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不周山在今天什麼位置?你知道嗎?

2020-12-12 金兆鑫

不周山,意為「不完整的山」。是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是一座神山,傳說不周山原本是一根支撐天地的天柱。在這裡,誕生了一個著名的上古神話——共工怒觸不周山。

神話傳說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之後,神靈司掌管著萬物的生息繁衍。由於物性相剋,所以,司掌火焰的祝融與司掌水的共工關係不合。有時共工想要降雨,可祝融卻以天火蒸發雨水;有時祝融想要引火,共工又會以洪水撲滅天火。

水神共工

久而久之,兩派的矛盾越來越深,直至衝突爆發。

於是,水神共工派出了大海裡最能徵善戰的大將相柳和浮遊,讓他們率領水族直撲祝融的光明宮。相柳和浮遊施展神通,將三江五海的水汲上來,往光明宮那裡傾去。剎時間長空中濁浪飛瀉,黑濤翻騰,光明宮被淹沒,連燃燒了數千年的神火都被撲滅了。一時之間,天地間再無光華,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火神祝融駕著遍身冒著烈焰的火龍出來迎戰。他與火龍一路釋放天火,所及之處一切雨水和雲霧都被蒸騰乾淨。祝融大敗相柳和浮遊之後,返回光明宮。大水一退,神火又燒了起來,大地上的黑暗重新退卻,光明再次降臨人間。

共工見狀怒不可遏,立即調遣浮遊和相柳,將三江五海的所有水源全部調出,企圖顛覆光明宮。一時之間,大水從天而降,瞬間澆滅了剛剛燃起的神火。祝融不慌不忙,請來風神助陣,風助火威,祝融的法力被無限放大,火趁風勢席捲向大海,將海水盡數蒸騰。對此,共工想要故技重施,從其他地方調取大水撲滅神火。

火神祝融

此時附近的江海都已被相柳和浮遊抽乾,短時間內共工亦無計可施。眼看著一眾水族被燒得焦頭爛額,共工連忙帶著眾人且戰且逃,向深海退去。共工原以為歸墟之處的大水足以撲滅神火,祝融勢必會知難而退不敢追擊。誰知,火神既有火龍幫忙,又有風神助威,所以,深海的水也攔不住火神的神威。

隨著祝融一聲令下,火龍向著深海衝去,一路上所有海水均向兩側退避,主動讓開一條旱路。祝融一步步逼近共工的水宮殿,水神共工他們只好硬著頭皮出來迎戰。

祝融象徵著光明與正義,他的力量遠非共工可比。

相柳與浮遊一時調不來海量海水,被風神與火龍打得慘敗。浮遊戰死、相柳敗逃,共工見大勢已去,心力交瘁,無法再戰,狼狽地向天邊逃去。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頭一看,追兵已近。共工又羞又憤,就一頭向不周山撞去。

共工怒觸不周山

共工雖然打不過祝融,但好歹也是遠古大神,他的力量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在共工同歸於盡般的一擊之下,「譁啦啦」一聲巨響,那撐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攔腰撞斷,橫塌下來。天柱既經折斷,整個宇宙便隨之發生了大變動。

西北的天穹失去撐持而向下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頂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在原來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腳,身不由己地掙脫束縛,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日月星辰的運行線路,解除了當時人們所遭受的白晝永是白晝,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

另一方面,懸吊大地東南角的巨繩被劇烈的震動崩斷了,東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和江河東流、百川歸海的情景。

天柱崩塌以後,半邊天垮塌下來,出現了一個大窟窿,頓時天河傾瀉,洪水泛濫。無數天水席捲大地。從這以後,大地陷入到長久的洪澇之中,世人深受其害。

女媧補天

後來女媧搜集補天石,用火煉治後,終於將天上的洞補住,使人類恢復了平靜的生活。

不周山的位置

不周山是天地間最古老的神山,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不周山是天地的發源地,盤古開天地,最後化為不周山,託住天地不再合;不周山也是人類的發源地,女媧在此用黃泥造人、並常駐此山隨時接受人類信訪。

不周山的位置最早記載是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

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但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

那麼這個神話傳說當中的不周山,又是在什麼地方呢?

猜想一: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高原,中國古代稱蔥嶺,古絲綢之路在此經過。地處中亞東南部、中國的最西端,橫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是亞洲多個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平均海拔4000米-7700米。

「帕米爾」是塔吉克語「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擁有許多高峰。帕米爾高原的最高峰是位於中國境內的公格爾峰,海拔7649米。

帕米爾高原

根據不周山位置的記載:「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這就說明,上古時代的不周山並不在中原地區,而是在西北方向,而且還是屬於「大荒」的偏安之隅,這一說法,就已經與今天的帕米爾高原所處位置基本算是吻合了。

另據東漢文學家王逸所注《離騷》,還有高周所注《淮南子·道原訓》,他們均考不周山就在崑崙山西北,而這一位置,正好應對了今天的帕米爾高原。

綜合來看,由多方古籍考證來看,中國上古時代的不周山正是今天的帕米爾高原一說並非隨意調侃或杜撰。

帕米爾高原,中國古代稱蔥嶺,古絲綢之路在此經過。地處中亞東南部、中國的最西端,橫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是亞洲多個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平均海拔4000米-7700米。

猜想二:崑崙山

如果把《山海經》中提到的西、北海這兩個重要的地理坐標理解為青海湖和貝加爾湖,再加上其他一些佐證,就會得出不周山即崑崙山的結論,或者說不周山就是崑崙山脈裡的一座。

中崑崙:可可西裡馬蘭山

可以對比不周山與崑崙,兩者整體形象幾近一致:

1、不周山與崑崙,都處在西北方位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三百七十裡,曰不周之山。《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

《山海經·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

2、不周山與崑崙,其上也有天柱,規模巨大,層級結構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天柱上連著天。

《神異經》曰:「崑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 。《淮南子》:「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懸圃。

3、不周山與崑崙,其結構都是方的

不周,不是圓周,也是四方的意思。

《山海經·海外南經》:崑崙虛在其東,虛四方。《神異經》曰:員周如削。

崑崙山

4、不周山與崑崙,都有神獸守護

《山海經·大荒西經》: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

《山海經·海內西經》:崑崙之虛,……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

5、不周山與崑崙,都是神居住的地方

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

《山海經·海內西經》:崑崙之虛,……百神之所在。

6、不周山與崑崙,都黃河的源頭

又西北三百七十裡,曰不周之山。北望諸【蟲焉】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

《爾雅》曰:河出崑崙虛。《淮南子·覽冥訓》曰:河九折注於海而流不絕者,崑崙之輸也。

7、不周山與崑崙,都是太上名山

崑崙,這麼一座大山就憑空消失,屬於有頭無尾的記載,而不周山又有明確記載「不周山崩、天柱折」的過程,屬於有尾無頭的記載,而兩者的其它特徵又是如此的接近,由此可斷定:

崑崙之虛=不周山,崑崙,就是不周山+天柱+天的整體結構。簡略:崑崙=不周山

猜想三:吉力馬札羅山

吉力馬札羅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稱,位於坦尚尼亞東北部及東非大裂谷以南約160公裡,是火山也是雪山

還有很多學者認為不周山不局限於當今中國的區域內,「大荒之隅」可以指非洲的荒漠,不周山就是吉力馬札羅山!

吉力馬札羅山

古人為何稱不周山在大地中央?那時還沒經緯度的概念,判斷方位依據是陽光的照射。北半球陽光南斜,南半球陽光北斜。只有居於赤道附近的地方,南北照射均衡,古人才會判斷出此地是大地之中。

吉力馬札羅山正好位於赤道南北緯0°上,該山主要由基博、馬溫西和希拉三個死火山構成,其中央火山錐呼魯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點,山頂終年積雪。該山的主體以典型火山曲線向下面的平原傾斜,形狀就像個斷了上半截的大柱子。說是天柱的遺蹟,看著也像。

吉力馬札羅山主峰

吉力馬札羅山在赤道上卻山頂終年積雪不融,有著世界上唯一無二的"赤道雪山"奇觀。更為奇巧的是:吉力馬札羅山有兩個主峰,一個叫烏呼魯,另一個叫馬文濟,兩峰之間有一個馬鞍形山脊相連,頗具「有山而不合」的異相。

要騎在赤道上,又得山頂終年積雪,長得像個擎天柱不說,還得有合不到一塊兒的兩爿山峰。這樣奇特的地理特徵明晃晃地擺著,整個地球上,要同時符合這三個基本條件的山,只有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山。

看吉力馬札羅山這個形狀,確實有些像被折斷了的天柱呢。

你認為神山不周山是現在的哪座山呢?

相關焦點

  • 傳說中的不周山是什麼樣的?現在位置在哪
    不周山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名,就是不完整的山,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共工氏怒觸不周山之前,這山就叫不周了。離騷》中就有「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以及《淮南子·道原訓》均考不周山在崑崙山西北。這個不周山即今日崑崙山西北部的帕米爾。張步天教授據經文中其地理方位的描述「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黝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考證認為,黝澤應該是後世的蒲澤,即蒲昌海,今名羅布泊。所謂「東望黝澤」,此山應當在羅布泊西或西北。
  • 不周山在中國哪離 不周山在《琉璃》電視劇中是什麼地方
    看過《琉璃》的觀眾都知道不周山,其實不周山並不是這部劇原創的,很多電視劇和經典小說中都有不周山存在,畢竟這是存在於中國神話中的山,幾乎無人不知。  不周山在劇中即是天虛堂的總部,也是地獄的入口,要離開人間進入不周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並且需要躲過陰官。
  • 共工怒撞不周山,傳說中的不周山到底在哪?《山海經》給出了答案
    在「蓋天說」興盛之時,又出現了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傳說。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傳說,在人類誕生以後,神靈司掌管著萬事萬物的生息繁衍。在兩人交戰的過程中,共工處處受制,沒過多久便被打得遍體鱗傷。相柳與浮遊調不來海水,被火龍打得慘敗。隨著相柳逃跑、浮遊戰死,共工的羽翼數剷除。此時的共工無法再戰,狼狽逃出戰場。接著,共工來到不周山,此時他已經心力交瘁,祝融等人還是緊追不捨。共工知道憑藉自己的實力無法戰勝對方,但他不甘心示弱。
  • 神話傳說中的不周山到底在哪?為什麼說不周山是宇宙的結界
    之前和大家聊過有「萬山之祖」之稱的崑崙山,今天我要聊聊神話傳說中的另一座神山,那就是不周山,傳說由於顓頊不願意聽從共工的大修水利的建議,與共工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共工駕起飛龍來到半空,猛地撞向不周山,一時間天空一聲震天巨響,不周山被共工猛然一撞,立即攔腰折斷,頓時天昏地暗,整個山體崩塌下來,星河移位,地陷東南。
  • 《山海經》中的「不周山」,指的是什麼現在地方?原來就在中國
    本來大家認為這只是個神話,不周山自然也是不會存在的。但通過很多人的研究,發現不周山可能真的存在,畢竟人有生老病死,動物也可能消亡或者蛻變,但山體通常不會變動,除非地殼發生巨大的改變,或者受到強大的外力衝擊。它究竟指的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呢?
  • 上古神話中,共工怒觸不周山後發生了什麼?回答女媧補天你就錯了
    《山海經》中的《五藏山經》出現最早,應該是東周時期的作品。山海經中的《海內外經》有八卷,是春秋時期的作品,而四卷《荒經》則為漢初著成。古時候的《山海經》都是有附圖的,而且圖畫的比重遠遠高於文字,所以又被稱為「山海圖」。今天咱們就用這篇文章來聊聊發生在《山海經》中的一個神話故事。
  •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傳說之共工怒觸不周山
    據傳說,顓頊(Zhuān Xū)是黃帝的孫子,號高陽氏,居(住在)子帝五(今河南濮陽附近)。他聰明敏慧,有智謀,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統治的地盤也大了很多,北到現在的河北一帶,南到南嶺以南,西到現在的甘肅一帶,東到東海中的一些島嶼,都是他統治的地城。
  • 《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原本全境屬於中國,如今卻分屬三國
    語文課本上有一篇文章講的是共工怒觸不周山,在先秦古書《列子》中記載,傳說共工素來與黃帝後裔顓頊不合,爆發了驚天動地的大戰,最後共工失敗後怒撞不周山,導致不周山攔腰折斷,造成天河水發生洩漏殃及人間。後來才有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 共工氏的自白:「哥只是個傳說,不周山的倒塌跟我沒半毛錢關係」
    這咱先不說了,那些寫史的,也是站在本朝的角度,不敢多寫以前失敗的對手有什麼好處,後續寫史的,也多是參考前人的記錄來寫。最可氣的是哪些寫小說的,為了博人眼球,更是怎麼引人,就怎麼寫,才不管什麼歷史真相呢。象那個元末明初的羅貫忠,一部《三國演義》把曹操糟蹋成什麼樣子了,反倒是把關羽抬那麼高,讓明清以後的民眾們都建了關帝廟來膜拜。
  • 《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共工怒撞不周山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傳說盤古開天闢地時,為了防止天地在合到一起。就用四根不周山的大柱子支撐天地。《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首先我們發現,不管是中國上古的神話,還是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神話,都沒有關於月亮的記載。除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這些漢代以後的神話,先秦時代很難再找到關於月亮的描述,而且很多古老的傳說都有這樣一個特點,月亮是在大洪水之後才出現的,人類之前早期生活中是沒有月亮的。
  • 山海經記載遠古戰爭,實驗室就在不周山,共工祝融都是實驗品
    像共工怒觸不周山、夸父逐日、后羿射日這些傳說,以及各種奇形怪狀的生物,在山海經、列子和淮南子,這些書中都有記載。 然而,這僅僅是神話故事嗎,還是說,歷史上真的發生過這樣的大事件?
  • 《山海經》共工撞倒的不周山,原來並非虛構!專家:可能存在的
    相信大家都聽過神話故事吧,那你知不知道,其實大多數的神話故事都是在《山海經》中記載的呢,比如說共工怒觸不周山,盤古持斧開天闢地和女蝸鍊石補天就都是從《山海經》中記載的。對於這些神話,大家自然是不相信的,只是當做故事來看,但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行,就比如說不周山,這被共工撞倒的不周山,其實是真的存在的。
  • 被譽為中國十大禁地之最的崑崙山上到底有什麼?它和不周山有關嗎
    首先說明崑崙山和不周山絕對沒有關係,不周山起初是作為神話傳說出現的。不周山最早出自《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溼山,水東有幕山。」
  • 三皇五帝中五帝你知道分別是誰嗎?
    說道中國最早的歷史恐怕就是三皇五帝時期了,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講過三皇了,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今天要說的就是這五帝是分別是誰。道教所指稱的黃帝大致有五種情況:一是中央央元靈元君;二是中央黃帝;三是日中黃帝;四是中嶽黃帝;五是歷史傳說人物黃帝。這裡所說的便是歷史傳說人物黃帝。炎帝(魁隗)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
  • 女媧為何補天,不周山又在哪裡?或許就在崑崙山的地下世界
    女媧補天的傳說大家都聽說過,可是天空湛藍全是輕飄飄的空氣,根本無法用石頭來補天。難道女媧補天的傳說是假的?崑崙山自古以來就是個很神奇的地方,早在幾千年前的山海經中就有記載。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共工怒觸不周山。而這不周山,乃是支撐地下世界的重要支柱。這一撞不得了,天空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原本位於地上世界的水源,沿著這個漏洞,源源不斷注入地下世界。
  • 史書記載的通天塔、魔鬼塔、不周山,可以連接天界,如今在哪裡?
    相信很多人在我國的神話故事中或者是西方的神話傳說也罷,它們都有著很多相同的記載,那就是人類可以通過地上的通道進入天界,在這些眾多古籍中提到的不周山就被認為是人間通往天界的入口,相傳不周山那是終年寒冷常年飄雪,我們普通人那就根本不可能上的去。
  • 《魔域口袋版》尋寶新篇開啟:山海經裡藏乾坤 不周山上探奧秘
    山海之謎 傳承千年奇幻魅力《山海經》成書於先秦時期,是一部記載了我國神話傳說、奇妖異獸、地理風俗等內容的志怪古籍,其反映的文化現象地負海涵、包羅萬匯。而不周山則是《山海經》中記載的名山之一,「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傳說可謂家喻戶曉。
  • 火神祝融戰水神共工,水神打不過火神,撞不周山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說神話,今天咱們說一說上古的事情,也就是朋友們喜歡的「祝融戰共工」有些同學或許還不知道什麼是水神,什麼是火神,他們都叫什麼名字,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這上古的一些知識,首先看過神話電視劇的同學們都是知道的,火神的名字叫做祝融,水神的名字叫做共工!
  • 「上古五帝」第2篇:共工怒觸不周山,帝顓頊創製九州
    顓頊(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在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中,是黃帝的孫子,次子昌意的兒子,是主管北方的天帝。根據《水經注》記載,昌意才德不行,不能繼承帝位,且還被降職了,成為若水的諸侯,後來娶蜀山氏之女昌僕為妻,在若水之野生下了顓頊。
  • 上古神話中,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大戰,共工大敗怒撞不周山
    上古神話中,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大戰,共工大敗怒撞不周山說到上古神話,很多人都會想到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等經典的神話故事,而在從古至今水火不相容,一直都是真的,水是人類生活不可卻少的,水也可以熄滅火,而火則可以給人類帶來溫暖,在神話故事中也有水火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