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輝光電欲登科創板 三年半虧損近34億

2020-12-14 每日經濟新聞

近日,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輝光電)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問詢。

和輝光電是一家顯示面板製造商,專注於中小尺寸AMOLED顯示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值得注意的是,和輝光電常年「負毛利」虧本銷售顯示面板,公司淨利潤也常年為負值。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月~6月,和輝光電合計淨利潤為-33.94億元。

此次科創板IPO,和輝光電擬募集資金100億元,其中80億元用於第六代AMOLED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2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毛利率顯著低於同行

在國內顯示面板行業,絕大部分公司均處於盈利狀態。和輝光電同行業可比公司有京東方、維信諾、深天馬、TCL科技、龍騰光電、安集科技、江豐電子、立訊精密和長信科技等,然而2017年至2019年,在上述可比同行業公司中,只有京東方2019年虧損4.76億元,其餘公司均為盈利。

關於和輝光電三年半時間內虧損超過30億元,未來是否有扭虧為盈的方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和輝光電董秘辦公室,公司工作人員表示董秘正忙,要求留下聯繫方式或向公司郵箱發送採訪函。不過,截至發稿,記者發送的採訪函尚未收到回復。

在主營業務毛利率方面,可比同行業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平均值分別為27.86%、20.86%和19.91%。其中,僅有維信諾為負值,2018年、2019年維信諾OLED產品毛利率分別為-6.13%和-8.30%。

而和輝光電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月~6月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99.67%、-70.68%、-31.45%和-29.34%。可以看出,和輝光電毛利率顯著低於可比同行平均值,甚至與維信諾也相差較大。

對於毛利率持續為負值,和輝光電錶示主要因AMOLED半導體顯示屬於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行業,從項目建設到達成規劃產能、完成良率爬坡、實現規模效益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一般前期固定成本分攤較大,單位成本較高。

逆勢擴張產能

簡而言之,和輝光電項目前期良率不足,規模效益未能顯現,從而導致持續虧損。

和輝光電也在招股書(申報稿)「競爭劣勢」一欄中表示,在AMOELD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生產具有較為明顯的規模經濟效應,產能規模是影響競爭實力的重要因素。相較於同行業其他公司,公司目前產能小於三星電子、LGD等,不利於公司進一步發揮產銷規模經濟效應。

或因此,和輝光電選擇繼續擴張產能。目前,公司已擁有兩條不同世代產線,其中4.5代AMOLED生產線量產產能15K/月;6代AMOLED生產線規劃產能30K/月,已量產產能為15K/月。

此次IPO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擴充6代AMOLED生產線。和輝光電錶示,(募集資金投產)項目達產後,公司將新增15K/月6代AMOLED生產線產能,且項目的實施有助於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增強持續盈利能力。

可以看出,和輝光電已積極通過擴產提升規模效益。2017年至2019年,和輝光電也因良率提升而降低了智慧型手機類單位成本直接材料金額。數據顯示,2019年智慧型手機類直接材料金額已降至40.98元/片,和輝光電錶示主要原因系隨著技術工藝優化,良率提升。

不過,2020年1~6月,智慧型手機類直接材料金額再度提高,增至47.25元/片。對此,和輝光電錶示受產品結構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和輝光電努力通過提升良率、擴充產能增強規模經濟效應,從而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但從銷售單價看,公司仍顯著低於同行均值。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和輝光電智慧型手機類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平均單價分別為13.90美元/片、16.61美元/片、15.70美元/片和15.78美元/片,而Omdia行業平均單價為31.40美元/片、23.28美元/片、24.90美元/片和23.65美元/片。

對此,和輝光電的解釋是出貨模式不同。其認為,Omdia行業主要採用全模組(MDL)出貨模式,而公司採用COG模式。相比COG模式,全模組模式一般需要加配蓋板玻璃、柔性印刷電路板等材料,因而單價更高。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和輝光電衝刺科創板 邊虧損邊打價格戰是否可持續?
    「和輝光電」)獨供。  和輝光電在招股書中寫道,公司剛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量產產能位居國內首位,全球第二。  三年半虧損35億元  讓和輝光電頭疼的是,在友商紛紛實現盈利的同時,自己還未走出虧損泥潭。
  • 扣非淨利連續三年虧損!華海清科欲登科創板機會多大?
    作為目前國內唯一能夠實現量產12英寸CMP設備的高端半導體專業設備供應商,華海清科近三年來營業收入大幅提升。近期,華海清科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擬在科創板上市。本次該公司擬發行股份不超過2666.67萬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高端半導體裝備(化學機械拋光機)產業化項目、高端半導體裝備研發項目、晶圓再生擴產升級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資金共計10億元(人民幣,下同)。
  • 顯示面板企業和輝光電,柔宇科技和惠科股份都在謀求上市
    崑山龍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騰光電」)於2020年8月17日在科創板鳴鑼上市;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輝光電」)和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柔宇」)正在尋求科創板上市資格;惠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科」)已經完成A股上市輔導備案。顯示行業尚未上市的面板廠幾乎都在謀求上市。
  • 柔宇科技商業化遇阻三年半累虧32億 擬IPO募資144億
    然而,多年來,柔宇科技面臨產業化困境,且虧損逐漸遞增。根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報告期),柔宇科技累計僅實現營收5.17億元,而虧損高達近32億元,並且,公司稱上市後存在繼續大額虧損的風險,甚至可能觸發科創板強制退市條款的規定。此次IPO,柔宇科技擬募資144.34億元,巨額募資中近半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三分之一用於擴張產能。
  • 背靠「華米OV」,和輝光電80億擴充產能能否助其扭虧為盈?
    作為國內知名AMOLED面板廠商,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輝光電」)也在加大其在AMOLED顯示面板的產能建設。近日,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得上交所受理,若IPO順利,其上市後將募資80億元用於第六代AMOLED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達產後新增15K片/月的第6代AMOLED產能。
  • 兩年半虧損近9億 杭州諾輝健康擬上市集資3億美元
    11月10日,杭州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輝健康)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高盛及UBS擔任聯席保薦人。據路透旗下IFR引述市場消息人士稱,諾輝健康最快明年初在港上市,計劃集資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
  • 「IPO價值觀」毛利率為負,和輝光電如何走出剛性AMOLED面板「量價...
    集微網消息 作為國內知名AMOLED面板廠商,和輝光電近年來憑藉「低價搶市」的策略,迅速提升產品銷量,助推其營業收入實現逐年增長,但這也導致其陷入淨利潤持續虧損以及其毛利率為負的狀況。據了解,和輝光電主要是以剛性AMOLED面板為主,毛利率為負的原因主要系其產品競爭力不強。
  • 重磅:和輝光電也要上市了!
    5月13日,上海證券局披露了東方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關於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輝光電」)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輔導備案情況報告。目前,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和輝光電74.59%的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為「上海國資委」)持有上海聯和100%的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 獨角獸柔宇科技將登科創板:斯坦福學霸創業 募資僅次於中芯國際
    斯坦福學霸創業,募資僅次於中芯國際繼中芯國際(688981.SH)之後,又一隻半導體大型「獨角獸」柔宇科技走向科創板,擬IPO募資高達144億元。柔宇科技是全球柔性科技行業的先行者,頂著「柔性屏幕」的光芒誕生,也是深圳的明星企業,最近幾年最耀眼的公司之一。
  • 科創板又迎巨無霸!營收2億、虧損24億的獨角獸擬募資144億(附最新...
    柔宇科技擬發行不超過1.2億股普通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募集資金144.34億元人民幣,在目前已上市的科創板個股中,募資額僅次於中芯國際(532.3億元)。柔宇科技表示,募資金額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柔性顯示基地升級擴增建設項目、柔性技術的企業解決方案、柔性前沿技術研發項目和新一代柔性智能終端開發項目。
  • 和輝光電虧損難止募百億擴AMOLED產能亦面臨不小隱憂
    北京時間09月29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和輝光電虧損難止、毛利奇低,募百億擴AMOLED產能或非良藥。毛利率低同行5成,存貨持續攀升對於和輝光電而言,其報告期內可謂冰火兩重天,一方面營收持續提升,另一方面虧損卻絲毫沒有收窄的跡象。
  • 三年半虧損72億、計劃23億造芯,依圖科技加速逃離「AI四小龍」
    三年半虧損72億 爭搶四小龍第一股依圖科技的主要業務分為智能公共服務和智能商業兩大類,其中智能公共服務業務覆蓋城市管理、醫療健康等場景,智能商業業務覆蓋園區管理、網點服務、安全生產、交通出行和網際網路服務等場景,目前已為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餘家政府及企業提供產品及解決方案。這帶來了營收規模的高速增長。
  • 康希諾、復宏漢霖、成大生物等近20家藥企「衝刺」科創板,底氣在哪
    此外,還有成大生物、復宏漢霖等明星藥企紛紛宣告「趕考」科創板,屆時,「A拆A」、「科創板+H」等創新模式也必將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本文發自新浪醫藥,作者為haon;經億歐大健康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而後,2019年科創板問世,先驅性的改革更是進一步為創新藥企帶來融資曙光。據統計,2019年至今已有21家醫藥企業登錄科創板,儘管已掛牌藥企有漲有跌,但並不影響後備軍們的熱情。據悉,目前已有成都先導、君實生物、康希諾等14家醫藥企業正式申報科創板IPO。此外,還有成大生物、復宏漢霖等明星藥企紛紛宣告「趕考」科創板,屆時,「A拆A」、「科創板+H」等創新模式也必將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 秋樂種業要上科創板,近三年研發費用率不足5%,科技含量在哪?
    若上市,它將成為科創板第一家農業上市企業。在A股,被標籤上「首家」、「第一」的標的往往備受市場關注。目前,秋樂種業被標籤上「農業科技企業」。不過,秋樂種業的科技含量受市場爭議,該公司的研發投入不滿足科創屬性常規指標之一,近三年研發費用率不足5%且低於同行。
  • 藥品商業化兩年半累虧近9億 諾輝健康赴港融資急「續命」
    11月10日,杭州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輝健康)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高盛及UBS擔任聯席保薦人。據路透旗下IFR引述市場消息人士稱,諾輝健康最快明年初在港上市,計劃集資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
  • 供貨華為、小米,和輝光電衝刺科創板「團戰」液晶面板市場
    作為國內知名的AMOLED面板廠商,和輝光電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生。近年來在上海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和輝光電迎來快速發展。 其中,在智慧型手機領域,應用公司產品的知名品牌廠商包括華為和小米等;在智能穿戴領域,應用公司產品的知名品牌廠商包括華為、步步高(小天才)、小米、OPPO和VIVO等;在平板/筆記本領域,應用公司產品的知名品牌廠商包括步步高和聯想等。 儘管背靠國資,供貨華為、小米等知名廠商,和輝光電卻難掩持續虧損的窘態。
  • 科創板日報:首批科創50ETF規模暴增 中控技術逆市勁升11.11%
    來源:東方財富網今日科創板日報主要內容有:解碼科創板:7億主力資金力挺,中控技術逆市勁升11.11%!科創板高價股排行榜出爐,石頭科技股價最高;最猛逼近100億!首批科創50ETF規模暴增,百億ETF大擴容!
  • 800億市值登陸科創板,風口之上,奇安信迎來新起點
    在科創板一周年之際,7月22日上午上交所,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奇安信」)宣布正式登陸科創板,股票代碼:688561。其發行價為56.10元/股,今日開盤價為121.01元,漲幅115.70%。
  • 科創板業績全梳理:97家公司僅2家虧損 有公司淨利潤增速達301%
    截止4月17日,科創板已經有97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1.26萬億,從去年推出至今,科創板發展迅速,有必要對業績進行梳理。牛牛研究中心統計後發現,97家公司中已經披露去年年報的僅有39家,佔比為40.21%,雖然疫情影響,證監會發文稱可適當延期,但目前A股預約披露日期中尚未推遲至4月30日以後的,還有12天時間,未披露年報的公司壓力山大。
  • 寒武紀過會:300億估值、連續三年虧損超16億元 華為從客戶變對手
    科創板AI晶片第一股來了:300億估值!天才少年創辦,與華為相愛相殺…中國基金報 泰勒科創板大消息,科創板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IPO過會!中科院背景、創始人的少年天才路,資本寵兒,明星光環加持下的寒武紀即將 IPO 的消息格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