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觸不周山,並非是與祝融而戰,倒是和顓頊有關!

2020-12-15 道士的聊齋

共工乃祝融後代,而祝融是炎帝後代。

所以在此提醒一下,共工祝融不是什麼祖巫,中國神話中也沒有什麼巫族,所謂的十二祖巫皆是諸夏先祖和先天神聖,斷然不是什麼不知天和的濁道祖巫。

《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

共工乃祝融之子,如此怎能一戰?

所謂的共工與祝融之戰,記載於《史記·三皇補紀》為唐代著作。

共工觸不周之山,時為帝爭,這也是炎帝一系最後的大反擊,奈何天不遂人願,共工敗北顓頊手中。

炎帝與黃帝戰之,黃帝險勝,降炎帝而吞其勢!

刑天不服,舉兵攻黃帝,落敗,被殺!

夸父舉旗自稱炎帝,兵敗,被應龍所殺!

時後,蚩尤連眾反擊,不敵!盡此,炎帝所部皆被黃帝吞併,然亦有不服者潛伏。

顓頊欲要絕天地通,眾神力者多有不服,共工見此,覺得時機已到,聯合不服顓頊者而伐顓頊。然顓頊上承天地,下連眾神,加之巫鹹眾巫和天吳倒戈,所以共工所領眾神不敵顓頊所領眾神,落敗,就此顓頊掃平所有障礙,絕天地通成功。

巫鹹眾巫是誰強就聽誰的,此次絕天地通有損其利益,欲助共工,可巫者乃通天地神明者,執神之命令為先。然五方天帝,顓頊和共工欲爭北方天帝,其餘天帝有二乃黃帝和其長子少昊,餘下東方天帝伏羲不管此事,南方天帝炎帝早已被壓服,故眾巫只得咬牙認了乖,反戈一擊!

而天吳本是炎帝一系屬神,可共工奪走天吳水神權柄,北方屬水,得水神之位,便是向著北方天帝多靠近一步,權柄被奪,天吳自然懷恨在心,所以早就起了報復之心,可共工奪水神之後,並沒有做出什麼過激行為,反倒是做了不少好事,籠絡了不少人心。天吳也鬥不過共工,所以自然而然就隱藏了此心思。他等待機會的到來,他知道共工的野心,有著復甦炎帝一系的願望,重掌這天地,直到顓頊繼位準備絕天地通,共工看到了希望,他天吳何嘗沒有看到希望?

顓頊勝共工後,奪祝融與共工之名,安於後代之上,名為祭奠偉大,實為羞辱!

《大荒西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是處搖山,始作樂風。

《文子》曰:「共工為水害,故顓頊誅之

《列子·湯問》:「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相關焦點

  • 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在不周山爭奪的不是祝融,而是這個!
    據《山海經》記載,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當年在不周山下相爭,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最後共工不敵祝融,惱羞成怒,憤而撞向不周山,導致天柱斷裂,天塌地陷。後來才有了女媧鍊石補天的故事。這裡有個疑問,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為什麼要在不周山打架?他們到底在爭什麼?其他神仙為什麼不進行阻止?
  • 「共工怒觸不周山」背後的上古歷史
    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列子·湯問》這就是神話「女媧補天」和「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始版本,事實上這兩個故事並無交集,而是東漢學者王充將「共工怒觸不周山」作為了「女媧補天」的背景。目前史學界對於上古記載,最為可信的是《尚書》。
  • 共工怒撞不周山,傳說中的不周山到底在哪?《山海經》給出了答案
    在「蓋天說」興盛之時,又出現了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傳說。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傳說,在人類誕生以後,神靈司掌管著萬事萬物的生息繁衍。隨著相柳逃跑、浮遊戰死,共工的羽翼數剷除。此時的共工無法再戰,狼狽逃出戰場。接著,共工來到不周山,此時他已經心力交瘁,祝融等人還是緊追不捨。共工知道憑藉自己的實力無法戰勝對方,但他不甘心示弱。於是,共工用盡渾身法力,用腦袋撞向山石,力量如同猛獸一般,使得支撐天穹的不周山竟從中斷裂。
  • 上古神話中,共工怒觸不周山後發生了什麼?回答女媧補天你就錯了
    在古代神話典籍《山海經》中,有一座生來就不完整的山,名為「不周山」。這「不周山」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不周山也叫「天柱」,它連接著凡間和天界,凡人只要攀上不周山的巔峰,就能達到天界,成為仙人。成佛需要九九八十一難,成仙同樣難於登天,不周山終年飄雪,嚴寒刺骨,哪怕是皮糙肉厚的洪荒異獸都不能踏足半步,何況是孱弱不堪的凡人?
  • 共工:「怒撞不周山」真的存在,但現實版本,應該是這樣的
    最早記錄在戰國列禦寇的《列子·湯問》當中,《列子·湯問》有云: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共工與顓頊爭皇上,當然,那時候還不叫皇上,叫帝,不小心打了敗仗,打了敗仗怎麼辦?
  • 《山海經》共工怒觸不周山,挑戰人神禁地,爆表的力量是正還是邪
    前言《山海經》:最近寫了幾篇有關上古神話的文章,所以經常接到讀者朋友們的私信。在私信裡提出了很多有關上古神話的疑問。最多的有一條,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共工究竟是邪神還是正神?」。作為今人的我們可以以出場背景和結果為準劃分——造福於民的就是正神,有害於民的就是邪神。比如共工治水的場景,就是正神。比如發生戰爭時,利用水對抗,害了民眾,這時候就可以看作是邪神。我們以他怒觸不周山為例來評判一下。
  • 共工怒觸不周山,天塌地陷洪水泛濫,卻成就女媧補天之功績
    如果僅僅看到了共工怒觸不周山這件事情,而不了解共工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當時共工所處的環境,這樣只能得到很片面的結論,共工是個大惡人。根據史料記載,共工尤其重視農耕和水利,雖然共工治水失敗,但是在發展農業上有突出的貢獻,怒觸不周山其實也是無奈之舉,並非是罪大惡極。
  • 山海經記載遠古戰爭,實驗室就在不周山,共工祝融都是實驗品
    像共工怒觸不周山、夸父逐日、后羿射日這些傳說,以及各種奇形怪狀的生物,在山海經、列子和淮南子,這些書中都有記載。 然而,這僅僅是神話故事嗎,還是說,歷史上真的發生過這樣的大事件?
  • 水能克火,水神共工為何不勝火神祝融?您看自然中的這個反常現象
    造成這個結果的,是上古的兩位大神水神共工和火祝神祝融。兩位神仙開戰後,共工被打敗,怒撞不周山,以示自己不服輸的決心。「源易緣」注意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周易》中,五行的自然規律是:水能克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依次隔位相剋。那麼,共工名為「水神」,祝融名為「火神」,為何卻出現意外情況:火神祝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呢?
  • 「上古五帝」第2篇:共工怒觸不周山,帝顓頊創製九州
    如今,共工和顓頊爭奪帝位,又沒幹贏,這叫共工如何不氣?可就算是氣死了,這帝位也是顓頊的了,這能怎麼辦呢?於是,共工也開始作妖了……顓頊帝做了部落聯盟老大後,共工約集心懷不滿的天神們,共同反對顓頊,準備打群架了。顓頊一看,這是要跟我比人多啊!既然你共工向找虐,那我也不能讓你失望啊!
  • 進來看看共工!
    大禹率華夏之民趕走共工後,一鼓作氣,把洪水排完,又馬不停蹄的把黃河疏導到東海,並用太行山的石頭,在黃河兩邊築起又高又厚,十分堅固的堤岸。2.共工怒觸不周山(有三種觸不周山的傳說)(1).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戰而怒觸不周山:盤古開天劈地和女媧造人之後,天地間發生了一場大戰。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水火不容,大打出手。
  • 《地球一日遊》62.共工怒觸不周山
    62.共工怒觸不周山天剛泛出魚肚皮,女媧他們就上路了。女媧回望龍星客棧,充滿無限留戀之情。這裡曾經搶救過炎帝,曾經孕育了地球人類,包括被M星人控制的蚩尤部落,現在又復活了共工。它是生命的庇護所,是人類的搖籃。共工終於恢復了自由之身,一路上,大口呼吸山間的新鮮空氣,舒暢至極。木乃伊是M星人囚禁俘虜的方式之一,共工復活,誓要報仇雪恨。
  • 女媧為何補天,不周山又在哪裡?或許就在崑崙山的地下世界
    很快,祝融在共工的地盤發現了新能源,並佔領了共工的領地。共工非常不高興,去找西王母說理,但是大家都明白,在這個暗無天日的地下世界,光和熱遠比水源更重要,於是大家沒有理會共工。無奈之下,共工索性衝冠一怒,與祝融大打出手。
  • 帝俊族系分析與炎帝後人水神共工頭撞不周山的故事
    帝俊子嗣眾多,生了晏龍,晏龍最初發明了琴和瑟兩種樂器。帝俊另外還有八個兒子,他們最早創作出歌曲和舞蹈。帝俊生了三身,三身生了義均,這位義均便是帝堯身邊的大臣巧錘,他最早發明了世間的各種工藝技巧。后稷最早開始播種各種農作物。后稷的孫子叫叔均,這位叔均最初發明了使用牛耕田的方法。
  • 盤點上古五行之神,水神共工火神祝融在其中,其他三個你知道嗎?
    相信大家對於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都有所了解,而水神共工撞倒不周山,導致天破了一角,也因此有了後來的女媧補天等等一系列的神話故事。那麼除了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還有其他三位神分別是誰呢?就讓北暮帶大家了解一下。水神共工水神共工是女媧伏羲政權時期的人物,共工氏是一個部落的名字。
  • 關於女媧、三皇五帝、祝融、共工
    再說一下三皇五帝,《山海經》中更是沒有這個明確的概念,其中提到的帝者很多,之前的文章也講過三位被提及的帝者,「帝俊,炎帝、黃帝」,顓頊和大禹也是多次被提到,當然還有一些沒有這麼顯著描述的帝者「少昊、帝舜、帝堯、帝嚳、帝丹朱」等。並沒有明確描述燧人氏和神農氏,也沒有明確伏羲大帝,所以所謂的「三皇五帝」也是後人從別的傳說和資料裡整理形成的概念。
  • 《山海經》五行之神:火神祝融和水神,關於怒撞不周山的一點猜測
    們在神話傳說中可能只知道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一起激戰,最後怒撞不周山,導致女媧補天等神話傳說,卻很少知道另外的三神是誰?他們的形象究竟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水火兩神的故事吧~火神祝融同時,他也是炎帝的子孫,顓頊的孫子,由祝融形成的祝融文化,也在歷史上頗具影響力。據《史書》記載,祝融一族原本就是以善用火而聞名的部落,對中華先民使用火的技術作出了突出貢獻,因而到了現代,祝融也是被人們用作火神灶神供奉。另外,在湖南還有一座以祝融命名的祝融峰。
  • 共工與祝融的戰爭
    今天道叔給大家分享一下,——共工與祝融的戰爭。上古時期,有一個水神叫共工;有一個火神叫祝融。兩個都是天帝派譴下凡管理江和山的正神,一個管水,一個管火。有一天,共工一個部下九頭蛇精見閒得無聊,給共工出了個餿主意說:「我們現在兵強馬壯和祝融來一場比武效量,看誰能更高一鑄」!共工本性殘暴貪婪,聞言大喜!準奏九頭蛇精說法。
  • 上古神話人物|水神共工:被鎮壓被放逐 但我依然曾是九州霸主
    通常大家聽到的故事版本是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大戰,共工勢弱一氣之下撞倒了支撐天地的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雨水瓢潑、洪水滔天。然後女媧煉五色石補天拯救黎明於水火。有人說這個祝融指的是官職,是兵部,指的是統治者派兵部鎮壓共工氏,有道理,那如果這樣,這個共工和祝融,就不是咱神話傳說中的水神和火神,如果是普通人撞個不周山哪裡會鬧出天塌地陷的事,所以這個故事完全就是個四不像。難怪有部分學者認為共工和祝融大戰的故事純屬對「水火不容」這個詞的附會想像。
  • 共工與祝融之戰,到底是史前核大戰,還是劇烈造陸運動
    水神與不周山共工與祝融之戰傳說盤古開天闢地後,大地渺無人煙,毫無生氣,天神女媧看見後,就用泥土和水,照著自己的模樣,捏出了人類。隨著人類的繁衍,各種矛盾也進一步激化,一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爭神,看誰的神力更大,就發生了很大的戰鬥。顯然,水神共工的能力要稍遜一籌,敗給了火神祝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