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油畫家應晶晶
近日收到作家、畫家丁捷兄新出版的畫冊《丁捷心畫》,瞬間被其中收錄的應晶晶所作《無所謂的詩:丁捷畫像》所吸引。我馬上聯想到我手機裡珍藏的一幅作品《易縣八佛窪睒子洞遼三彩九羅漢之一》。跨越時空與身份,兩件作品如此神合,真讓人有些激動,有些恍惚。於是,給丁捷兄發微信,把《易縣八佛窪睒子洞遼三彩九羅漢之一》圖片發給他,並慨嘆兩件作品的「無意接近成有意」,神似第一,連色彩平衡、留白的比例,也都有技藝上有某種相似。
我知道應晶晶女士是近年來油畫界鵲起的新銳,也看過她為丁捷兄小說《依偎》和公子丁中冶小說《鹿唇》所畫的插圖,知道他們有過多年的合作。前不久在南京,丁捷兄請我在新開業的德基裡斯凱爾頓酒店用西餐,在酒店的大堂,我看到那裡裝幀著應晶晶的四件油畫巨作,其抽象的華麗,令人嘆服。
油畫家應晶晶所作《無所謂的詩:丁捷肖像》
據說,應女士一直想給丁捷畫一張肖像,畫出他那種「看透一切」的神態。今年疫情期間,突發靈感,畫家在其上海的工作室裡一揮而就。畫出來後拍照發給丁捷看,丁捷當即就驚住了——誰能如此敏銳捕捉住那被深深隱藏而不經意閃爍出來的真實!
「凌峻!千古一凌峻。只有中國人,中國文化裡才有的,那種骨子裡的凌峻。」我說。
「好詞!」丁兄在電話那頭大聲說。
易縣八佛窪睒子洞遼三彩九羅漢之一,作品如真人大小,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九羅漢,1912年流失海外,現分藏於三洲五國七館。
三彩九羅漢之一塑像
當諸多種藝術,在一定角度,不怕得罪人地說,在一定高度時,那口精氣神是相通的。沒有雕塑油畫之分,沒有古代現代之分,沒有中國外國之分。中國本來沒有油畫,可應晶晶這幅油畫的靈魂,卻百分百是中國的。
應晶晶為丁捷韓文版和人文版長篇小說《依偎》繪的封面圖
不容質疑的自信,排除一切的自信。
居高臨下的自信,鳥瞰式的自信;會當凌絕頂的自信,雄鷹翱翔於草原的自信。
不是望穿秋水,而是直指人心的通透。因為主體對客體的通透,主體自然通脫。
這種自信的通脫,是金剛石式的,不容任何其他的混雜,連空氣也不允許!
德基麗斯凱爾頓酒店廳堂裝幀的應晶晶作品
超越時空,超越三界,超越你我他等的因果甚至因果關係。
當然超越點線面黑白灰紅黃藍,素描色彩等所有技術與形式。
在我們這一代人奔向偉大民族復興時,我們應該出現這樣凌峻的作品,是自白,也是宣示,更是魯迅的「鐵鑄的山」樣的存在。
應晶晶為丁中冶長篇小說《鹿唇》所作的封面圖
(作者陳吉安系研究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物學會會員,著有《書法正源》、《陳吉安書畫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