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是清朝歷史上最被忽視的女性政治家

2020-12-24 文史不假

縱觀清朝歷史,最著名的太后莫過於慈禧,她實際掌權統治國家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而幾乎同一時期,還存在著另一位太后,地位雖比她高,名氣卻沒有她大,這位太后就是慈安。

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慈安,竭力還原她所經歷的那段歷史。

慈安(1837年——1881年),出生於滿洲望族鈕祜祿氏,屬於「上三旗」的鑲黃旗,被稱為「孝貞顯皇后」,是鹹豐皇帝的嫡妻,地位尊崇。

鹹豐二年時,在為道光皇帝守孝期滿後,清廷內部準備進行一次隆重的「選秀女」活動。當時,鹹豐帝的後宮匱乏,他的結髮妻子薩克達氏已經過世,只有一位雲嬪暫代管理。

所有符合條件的在旗秀女,經過層層的篩選,最終有數人成功勝出。其中,來自鈕祜祿家族的16歲女子得到了鹹豐帝的垂青,當即獲封嬪位,而且還得到了一個非常拉風的封號「貞」。

在中國古代,有兩個字是不輕易賞人的,男子得封「忠」,女子得封「貞」,表明了極高的榮寵和地位。清朝末期時,慈禧太后囂張到了極點,自己給自己加封了一個超級無敵的「皇后」封號:

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發現沒有?以上都是無比吹捧的字眼,可是卻單單沒有「貞」字,為何?因為這個字已經被鹹豐帝冊封給了慈安太后,慈禧這輩子都別想了。

慈安的傳奇經歷才剛剛開始,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一個月後,這位「貞嬪」就成為了「貞貴妃」。三個月後,這位「貞貴妃」就成為了皇后,成功打破了滿清朝嬪妃晉升的所有記錄,比《甄嬛傳》中的孫儷和《延禧攻略》中的吳謹言可是強多了。

走上皇后的崗位,慈安開始總理後宮的所有事務,統領後宮的所有女人。事實證明,雖然鹹豐的皇帝當得不咋地,可這位慈安皇后還是當得有聲有色。

由於國事艱難,內有太平天國運動,外有英法各國列強,鹹豐帝個人能力有限,因而經常會打罵後宮的嬪妃和宮人。甚至於,鹹豐終日酗酒後還會眠花宿柳,到處撩騷,作為皇后的慈安總能及時規勸。

鹹豐帝的身體很早就垮掉了,所以只有懿貴妃慈禧幸運地誕下了一個皇子載淳。對於這唯一的龍裔,慈安非常的珍視和疼愛。而且,她對載淳的疼愛完全不同於慈禧,更注重的是對其人性的培養。

鹹豐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駕崩後,載淳繼位為同治皇帝。作為嫡母,皇后鈕祜祿氏被晉封為母后皇太后,徽號「慈安」;作為生母,懿貴妃葉赫那拉氏被晉封為聖母皇太后,徽號「慈禧」。

兩宮太后在聯合恭親王奕訢,一同料理了顧命八大臣後,開始垂簾聽政。雖然是嫡妻正室,但慈安對於朝政和權力並不迷戀,於是將更多的政務交由慈禧打理。

當然,慈禧只是負責一些具體的事務而已,國家重大的決策還需要慈安太后拍板。據《清宮遺聞》記載:

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

慈禧身邊有一個心腹太監安德海,他倚仗自己曾在「辛酉政變」中向恭親王通風報信的功勞,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對此,慈禧不僅沒有約束,反而一再縱容,終於闖下了大禍。

同治八年八月,安德海藉口為同治帝外出置辦龍袍,一路招搖並且收受百官的賄賂。當他抵達山東境內時,被巡撫丁寶楨下令拿獲並且關押,同時還立即上奏朝廷請求如何處置。

對此事關大清體面的事件,慈安太后沒有猶豫,也沒有顧及慈禧的顏面,當即下令就地處死安德海。據《清史稿》記載:

立命誅之。

通過這件事,慈禧心中雖有不滿情緒,但卻絲毫不敢表露出來。於是,只得明發上諭:

我朝家法森嚴,有犯必懲,太監安德海竟敢如此膽大妄為,招搖過市,實在罪有應得。

同治十一年時,小皇帝終於到了成婚和親政的年紀。慈安太后選中了阿魯特氏為皇后,而慈禧太后卻選中了富察氏,兩人都各持己見,只能交由同治帝自己定奪。結果,同治採納了慈安的意見,而違背了生母慈禧的意見,選擇了阿魯特氏為皇后。

根據史料的記載,慈安太后比起慈禧太后來,更符合一個女性政治家的標準。她雖然秉承寬容,但在事關國家大政上非常果決,殺伐決斷毫不猶豫。例如,誅殺臨陣脫逃的兩江總督何桂清、賜死驕奢貪婪的勝保。之後,她開始大力扶持漢人,重用曾國藩、左宗棠等人。

難怪,民間有「東宮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額手稱頌」的讚嘆之聲。得益於慈安的主持大局,得益於慈禧的具體操持,使得國家度過了一段相對平和時期,史稱「同治中興」。

可惜,慈安太后在光緒七年(1881年)時崩逝,享年才四十五歲。關於慈安的死因,很多傳聞說或許與慈禧太后的毒害有關,筆者對此不能苟同。

慈安太后過世後,「兩宮垂簾」變成了「一宮垂簾」,慈禧太后完全掌握了大權。而主張開明和革新的恭親王也失去了政治上的支持者,洋務運動的進程也受到了極大影響。

從此,失去制衡的慈禧太后越發專權,幾乎就形同女皇,加速了滿清王朝滅亡的步伐。

相關焦點

  • 鹹豐皇帝的原配妻並不是慈安太后,而是薩克達氏
    清朝的后妃最有知名度的就是兩宮皇太后----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慈安太后是鹹豐皇帝的正宮皇后,而慈禧太后是西宮貴妃、大阿哥的生母。一般人都以為慈安太后就是鹹豐皇帝的結髮妻,年紀要比慈禧太后大,因為慈禧太后一直叫慈安太后姐姐。但事實上,慈安太后並非鹹豐皇帝的結髮妻,年紀還要比慈禧太后小兩歲。
  • 鹹豐在位時,慈禧為何鬥不過慈安?
    在晚清歷史上,有一個一直受到忽視的角色,她就是和慈禧共同垂簾聽政的東太后慈安。在人們的印象中,慈安的身影似乎可有可無,她的垂簾更像慈禧的一個道具。其實,這是個致命的誤讀,慈安可一點都不簡單。慈安十六歲封皇后,二十五歲成為母后皇太后,參與了辛酉政變,開始垂簾聽政。
  • 慈安太后如果真是個懦弱迂腐的傻白甜,為什麼連慈禧都懼她三分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清王朝急轉直下,從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國」變成了西方列強案板上的魚肉。歷史風雲變幻,搖搖欲墜、江河日下的清政府卻在一個醉心權力的女人手中淪為布偶,「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苟延殘喘半個世紀。「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婦孺皆知,但卻極少有人知曉在那簾帳之後,還有一個與慈禧共同執政的女人。甚至可以說,這個女子才是當時真正的最高統治者。
  • 慈禧太后其人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稱聖母皇太后,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後聯合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
  • 慈安45歲離奇暴死,兇手是不是慈禧?太醫哭著說了一句話揭開真相
    鹹豐對貞嬪也非常喜愛,情投意合,當年五月晉升皇貴妃,十月即冊封為皇后,晉升速度之快,在清朝歷史上十分罕見。這個集三千寵愛在一身的鈕鈷祿氏,就是日後的慈安太后。與慈安相比,慈禧的發跡之路就要艱難得多。慈禧也是在鹹豐二年入宮,但並未獲得鹹豐帝專寵。遲至鹹豐四年,慈禧才得了個懿嬪的稱號,地位與慈安相比天差地遠。
  • 她有的,慈禧、慈安都沒有
    歷史上的麗妃,落得何種下場可在晚清歷史上,麗妃雖然真實存在,但她在慈禧太后掌權後卻得到了非比尋常的恩遇:鹹豐十一年十一月,同治皇帝登基次日,麗妃就被晉封為麗皇貴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光緒皇帝登基後麗妃於鹹豐朝的受寵程度歷史上真實的麗妃,究竟有多受寵?我們以幾個具體事例予以說明:1、鹹豐五年五月,時為麗嬪為鹹豐皇帝生育了第一位皇嗣。
  • 清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有沒有裹腳?
    無論是孝莊太后還是慈禧太后,都在清朝歷史上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都以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維護了清朝的統治。雖然,史料中並沒有記載過二人是否曾經裹腳,但從相關歷史知識來判斷,她們都沒有裹過腳。 所謂的「裹腳」,也叫做「纏足」,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殘害婦女的病態文化和惡毒習俗。
  • 清朝時女性的髮型是什麼樣的?影視劇上的髮型太假了!
    在清宮影視劇中,男性的髮型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從清初到清末,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在原有的髮型上細微調整一些。而女性的髮型就不一樣了,從清朝到清末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這樣的變化呢?另外,清朝女性的髮型是怎樣變遷的呢?
  • 走向共和:明朝版《人鬼情未了》,慈禧太后為何愛唱《牡丹亭》?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二期: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任女皇,她就是唐高宗的皇后武則天,後來取代李唐,建國號為周,史稱武周。但是要說誰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女人,除了武則天以外,還有兩個人選,分別是漢朝的呂雉和清朝的慈禧,說她們為女皇帝也不為過。
  • 清朝最後一次朝會:大臣不再跪拜,隆裕太后大哭道:無顏面對祖宗
    清朝滅亡的最直接負責人隆裕太后跟溥儀都不過是可憐的犧牲品,他們的人生早早被慈禧太后所操控,當慈禧太后撒手人寰後,獨留孤兒寡母面對這亂糟糟的世界。 隆裕太后是光緒帝的原配妻子,但在光緒帝眼中,她更多的身份是慈禧的外甥女,是慈禧安插在自己身邊的眼線。
  • 歷史上最強大的六位女性,中國有兩位上榜,其中一位最讓人敬佩
    伊莉莎白一世在位期間,使英國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開創英國歷史的「黃金時代」 ,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伊莉莎白一世還被普遍認為是英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歐洲中世紀最有財富和權力的女人之一。 慈禧太后,晚清時期的實際統治者。
  • 清朝的旗頭是用真頭髮梳的嗎,圖解清朝歷史上的旗頭髮型
    這款旗頭是《甄嬛傳》裡面最貴的一款旗頭,上面所用的首飾都是點翠製作,價格可達百萬。這些旗頭奇形怪狀,大小不一。如果真的追究起來,可能電視劇中的旗頭很多都不符合歷史。那麼真實的清朝女性所使用的旗頭髮型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其實清朝女性最開始的髮型並不是旗頭,旗頭是在滿族人進入北京以後研究出來的新髮型。
  • 安德海分明是慈禧太后面前紅人,為什麼山東巡撫丁寶楨還敢殺他?
    其次,安德海確實是死罪難逃,身為內廷太監,卻私自出宮,清朝宮廷管理章程《欽定宮中現行則例》即明確規定「太監級不過四品,非奉差遣,不許擅自出皇城,違者殺無赦。」而安德海當時還只是六品藍翎太監,卻仗著慈禧的寵信,在未知會任何部門的情況下,便違法祖制擅自出宮,在地方上招搖過市,幹出諸多不法之事,其罪之大,殺之不冤。
  • 武則天和慈禧太后,她們二人有什麼樣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武則天確實是我國第一位女皇帝,她建立了南周王朝,即使只經歷過她一世,但也是一個王朝,歷史也有記載,而慈禧太后只是一位清朝末年時期的統治者。並沒有成王成帝。武則天的稱號是帝,而慈禧則是後,這兩個字眼,就能夠說明兩個人不是一個量級上的,在歷史上記載中,武則天的身份是高於慈禧的。
  • 鹹豐帝死後慈禧太后害死麗妃?其實她待遇很好,僅次於兩宮太后
    在許多野史、小說和影視劇中,鹹豐帝最寵愛的就是麗妃他他拉氏,而麗妃也倚仗生育大公主和鹹豐帝的寵愛,對懿貴妃多有不敬,二人在爭奪鹹豐帝的寵愛和後宮的權勢鬥爭中打得不可開交,但是鹹豐帝死後,懿貴妃母以子貴成為了聖母皇太后,麗妃失去了鹹豐帝的庇護,自然要遭受到慈禧太后的反撲和報復。可是歷史上的麗妃真的如此悲慘嗎?
  • ...溥儀是光緒皇帝的親侄子,那慈禧太后與溥儀的生母又是什麼關係呢?
    愛新覺羅·載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光緒帝,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生於1871年,父親是醇親王奕譞,1875年1月,被兩宮皇太后立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1889年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 史上最厲害的盜墓賊,搬空清朝14座皇陵,連孫殿英都望塵莫及
    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盜墓賊就是孫殿英,他是民國時期的軍閥,因為盜取了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的陵墓為世人所知,當時溥儀非常憤怒,要求嚴懲孫殿英,但孫殿英將所盜得的財寶送給了權貴,因此保全性命
  • 慈禧太后是如何玩弄權柄,害死其他人,從而來執掌大清王朝的
    本文由百家號「燕姐聊人文」原創獨家首發,未經本人允許,切莫轉載和抄襲,如有雷同轉載抄襲者,必追究其法律責任鹹豐帝算錯一步,使清朝落入慈禧手中。慈禧太后利用自己的權力設計害死了慈安太后。把慈安太后的權力收歸到自己手裡,這時候慈禧已經把皇權集中在她自己的身上,年幼的皇上壓根沒有發言權,他只能看著自己的皇權慢慢的變更。在慈禧把慈安太后整死之後不久,又與恭親王奕訢同謀如何把其他幾個顧命大臣給整死。
  • 她是清朝最年輕太后,一生沒有子嗣,統攝後宮57年
    在我們的歷史當中,一個國家的最高主宰就是皇帝,所有人都要聽從皇帝的安排。而出了皇帝之外,身份最為尊貴的自然就是皇后。作為一國之母,皇后的行為需要端正典雅,而且時刻都要給天下女子做榜樣。但其實還有一個身份比皇后還要尊貴,那就是皇帝的母親太后。
  • 孝莊太后:對清朝的貢獻不遜色於任何皇帝,連慈禧也對其敬重有加
    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會出現一些與眾不同的女子,她們雖熟知三綱五常和三從四德,卻沒有被這些"吃人的禮教"所禁錮,反而憑藉自己的才華在歷史上譜寫出了一曲屬於自己的輝煌。這種女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延續大唐盛世的武則天、輔佐幾代君王的孝莊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