsp&nbsp&nbsp在當天的籤約儀式上,省會經濟圈七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和工商銀行各市分行分別籤訂了企業開辦全域通辦協議。
  • 打破行政壁壘,山東省會經濟一體化進展情況看這裡
    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是省委、省政府推動全省區域協調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山東「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概念一提出,進展很迅速。山東財經報導了解到,在各市有關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的實施意見中,打破行政壁壘被多次提到。
  • 對蝦工業化養殖科技創新聯盟在青島成立
    ,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發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為理事長單位的「對蝦工業化養殖科技創新聯盟」(下稱「聯盟」)舉行了成立儀式。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劉英傑副院長和黃海水產研究所金顯仕所長為聯盟揭牌對蝦工業化養殖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期間,首屆理事長李健研究員宣讀了聯盟發展顧問委員會名單、聯盟專家委員會名單,推舉了聯盟理事會名譽理事長,並通過了聯盟組織活動的有關章程。
  • 「三支一扶」不限生源地、職稱互認……山東省會經濟圈再迎利好
    12月4日,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以下簡稱「省會經濟圈七市」)成立「省會經濟圈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聯盟」。聯盟在平等互利、友好協商的基礎上,搭建省會經濟圈七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合作平臺,推進就業創業協同共抓、人才人事攜手共贏、社會保障便利共享,促進省會經濟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要素資源高效配置,助力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國際化省會都市圈、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提供有力支撐。
  • 「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並致辭
    12月18日,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藍虎以線上方式出席由華南農業大學發起組建的「中國—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協議籤署儀式,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文化參贊朱曉燕陪同參加。藍虎大使對聯盟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並強調,中拉合作是「一帶一路」與南南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式延伸至拉美,中拉合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雙方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科技人文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中拉農業高度互補,農業合作前景廣闊。聯盟成立將對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產生重要推進作用。
  • 海內外川渝涉僑商協會成立合作聯盟 助川渝與世界開展合作
    圖為海內外川渝涉僑商協會合作聯盟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成立。 周毅 攝中新網成都9月20日電 (劉相琳 嶽依桐)海內外川渝涉僑商協會合作聯盟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成立。周毅 攝海內外川渝涉僑商協會合作聯盟以「匯聚僑智僑力 助力川渝發展」為宗旨,圍繞川渝高質量發展,團結聯合海內外川渝涉僑商協會,助力川渝地區與世界各國開展經貿科技合作,推動引智引資融合互動;承接參與川渝兩地僑務品牌活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川渝故事,積極宣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增強四川和重慶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倡議川渝僑界主動發揚回饋桑梓、服務社會的精神,同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推動脫貧攻堅
  • 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 華南農業大學等15所高校...
    12月18日,由華南農業大學牽頭髮起,中國、拉美46所涉農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組建的「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正式成立,15所中拉高校籤署校際合作框架協議。據介紹,聯盟成立後,將致力於推動中拉成員在人才培養、科研攻關、合作辦學、技術推廣、技能培訓、人文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通過搭建合作平臺、創新合作機制、加強資源共享,促進中國與拉美國家農業教育科技領域互惠互利、融通發展。
  • 山東優化完善高速路網布局 推動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海外網12月18日電12月18日,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青蘭高速公路萊蕪至泰安段改擴建工程、新泰至臺兒莊(魯蘇界)公路新泰至臺兒莊馬蘭屯段同日通車運營,標誌著山東省東西向和南北向分別增加一條大通道,對於完善和優化山東省高速路網布局,推動山東省會經濟圈、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 淮海經濟區創新創業大學聯盟在徐州成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秀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12月17-18日,淮海經濟區創新創業大學聯盟成立大會在徐州召開。大會由徐州市政府與中國礦業大學共同主辦,江蘇師範大學、徐州醫科大學、商丘師範學院等33所高校代表參與會議,與會代表來自淮海經濟區內10個地級城市。
  • 智慧農業創新聯盟成立,智慧神農AI加持彰顯科技賦能
    2020年12月19日,「2020 一帶一路中國農業品牌高峰論壇」暨「智慧農業綠色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涿州)智慧農業綠色標準化技術實驗實訓基地實訓中心(綠水矽谷)盛大召開。此次活動的指導單位為中國技術創業協會與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主辦單位為農業農村部農業信息化標準化重點實驗室、中國技術創業協會智慧農業綠色技術創新聯盟、中關村同航智能裝備技術創新聯盟。
  • 成渝雙城經濟圈:中國經濟第四極成世界綠色發展第一極
    論壇上共同見證「成渝雙城經濟圈規劃研究院(籌)」成立儀式,並為「成渝雙城經濟圈規劃研究院(籌)簡陽培訓基地」揭牌,同時成立「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聯盟」,以匯聚和培養全方位規劃研究與建設人才與資源,搭建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交流平臺,建設成渝「雙城記」國內大循環,促進綠色「經濟圈」國際雙循環。
  • 福建省水果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福州舉行
    近日,福建省水果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福州舉行。  聯盟由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省種植業技術推廣總站、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等單位共同發起籌建,旨在通過整合全省果樹科技、人才和市場資源,引導果樹科研機構、涉果高等院校、農業技術推广部門以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同搭建福建果產業科研協同攻關、科企合作開發、上中下遊銜接的平臺,在技術研發、示範推廣、產品製造、市場開拓、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緊密合作,以增強全省果樹產業科技協同創新能力,提高果樹科技創新效率
  • 北京設計之都大廈建築設計國際創新中心暨1212設計聯盟5周年慶典活動
    2020年12月12日由北京設計之都發展有限公司、北京設計之都大廈建築設計國際創新中心主辦,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技金融領域中心、智慧設計中心;北京之都設計服務有限公司、海太歐林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文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上海典躍集團獨家冠名贊助的「1212設計聯盟5周年慶典」活動在北京設計之都大廈三層全球創新發布大廳隆重開幕。
  • 天津果蔬全產業鏈融合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
    天津果蔬全產業鏈融合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 2017-12-28 16:45: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天津12月28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 3家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技術創新聯盟成立!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積極推廣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成果,實現協同創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4月8日下午,省科技廳組織召開傳染病診斷試劑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粵港澳實驗動物共享服務與技術創新聯盟、新發傳染病疫苗研發技術創新聯盟
  • 鐘山農業創新發展聯盟成立儀式暨產業對接會在南京啟幕
    中國江蘇網訊 農業高質量發展,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今天下午,鐘山農業創新發展聯盟成立儀式暨產業對接會在南京舉行。省市領導和來自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南京農業大學等專家學者、優秀企業代表嘉賓受邀參加。
  • 青島集成電路人才創新培養聯盟成立
    1月7日,青島集成電路人才創新培養聯盟成立大會第一屆理事會召開,聯盟正式宣告成立,將以人才培養、供給為抓手,搭建項目合作、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推廣的交流協作平臺,通過產學研深度合作,為青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注入更多創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