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乃祝融後代,而祝融是炎帝後代。
所以在此提醒一下,共工祝融不是什麼祖巫,中國神話中也沒有什麼巫族,所謂的十二祖巫皆是諸夏先祖和先天神聖,斷然不是什麼不知天和的濁道祖巫。
《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
共工乃祝融之子,如此怎能一戰?
所謂的共工與祝融之戰,記載於《史記·三皇補紀》為唐代著作。
共工觸不周之山,時為帝爭,這也是炎帝一系最後的大反擊,奈何天不遂人願,共工敗北顓頊手中。
炎帝與黃帝戰之,黃帝險勝,降炎帝而吞其勢!
刑天不服,舉兵攻黃帝,落敗,被殺!
夸父舉旗自稱炎帝,兵敗,被應龍所殺!
時後,蚩尤連眾反擊,不敵!盡此,炎帝所部皆被黃帝吞併,然亦有不服者潛伏。
顓頊欲要絕天地通,眾神力者多有不服,共工見此,覺得時機已到,聯合不服顓頊者而伐顓頊。然顓頊上承天地,下連眾神,加之巫鹹眾巫和天吳倒戈,所以共工所領眾神不敵顓頊所領眾神,落敗,就此顓頊掃平所有障礙,絕天地通成功。
巫鹹眾巫是誰強就聽誰的,此次絕天地通有損其利益,欲助共工,可巫者乃通天地神明者,執神之命令為先。然五方天帝,顓頊和共工欲爭北方天帝,其餘天帝有二乃黃帝和其長子少昊,餘下東方天帝伏羲不管此事,南方天帝炎帝早已被壓服,故眾巫只得咬牙認了乖,反戈一擊!
而天吳本是炎帝一系屬神,可共工奪走天吳水神權柄,北方屬水,得水神之位,便是向著北方天帝多靠近一步,權柄被奪,天吳自然懷恨在心,所以早就起了報復之心,可共工奪水神之後,並沒有做出什麼過激行為,反倒是做了不少好事,籠絡了不少人心。天吳也鬥不過共工,所以自然而然就隱藏了此心思。他等待機會的到來,他知道共工的野心,有著復甦炎帝一系的願望,重掌這天地,直到顓頊繼位準備絕天地通,共工看到了希望,他天吳何嘗沒有看到希望?
顓頊勝共工後,奪祝融與共工之名,安於後代之上,名為祭奠偉大,實為羞辱!
《大荒西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是處搖山,始作樂風。
《文子》曰:「共工為水害,故顓頊誅之
《列子·湯問》:「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