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氏的自白:「哥只是個傳說,不周山的倒塌跟我沒半毛錢關係」

2020-12-12 泰山下的準老頭

人都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所寫的,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嘛。的確,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那些所謂的開國之君,都宣稱自已代表上蒼,解百姓於倒懸之苦,然後把那些暴虐的統治者打敗。其實真的取得天下了,哪個不是錦衣玉食,然後把皇位傳給子孫。就是他們津津樂道的堯舜禪讓,不也被《竹書紀年》給揭底了。當然現在的史學家們還在爭論,到底是《史記》等正史可信,還是《竹書》可信。

這咱先不說了,那些寫史的,也是站在本朝的角度,不敢多寫以前失敗的對手有什麼好處,後續寫史的,也多是參考前人的記錄來寫。最可氣的是哪些寫小說的,為了博人眼球,更是怎麼引人,就怎麼寫,才不管什麼歷史真相呢。象那個元末明初的羅貫忠,一部《三國演義》把曹操糟蹋成什麼樣子了,反倒是把關羽抬那麼高,讓明清以後的民眾們都建了關帝廟來膜拜。這咱也不扯了,我就想與大家聊聊,通過歷代史者和小說家們的演繹,我是如何由一個氏族首領演變成惡神的。

作為氏族聯盟頭領階段

我所處的時代,是夏朝以前。大家都知道,現在出土最早的甲骨文也僅僅是商朝,不光是我,就連三皇五帝,也都是傳說。周朝以後寫史的,要麼直接根據傳說來寫,要麼根據前人的記載來寫,反正最先的來源都是傳說,這是沒有錯的。傳說嘛,自然有各種版本。

出現比較早的記載,如《左傳昭公》中,郯國國君在昭公十七年秋天與昭公喝酒時,郯子聊起他們的家世,把我與黃帝、炎帝、大皞氏、少皞並列;昭公二十九年,魏獻子與蔡墨聊龍的事情時,還扯到了我的兒子:

《左傳昭公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左傳昭公昭公二十九年》:顓頊氏有子曰犁,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此其二祀也。

從這裡說明,我與黃帝、炎帝等處在同一個時代,都是各部落的首領,他們都分別與火、雲、龍、鳥等有關,而我也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我的兒子句龍當了后土,按《辭海》的解釋之一,后土就是土地神的意思,也指祀土地神的社壇。

在《管子揆度》中,管仲說道:

共工之王,水處什之七,陸處什之三,乘天勢以隘制天下。

意思是共工當政的時代,天下水域佔七成,陸地只佔三成,我就利用這個自然形勢來控制天下。這裡,管仲先說了燧人氏,然後又說到我,後面才介紹堯舜之王。按此來說,我要麼是先於五帝時代,要麼與他們同期為王,只是地域不同而已。總的來說,在這兩個記載中,對我還有沒什麼褒貶意味,只是一般的敘事。

《國語》等多個正史讓我背上惡名

《國語周語》記載,在周靈王二十二年,谷水與洛水暴漲,將要淹毀王宮,靈王想截堵水流,太子晉對他勸諫時說:

昔共工棄此道也,虞於湛樂,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禍亂並興,共工用滅。

意思是過去共工沉湎於享樂、肆意胡為,還準備堵塞百川、填塞池澤,為害天下。皇天不佑,百姓不助,禍亂一起發作,共工因此而滅亡。這個太子晉為達到自已的目的,也是不擇手段了,水衝了王宮,不讓靈王採取措施。你不讓就不讓吧,犯不上拉上我做反面教材。我共工氏與你周朝隔這麼遠時間,你怎麼知道我安於享樂、胡作非為的?要麼是你道聽途說,要麼是你居心不良,胡扯而已。不過靈王也沒聽他的,還是堵塞了水流。但從此以後,在人們心裡抹黑了我的形象倒是真的。

其實象這樣的記載很多。《史記五帝本紀》說堯在找繼承人時,有人推薦我,堯說我好說漂亮話,對天不誠實,不認可我,《尚書堯典》中說得也差不多;《尚書舜典》說把我流放到幽州,把歡兜放逐到崇山,把三苗趕到三危,把鯀流放到羽山,也就是說,我們四個是並列的罪人;《戰國策秦策》、《荀子議兵》中都說禹曾經討伐過我。

《淮南子原道訓》中說:

昔共工之力,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與高辛爭為帝,遂潛於淵,宗族殘滅,繼嗣絕祀。

意思是說,我共工力氣大,為了與高辛氏爭奪帝位,一怒之下,一頭撞倒不周山,使大地往東南傾斜,又潛入深淵到中,我的宗族也因此滅絕,後代死盡。

《淮南子天文訓》中又說: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

這段話意思與上面的差不多。同一本書,在不同的兩個章節中,一會兒說我與高辛氏爭帝,一會兒說我與顓頊氏爭帝,並且還都怒撞了不周山。按《史記五帝本紀》上說,顓頊高陽氏是黃帝的孫子,帝嚳高辛氏是黃帝的曾孫子,就算與他們世代為敵,我也犯不著每次都去撞那個不周山吧,我就是撞山有癮,也不用每次都撞這一座山吧。

反正整體形象吧,要麼善於作惡,要麼不堪重用,要麼與黃帝、堯舜禹那些所謂的有道明君對著幹;再就是與不周山結下了不解之緣。

《上古演義》對我的形象塑造

小說說在冀州有個共工國, 我的名字叫康回,生得銅頭鐵額,紅髮蛇身。後來有學者論證,根據「康回」與「共工」這幾個字的讀音和意思,斷定其實是一個人。說共工國的頭領在伏羲氏末年,以勇力和善於水攻而稱霸九州,附近各國差不多的都聽我的號令。然後伏羲氏妹子女媧氏幾次率兵與我對抗。

第一次對攻是在女媧地界內的空桑,這兒有荷澤、滎澤,附近還有黃澤,到處是水。我用早已練習好的水攻法,將水向敵方灌去,女媧指揮軍隊,將大量的蘆草燒成灰,然後與爛泥摻合在一起,讓水向我方倒流,將我的軍隊退下陣來。女媧氏帶領她的百姓一路趕來,由於她有幾個絕招,一是她可讓把泥捏的土偶變成三五丈高的力士,二是她用五色石、蘆草灰拌爛泥、畫了鰲魚四足的木樁子,化解了我的水攻之法。一直趕到我的冀州老家,我情急之中坐船進入大澤內,被女媧的人生擒活捉到面前。被女媧數落一頓後斬首,一股黑氣升到天上,結成龍形向北飄去。

七百年以後的顓頊時代,共工國又出了個無名氏,以共工為號,仍有稱霸九州的氣象。既然稱共工氏,仍然是我的身份,我顧且當我又重生吧。這次我在一個叫浮遊的佞臣鼓惑下,乘顓頊剛繼位之時,帶兵從荷澤附近的一個關隘上衝到中原國境,中了顓頊的埋伏,把隊伍打散,一路逃回冀州。然後顓頊又一路追來,我的百姓們也反對我,與敵兵一道攻打我。我一看大勢已去,就開始向西逃竄。走了20多天,來到不周山前,但後面顓頊的隊伍又追了上來。我怒氣衝天,

舉頭向山峰的石壁撞去,只聽得天崩地裂之聲,原來共工氏固然腦裂而死,那山峰亦坍了一半。

隨後,顓頊又派部將吳回利用火攻,將我的子民們全部殺害,從此共工氏全部被消滅。

的確,在以後有個叫丁山的學者,專門研究甲骨文,從中錄出200多個姓氏,就沒有一個與「共工」、「共」有關的姓氏。或許真的在夏朝之前的某一時期內,被其他國家或自然災害給滅絕了。

這個《上古演義》本意其實就是想塑造你們炎黃祖宗那麼英明、多麼神武而已。就算我善用水攻,也不能跑到你們地界內攔水築壩去吧。還孤軍深入到你們國家的腹地,我就有吞併中原之心,也會逐步推進,步步為營的。

我作為本文的作者,最後也想評價一下有關共工氏的話題

在沒有文字記載的遠古時代,由於人們認識自然的能力有限,肯定出現各類迷信和荒誕不經的傳說。有文字記載以後,人們仍然在談吐中引用這些故事,後人又多加上自已的想向和主觀臆斷,所以形成了共工氏整個的反面形象。特別是小說的傳播,以其喜聞樂見的戲劇性情節來打動讀者,影響面更廣,而讀者也樂於相信這種揚善除惡的橋段。

關於共工氏的身份問題,歷史學家們也在不斷的考證和辯論,以我的觀點,它最早應當是一個象中原文明一樣的氏族部落,只是沒有三皇五帝那麼多有名字的君主,其中的頭領也是一茬接一茬,只不過沒人記住,也沒人在意吧,都以共工之名稱之。

小說中說共工氏住在冀州一帶,也許是作者因為舜曾將共工流放到幽州而產生的聯想。共工失敗了就往西逃跑,那不正是顓頊的地盤嘛,幹嘛不向北向南跑呢,可能是為了與不周山相呼應吧。出現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的不周山,到現在也沒人確指出到底是那座山,也僅僅是一個傳說。

對於共工氏所處的地理位置,有的學者指出,在河南西部的伊水與洛水流域,倒是可信的。此地正處於黃河中遊地段,夏秋雨季,夾雜著大量泥沙的黃河水向下遊狂瀉,泥沙又在中下遊於積,造成黃河水災泛濫,黃河改道。中下遊三皇五帝的子民們,把山洪暴發比成山崩地裂,倒也解釋得通,然後又把造成災難的黑鍋,讓經常與他們起摩擦的共工氏頭領背上了。可能在傳說中,就認為是共工把大山撞塌了,形成大量的泥石流,引起水患。從那時起,共工在遠古傳說中,就已經是個惡神形象了。

相關焦點

  •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傳說之共工怒觸不周山
    這條法律雖然是傳說,但是說明了在顓頊那個時期,由於生產方式的變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導力量,婦女的地位己經低於男子,父系氏族社會過取代了母系氏族社會,男子在社會上的權威已經確立。 與顓頊同時,有個部落領袖,叫做共工氏。傳說他是二人首蛇身,長著滿頭的赤發,他的坐騎是兩條龍。  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代:一個是炎帝的,一個是黃帝的。他的部落在現在今天的河南北部。
  • 「共工怒觸不周山」背後的上古歷史
    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列子·湯問》這就是神話「女媧補天」和「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始版本,事實上這兩個故事並無交集,而是東漢學者王充將「共工怒觸不周山」作為了「女媧補天」的背景。目前史學界對於上古記載,最為可信的是《尚書》。
  • 傳說中的不周山是什麼樣的?現在位置在哪
    不周山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名,就是不完整的山,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共工氏怒觸不周山之前,這山就叫不周了。水神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失敗,轉而怒觸不周山,將天柱撞斷,使得天往西北方向傾斜,日月星辰東起西落,而大地則往東南方向塌陷,大江大河紛紛改道,流向東海。
  • 共工怒撞不周山,傳說中的不周山到底在哪?《山海經》給出了答案
    在「蓋天說」興盛之時,又出現了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傳說。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傳說,在人類誕生以後,神靈司掌管著萬事萬物的生息繁衍。由於五行相剋,司掌火焰的祝融與司掌水的共工時常關係不睦,有時共工想要降雨,可祝融卻以天火蒸發雨水;有時祝融想要引火,共工又會以洪水撲滅天火。久而久之,兩個人的矛盾堆積越來越多。這一天,衝突終於爆發了。在兩人交戰的過程中,共工處處受制,沒過多久便被打得遍體鱗傷。相柳與浮遊調不來海水,被火龍打得慘敗。
  • 「上古五帝」第2篇:共工怒觸不周山,帝顓頊創製九州
    但相較於酈道元的說法,我更願意相信第二種說法。傳說之所以是傳說,就是傳的人多了,說法也就多,故事就更神秘了,真相也就更加撲朔迷離了。第二種說法是,顓頊輔佐少昊有功,少昊死後,把爭奪帝位共工氏揍了一頓,成為部落聯盟的老大,自號「高陽氏」。上古時期,誰的拳頭硬,就聽誰的話。
  • 共工:「怒撞不周山」真的存在,但現實版本,應該是這樣的
    共工一:共工「怒撞不周山」的由來所謂共工「怒撞不周山」。祝融二人遂在天地之間大戰,共工同樣很不小心的打了敗仗,惱羞成怒之下,一腦袋撞向不周山,結果呢,傾西北,地陷東南乃至於水潦塵埃歸焉,結果跟顓頊那回一模一樣。
  • 《哥只是個傳說》的陳旭唱歌是副業,主業惹人羨慕!
    2009年一曲《哥只是個傳說》正式發行,並在發行後擠掉同期發片藝人,佔據各大音樂排行榜之首。沒錯當時這首歌火特別的火,「請你不要迷戀哥,哥只是一個傳說」耳熟能詳的歌詞,甚至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斷肢修復之後,他又花了一年半的時間讓自己重新站在了舞臺,甚至拿到「國際街舞大賽」的三等獎,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憑藉自己頑強的毅力中新走上舞臺。陳旭以此經歷寫了《半條腿》。2008年因錄製北京電視臺《古董造價揭秘》正式進入收藏界,說的再詳細點就是陳旭古董掌眼才是他的主業,真的是讓很多人羨慕的職業。
  • 《哥只是個傳說》被翻唱未署名,原唱呼籲大家尊重原創
    「請你不要再迷戀哥,哥只是一個傳說」,這段副歌一響起,90後的那段回憶都一點點浮現眼前。本來應該大火的原唱陳旭,一個生於80年代,集作詞、作曲、編曲、編舞、Rap Make於一身的全能創作型音樂玩家,卻在那個時期,因為車禍和看破了一些事情後,選擇了退出。
  • 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在不周山爭奪的不是祝融,而是這個!
    據《山海經》記載,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當年在不周山下相爭,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最後共工不敵祝融,惱羞成怒,憤而撞向不周山,導致天柱斷裂,天塌地陷。後來才有了女媧鍊石補天的故事。這裡有個疑問,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為什麼要在不周山打架?他們到底在爭什麼?其他神仙為什麼不進行阻止?
  • 和日向小次郎沒半毛錢關係的小次郎
    儘管如此,中野小次郎還是提前創造了一項新紀錄:他成為歷史上首位在J1聯賽登場、身高超過2米的球員。其實就算在今年2月他被註冊為特別指定球員獲得了參賽資格後,也沒人指望作為門將的他,能夠在聯賽中登場,可能最多就是踢踢日聯杯。但由於本賽季札幌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目標,而賽季又沒有降級,札幌的老門將菅野孝憲也正好讓位年輕人。中野小次郎從9月12日開始隨札幌訓練,主帥佩特洛維奇在上周的訓練時,拉著球隊中的幾名年輕人特別進行了訓話。
  • 跟red沒有半毛錢關係哦!
    跟red沒有半毛錢關係哦!新來的小夥伴,記得拉到最後存下我們的特色英文卡片,順便和其他小夥伴一起參加每日英文打卡哦。第一種表達「網紅」翻譯起來其實很簡單,其實就是網絡上比較出名的人。當我們說到「名人」的時候,你能想到哪個英語單詞呢?
  • 抖音每一個傳說都會隨時間褪色是什麼歌 哥只是個傳說原唱是誰
    抖音每一個傳說都會隨時間褪色是什麼歌,哥只是個傳說原唱是誰  抖音每一個傳說都會隨時間褪色是什麼歌:  「每一個傳說都會隨時間褪色」是歌曲《哥只是個傳說》中的一句歌詞。  哥只是個傳說原唱是誰:  該歌曲的原唱是陳旭。
  • 神話傳說,為什麼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去?原來跟女媧娘娘有關
    而筆者今天要說的,則是在神話傳說中,太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律。此事還得從女媧娘娘鍊石補天的事情說起。當初共工頭撞不周山,而不周山則是支撐天地的大柱子,不周山柱子一斷,天上頓時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窟窿,女媧娘娘為了天地蒼生,決定鍊石補天。別看「鍊石補天」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可要做起來,還是有點麻煩的。女媧娘娘首先在崑崙山挑選了許多五色的石子,它們的顏色分別是紅、黃、白、灰、青。
  • 傳說中的不周山在今天什麼位置?你知道嗎?
    不周山,意為「不完整的山」。是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是一座神山,傳說不周山原本是一根支撐天地的天柱。在這裡,誕生了一個著名的上古神話——共工怒觸不周山。神話傳說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之後,神靈司掌管著萬物的生息繁衍。
  • 《易經》是太陽經,與月亮沒有半毛錢關係!
    原標題:《易經》是太陽經,與月亮沒有半毛錢關係!《易經》被認為是中華文化之源,關於「易」的說法,比較權威的是東漢鄭玄的意見: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最初的陰陽絕對不是指太陽和月亮,月亮根本不夠格,「易」就是太陽,即日在天空運轉在大地的投影,是天地周天的陰陽變化,與月亮沒有半毛錢關係!《詩經》以前的典籍根本就沒有月亮相關記錄,月亮這個星體很值得懷疑!甚至有種說法月亮是後來人造的!《易經》的易字很像鳥,由日和勿組合。所以有人認為易經是信仰鳥圖騰的東夷部落太昊伏羲氏發明的。
  • 「解析上古」五:共工氏才是那個最早的霸主
    共工氏是上古傳說中繞不開的角色,因為他是「大家」的共同敵人。自顓頊開始,接下來的堯、舜,以及鯀、禹,都有與共工氏為敵的記載,那麼共工氏真的活了那麼久?真的那麼壞?講共工之前先說一個有趣的典故,古代人管政權叫「江山社稷」,現在叫「共和國」,這兩個詞裡面涉及到了三個上古人物,分別是后土、后稷和共工,后土、后稷好理解,後面還會涉及到,再單獨講,那麼「共和國」與「共工」怎麼會有關係呢?
  • 共工怒觸不周山,天塌地陷洪水泛濫,卻成就女媧補天之功績
    共工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氏族名,又稱共工氏,是掌控洪水的水神。我們印象中的共工應該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形象,不然他為何會撞斷不周山,導致了一場大災難,天河傾瀉,洪水泛濫。如果僅從一些神話題材的電視劇來看,共工的確是一個反面人物,但實際上果真如此嗎?
  • 與漢王朱高煦沒半毛錢關係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整個明朝的未婚女子都有機會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但實際要求自然遠沒那麼簡單,除了容貌體態、言談舉止,以及家世清白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迎娶的新娘必須要符合天意。當時掌管天象觀測的司天監向朱棣稟報說後星將出現在山東,朱棣當即命太監前往尋覓,結果發現賦閒在家的前錦衣衛百戶胡榮之女胡善祥就是天象所示的後星,於是便詔她入宮。
  • 皮卡丘跟謎擬Q到底什麼關係,可以看看這兩隻神奇寶貝的自白!
    (以下為皮卡丘的第一人稱自白)大家好,我是皮卡丘,跟小智在一起了那麼久,其實我有一個小秘密一直沒有跟小智說,那就是我跟謎擬Q的關係,其實他就是我,而我就是他,這要從20年前的某個故事開始說起。其實,這20年來,我不止死過一次,只不過每次非正常死亡,暗中都得到另一個我謎擬Q的「幫助」,雖然他是套著我的皮套,只是因為他不能在日光下正常生活,沒錯,我的每一次死亡,都會有部分靈魂轉移到謎擬Q身上,久而久之,謎擬Q的獨立意志就誕生了,他很渴,這一點我是知道的。
  • (哥只是個傳說)!陳旭!
    歌曲背後的故事;哥只個傳說百家號/宇辰音樂大家好,歡迎來到宇辰音樂,我是宇辰,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歌(哥只是傳說),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聽過,09年風靡大街小巷無人不知,但你絕對不知道歌背後的故事,那麼今天宇辰就給大家嘮嘮你們不知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