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之赤箭現名天麻

2020-12-09 典福道人

赤箭

[本經原文]味辛溫,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今之天麻。

《本草經集注》陶弘景

味辛,溫。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消癰腫,下肢滿疝,下血。久服益氣力,長肥健,輕身增年。

如果開赤箭出來到藥房去,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如果你開天麻,他就知道了。這個古名叫赤箭,原名我們叫做天麻,現在名天麻。天麻是祛風的藥,它辛溫,有殺鬼物精物能夠解毒,沼氣山川裡面的沼氣。味辛,辛辣的味道都能夠潤。天麻一般來說我們使用它的根,苗叫做赤箭,我們使用的是它的根,主治祛風鎮筋,頭痛頭眩。抽筋的時候可能表面上的病是癲癇,可能是腦瘤,或者是車禍意外撞傷以後發痙了,那我們用天麻。

以前有人殺那藏羚羊是為了取它的毛。那個毛很細嘛,一整張毛都可以用戒指穿過去,所以很名貴的皮毛。實際上藏羚羊的羚羊角是很好的治抽痙的藥,治療腦瘤我們會常常用到,羚羊角最好的是藏羚羊的角,當然還有川羚羊。那為什麼說這個高山上的羚羊角會治療抽痙,因為它在五千尺以上那麼高的地方,有沒有看到羚羊抽筋啊,也沒看到羚羊高原症昏倒。那個角還長的很好,角都很強,所以一般有錢人是看到羚羊的毛,中醫是看到羚羊的角,角可以熄風止痙。

那個是動物類的藥,那植物類的藥,天麻就是一個我們熄風止痙必要的藥,當然我們還有別的,天麻是其中一個。那癲癇或者是腦瘤,病人有抽筋的現象我們會使用它,藥性呢是陽性的藥,所以說冷氣麻痺手腳冰冷通通可以用天麻。陰症寒症出現的時候我們用天麻。你只要記得天麻能止抽痙。那過去我們女人用天麻很好,女人用天麻的時候可以讓女人的胸部變大,然後女人的皮膚變得很細,本來天麻很便宜,就是知道了以後就貴了。因為它能夠滋潤津液,所以能讓皮膚變得很好。李東垣說「肝虛不足,天麻川芎補之。」

相關焦點

  • 天麻有哪些功效?有什麼食養原則?需要注意什麼嗎?
    天麻首記載於《神農本草經》當中,為平肝息風止痙之要藥,其味甘,性平,質潤,且只歸肝經,兼有平抑肝陽、祛風通絡之功,為治療頭痛眩暈的要藥。天麻藥食同源,除平肝之效外,《本經》也將其列為延年益壽之上品,故而天麻也可用於食養,無論寒熱虛實,均有補益虧虛的好處。
  • 道地藥材-天麻
    1 天麻歷史產區沿革 天麻以赤箭之名始載於秦漢時期《神農本草經》「赤箭味辛溫。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一名離母,一名鬼督郵。」「生山谷」。
  • 中國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中的「神農氏」是什麼?
    說起中醫藥就不得不提起作為開山鼻祖之一的《神農本草經》。 神農氏大家都熟悉,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這個「炎」字就是指炎帝神農氏。根據周代史官記錄的家譜《世本·帝系篇》記載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漢代的《淮南子》也說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帝。晉代皇甫謐《帝王世紀》記載「炎帝神農氏長於姜水,始教天下耕種五穀而食之,以省殺生之弊。」
  • 天麻烘乾這樣烘會更理想_天麻烘乾機
    天麻烘乾技巧(由佛山奧芝美製作)天麻是名貴中藥材之一。天麻做藥用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用天麻釀成的養生酒視為宮中珍品。古醫書《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裡,均有天麻「除百病益壽延年」的記載。天麻大小差異較大,特別是野生天麻,不僅大小差異大,而且採挖破損率高。天麻大小不同,蒸製與乾燥所需的時間有很大差異,破損的天麻蒸製與乾燥所需的時間與完好無損的天麻相比差異更大。因此,分級是天麻正式加工前的重要工序之一。
  • 天麻有什麼用?
    人稱「赤箭」的貴重藥品天麻,和人參齊名,它有何用處?說到人參,人們會想到「大補元氣」,人參的藥用價值高,有一種中藥和它齊名,同樣為珍貴之品,它就是天麻。在我國流傳的傳說中,這兩「兄弟」本是一粒仙丹,掉入凡間後一分為二,它們吸收日月精華化成人,看到人間很多村民被病痛纏身,它們扯下幾根頭髮灑在人間,後來長出了很多的人參和天麻,幫助人們解決了很多的毛病。天麻的作用不同於人參,各自在不同的病症中發揮著重要價值。
  • 天麻——對於頭痛眩暈有奇效!
    今天,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藥食同源的天麻。天麻,是名貴中藥材,具有平肝熄風,止痙等功效,在中醫上常用於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在《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中,還曾記載「天麻,除百病益壽延年」。可見,天麻在臨床使用上已經有很長的歷史的,其療效還是很不錯的。
  • 這個植物不是天麻,說說天麻本尊的那點事
    圖1為什麼叫它天麻花呢?我們看一下它的塊莖,你就恍然大悟了!它的模樣像極了天麻,這樣子擠在一塊還帶著幾分可愛。圖2當地很多人把它當天麻來吃,說對頭暈頭疼有效。但是真的有效果嗎?讓我們來揭開它的廬山真面目吧!這個漂亮的花,其實叫大麗花,是一種菊花。它的塊莖吃了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但並不用於頭風、頭痛。
  • 中藥CP:天麻與鉤藤的故事
    我們雲南昭通小草壩野生天麻那也是大名鼎鼎的道地藥材。天麻天麻是名貴的中藥材之一,它的入藥歷史悠久,還被稱為「治風聖藥」,在《神農本草經》中天麻又名「鬼督郵」。李時珍釋曰:「鬼督郵以功為名。」督郵,原為漢置官名,為郡守佐吏,專掌督察糾舉所領縣的違法之事。
  • 天麻有什麼功效和作用?藥學專家告訴您答案
    天麻可稱得上是家喻戶曉。很多人喜歡用天麻做成各種藥膳,比如天麻燉鳥雞、天麻燉鵪鶉、天麻煮雞蛋等,認為吃了這些藥膳食對人的身體有好處,但是對身體具體有哪些好處,確實也說不上來。那麼,天麻對人到底有什麼用呢?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科普下天麻的用處,再給大家介紹一道關於天麻的藥膳。天麻有什麼用?天麻為蘭科植物天麻的乾燥塊莖,又名定風草、神草、赤箭、白龍皮等,是我國常用的傳統滋補名貴中藥,可藥食兩用。
  • 現存最早的「綜合性」本草著作:《本草經集注》
    現存最早的綜合性本草是《本草經集注》 ,它的作者是陶弘景。 成書年代大約為梁代(約公元500年)。 該書以《神農本草經》為基礎,又從《名醫別錄》中選取365種藥物,加上陶氏自注而成。全書7卷,共載藥730種。
  • 雲中吟系列·炎帝神農氏
    炎帝神農氏。炎帝神農氏,姜姓,長於姜水,母曰任姒,有喬氏之女名登,為少典妃,遊於華陽,感神龍首而生炎帝,生而龍顏。有聖德,都陳,作五弦之琴,始教天下種穀,故號神農氏。當此之時,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箕文諫而殺之,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歸炎帝。一說傳八世五百二十歲,一說傳七十世。
  • 好食光|川芎白芷天麻魚頭湯:營養美味,緩解頭痛
    在如此鮮美的濃湯中再加入性味甘平的天麻,微火慢燉至湯色純白,掀開鍋蓋的瞬間,撲鼻的香味,鮮美的魚肉,定能讓你把持不住舌尖的躁動,這就是美食的誘惑。佳寧娜潮州酒樓行政總廚鍾松利推薦的川芎白芷天麻魚頭湯就是一道採用千島湖大魚頭為原料,適合家庭製作的滋補湯。鍾師傅介紹,天麻有去頭風的作用,非常適合女士飲用,很多有偏頭痛的食客每年喝上幾次,痛症就能得到緩解。
  • 流傳千年的神農嘗百草還有另一種說法,以鞭試之是晉人的記憶
    但和我們更靠近神農的晉朝人相比,到底誰更可靠呢,首先我們要思考的是當下對神農嘗食百草的說法。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農本草經》在我們的傳統認知之中,神農嘗百草就是這樣一個狀態,為了試驗出自然萬物之中的毒性與藥性,他不顧千金之軀去嘗試各種藥草植物的藥性與毒性,光是毒草就遇到了七十多種,這裡我們不得不感嘆他的命是真的大,這樣都沒有被毒死,也有可能是那個時代的人們為了在野外生產,鍛鍊出來是強健體魄吧
  • 此物被《神農本草經》譽為上品,「除溼能健脾胃,澀精以固腎氣」
    據《神農本草經》之中記載,芡實乃是「上品」良,入藥能「補中,益精,強志。久服令人耳目聰慧,輕身不老」。而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之中也說到芡實入藥能「補脾固腎,澀精止遺」,更是明確了芡實的主要功能。在現代生活當中,芡實仍然不失為一種「上品」養生良藥。
  • 貴州德江:天麻之鄉天麻香
    在德江縣沙溪鄉天麻種植基地,霧蒙蒙的樹林中,空氣裡著混著藥草的芬芳,落葉腐植層下,是鬆軟潮溼的沃土,這是天麻最喜歡的生存環境。在這樣的林子裡,落葉底長滿了「金疙瘩」,林下採收的村民熱情高漲,穿梭在林下採挖、分揀、搬運成熟的天麻,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 揭秘:神農氏的由來
    神農氏發明製作木耒、木耜,教會人們農業生產。他還發明了醫術,制定了曆法,開創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等。傳說因他採嘗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穡而得名神農氏。《淮南子·修務訓》云:「神農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 《封神演義》中瘟神傳播的「傳染之疫」與神農的「柴胡」草
    那火雲洞住的是大名鼎鼎的伏羲和神農。神農取了丹藥交給楊戩說,「用水化開,用楊枝細灑西岐城。凡有此疾者,名為傳染之疫。」他又在紫芝崖下,拔起一草遞給楊戩說,「你將此寶帶回人間,可治傳染之疾。若凡世間眾生遭此苦厄,先取此草服之,其疾自愈。」楊戩問是什麼草,神農說是「柴胡」草。楊戩用神農給的丹藥和「柴胡」草果然拯救了西岐全城軍民。這「柴胡」草為何能治「傳染之疫」?
  • 沒有經費也堅持研究,他創造了天麻人工栽培的歷史,藥農為他立碑塑像
    其中天麻、黃連、豬苓的人工栽培與一位科學家密不可分,天麻等藥材的人工栽培成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使許許多多貧困的山區人民脫貧致富。這位科學家在我國中藥栽培史上可謂功莫大焉。 為銘記他的貢獻, 2001年,陝西勉縣張家河農民自發集資為他雕塑5米多高的漢白玉雕像;2003年,湖北利川藥農又集資為他雕塑了「黃連之聖」雕像。
  • 神農架景區,祭拜神農祖先的地方,一起看看吧
    神農祭壇位於湖北省神農架林區木魚鎮,是神農架觀光的南大門,是神農架六大觀光區之一,也是神農祭祖的地方,整個景區中青山環抱,美麗寧靜,吸引了無數港口、澳門、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尋根,祭炎黃子子孫的祖先——炎帝神農氏。
  • 天帝:神農!what are you 弄啥嘞?
    自打神農甩出了藥,人慢慢就多了起來。人一多,吃就成了大難題。 神農想了想,這不中,我還得上天一趟,要些吃的東西。 他不光hold住農耕,還遍嘗百草,教人們用草藥治病,被尊為先醫之神。古往今來的藥學書籍,不少冠以神農字樣,就好比最為著名的《神農本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