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沒有網易雲的陪伴就很難入睡;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睡前養成了刷朋友圈給別人的生活點讚的習慣……也許,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忙碌,而是喧鬧過後的寧靜會顯得有些異常甚至令人感到孤獨,夜深人靜總能引人無限遐想,多愁善感,只是這個時候,陪伴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慢慢長大,慢慢發現,一路走來,逐漸離開了父母,丟了一路的朋友,到頭來,不過是在和自己相處。
一、越長大越孤獨
為什麼越長大越孤單?也許是因為有太多求而不得,太多迫不得已,路那麼長,沒有人有義務一直陪伴左右,一直做懂你的人。
1.接受別人的離開
「我坐在車上,看著人來人往,直到一個人坐到終點。」
朋友的離開在所難免。
從小學到大學再到工作,接觸到的人沒有上萬,也有幾千,有人說:「我和歐巴馬只差三個人。」也許萬物皆有聯繫,看似在這大千世界,四海皆可為家,可是,真正留在身邊的人又有幾個?
初中畢業,沒心沒肺地和那些相處了六年的小夥伴道別,卻不曾想,也許這個人,將來可能在自己的生命中隱身。以為家鄉很小,怎麼都能遇到,卻沒想到,家鄉真大,一不小心就走散了。
高中畢業,終於開始學會珍惜,身邊的朋友都認真寫好了同學錄,相約以後常聯繫。可是,等到各自懷揣夢想,各奔東西的時候,距離讓相遇變成了奢侈的事情,各自為了生活奔波,有了新的朋友圈,原來那些可愛的人,終究慢慢沒了聯繫,那些想要好好珍惜的感情,因為惰性,因為忙碌,終究慢慢淡去了。
偶然間,看到某個人會想起那個以前喜歡抄自己作業的老同學;看到電影裡的某個場景,會想起那段還沒來得及開始的青澀情感……
朋友似乎很多,過客也很多,舊的人走了,新的人來了。可是最終留在身邊的,留在心底的卻沒有幾個,也許人就是不能太過貪心,並不能抓住所有想要珍惜的人,但願匆匆而過的那些人,都心有暖陽,有人陪伴。
生離死別亦是常態。
有的人離開了,即使再難相見,卻知道,在世界某個角落,他仍然有自己的生活。然而,有的人離開了,便真的是永別。
生命那樣短暫而倉促,很多人還來不及好好道別,就遭受了飛來橫禍。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而那些愛自己的人,終有一天,會慢慢老去。余光中筆下的鄉愁到最後變成了一座墳墓,母親在那頭,而自己卻在這頭。也許這就是生命的奇妙之處,命格就在那裡,不論你願意與否,到了要離開的時候,就要揮一揮雙手,不帶走一片雲彩。從小到大,送走了很多喜歡的、尊敬的人,哭過之後,才恍然發現,那些註定的離別,終究會來。那些要走的人,終究要走。
不求看淡生死離別,但愛的人紛紛離去,帶不走的回憶,見不到的人,漫漫長夜,那些孤寂沒有人懂,除了自己。
2.接受別人的不理解
人來人往,終是這樣。可是,精神的孤獨,才是最令人難以忍受的。
小的時候,有糖果吃,就是快樂的,有小朋友和自己一起搭積木就是開心的。直到慢慢長大,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也就開始排斥那些與自己格格不入的。
都說城市是沒有夜晚的。亮麗的霓虹燈將黑夜照得宛若白晝,為生活奔波的年輕人夜以繼日地努力工作。如機器般不舍晝夜的人們終於休整下來,企圖為自己的拼搏與疲累找到一個休憩的港灣,然而心中所想卻與現實沉重撞擊,恍然發現夜深人靜,往往有的只有自己。心靈的孤獨,來自於沒有人懂自己的堅持。別人不懂一個年紀一把的女孩子為什麼不在這最好的年華好好談一場戀愛,嫁個好人家卻選擇獨自一個人承擔一切。別人不理解安安逸逸的生活與安穩的工作有何不可,為什麼要背井離鄉,摸爬滾打也許也不能步步高升。也許自己拼盡全力去追求的是很多人不屑一顧的遠方。原來,沒有人欣賞自己為了夢想孤注一擲的勇氣,沒有人真的明白自己的堅持與努力,哪怕是那些真的愛自己的人。不同的價值觀造就了不同的個體,當心靈找不到歸宿,那一刻的孤獨,才侵入骨髓。
有句玩笑話說,當代年輕人誰還沒些心理問題。當然,林黛玉式的自憐自艾往往有些過度,但是忙碌過後的寂靜帶給人們的孤獨卻是再正常不過了。那無數個夜晚,沒有懂自己的人。於是默默打開了網易雲,打開了朋友圈,聽聽別人的憂傷,看看別人的快樂,也許就不會顯得那麼孤獨。
二、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可是,難道要因為別人的不理解就要放棄自己嗎?難道要為了合群就要選擇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嗎?成年人的世界難道就是要如枯葉蝶般用所謂的色彩去掩藏自己赤誠卻不被理解的內心嗎?
始終要相信,內心堅定的人從不畏懼孤獨。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1.可愛的人,要學會做自己
考研政治講師徐濤說過這樣一句話:「只要你的高度高到別人無法企及,那麼所有嫉妒與不理解都會變成讚賞與羨慕。」孤獨是一個厚積的過程,不被理解從很大的程度來看不是自己不對,而是身邊的人與自己的想法不一致罷了。正如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夢想的道路,有志同道合再好不過,沒有又如何?人這一生,為自己而活,而不活在別人的眼光下。
如果你有一個考985的夢想,就要踏踏實實學習,不要因為別人的質疑而懷疑自己,也不要因為別人的嘲笑而妄自菲薄,反而要去和更優秀的人做朋友,而不是與那些阻撓自己前進的人為伍。堅定心中所想,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孤獨是暫時的,成就夢想的喜悅足以慰藉曾經所有的孤獨與不被理解。
如果你有一顆不畏困難,外出闖蕩的心。又何必畏懼閒言蜚語?也許不能衣錦還鄉,可是人這一生何其短暫,如若不能隨心而至,是否太過委屈?《紅樓夢》中有這樣一句話:「質本潔來還潔去」,來人間這一遭,最終不過赤條條。走出半生,孤獨才是常態,忠於自己,才不會留下太多遺憾。即使結果不能如願,那又如何。不負自己便足矣。
2.孤獨是自己給的
其實,孤獨作為一種心理感知,完全由自己主導。只要自己不孤獨,那就沒有人可以隨便定義你的孤獨。因此學會充實自己,不斷提升自己便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內心足夠強大,自己便是自己的晴天。不要求像機器一般不知停歇地輪軸轉,每一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時間來沉澱自己。學會享受一個人的日子,用這些寧靜的日子來反思自己,從而不斷實現自我的豐富與提升。
深夜網易雲,不過是因為音符帶來的感動可以治癒自己;深夜朋友圈,也許是因為別人的生活可以融化自己。人是群居動物,總是希望有志同道合與心靈契合的人常伴左右,然而事實卻是,我們終其一生,不過在和自己相處。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夢想要追。只要心有暖陽,便會讓深夜的孤獨無處遁形。
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做一個不自憐自艾的人,少給自己一些孤獨,多給自己一些溫暖。
我們不孤獨,我們有想要的生活與未來。無論是身邊那些來來去去的朋友,還是不得不分離的愛人。無論是不被理解的孤寂還是內心無處停靠的無奈。我們都要馬不停蹄,為夢想而戰,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