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百兵之君,君子利器

2020-12-22 大家庭的家常事

劍乃武士之魂。"因此,武士在談論任何話題時都離不開劍。在武士欲盡忠職守時,他們需要超越生死,有隨時捨命的覺悟。這就意味著,不是死於敵人的白刃之下,就是將自己的劍對準自己的胸膛。劍與武士的生命有著密切的聯繫,是忠節與自我犧牲的象徵。這一點,可以通過日本人很普遍地通過各種方式以示對劍的崇高敬意這一現象得到很好的佐證。

劍也由此具有了雙重功能:一是破壞違背劍主人意志的一切事物,二是犧牲一切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而產生的衝動。前者與愛國主義、軍國主義精神有著密切聯繫;後者則具有忠節與自我犧牲的宗教意義。就前者來說,劍往往意味著單純的破壞。這種情況下,其是力量甚至有時是邪惡力量的象徵。因此,需要依靠劍的第二種功能來加以抑制和聖化。

有良知的劍的主人會時刻銘記這個真理。因為這樣,劍才能將其破壞的鋒芒指向邪惡一方,才能摧毀一切妨礙和平、正義、進步、人道的邪惡力量,才能成為一切有助於世界精神安寧的力量的夥伴,是生的象徵而非死的體現。

人們常說,禪是劍、死之劍。優秀的禪師知道何時使用、如何使用它的這兩種作用。文殊菩薩,右手持劍,左手持經。這讓我們不禁想起了先知穆罕默德。但是,文殊菩薩的聖劍並不是為了殺生,而是為了斬斷我們自身的一切貪慾、嗔恚、愚痴,是對準我們自身的。因為當其這樣做時,作為我們內心世界反映的外部世界,也會隨之從貪慾、嗔恚、愚痴中解放出來。

不動明王也是手持利劍,欲消滅一切阻礙佛德廣被的敵人。文殊菩薩是積極的,而不動明王是消極的。不動明王的憤怒就像大火一樣燃燒,不燒盡敵人的陣營絕不熄滅。過後,作為盧舍那佛的侍者和化身的不動明王會恢復本相,成為盧舍那佛。盧舍那佛手不持劍,因為他自身就是劍,包容了全部世界卻寂然不動。下面的"一劍"問答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楠木正成(1294—1336)在湊川迎戰足利尊氏(1305—1358)大軍之際,來到兵庫的一座禪院,向和尚請教道:"生死交謝之時,如何?"(人處於生死歧路之時,該怎麼做?)和尚答道:"兩頭皆截斷,一劍倚天寒。"(切斷你的二元論,只需將劍靜靜地指向天空。)這種絕對的"一劍",既非生之劍,亦非死之劍,而是可以生出二元世界,且生死一切俱在其中的一劍。這劍就是盧舍那佛自身。如果理解了這一點,就應該知道面臨生死歧路之時該如何行動了。

劍還表示宗教的直覺或本能導向的力量。這種直覺與理智不同,它不會發生分離而堵住自己前進的道路,也不會瞻前顧後,而只是一往直前。這種直覺就好像是莊子所言切斷關節的庖刀,而關節就好像是為了被切斷而等著這把刀一樣。莊子經常說:"關節自然而然地分離。這把庖刀雖然常年使用,但卻宛如剛從磨刀師手上拿來一樣鋒利無比。"

"真正實在的一劍"在斬斷種種利己雜念之後,也絕不會受到磨損。雖然劍與神道也有著關聯,但神道卻沒有能夠像佛教一樣達到一種高度發展的精神意義。而且,它顯示了自然主義性質的起源。神道的劍並不是一種象徵,而是具備某種精神力量的實體。在日本封建時代,武士階層對劍就持有這樣一種觀念。當然,要準確定義他們是如何思考這一問題的,那是有點困難的。

但是,至少他們對劍持有崇高的敬意。例如,武士去世時,劍要放在床邊;嬰兒出生時,也會將它放在室內。人們認為,這樣可以阻止那些惡魔進入室內,它們會威脅逝去和降生靈魂的安全和幸福的。這種觀點保留了萬物有靈論的思想。"神劍"的觀念,大概也可以從這個方面得到解釋吧。

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打造刀劍的鐵匠們在製作劍時,會祈禱守護神的幫助。為了將神邀請到鍛冶場所,他們會在周圍圍系稻草繩以驅擋惡魔的侵入,而他們自己也要進行驅魔儀式,並穿上禮服進行工作。在捶打鐵棒和淬火時,劍師和助手們都進入高度集中的精神狀態。他們堅信他們的工作必有神助,他們會傾注全部的智力、體力和精神力量去努力工作。

這樣創造出來的劍才是真正的藝術品,也必定反映了創作者的某種精神。或許正是這個原因,日本的劍才具有了某種能深入人們靈魂的東西。他們並沒有將劍當作破壞的武器,而是視它為靈感的對象。有關鑄劍師岡崎正宗及其作品的傳說,也是由此而來。鎌倉時代後半期是正宗的輝煌時期。由於他的作品品質出色而受到刀劍收藏家們的盛讚。論劍鋒,正宗或許不及他的高徒村正,但是正宗的劍卻有著某種來自他人格的、能夠打動人心的地方。

傳說,有一個人想試一試村正的劍鋒,便將他的劍立於水流中,並將劍刃朝向從上遊漂來的枯葉,看看結果會怎麼樣。結果是,每片與劍刃相會的枯葉,都被一截兩段。接著,他又將正宗的劍立於水中做同樣的試驗,令人吃驚的是,從上遊而來的樹葉卻全部避開劍刃而去。正宗對殺人並不感興趣,對他來說,刀劍是一種超越了殺人工具的東西。但是,村正的劍卻沒有跳出用於殺人的局限,對他來說,根本不存在什麼能打動人心的神聖的東西。村正是可畏的,而正宗卻是充滿人情味的。如果可以用這樣的表達形式,我們可以說村正是專制的,而正宗卻是超人的。在劍柄上刻上鑄劍師的名字,這是他們通常的習慣,但正宗卻幾乎從沒有這樣做過。

能樂裡有一出謠曲叫《小鍛冶》,它向我們暗示了劍在日本人心中的道德和宗教意義。該謠曲大概是創作於足利時代。一條天皇(986—1011在位)命令當時的一位名匠小鍛冶宗近為他鑄造一把劍。宗近對此殊榮非常感激,但由於身邊沒有一位與自己技藝相當的得力助手,所以還不能完成天皇御旨。於是,他向他的守護神稻荷神祈禱,希望能給他派遣一位能夠勝任此項工作的人。

然後,他嚴格按照傳統的儀式設置了祭壇。在一切祓除儀式按順序完成之後,他向神祈禱道:"我即將要從事的工作,並不是為了我一身的榮耀,而是為了服從統治整個世界的天皇的御旨。在此,我向多如恆河之沙般的所有靈神祈禱,請求你們降臨此地,助我一臂之力,讓卑微的宗近能夠竭盡所能創造出一把能配得上尊貴至上的天皇之德的劍吧。仰望長空,俯臥大地,為了能出色地完成這項任務,我向你們獻上這些象徵著我熾熱心願的幣帛。

請求神靈們能垂憐我這顆赤誠的心。"就在此時,宗近聽到了一個聲音:"祈禱吧,宗近。排除一切雜念,誠心祈禱吧。是打鐵的時候了。相信眾神,你一定會成功的。"一個神秘的身影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助他打鐵。在最後的完工之際,那把劍出現在爐中,顯得無比完美,並呈現出祥瑞之兆。天皇對著這把神聖的、功德圓滿的寶劍,顯得非常滿意。

因為在刀劍的製作中多了幾分神德,所以刀劍的持有者和使用者當然必須對這種靈感做出響應。佩帶日本劍的人應該是具備一定精神情操的人,而不應該是獸性的代表。他必須外表冷如鋼鐵,而內心隱藏一顆活的靈魂。出色的劍士會孜孜不倦地將這種情感灌輸給他的弟子們。日本人在說"劍乃武士之魂"時,必定會想起刀劍所伴隨的上述一切品質,即忠誠、自我犧牲、尊嚴、仁慈以及其他更高情感的涵養等具備這些品質的人才是真正的武士。

相關焦點

  • 「百兵之君」中國劍: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一、 兵器之美,惟中國劍之最在冷兵器裡,劍一直是很特殊的一種,作為短兵器的祖宗,近身搏鬥的利器,與「藝」天然般配,被讚譽為「百兵之君」。畢竟是百兵之君,時代的寵兒,隨便是不可能隨便的,所以劍的每一個部位都有專有的名詞。並且,劍也是分文武的,文劍才會配有劍穗,武劍不配。
  • 寶劍贈英雄——作為百兵之君,劍退出戰場後,為何依舊這麼受歡迎?
    「寶劍贈英雄」,劍在中國古代的十八般兵器中,有著特殊的地位,被稱作「百刃之君」,中國古代帝王均備寶劍。習劍成為文人練武的主要選擇。 文武雙全是古代文人士子的理想狀態,東漢文學家、書法家蔡邕在《答卜元嗣詩》詩中就寫道:「斌斌碩人,待我以文。」「斌」字現在翻譯過來就是文武雙全的意思,曹丕在《劍銘》也說到: 「君子雖有文事,必有武備矣」。而劍被稱為「君子武備,所以衛身」。是漢代以來文人習武的最佳選擇。
  • 武俠小說:劍之飄逸,刀之厚重,槍如長虹,什麼兵器是百兵之王?
    在這十八般武器之中,最受人歡迎的還是要說劍刀槍這三個了,但是對於百兵之王這個稱呼,也是有著無數的爭端,那麼究竟誰才是百兵之王呢?說起劍,相信大家最早的記憶一定是那一句古風詩句——少年鮮衣怒馬,仗劍江湖。於是,在很多喜歡古風的人眼裡,那一個個帥氣的古人騎馬仗劍走天涯的形象便在心目之中出現了。
  • 百兵之君,四本劍道小說帶個大家
    「劍」作為我們耳熟能詳的兵器更是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在我們常看的小說中在形形色色的各種神器中總是能見到劍的身影。而在現實中劍道傳承也一直沒有中斷,今天和大家分享幾本主角專修劍道的小說。《飛劍問道》作者:我吃西紅柿起點大神番茄的一部古典仙俠小說,在這個妖魔橫行問道長生的世界裡,修行者們開法眼,可看妖魔鬼怪。
  • 百兵之君 劍中之首——龍泉寶劍
    劍,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被稱為「百兵之君」。在古代,寶劍代表著權威和力量,也是身份的象徵。佩之神採,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候,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片段我國古代有十大名劍,每一把都是一個神奇的傳說。我相信擁有一把好劍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十大名劍之一的龍泉寶劍吧。
  • 元氣騎士:百兵之首的劍,在地牢中也有著強大的存在!
    俗話說的話,劍乃百兵之首,是君子的武器,還有名劍譜,國漫秦時明月中的那些名劍帥氣凌厲,相信大家很喜歡。那麼,在地牢中,我們的設計師會為我們帶來哪些強大的名劍武器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地牢中那些強大存在的神劍吧!
  • 君子劍(微小說.武俠)
    碧水闌珊君子劍,紋水粼粼隱然間;一筆一划石拓玄,光影斑駁一線弦;「求,一衣蔽體。望允。」抱拳靜。月色輕紗,襤褸兜半身,發繩束長什……「山野何有半縷衣衫裹身?」黑衣老叟隔門回應。「借,先生青帽。不倫不類青帽慢慢遊,莽漢低眉順眼捧長裹——百葛百姓側目、點點吠吠……練武場馬嘶嘶,三尺擂臺鼓呲呲。青紗蒙面人,拖字大筆點飛旋,宣紙張張兩尺半,點墨淋漓——大字書寫『君子劍』,小字點墨左下角『君』。慢慢拆開裹長裹,劍柄露半身。
  • 主角修習劍道的玄幻小說,劍乃兵中君者,百兵之王!
    文:甜甜小小說劍,古之聖品也,至剛至強,至尊至貴,進可攻退可守,實乃兵中之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部優秀的劍道小說,每一本都是玄幻小說中的經典之作,喜歡看書的你千萬別錯過!小短評:本書的作者是號稱「起點第一劍」的寫手乘風御劍,是一位寫劍的老手了,本書也是他所為人公認的巔峰之作,比起他早期作品的晦澀凝滯,這本書的行文十分流暢,給讀者很好的閱讀體驗,小說中蘊含的道理髮人深省,字字珠璣,劍乃百兵之王,主角充分發揮了劍修的極致,本書將劍法劍道描繪得淋漓盡致,戰鬥場面扣人心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良心作品,感興趣的讀者千萬別錯過!
  • 歷史上的百兵之王,論古代兵器劍的演變和發展
    百兵之王,兵器之君者劍。它是古代士兵武士近戰肉搏最犀利的武器。以攜帶輕便,拔出迅速而深受武將士兵喜歡,它雙刃開鋒,劍頭尖銳,近戰時可以刺,削,劈,斬四面攻敵要害而稱近戰搏擊短兵的祖宗。古代上至天子帝王,下至王公貴族,士子平民百姓都喜歡佩劍,這個是很有面子很光榮的事情。
  • 華山論劍並非比劍,「劍」字有何含義?為何不是別的兵器?
    有朋友問,《射鵰英雄傳》中,五絕沒人用劍,為何「華山論劍」還稱之為「論劍」?話說當年《九陰真經》橫空出世,在江湖上掀起了無數腥風血雨,眾多英雄好漢因此喪命,後來事情越鬧越大,連一些江湖上的成名高手也被捲入其中,最後五大高手相約於華山之巔比武論劍,因此稱之為「華山論劍」。
  • 《劍為君舞》《百花百狼》日本知名乙女作即將登陸【一零零一】
    最近,兩款日本知名的乙女作品《劍為君舞》、《百花百狼》,即將登陸騰訊首款沉浸式互動閱讀合輯【一零零一】APP中,成為合輯內的首批上架作品,消息一放出,就讓許多喜愛日系乙女作品的讀者感到分外驚喜。 《劍為君舞》《百花百狼》日本知名乙女作即將登陸【一零零一】 假新娘替嫁物語,誰才是命中注定的歸宿——《劍為君舞》 《劍為君舞》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採用了架空形式的日本江戶時期,講述了武藏國一個料理茶屋的店家女兒香夜,在收到德川武士的委託後,假扮成公主上演了一出送親大戲,之後又在路途中,遇見了形形色色的武士們。
  • 假面騎士中的三大BUG之劍:魔皇劍,重醒劍,百蟲劍,哪把最強?
    第一把:魔皇劍這是一把由Fangire之王代代相傳的魔劍,被Fangire女王稱為世界上最強的劍。終極魔皇斬的優點:殺傷力極高不說還屬於一擊必殺的即死攻擊,可以當飛行武器、可以打出斬擊波進行高範圍攻擊、可以連斬、可以斬列大型生物、遠程的劍波範圍廣、能對付任何角度的敵人缺點:發動時需要讓三世吹一下必殺笛(最終兩話不用功吹笛子也能發動)再擼一下魔皇劍(其實是把魔皇蝙蝠當摩擦石用。。)才可進行近戰的普通斬擊和遠程的劍波斬擊必殺,終極魔皇斬!
  • 為何中國海軍的佩劍是漢劍,而不是唐刀呢?唐刀不好嗎?
    「深藍之劍」是我國海軍的授劍,能擁有此劍者可以說就擁有了海軍的最高榮譽,有13名艦長政委就曾被授予「深藍之劍」,而每一把劍刃上都會刻有被授予人的姓名,因此每一把「深藍之劍」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古以來都會有給軍官授予劍的儀式,主要是用於激勵軍人的榮譽感,而海軍的授劍儀式,最早的就是1805年英國為海軍設計的標準佩劍,自此,海軍授劍儀式就此開始流行起來了,那時各國海軍的佩劍幾乎都是西洋劍的風格。但隨著時代不斷地發展,各國海軍的授劍儀式也發生了變化,而是開始融入本國民族特色。
  • 古代大俠手中鎮宅保家的殺伐利器——四方之神
    劍,素有"百兵之君"、"百兵之帥"的美稱,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 而漢劍,則是劍,這個形制中,最受歡迎的冷兵器。 漢劍身挺直,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本身設計就體現著秦漢時期粗獷大氣的風格,平直的劍身是為正氣,狹長的劍刃是為霸氣。
  • 古代大俠的最愛:削紙和砍鐵,誰才是你最愛的漢劍之王?
    劍,百兵之王。它是古代士兵武士近戰肉搏最犀利的武器,以攜帶輕便,拔出迅速而深受武將士兵喜歡,它雙刃開鋒,劍頭尖銳,近戰時可以刺,削,劈,斬四面攻敵要害,被稱近戰搏擊短兵的祖宗。
  • 而不是用劍之類的武器
    孫悟空要是用劍的話,就成這樣了:把你孤拐伸出來,待老孫用劍砍兩下解悶!」 相信大大家估計得忍不住的笑出來。要是沒事給土地爺兩劍,土地爺也吃不消啊。 還有棍乃百兵之祖,槍乃百兵之王,劍乃百兵之君,刀乃百兵之膽。
  • 為什麼劍比刀都的人氣高,刀劍有什麼區別?
    刀劍作為冷兵器時代的主要武器,在使用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又各有特點。1.刀。單面刀刃,最初柄短刃長,後來也發展出長柄大刀,主要用於步兵作戰。到漢代比較普遍,如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刀的用法主要是劈砍,切、刺、割、剁為輔,俗稱百刃之膽。既然與劍進行比較,我們就以單刀為準。
  • 劍者,百兵之君也,幾本高評分劍修小說帶你劍問蒼穹!
    文:雅隨心在玄幻小說中,主角用劍的不在少數,但是寫得好的卻是屈指可數,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部優秀的修劍小說,這幾本書各具特色,主角性格千差萬別,文風也各不相同,但情節都十分的扣人心弦,深受好評,相信總有一本適合你。感興趣的讀者請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