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觸不周山」背後的上古歷史

2021-01-09 柒號銅鑑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列子·湯問》

這就是神話「女媧補天」和「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始版本,事實上這兩個故事並無交集,而是東漢學者王充將「共工怒觸不周山」作為了「女媧補天」的背景。

目前史學界對於上古記載,最為可信的是《尚書》。但礙於《尚書》存在今古之爭,而且可信度最高的《清華簡》並沒有整理完全,所以本文只得採用周朝之後的記載。

說實話,其實是因為我根本看不懂《尚書》。《尚書》採取了夏商文,而文言文是從周文演變而來,《尚書》這個東西不是專業研究的基本看不懂,四個字「佶屈聱牙」。好在司馬遷老師在《史記》中翻譯了一遍,舉個例子。

《尚書》原文 帝曰:「疇諮若時登庸?」《史記》翻譯 堯曰:「誰可順此事?

回到共工身上,在文字記載較少的上古歷史中,共工本質上就是「共工氏」這個部落的首領,而共工氏是一個實打實的失敗的造反專業戶,一直在造反的路上,一直在失敗但從不停息。

共工

共工氏一共打了三場敗仗。

共工氏VS神農氏

這一任的共工我們稱之為共工一號。共工一號是祝融時期的人,祝融時期指的是祝融氏獲得了炎帝之位(當時的統治者),而共工一號是那時候祝融的兒子,最後一任統治者「七任帝」。

這時候的共工還不是造反者,而是被造反的那個。共工一號被那時候的神農氏擊敗,七任帝的稱號也就沒了,然後帶著部落遠走他鄉。把部落改名為「共工氏」。也可以說,這個七任帝就是共工氏部落的祖先。

神話傳說中的夸父,就是這個共工一號的曾孫。

夸父

共工氏VS顓頊氏

共工氏雖然被趕走了,但心裡不服,於是過了不知道多久,到了黃帝時期,掌權的少昊氏衰弱,共工氏在共工二號的帶領下,再度崛起。

本來顓頊氏和共工氏可以和平共存,可惜少昊氏衰敗,大家又開始爭奪帝位。顓頊是少昊指定的繼承人,共工二號就不服,不服就得造反。

顓頊

在重黎氏的幫助下,顓頊打贏了共工二號,共工氏部落再次背井離鄉,遠走高飛。

這個重黎氏,本身是「重」和「黎」兩個部落,而他們的先祖也是祝融氏。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奇怪,共工氏不是祝融氏的後代嗎?為啥會兄弟鬩於牆?理由很簡單,分家沒分明白,鬧掰了。

而正是這次戰鬥,衍生了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想想老祖宗的想像力也是真的強。

共工氏VS帝嚳

這個事情其實共工三號也不算造反。帝嚳是顓頊的繼承人,繼承了帝位。共工氏也沒跑太遠,都在黃河邊上。黃河鬧水災,共工三號帶領部落在東岸修大壩。要說共工治水有一套,東大壩啥事沒有,西大壩垮了,水災波及到了顓頊氏。

於是兩家又打起來了。

此時,帝嚳派出了一員將領,又叫重黎。沒有錯,就是祝融氏的那個重黎。這回重黎二號沒打過共工,大敗而歸。帝嚳非常人性的賜他一死,以正誤國之罪。找了二號的弟弟吳回,繼續擔任火正祝融之官,繼續攻打共工三號。

帝嚳

某種意義上,這個吳回又叫重黎了。

吳回為了報仇(他覺得殺他哥哥的是共工三號,這個腦迴路我也不太理解,這可能就是古人的忠勇之氣吧),吳回使用了「本命技能」火攻,這回「火勢兇猛」,共工氏徹底被夷族,共工這個名稱徹底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所以,神話故事到後面,演變成了火神祝融對戰水神共工,共工沒打過,怒觸不周山。

祝融

這就是「共工怒觸不周山」背後的上古史記。

參考文獻:《列子》,《史記》,《淮南子》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上古神話中,共工怒觸不周山後發生了什麼?回答女媧補天你就錯了
    不周山還沒有來得及見證哪一位凡人能「肉身成聖」,它就被硬生生撞斷了!撞斷天柱「不周山」的,就是上古水神,共工。上古神話中,共工好端端的為什麼想不開要用腦袋撞斷不周山呢?這說來話就長了,共工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值得同情的古神。共工是炎帝神農氏的族人,共工的先祖炎帝曾經被黃帝帶領的軒轅部落打敗,無奈之下只好向軒轅氏俯首稱臣。
  • 共工怒觸不周山,天塌地陷洪水泛濫,卻成就女媧補天之功績
    如果僅僅看到了共工怒觸不周山這件事情,而不了解共工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當時共工所處的環境,這樣只能得到很片面的結論,共工是個大惡人。根據史料記載,共工尤其重視農耕和水利,雖然共工治水失敗,但是在發展農業上有突出的貢獻,怒觸不周山其實也是無奈之舉,並非是罪大惡極。
  • 《山海經》共工怒觸不周山,挑戰人神禁地,爆表的力量是正還是邪
    比如共工治水的場景,就是正神。比如發生戰爭時,利用水對抗,害了民眾,這時候就可以看作是邪神。我們以他怒觸不周山為例來評判一下。山海經裡記載,在西北海的外面,還有一片大荒,在大荒邊際,有一座不能於相合的山,叫做不周山。傳說不周山是撐天的天柱。它是人間與天界唯一的連接。
  • 上古神話中,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大戰,共工大敗怒撞不周山
    上古神話中,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大戰,共工大敗怒撞不周山說到上古神話,很多人都會想到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等經典的神話故事,而在從古至今水火不相容,一直都是真的,水是人類生活不可卻少的,水也可以熄滅火,而火則可以給人類帶來溫暖,在神話故事中也有水火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的故事吧
  • 《地球一日遊》62.共工怒觸不周山
    62.共工怒觸不周山天剛泛出魚肚皮,女媧他們就上路了。女媧回望龍星客棧,充滿無限留戀之情。這裡曾經搶救過炎帝,曾經孕育了地球人類,包括被M星人控制的蚩尤部落,現在又復活了共工。它是生命的庇護所,是人類的搖籃。共工終於恢復了自由之身,一路上,大口呼吸山間的新鮮空氣,舒暢至極。木乃伊是M星人囚禁俘虜的方式之一,共工復活,誓要報仇雪恨。
  • 共工怒撞不周山,傳說中的不周山到底在哪?《山海經》給出了答案
    在「蓋天說」興盛之時,又出現了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傳說。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傳說,在人類誕生以後,神靈司掌管著萬事萬物的生息繁衍。隨著相柳逃跑、浮遊戰死,共工的羽翼數剷除。此時的共工無法再戰,狼狽逃出戰場。接著,共工來到不周山,此時他已經心力交瘁,祝融等人還是緊追不捨。共工知道憑藉自己的實力無法戰勝對方,但他不甘心示弱。於是,共工用盡渾身法力,用腦袋撞向山石,力量如同猛獸一般,使得支撐天穹的不周山竟從中斷裂。
  • 共工:「怒撞不周山」真的存在,但現實版本,應該是這樣的
    共工一:共工「怒撞不周山」的由來所謂共工「怒撞不周山」。最早記錄在戰國列禦寇的《列子·湯問》當中,《列子·湯問》有云: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共工與顓頊爭皇上,當然,那時候還不叫皇上,叫帝,不小心打了敗仗,打了敗仗怎麼辦?
  • 「上古五帝」第2篇:共工怒觸不周山,帝顓頊創製九州
    上古時期,誰的拳頭硬,就聽誰的話。那關於上古時期的族譜,由於傳說太多,太久遠,衍生的版本就有幾十種,真相到底如何,估計除了當事人,也沒人是真正知道得了。《帝王世紀》載:昌意的正妃昌僕(女樞)某天晚上散步,突然看見天空「瑤光之星貫月如虹」,一時間心情大好,於是就懷孕了,接著顓頊就出世了。
  • 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在不周山爭奪的不是祝融,而是這個!
    據《山海經》記載,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當年在不周山下相爭,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最後共工不敵祝融,惱羞成怒,憤而撞向不周山,導致天柱斷裂,天塌地陷。後來才有了女媧鍊石補天的故事。這裡有個疑問,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為什麼要在不周山打架?他們到底在爭什麼?其他神仙為什麼不進行阻止?
  • 山海經記載遠古戰爭,實驗室就在不周山,共工祝融都是實驗品
    像共工怒觸不周山、夸父逐日、后羿射日這些傳說,以及各種奇形怪狀的生物,在山海經、列子和淮南子,這些書中都有記載。 然而,這僅僅是神話故事嗎,還是說,歷史上真的發生過這樣的大事件?
  • 共工撞倒不周山以後,他去哪裡了?有讀者認為他變化成鴻鈞老祖!
    看過封神榜的讀者都知道,在第一回的時候,書中提到很多家喻戶曉的上古天神,比如鍊石補天的女媧娘娘,還有開天闢地的盤古大神。仔細看完這本書,我們會發現第一回的時候,書中還提到一個非常有名的神話故事,那就是共工怒觸不周山,導致天柱斷裂,才有女媧娘娘鍊石補天的神話故事。
  • 人族誕生的真相是,共工怒觸不周山才導致了人類的出現
    洪荒時代,絢爛多彩,很多洪荒歷史都是以神話的形式出現的,現在的人們讀來感覺很不可思議,但這些地球往日的歷史其實只是上古人民口耳相傳,但是以當時落後的生產力和認知又不能完全理解的某段時間的歷史,他誕生於十分非常久遠的年代,甚至於人類還未誕生的年代,所以,我們的記憶中這個片段是空白的,但是那個時代的某些巨大改變還是以基因的形式深刻於我們的身體中的
  • 上古人類已能登月?《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共工怒撞不周山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傳說盤古開天闢地時,為了防止天地在合到一起。就用四根不周山的大柱子支撐天地。鎮守冀方的水神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被戰敗,一氣之下,一頭撞向不周山,竟然將撐天的柱子撞斷了一根,系地的繩子也被弄斷,西北方開始傾塌,日月星辰都開始向西傾斜。地則向東南塌陷,江河都向東流去。上古人類已能登月?
  •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傳說之共工怒觸不周山
    共工氏是神農氏,神農氏是歷史上第一個為農業發展做成重大貢獻的人。以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貢獻的人。共工有個兒子叫后土,對農業也很精通。他們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把水利的事辦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由於這些原因,非常不利於農業生產。
  • 帝俊族系分析與炎帝後人水神共工頭撞不周山的故事
    相傳上古時期,天神帝俊有三個妻子:一是羲和生十日;二是生十二個月亮,並給月亮洗澡的常羲;三是生了三身國的娥皇。關於炎帝後代子孫傳說炎帝的妻子,即赤水氏的女兒聽沃(yao)為炎帝生下炎居,炎居生了節並,節並生了戲器,戲器生了祝融,祝融降臨到江水邊居住,在那裡生了水神共工。
  • 《山海經》共工撞倒的不周山,原來並非虛構!專家:可能存在的
    相信大家都聽過神話故事吧,那你知不知道,其實大多數的神話故事都是在《山海經》中記載的呢,比如說共工怒觸不周山,盤古持斧開天闢地和女蝸鍊石補天就都是從《山海經》中記載的。對於這些神話,大家自然是不相信的,只是當做故事來看,但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行,就比如說不周山,這被共工撞倒的不周山,其實是真的存在的。
  • 女媧為何補天,不周山又在哪裡?或許就在崑崙山的地下世界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共工怒觸不周山。而這不周山,乃是支撐地下世界的重要支柱。這一撞不得了,天空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原本位於地上世界的水源,沿著這個漏洞,源源不斷注入地下世界。這就是共工怒觸不周山和女媧補天的故事。現在看來,只有天空原本就是石頭,才能用石頭來修補。如果像現在一樣,根本無法用石頭來補天。所以,女媧補天的傳說更像是來自地下世界。看到這裡或許有人疑問,既然崑崙有地下世界,那麼這個世界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 上古神話人物|水神共工:被鎮壓被放逐 但我依然曾是九州霸主
    上一次我們聊到了神話記載裡的水神/冬神玄冥,然後就有朋友問:水神不是共工嗎?的確,共工作為水神的名氣比玄冥大多了,尤其是他怒撞不周山的故事,更是我們中國神話中濃墨重彩的一章。通常大家聽到的故事版本是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大戰,共工勢弱一氣之下撞倒了支撐天地的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雨水瓢潑、洪水滔天。然後女媧煉五色石補天拯救黎明於水火。
  • 共工觸不周山,並非是與祝融而戰,倒是和顓頊有關!
    《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共工乃祝融之子,如此怎能一戰?所謂的共工與祝融之戰,記載於《史記·三皇補紀》為唐代著作。
  • 傳說中的不周山在今天什麼位置?你知道嗎?
    不周山,意為「不完整的山」。是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是一座神山,傳說不周山原本是一根支撐天地的天柱。在這裡,誕生了一個著名的上古神話——共工怒觸不周山。神話傳說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之後,神靈司掌管著萬物的生息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