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強大鄰居這種事情事情大概要從秦漢時期的匈奴開始算起。秦朝就有大將蒙恬北徵匈奴,西漢時又有衛青、霍去病大戰漠北,使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並將匈奴瓦解為南北政權,這種趨於穩定的形式一直持續到東漢時期。到了隋唐時期,不可一世的突厥帝國等亦被降服。唯獨兩宋時期的鄰居異常強大,先後出現遼、金、蒙古等強大帝國。直至明朝的出現,才證明了世上本沒有不可戰勝的軍隊(滅北元)。
然而,到了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大清帝國的出現時,「強鄰」卻發生了劇變,其數量由以往的一兩個,忽然蹦出一堆來,而且其實力全都是世界級的一流強國,使得這一段時間成為歷史上最艱難的時代。
上圖為1768年,乾隆四次徵伐緬甸無功而返後的大清疆域圖(清朝全盛時期疆域大約就在這前後)。在這個時候,西班牙是衰落的日不落帝國,英國正在積極地使自己成為下一個無可爭議的日不落帝國,「東印度公司」正在醞釀壯大之中(上圖藍色部分)。但此時的大清帝國仍是一個龐大的東方巨人,暫時無人敢挑釁它的權威。
圖為1838年形勢圖。70年過去了,大清還是大清,而「東印度公司」卻如日中天,它像一個巨大的印鈔機,源源不斷的給大英帝國製造財富。除在當地掠奪和壟斷之外,他們還大肆種植鴉片,隨後瘋狂的輸入中國,賺取暴利。一時間鴉片成災,據不完全統計,僅在這一年中的鴉片輸入數量就高達1400噸(以是1840年4億人口來算,平均140人就能分配到一斤,這是非常恐怖的數字)。清政府不得不採取禁菸令,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監督禁菸。
因為禁菸法的實施和後來的虎門銷煙,最終在兩年後引爆了著名的「鴉片戰爭」,戰爭結果以英國勝利,清政府割地賠款而告終。有了先例後,列強紛紛效仿,開啟了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
圖為1895年形勢圖。57年又過去了,期間沙俄趁機侵佔了外東北地區、庫頁島、外西北地區,並籤訂不平等條約。而日本也在經歷了明治維新後,迅速成為強國,並且在這一年與清朝發生了「甲午戰爭」,獲得土地以及大量賠款,迅速躋身世界強國。此時看得見的「強鄰」便有六個之多,而且全是世界級的一流強國。自甲午戰爭起,再往後,列強眼裡根本無視大清朝了。五年後就發生了八國聯軍侵華事件,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
在殖民擴張的時代,大清還有如此多的強大且富有侵略性的鄰居,那麼它的沒落就註定無法挽回,縱然這時候進行改革,也已經晚了。如果非要說是什麼拯救了中國的命運,除了辛亥革命之外,那應該就是第一次、二次世界大戰了,這兩次戰爭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也極大地消耗了列強的實力,使之再也無力控制可擴張其龐大的殖民地。各殖民地的紛紛獨立,徹底斬斷了舊式殖民主義擴張掠奪的魔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