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原本全境屬於中國,如今卻分屬三國

2020-12-22 毛妹日記

《山海經》在學術上的爭議從過來就沒有斷過,有人說其內容荒誕不經不能當真,有人說這是先人智慧值得借鑑,引起大家頗為震驚的是一位美國博士,根據《山海經》中的內容尋找山脈,發現與世界地圖山脈走勢是吻合的。

語文課本上有一篇文章講的是共工怒觸不周山,在先秦古書《列子》中記載,傳說共工素來與黃帝後裔顓頊不合,爆發了驚天動地的大戰,最後共工失敗後怒撞不周山,導致不周山攔腰折斷,造成天河水發生洩漏殃及人間。後來才有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古籍《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有此一段記載:「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古代有不周山的記載,那麼在我國境內是否真的有不周山呢?

關於不周山,大概有三種說法:

一是,不周山是在東非大裂谷附近。

《山海經》中關於不周山一段中的「西北海之外」,就是不周山的地理位置。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溼山,水東有幕山。

這大概意思是說,在西北海的外圍,大荒的某一個角落,等於做斷裂和不攏的山叫做不周負子,有兩隻黃色的怪獸守著他,有一條寒暑水流經這裡。寒暑水的西面有幕山,寒暑的東面有幕山,禹攻共工國山也在這裡。

可以確定,其是位於西北方向,還得要有海,貝加爾湖、青海湖雖然位於西北,也有水,但與地理描述不一致。將視野放大,古人將印度洋稱之西海,那就是印度洋之外的東非大裂谷,而且符合「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的地理形狀。

二是,不周山在宇宙之中。

原因就是《山海經》中所記錄的「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共工怒觸不周山」、「黃帝大戰蚩尤」等等更像是一場外星種族之間的博弈, 得出這種論點的學者們提出了一種「外星殖民論」

在上古時期幾個外星種族同時來到地球,在地球上展開了一場殖民地爭奪戰,這些外星種族在地球上建立了古埃及文明、古瑪雅文明、古華夏文明。

在黃帝大戰蚩尤之前,外星種族內部發生了戰爭,共工與顓頊為了爭奪神農族首領的位置產生了內鬥,共工落敗後一怒之下撞碎了外形奇異的「傳送器——「不周山」,使外星種族無法回到母星,只能在地球上殖民。

三是,不周山就是帕米爾高原。

《山海經》書中說:「昔共工與顓瑣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據王逸註解的《離騷》和高周註解《淮南子》均考證傳說中的不周山在崑崙山的西北,也就是現崑崙山西北部的帕米爾。經過實際的考察,這個說法也是目前最準確的說法。

清朝全盛時期,帕米爾高原全境屬於中國所管轄。可惜因為後來的戰爭導致割據,而今這座高原被中國、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三個國家所擁有,只能被列為中國十大高原之一,無緣四大高原的位置。

《山海經》就像祖先給我們留下的一幅「藏寶圖」,等待著我們去重新發現

《山海經》中不僅記載了很多的神話故事,還記載了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與宗教的古冊,裡面包羅萬象諸如醫學、民俗、民族等內容。

《山海經》內容之豐富大大超乎我們的想像,資料齊全,內容豐富,各種古代奇異事件,各種傳說故事,從這裡我們可以看見一個不同的世界。

想要讀的朋友們是不是有個擔心,那就是文言文晦澀難懂,我讀的這套是白話文的《山海經》不用擔心看不懂。

這套書籍裡還有大量豐富的配圖,看起來不會枯燥無味,圖片和文字結合,更加有趣味!當你讀完之後,還可以講給孩子聽,不僅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面,還可以增加孩子的想像力。

兒時的魯迅就把《山海經》當作最為心愛的寶書,初中語文課本的《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講的是兒時魯迅先生對《山海經》的一段痴迷記憶,並且很多的想像力都是受它的的影響。

著名作家賈平凹說過:中國人的文化思維都在《山海經》裡,中國對外部世界形成的觀念是怎麼來的,其實都是從《山海經》裡來的。

整整6部經典,只需要69塊錢,可以給你帶來很多趣味,增加自己的知識面,自己看完還可以講給孩子聽。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了↓↓↓↓↓↓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共工怒撞不周山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傳說盤古開天闢地時,為了防止天地在合到一起。就用四根不周山的大柱子支撐天地。《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首先我們發現,不管是中國上古的神話,還是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神話,都沒有關於月亮的記載。除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這些漢代以後的神話,先秦時代很難再找到關於月亮的描述,而且很多古老的傳說都有這樣一個特點,月亮是在大洪水之後才出現的,人類之前早期生活中是沒有月亮的。
  • 《山海經》中的「不周山」,指的是什麼現在地方?原來就在中國
    《山海經》用大量的篇幅,記錄了500多座大山,而在這其中,在女媧補天之前,被撞到的不周山,就是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存在。本來大家認為這只是個神話,不周山自然也是不會存在的。但通過很多人的研究,發現不周山可能真的存在,畢竟人有生老病死,動物也可能消亡或者蛻變,但山體通常不會變動,除非地殼發生巨大的改變,或者受到強大的外力衝擊。它究竟指的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呢?關於不周山,《山海經》中如此描述:「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 《山海經》共工撞倒的不周山,原來並非虛構!專家:可能存在的
    相信大家都聽過神話故事吧,那你知不知道,其實大多數的神話故事都是在《山海經》中記載的呢,比如說共工怒觸不周山,盤古持斧開天闢地和女蝸鍊石補天就都是從《山海經》中記載的。對於這些神話,大家自然是不相信的,只是當做故事來看,但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行,就比如說不周山,這被共工撞倒的不周山,其實是真的存在的。
  • 不周山在中國哪離 不周山在《琉璃》電視劇中是什麼地方
    看過《琉璃》的觀眾都知道不周山,其實不周山並不是這部劇原創的,很多電視劇和經典小說中都有不周山存在,畢竟這是存在於中國神話中的山,幾乎無人不知。  不周山在劇中即是天虛堂的總部,也是地獄的入口,要離開人間進入不周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並且需要躲過陰官。
  • 共工怒撞不周山,傳說中的不周山到底在哪?《山海經》給出了答案
    在兩人交戰的過程中,共工處處受制,沒過多久便被打得遍體鱗傷。相柳與浮遊調不來海水,被火龍打得慘敗。隨著相柳逃跑、浮遊戰死,共工的羽翼數剷除。此時的共工無法再戰,狼狽逃出戰場。接著,共工來到不周山,此時他已經心力交瘁,祝融等人還是緊追不捨。共工知道憑藉自己的實力無法戰勝對方,但他不甘心示弱。
  • 傳說中的不周山在今天什麼位置?你知道嗎?
    不周山,意為「不完整的山」。是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是一座神山,傳說不周山原本是一根支撐天地的天柱。在這裡,誕生了一個著名的上古神話——共工怒觸不周山。神話傳說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之後,神靈司掌管著萬物的生息繁衍。
  • 《山海經》共工怒觸不周山,挑戰人神禁地,爆表的力量是正還是邪
    說到上古神話,那我們就不得不先談一談精彩的《山海經》。山海經是中國最古老的志怪奇書,多指先秦時代的古籍。全書共18卷。是《山經》(5卷)和《海經》(13卷)的總稱。書中沒有署名作者是誰,其中《五藏山經》最早出現在東周時期。
  • 傳說中的不周山是什麼樣的?現在位置在哪
    不周山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名,就是不完整的山,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共工氏怒觸不周山之前,這山就叫不周了。離騷》中就有「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以及《淮南子·道原訓》均考不周山在崑崙山西北。這個不周山即今日崑崙山西北部的帕米爾。張步天教授據經文中其地理方位的描述「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黝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考證認為,黝澤應該是後世的蒲澤,即蒲昌海,今名羅布泊。所謂「東望黝澤」,此山應當在羅布泊西或西北。
  • 《山海經》五行之神:火神祝融和水神,關於怒撞不周山的一點猜測
    但其實在《山海經》中還描述了四方之神——東方句芒、南方祝融、西方蓐收、北方禺疆。四季神加上土神后土,這五位又分別具有五行屬性的能力,也逐漸被後世人稱為五行之神。五行之神的存在在古代非常重要,每年都會受到古代人們的祭祀活動.這些五行之神分別是:東方木神句芒、南方火神祝融、西方金神蓐收、北方水神共工/玄冥、中央土神后土。
  • 《魔域口袋版》尋寶新篇開啟:山海經裡藏乾坤 不周山上探奧秘
    山海之謎 傳承千年奇幻魅力《山海經》成書於先秦時期,是一部記載了我國神話傳說、奇妖異獸、地理風俗等內容的志怪古籍,其反映的文化現象地負海涵、包羅萬匯。而不周山則是《山海經》中記載的名山之一,「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傳說可謂家喻戶曉。
  • 山海經記載遠古戰爭,實驗室就在不周山,共工祝融都是實驗品
    像共工怒觸不周山、夸父逐日、后羿射日這些傳說,以及各種奇形怪狀的生物,在山海經、列子和淮南子,這些書中都有記載。 然而,這僅僅是神話故事嗎,還是說,歷史上真的發生過這樣的大事件?
  • 上古神話中,共工怒觸不周山後發生了什麼?回答女媧補天你就錯了
    說起咱們的上古神話,就不得不說起奇書《山海經》。山海經現存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13卷。《山海經》的作者不詳,也可以說它的作者很多,甚至這些作者都不是同一時代的人。《山海經》中的《五藏山經》出現最早,應該是東周時期的作品。
  • 女媧為何補天,不周山又在哪裡?或許就在崑崙山的地下世界
    崑崙山自古以來就是個很神奇的地方,早在幾千年前的山海經中就有記載。那裡不但有很多神靈,還是無數天子嚮往的勝地,周穆王就曾親自去崑崙丘拜會過西王母。甚至還有人說,崑崙山之下有一個將近三四千米深的地下世界,那裡存在著失落的文明。
  • 神話傳說中的不周山到底在哪?為什麼說不周山是宇宙的結界
    之前和大家聊過有「萬山之祖」之稱的崑崙山,今天我要聊聊神話傳說中的另一座神山,那就是不周山,傳說由於顓頊不願意聽從共工的大修水利的建議,與共工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共工駕起飛龍來到半空,猛地撞向不周山,一時間天空一聲震天巨響,不周山被共工猛然一撞,立即攔腰折斷,頓時天昏地暗,整個山體崩塌下來,星河移位,地陷東南。
  • 被譽為中國十大禁地之最的崑崙山上到底有什麼?它和不周山有關嗎
    首先說明崑崙山和不周山絕對沒有關係,不周山起初是作為神話傳說出現的。不周山最早出自《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溼山,水東有幕山。」
  • 上古奇書《山海經》真是虛構神話?書中記載的異獸,如今已被找到
    《山海經》是一部充滿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奇書,至於作者是誰,已經沒辦法得知,有很多人認為《山海經》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也並非一人,古人則認為《山海經》很可能是由大禹和伯益寫成。
  • 永城縣原本「屬於」安徽,如今卻被劃入了河南,這是為什麼?
    不過,肯定很少有人知道,這永城縣原本不是屬於河南省的,而是隸屬於安徽省的,只不過在新中國剛剛成立沒幾年的時候,它被劃到了河南省,從此,成為「豫東門戶」。這對永城縣的人民來說,可謂是一次大變動。 那麼,原屬於安徽省的永城縣,為何會就被劃入了河南省呢?
  • 異界之旅開啟山海經秘境《魔域口袋版》再掀尋寶新傳奇!
    有些人夢想著環遊世界,有些人幻想著穿梭時空,而這個夏天在國民級熱血PK手遊《魔域口袋版》中,時間與空間的界限都已被打破,一系列滿懷地域風情與人文驚喜的旅程已經出發——「穿越異界,探險尋寶」主題活動即將迎來第三站,矗立雲端的不周山籠罩在迷霧之中,正等待熱愛尋寶探險的你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 異界之旅開啟山海經秘境 《魔域口袋版》再掀尋寶新傳奇
    傳說仙山 探尋山海秘境探險初站,永定客家土樓,感受中國古代巧奪天工的建築智慧以及先人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再探埃及,穿越黃沙漫天,前往金字塔、法老墓找尋人類歷史上最為珍貴的文化寶藏;而如今「穿越異界,探險尋寶」第三站更將跳出現實世界的藍本,來到傳說中的「不周山」,為這次冒險注入神話的傳奇魅力!
  • 《山海經》中最厲害的異獸是什麼?
    《山海經》中最厲害的異獸是什麼?《山海經》是一部神秘的曠世奇書,全書共分18卷,分《山經》5篇,《海經》13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神話的源頭,書中記載了上古神話400多個,例如: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女媧補天、后羿射日、黃帝戰蚩尤、共工怒觸不周山、鯀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追回息壤殺死鯀以及大禹治水等故事。《山海經》中異獸眾多,且大都有翻天覆地的能力,也是後世許多神獸、魔獸的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