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有一句咒語,人人都會,但不可隨意喊出,現在知道還不晚!

2021-01-20 國學大觀園

在我們看神話影視劇或者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有道士做法的情節。道士手中拿著一張符紙,另一隻手拿著佩劍在壇上做法,口中還念念有詞,然後把符紙丟入火中,最後一句大喊一聲「急急如律令」,這樣一來,便達到了道士「捉妖」的最終目的。

「急急如律令」口號是怎麼來的?

「急急如律令」是道士常念的口號,時間久了,我們每個人都是耳熟能詳,沒有人不知道的,甚至有的人有事沒事互相開玩笑,經常拿這句話作為說詞,但是卻並不知道,這句話其實有著更深的含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剖析「急急如律令」背後真正的內涵,為什麼說不能隨便亂喊這句話呢?

「急急如律令」最早的出處是源於中國的道教,而要說起道教,興盛的時期要追溯到漢朝,在漢朝時期,如果有緊急的公文,後面都會加上一句「急急如律令」作為公文的結束用語,辦案的差役們看到「急急如律令」就知道這件事十萬火急,茲事體大,必須要馬上進行處理。這句話在當時,也是非常的流行,但是經常出現在古代官員們辦案的情景當中,而民間的老百姓,卻少有提及。

後來隨著道教的發展,道士們更加多方面的用這句話作為一件事的結語。律令傳說是一個人,奔跑起來很快,後來形容一件事情迫在眉睫,就用律令來做比喻,所以「急急如律令」就廣為流傳了。

為什麼不要亂喊「急急如律令」?

但是這句老話,作為道教的咒語,不能隨便地喊出來。因為古代的人有一種說法,認為只要道士在「驅鬼捉妖」的時候,才會說出這句話,而普通人本身並沒有什麼十萬火急的大事,輕易的說出「急急如律令」,反而不是很好,在語氣上有違律必究的意味,一旦「神靈」出現,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只是隨便喊出來的,那麼「神靈」就會非常的不高興,自己的好運和魂魄就會被攝走,當然這裡有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

還有一種說法是人的能量如果沒有修煉到一定的程度,當喊出「急急如律令」的時候,力量會被分走很多,而這些能量都是一個人的福報,等於是用自己的能量來化解眼前的急事,屬於透支的行為,由此可見,如果亂喊肯定會有很多的弊端。

道教這句咒語,自古就流傳下來,多少有一些道理,並且帶有很強烈的神學色彩,我們應該以客觀的態度去看待。畢竟信仰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宗教又有著自己獨特的行為準則,如果我們不詳加了解就隨便使用,可能會觸及到一些底線,從這個道理來說,還是儘量避諱一些比較好。

今日話題:您說過「急急如律令」這句話嗎,以上的觀點,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在下方一起交流討論!

請關注國學大觀園,更多原創好文與您一起欣賞,期待您的加入!

相關焦點

  • 道教咒語與巫術有何關係?為何又稱之禁咒,有怎樣強大的力量?
    文/曉夢閣主咒語是一種有別於正常語言的術語,是世界上所有神秘文化中重要的研究對象。它的神秘不僅在於自身的神秘晦澀,還在於強大的力量,不管是東方的佛道,還是西方的魔法,都有自身的咒語。關於咒語,道教咒語是最為人所知的,因為相傳道祖為了一方面保護修行的徒子徒孫不受邪魔的侵襲,另一方面用咒語給人治病,驅邪;於是與天地結盟,凡是道門中人只要潛心修道者皆可役使諸天各神,驅使妖鬼。所以,道教咒語一直頗為推崇,甚至漂洋過海,至今日本、韓國和東南亞一帶,所用的道教咒語結尾都帶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 道教咒語中的神靈形象及其文學意義
    在形容方法上,往往不求面面俱到,寥寥數筆而形神畢現,給人生動而深刻的印象。道教咒語中的武神形象源於遠古神話,直接影響了宋代以後白話小說中勇武形象的塑造。關於道教咒語的文學研究,前人多關注其中具有詩歌特徵的部分內容,如詹石窗《道教文學史》中有「魏晉南北朝道教咒語詩」一節,主要研究了《道藏》中的咒語詩。林拓《道教咒語的文學價值》一文介紹了道教咒語的內在意蘊和外在形態,並以《道藏》所錄部分咒語為例進行了分析。總之,道教咒語由於其宗教性質,一般都認為文學價值不高(部分文學價值較高的咒語詩除外),從文學角度對其進行研究的成果也寥若晨星。
  • 道教的手印,其實手印和咒語同樣重要
    之前我們說到了道教的咒語,並舉例了九字真言的作用,其實咒語不是單獨生效的,說到道教的術數,大多數人都想到了符咒,也就是符籙和咒語,其實除了這兩項之外,還有這罡步和手印,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手印。手印?掐訣?
  • 分享一些常見的咒語,收藏起來了
    在道教中,術數分為幾大板塊,分別包括符籙、咒語、金丹、存思等,其中的符與咒是最為神秘,也是最吸引人的,由於這一層陌生感,讓很多人覺得道教的咒語普通人不可以念,其實也可以的,今天我們就來說幾個常用的咒語,以及這些咒語到底有沒有作用。
  • 創造世界的元始之音:道教咒語中的顯咒與秘咒
    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顯咒與秘咒,是道教咒語的兩大種類。所謂「秘咒」,是指從字面上難以理解的一類咒語,如各種隱語梵音。
  • 道教符咒中的「敕令」和「急急如律令」是指什麼意思?很少人知道
    在很多古裝玄幻影視劇中,如果碰到有道長行法的橋段,在法事關鍵時,扮演道長的演員們通常都會有句臺詞——急急如律令,然後頃刻間,雷鳴電閃,神靈顯威。藝術來源於生活,在現實中,道長們進行科儀法事活動時,也時常會說一句「急急如律令」,那這句咒語到底什麼意思呢?
  • 沒有什麼指揮圖是一句咒語玩不壞的……
    我們今天的題目叫做沒有什麼指揮圖是一句咒語玩不壞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要從指揮和巫師中找一個共同點那大概就是他們手中都有一根細長棍不對,是他們都能創造美好,為世界帶來美好(黑魔王不算)發出此咒語時,巫師需要集中精力,想著心中最快樂的事,口中念出「呼神護衛」,召喚出自己的守護神。2.
  • 日本的咒語和我們的咒語有哪裡不同呢?
    了解日本陰陽術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日本真的是一個很善於學習的國家,比如說從陰陽學說衍生過去的陰陽師,又或者是從《山海經》衍生過去的日本妖怪,類似的還有很多,就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講的咒語,關於咒語我們都熟悉了,這是道教的一個典型術法,那麼日本到底是怎麼學習我們的咒語的呢?
  • 童年動畫中的咒語,別說你只知道巴啦啦小魔仙,圖5才是女生最愛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多少小時候看過的童年動畫呢?在很多童年動畫中都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咒語呢,大家都記得多少咒語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吧。首先就是葫蘆娃了,大家還記得這部極為經典的動畫嗎?在葫蘆娃中也是有一些咒語的,比如金蛇大王的如意,她的如意還被六娃偷走過呢。
  • 「咒語」可以隨便念嗎?普通人念了會怎樣?宗教文化中的3類咒語
    有很多人說,一些宗教秘法中的咒語具有通靈的作用,一般人不可以隨便亂念,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我非要念會怎樣?首先我們將「咒語」大致分為三類,然後看看念誦它們的條件和作用就明白了。說的「玄學」一點,只有修習並信奉道家學說的人誦讀,才能達到淨心的效果,對於普通人來說,充其量不過是一句念著還比較上口的「順口溜」而已。
  • 流傳了千年的道教咒語竟然是基督教的讚美詩!
    於《諸咒小序》內的文句亦可一窺其端倪:皆是正教不興,曲學爭起,人迷其宗,以遭塗炭。間有一二修行之士,或受左旁牽引,妄毀正教真宗。.....慾海無邊,孽根堅固,非有靈章,難生解冤免。唐武宗會昌五年,敕令實施會昌滅法,那時佛教、祆教、摩尼教皆遭受打壓,亦有波及景教,[12]這時的道教勢力正如日中天,這位道教的「呂祖」反而認為這樣的形勢是「正教不興」。
  • 《哈利波特》:那些你不知道的魔法咒語
    01羅琳創作的咒語其實是有根據的,並非隨意作詞。所有的咒語都可以分為兩類:拉丁詞根;非拉丁詞根。沒有直接用英語念咒語,而是藉助拉丁語創造咒語的其中一個原因,這樣比較能讓人接受,就像武打戲裡用文言文念大招,比直接用大白話邊喊邊出招要好聽點。拉丁詞根鑽心剜骨:不可饒恕咒之一,是拉丁語裡「折磨」的意思。
  • 在飲食上道教有四不吃,究竟是哪四不吃?
    道教的信眾們,自古以來在日常生活上,就有諸多的規定,尤其在飲食文化上,一直流傳著道教有四不吃的規矩。那麼究竟是哪四不吃,又有哪些道理呢?尤其是道教有修為之人,如果吃牛,則代表自己「非善」,對「忠」這個字也沒有很好的感悟。第二 不吃烏魚因為烏魚代表孝。有這樣一個民間說法,烏魚到了產卵時期,這樣就會消耗掉大量的體力,導致自己兩眼昏花,這樣只能坐以待斃。
  • 《巴啦啦小魔仙》裡最中二的5句咒語,最後一句簡直「無敵」!
    作為一部少兒真人魔法電視劇,這劇中也是出現了很多使用魔法時候的咒語,小時候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還總想著把咒語用本子記著,萬一哪一天自己也有機會成為小魔仙直接就可以使用了,但是現在想想其中好多咒語真的是太「中二」了,甚至有點真的是奇葩到不行了!
  • 吃薯條時,你還把番茄醬擠在墊紙上?盒上有機關,現在知道還不晚
    吃薯條時,你還把番茄醬擠在墊紙上?盒上有機關,現在知道還不晚!薯條是現在年輕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零食,其實對於很多的小朋友來說,他們也是特別喜歡吃薯條的,現在我們都知道薯條這種零食在市面上經常能夠見到,肯德基,麥當勞裡邊都有,一般我們在去吃薯條的時候都會蘸著番茄醬,這樣吃起來會更加的美味,所以有很多的人他們喜歡把番茄醬倒在餐盤的紙上。
  • 咒語「急急如律令」,究竟是什麼意思?專家:並非迷信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句咒語:「急急如律令」,這句話通常是法師、道士驅邪降魔時說的。那麼「急急如律令」這5個字究竟來源於哪裡呢?又代表著什麼意思?其中暗藏什麼玄機?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在最開始的時候,「急急如律令」並不是道教法術的組成部分,更不是迷信之說,而是漢代發布朝廷公文的一種格式,意味著下屬應該按照命令形式,而道家創始人張道陵正式生活在東漢時期,早期曾在朝廷中擔任官職,官拜巴郡江州令。後來,「急急如律令」便成為了道教的一句咒語,常用來驅邪除鬼。
  • 3個重點,教你快速搞懂那些咒語可以隨意念誦!
    比較有名的咒語包括不動如來咒語、六字大明咒、大悲咒、阿彌陀佛心咒等等。一般認為持誦咒語能夠較為快速達成成就,然而,咒語在持誦上往往會有一個問題:持誦咒語是不是要先得到授權,或是可以直接持誦?抑或是部分咒語可以直接持誦、有些不行?
  • 巴啦啦小魔仙:最簡單的三句咒語,第一句成了眾多小孩子的口頭禪
    相信許多漫迷在童年時期都曾經追過或聽過《巴啦啦小魔仙》這部奇幻的動漫作品,尤其是它的真人版更受大家歡迎,好像把漫迷帶去了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而且《巴啦啦小魔仙》裡被漫迷模仿最多的就是咒語了,今天小物就為大家盤點《巴啦啦小魔仙》裡最簡單的三句咒語,第一句成了眾多小孩子的口頭禪,快來和小物一起看看吧
  • 傳說中的「急急如律令」,你知道它的真實含義嗎?
    在許多影視作品中,我們都能聽到一句咒語,那就是「急急如律令」。很多人都認為,它屬於道家才會使用的咒語,因為我們看到的主要就是道士在作法的時候,才會用到這句話。但是實際上,你知道「急急如律令」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嗎?
  • 咒語神秘嗎?解密咒語的今生前世
    咒語的本質絕對不是迷信,從本質來說就是一種特殊意義的語言,利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表達。  普通人對咒語的認知是,通過咒語可以藉助神秘的自然力量,或者與神溝通。  咒語,來源非常的明確。  古代的人通過神秘的知識,把某種力量利用咒語的方式表達,源於《詩經.大雅.蕩》所謂「祝」,就是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