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濟南10月17日電 10月16日,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7市成立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濟南科技金融大廈(簡稱「科金大廈」)成立。該聯盟的建成將加速各市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創新創業共同體等科技創新要素的集聚,不斷推進省會經濟圈科技創新發展。濟南市政府副市長孫斌同志、省科技廳副廳長潘軍同志、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孫殿義同志、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吳劍同志、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總裁王利同志、歷下控股集團董事長劉思廣同志等相關負責同志參會。
會議現場
省會經濟圈科創聯盟已有400餘家成員單位
2020年6月,山東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魯政發〔2020〕8號)中提出「積極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推進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等7市(以下簡稱「7市」)一體化發展,高水平建設現代化省會經濟圈,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全國動能轉換區域傳導引領區、世界文明交流互鑑新高地」。
由山東省科技廳統一策劃,濟南市牽頭,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7市成立聯盟,聚力推動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推動科技創新資源共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集聚7市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創新創業共同體、龍頭企業、技術轉移轉化、創投等科技創新要素加速向企業集聚,為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省會經濟圈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聯盟成立後,將整合7市科技、產業、人才等方面資源,遵循「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促進發展」原則,構建科技創新平臺,提升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水平,促進省會經濟圈可持續發展。
會議現場
16日上午,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科技創新聯盟大會採取「線下主會場+線上分會場」在線視頻方式。大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省會經濟圈科創聯盟成立大會,濟南設主會場,6市設視頻分會場,大會為省會經濟圈科創聯盟成立揭牌。第二階段是高校科技成果發布、企業項目路演。
聯盟成立大會在科金大廈舉行。科金大廈由濟南科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來負責運營,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引入相關服務機構7大類60餘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科技創新、人才創業服務體系,助推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工作。濟南科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建立了科技金融服務創新體系、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體系、金融科技企業孵化加速體系、動能轉換技術支撐體系、高端人才創新創業保障體,也是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科技創新聯盟的副理事長單位之一。截至目前,省會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成員單位已有400餘家。
會議現場
「科創濟南」與兄弟城市合作潛力巨大
聯盟成立後,將提升濟南輻射帶動能力。打造「科創濟南」,加快提升省會城市首位度。推動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引領都市圈、以都市圈帶動經濟圈發展,加快同城化進程。
濟南正在加快打造「科創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動省會經濟圈高質量發展。濟南相繼建成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加快建設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和山東省實驗室,先後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和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科技創新活力持續迸發。省會經濟圈的6個兄弟城市在科技創新領域也有豐富而優質的資源,又與濟南地域相連、人緣相親、經濟相融,具有很強的協同性和互補性,合作潛力巨大。
據了解,作為牽頭城市,濟南將在省科技廳的支持指導下,依託山東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和各兄弟城市一道,精誠合作,加強科技創新政策和發展戰略對接,深入開展科技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共建「產學研金服用」協作化集群。
會議現場
聯盟將優化省會經濟圈產業生態
聯盟成立後,還將優化省會經濟圈產業生態,突出省「十強」產業,加強省級統籌,引導7市錯位協同發展。濟南市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高端裝備製造、醫療醫養醫藥等產業集群;培育半導體材料產業集群,建設寬禁帶半導體研發總部,推動碳化矽等新材料產業發展;依託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主導國家超級計算網際網路建設,打造「中國算谷」。淄博市重點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化學新藥及高端醫療器械、陶琉文化創意等產業集群。泰安市重點發展建材新材料、精品旅遊等產業集群。德州市重點發展康養體育、現代高效農業、矽材料等產業集群。聊城市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等產業集群。濱州市重點發展高端鋁新材料、高端紡織新材料等產業集群。東營市重點發展石油裝備、現代高效農業、新材料等產業集群,推進高端石化產業基地建設。建立利益分享機制,探索「雙向飛地」「異地孵化」「共管園區」等跨區域產業合作新模式。
聯盟將共享科技創新資源。加快重大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推進中國科學院濟南科創城、中國科學院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等建設,形成中科院系資源集聚。淄博市主動對接齊魯科創大走廊,打造「科創+智造」融合發展示範帶。濱州市主動對接京津冀非首都功能疏解,提升渤海科創城、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魏橋國科研究院「一城兩院」「科技+市場」一體化發展功能,建設渤海科創中心,提升黃河三角洲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推動7市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等重點區域設立招商引資、科技成果轉化、投融資服務等合作平臺。發揮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帶動作用,促進聊城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六市產研院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平臺共用,推動各市產業技術研究院融入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布局,打造具備良好自我發展能力、輻射魯中、魯西地區的綜合性新型研發機構。發揮省技術成果交易中心技術轉移平臺作用,積極推動在六市建設分中心,促進省會經濟圈成果轉移轉化能力提升。(文\圖 張寶)
(責編:鄭浦麗、劉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