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在一代代人接續奮鬥的徵程上
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同步推出「歷史上的今天」欄目
鉤沉那些已然過去的「今天」
啟迪新時代的奮鬥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
在新徵程上再創榮光
2003年6月8日
▌杭州灣跨海大橋奠基
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谿水路灣,全長36公裡,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00公裡,設計使用壽命100年以上。自2003年6月8日奠基起,至2008年5月1日,大橋正式建成通車。
跨越杭州灣,是幾代人的百年夢想。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等就如何打通杭州灣這條海上通道,促進上海與長三角南翼城市寧波的交流提出了建議。1993年6月,浙江省寧波市第一次正式在人代會上提出修建杭州灣大通道。面對成百上千個難題,浙江省、寧波市兩級領導依靠科學,藉助「外腦」,先後五易橋址,近千人參與了126個專題研究、設計和討論。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國豪、林同炎會同全國40多位院士、100多家科研單位參與了大橋的前期工作。從1993年6月第一次提出跨海大橋設想到2003年6月8日正式奠基足足經歷了10年。
大橋的設計採用了浙江、上海、江蘇的吳越文化觀念。在橋型上,設計者採用了西湖蘇堤的形態,集交通、觀光於一體。為兼顧杭州灣水文環境特點,大橋採用「長橋臥波」的設計,將橋平面勾勒成S形曲線,優美、活潑的橋型讓司機和乘客在行車、坐車時產生愉悅心理。這條「人便於行,貨暢其流」的大橋使上海至寧波的距離縮短120公裡,極大便利了長三角的聯動。
歷史上的今天還發生了什麼?
請滑動屏幕繼續閱讀
剩餘763字
1986年6月8日,上海市實行以鎮管村新體制,市郊10鄉撤鄉建鎮。
1988年6月8日,中國第一顆氣象衛星在上海製造成功。
1994年6月8日,萬那杜總理卡洛特偕維拉港市市長諾埃爾一行訪問上海。上海與萬那杜共和國維拉港市結為友好城市。
2011年6月8日,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通水。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包括青草沙水庫及取輸水泵閘、長江原水輸水隧道、陸域輸水管線及增壓泵站等三大主體工程,日供水規模719萬立方米,總投資170億元人民幣。青草沙水庫蓄滿水時,可在不取水的情況下連續供水68天,可確保鹹潮期的原水供應。
1967年6月8日,抗日名將蔣光鼐逝世。蔣光鼐曾任國民黨第十九路軍總指揮,淞滬警備司令。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軍進犯上海,率部進行抵抗。1949年,蔣光鼐出席中國人民政府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後曾任紡織工業部部長,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委。
1983年6月8日,中國加入南極條約組織,同日條約對中國生效。1985年10月7日,中國被接納為南極條約的協商國。
1985年6月8日,詩人、文藝理論家胡風病逝。1933年起,胡風先後任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宣傳部長及左聯書記等職,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文藝運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1954年因《關於幾年來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受到錯誤處理,1980年被平反。
1994年6月8日,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產生。
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行集體林地家庭承包經營制;規定林地的承包期為70年,承包期屆滿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繼續承包。
1997年6月8日,美公布教堂縱火案調查報告。
2007年6月8日,加拿大第一個華人政黨民族聯盟黨誕生在溫哥華,黨領陳衛平成為加拿大歷史上第一個組建政黨的華人領袖。
2008年6月8日,日本東京千代田區秋葉原發生秋葉原殺人事件,造成7死10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