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上古」五:共工氏才是那個最早的霸主

2020-12-15 訫立史

共工氏是上古傳說中繞不開的角色,因為他是「大家」的共同敵人。自顓頊開始,接下來的堯、舜,以及鯀、禹,都有與共工氏為敵的記載,那麼共工氏真的活了那麼久?真的那麼壞?

講共工之前先說一個有趣的典故,古代人管政權叫「江山社稷」,現在叫「共和國」,這兩個詞裡面涉及到了三個上古人物,分別是后土、后稷和共工,后土、后稷好理解,後面還會涉及到,再單獨講,那麼「共和國」與「共工」怎麼會有關係呢?

其實「共和」一詞是Republic的意譯,之所以要譯為「共和」,是因為中國在西周時期曾經有一個「共和執政」時期,「共和」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我們在此不討論,但共伯和是確有其人的,他的封地就在「共」,而這個「共」地在上古時期曾經是共工氏的領地,這個地方古代叫共城,位於今河南輝縣市境內。

我們來看看古文字中「共」字的寫法。

「共」字最早的寫法

這個「共」字常見於楚帛中,很可能是最早來自楚地,字的本義是雙手高舉祭品進行祭天。這個「祭品」可能是稻穀之類的收成,而這個儀式被稱之為「供」,「供」其實就是「人共」的合寫。

想想我們的祖先們為了生存篳路藍縷,開荒拓地,一路走來太不容易了,這裡加個公益廣告吧。

「共水」為「洪」,「工水」為「江」,洪和江這兩個字都是由共工而來,所以說,共工的人生軌跡是始終圍繞「水」來展開的,這也無可厚非,因為祝融氏、共工氏所開創的稻農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水利工程,也就是灌溉和防洪,這才是共工被後世奉為水神的原因。

後面我們還會講大禹治水,大禹治水與共工不同,共工治水是為了農業灌溉,而大禹治水是因為遭受了自然災害。

那麼,這裡就有一個疑問了,共工氏的地域跨度為什麼會那麼大,一方面是「江」,一方面是「共」,兩地相隔數百裡,為什麼都會同共工有關呢?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事情:共工氏的擴張。

先來看一下江水與共地的位置。

《淮南子》裡講了一個關於共工與顓頊的神話故事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這個故事講得很浪漫,但這浪漫故事的背後其實是殘酷的歷史,而在這個殘酷的歷史發生之前,作為徵服者的共工氏也曾製造過殘酷,這就是「共工霸九州」

《國語》有:「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

「伯」通「霸」,「九有」相當於「九州」,很多領土的意思,這句話講的是共工氏統治了很大的區域,那麼這個區域有多大呢?

我們還得從時間點和區域來推導他在考古學上的影響範圍,而距今4900年前「共」地對應的正是廟底溝二期文化,而廟底溝二期文化又恰恰是屈家嶺文化對仰韶文化影響的結果。

那麼控制著上古中國的核心區的三種考古學文化類型分別是:大汶口文化屈家嶺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從其演變過程來看,這三種文化其實是同源的,他們也許會分化出多個部落,但都是最早的那個「炎帝」的後裔。

這裡需要補充一點,廟底溝二期文化與山東龍山文化的共性並非是因為底廟溝二期文化是龍山文化的前驅,這兩種文化之間還有近四百年的空白,而是因為兩者都可以追溯到大汶口文化,關係如下。

也就是說,距今4900年左右的時候,仰韶文化已經完全被廟底溝二期文化所替代,這與史料所載的「共工氏伯九有」是吻合的,而共工氏之所以能取代神農氏,應該與屈家嶺文化的稻農業的成功關係密切,也就是《山海經》所載的祝融後裔「是復土穰,以處江水。」而當時的神農氏還在流行刀耕火種,以粟農業為主。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交代過,大汶口文化是炎帝發源地,屈家嶺文化對應的是炎帝後裔祝融氏,而廟底溝二期文化對應的又是祝融後裔共工。這裡再補一張《山海經》所載的炎帝族譜吧。

那麼「伯九有」的共工氏顯然是這些炎帝後裔族群中最強大的那個,很可能是作為盟主而存在的,很多年之後,末代炎帝和蚩尤應該就是憑藉這個強大的聯盟北徵黃帝的,最後以失敗告終,這個我們後面會講。

中國自古以來的天下一統的觀念可能就是從共工時期萌芽的,畢竟對農耕族群而言,統一了才可以協作和互助,這對治水和抵禦自然災害都有極大的幫助,所以當這個統一的模式第一次建立之後,人們就會始終對它有所嚮往,最後形成一種文化。

共工的繼任者就是「能平九土」的后土,這個「能平」可不是簡單地平整土地,作為首領的后土顯然不會做這麼低級的事情,這個「平」應該做平定講,「九土」對應的是共工的「九有」,也就是說,共工打下來的領土是由后土去平定的,而平定的過程當然會包括推廣農業,而這個農業應該包括兩類,一個是他們自江漢平原帶來的「稻農業」,一個是繼承於神農氏的「粟農業」,那麼,這個后土的功績顯然是非常非常大的,解決的是人們的吃飯問題,而吃飯問題永遠是國家的頭等大事,這應該才是祭祀后土的主要原因。「后土」的「後」是上古時期部落對首領的稱謂,相當於後世的「王」,這個用法在夏代還在使用,所以夏代的王是稱「後」的,祭祀即是「示」,那麼祭祀后土即是「示土」,合寫就是「社」。這個「社」是中國歷代王朝都要祭祀的,所以國家政權又稱之為江山社稷,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傳統吧。

「后土」地位最高的時期其實是周代。

《尚書·武成》有:「予小子其承厥志,底商之罪,告於皇天后土。」

講的是周武王弔民伐罪之後,把紂王的罪行報告給皇天和后土,在這裡,「后土」與「皇天」被一同祭祀的,所以我們就有一個成語叫「皇天后土」,「皇天」就是上帝,那麼「后土」的地位可想而知了。周人之所以這麼推崇后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后土就是周人的傳說中的祖先之一,這個我們後面會單獨去講。而漢武帝祭祀皇天后土的典故就是從這裡來的。

我們現在來解答開頭提出的那個問題,為什麼從顓頊到禹,近五百年的時間裡,他們都在與共工氏為敵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共工氏」為什麼會活那麼久,這其實與後世對上古部落的稱謂有關。事實上,在上古時期,一個部落不一定真的有名字,即便有名字也不一定有與之對應文字或符號,所以很難保存下來,但英雄的名字通常會被後人傳說下來,後世就會以英雄的稱謂來稱呼他所建立的部落,並在後面加一個「氏」,這個「氏」是旗幟的意思,所以,共工氏其實就是指共工所建立的那個部落,共工會死去,但這個部落會持續下來,於是稱之為共工氏,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人,這個共工氏前後持續了五百餘年。

而顓頊、堯、舜、鯀、禹等之所以都以共工氏為敵,是因為他們歸屬於不同的文化體系,顓頊等人其實都是黃帝後裔,我們稱之為黃帝後裔族群,而共工氏是炎帝後裔族群,這是兩個不同的文化族群,從上古到戰國,始終保持一種複雜的對抗關係。

因為先秦文獻是以黃帝的立場來講故事的,那麼作為黃帝後裔族群最大對手的共工氏,當然就得以負面的形象出現了。

最弔詭的是,後來的姜姓就是從共工氏分化出來的,而姬姓又是姜姓的分支,這個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給予論證,而姬姜又是現代中國人最主要的祖姓,也就是說,現在中國人的姓氏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有姬姓和姜姓分化出來的,那麼,父系血統都可以追溯到上古的那個共工,而我們又一直把這個「共工」看作是敵人,這不也算是一種「數典忘祖」嗎?

很多時候,就是誰有發言權誰就是正確的,無關乎客觀事實,最無奈的是,它會永遠正確下去。

如果單以血統來看,中國人被稱之為「炎黃子孫」再恰當不過了,並且「炎」在前面,這也算是漢代的翻案吧,但這個「炎」不應該是《史記》裡記載的那個「炎帝」,而是共工的先祖,那個來自東方的炎帝。

相關焦點

  • 「解析上古」六:五帝為什麼是「一家」
    在中國的上古傳說中,共工氏始終是作為反面角色出現的,這與《史記·五帝本紀》裡把炎帝作為反面角色是一個道理,因為掌握話語權的是黃帝派系。太史公的《史記·五帝本紀》裡所記載的「五帝」同屬一個家族,並構成譜系。
  • 「解析上古」九:黃帝、蚩尤與夸父
    在這張圖中,最下面的那個「夸父」才是與黃帝同時代的人物,也就是末代炎帝,而共工稱霸要早於黃帝,這裡為了不混淆,我需要補充一下,共工氏是一個氏族名稱,是共工這個人建立的,逐鹿之戰很多年後,與顓頊爭帝的那個就是共工氏,也就是共工的後裔。
  • 共工氏的自白:「哥只是個傳說,不周山的倒塌跟我沒半毛錢關係」
    最可氣的是哪些寫小說的,為了博人眼球,更是怎麼引人,就怎麼寫,才不管什麼歷史真相呢。象那個元末明初的羅貫忠,一部《三國演義》把曹操糟蹋成什麼樣子了,反倒是把關羽抬那麼高,讓明清以後的民眾們都建了關帝廟來膜拜。這咱也不扯了,我就想與大家聊聊,通過歷代史者和小說家們的演繹,我是如何由一個氏族首領演變成惡神的。
  • 「解析上古」七:「后稷」才是那尊最重要的神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都是以部落戰爭和部落遷徙為主線來論述上古的,這是因為史料更熱衷於記載戰爭,其實於人類而言,戰爭並不是需求,生存才是。所有的戰爭與遷徙都是以生存為目的,究其本質還是為了能讓自己以及子孫吃上飯、活下去,這不僅是人的本能,也是所有生命的本能。
  • 上古神話人物|水神共工:被鎮壓被放逐 但我依然曾是九州霸主
    (詳情可參考:女媧補天 )要說源頭,目前可考最早記載共工祝融大戰的是唐朝司馬貞的《三皇本紀》。《史記·補三皇本紀》(唐·司馬貞):「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
  • 「共工怒觸不周山」背後的上古歷史
    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列子·湯問》這就是神話「女媧補天」和「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始版本,事實上這兩個故事並無交集,而是東漢學者王充將「共工怒觸不周山」作為了「女媧補天」的背景。目前史學界對於上古記載,最為可信的是《尚書》。
  • 《神魔之塔》將實裝「上古諸神」 系列角色
    《神魔之塔》運營團隊在6月13日宣布, 17.3 版本遊戲「卷開上古仙眾佚事」更新將於下周一登場,一眾「上古諸神」系列角色將藏身於「生命靈泉」專屬抽卡匣等待召喚師的召喚。 「兩儀陶鈞・東王公」、「瑤池婉妗・西王母」等 8 位「上古諸神」系列角色將藏身於「生命靈泉」專屬抽卡匣中。他們個個身負絕技,每位更擁有「仙力」、「暴擊」等隊伍技能,實力強大。
  • 黑暗模式才是計算機最早的「名門正統」?
    來源:愛範兒什麼時候開始,「黑暗模式」這樣一個 app 皮膚級的功能開始變成了系統級支持?黑暗模式究竟有什麼用,在黑暗模式流行前,我們不是也用的好好的?黑底才是計算機最早的「名門正統」實際上,在計算機誕生的早期有一段時間一直都是只有「黑暗模式」,或者說是深色界面。在 20 世紀 60-80 年代時,當時計算顯示設備是陰極射線管(CRT),但卻只能支持單色的顯示。就像我們在黑客帝國中看到那樣,黑底綠字是當時單色顯示器的常態。
  • 最早的拼音文字簡說
    漢字是中國人的文字,拼音是漢字的注音,圖像是文字曾經的樣子,「從左到右」是漢字書寫、排版的方向。這是如今我們所熟悉的「漢字」,卻不是它曾經的樣子。作為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漢字」都經歷了怎樣的故事呢?
  • 「熱大爆炸宇宙學模型」的創立者最早提出「遺傳密碼模型」
    然而,在宇宙的角度來看,地球的元素豐度並不是典型的,如果把尺度放得大一些,利用光譜學研究星光,「氫」才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其次是「氦」,它們兩者佔宇宙中所有原子的99%以上,接下來才是氧和碳。不幸的是,當時的「大爆炸理論」並不能解釋宇宙的元素分布比利時天文學家勒邁特雖然頂著「大爆炸之父」的名譽,雖然他是那個曾經證明了愛因斯坦是錯誤的人,但是他的理論卻與現實背道而馳,在勒邁特的模型中,宇宙始於一個單一的、質量巨大的「原始原子
  • 上古始祖之女媧氏
    較晚時候才出現女媧摶土造人的記載。《太平御覽》說,女媧用黃土塑造人,但工作繁重,力有未逮,於是用繩子在泥潭中抽打,濺起的泥點就成了無數人類。開創婚姻女媧造人的傳說根源,來自於女媧作為婚姻之神的身份。這一形象的建立正因為女媧創立了婚姻制度。《路史》認為女媧規定了以姓氏來安排婚姻。
  • 「推文」五本男主是奴隸的小說,救贖那個忠犬死士,暖心又治癒!
    2、《回到反派少年時》作者:五朵蘑菇【短評】女主是魔界公主,前世魔尊被打敗,女主淪為底層,天天挖礦受盡欺辱,死在人魔大戰之中。男主原本是女主府上的寵侍,最後憑一己之力反了新魔尊。「推文」五本快穿救贖文,穿越三千世界,為黑化反派送溫暖!
  • 「上古五帝」第2篇:共工怒觸不周山,帝顓頊創製九州
    根據《水經注》記載,昌意才德不行,不能繼承帝位,且還被降職了,成為若水的諸侯,後來娶蜀山氏之女昌僕為妻,在若水之野生下了顓頊。但相較於酈道元的說法,我更願意相信第二種說法。傳說之所以是傳說,就是傳的人多了,說法也就多,故事就更神秘了,真相也就更加撲朔迷離了。
  • 微軟公布《帝國時代 2:決定版》首個官方擴展包「西方霸主」
    軟在《帝國時代》官方網站公布了《帝國時代 2:決定版》的首個官方擴展包「Lords of the West」。擴展包含有兩個全新的文明和三個完全配音的新戰役。新文明分別是「勃艮第」與「西西里」。勃艮獨特單位是「馬上輕裝兵」,而西西里的獨特單位則是步兵單位「薩金特衛兵」。新戰役設定在西歐和地中海,分別為:「長腿愛德華」、「西方大公爵」和「歐特維爾家族」擴展包還帶來了 16 個全新的 Steam 和 Microsoft Store 成就。
  • 部分「出馬弟子」所供奉的「五架娘娘」
    文 | 胡小仙圖 | 五家娘娘「五架娘娘」,最早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還沒有微信,據說遼寧省內部分地區,有不少弟馬的堂單上都有五架娘娘。那時候,聽說五架娘娘的作用是負責查陰、過陰一系列事務,俗稱就是「跑地府的」。
  • 「推文」五本民國甜寵文,穿成反派大小姐,忍不住撩了那個少帥!
    「推文」五本亂世甜寵文,他是一代梟雄,願為她一統天下!「推書」五本年代救贖文,穿越特殊年代,拯救那個他!「推文」五本古言宮廷文,古代帝王和他的掌心寵,又甜又撩!
  • 「視頻」小白測評特輯手機簡史:昔日霸主 HTC&索尼的沒落之路
    「小白測評」手機簡史特輯昔日霸主 HTC&索尼的沒落之路視頻時長*28min59s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手機簡史正史系列更新,目前在售的主流品牌我們基本都聊完了~本期要聊的是兩個昔日霸主:索尼和HTC,這兩家都有自己的高光時刻,尤其HTC還曾經一度登頂過手機品牌全球第一
  • 談明代「秘密宗教」中「觀音老母」及蓮池大師譴責的「五部六冊」
    這些都是羅清所創的新興宗教—「羅教」或「無為教」所強調的看法。如其他後起的新興宗教一樣,它是以在家人為主的團體,並有千禧年的期望。羅清寫了五本被稱為「五部六冊」的寶卷,於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出版。
  • 《上古捲軸5:天際》傳奇攻略版厚達1100頁
    預計在6月上旬隨著《上古捲軸5:天際(The Elder Scrolls V: Skyrim)》傳奇版推出的Legend Collectors Editon(傳奇收藏版)攻略本公開,。
  • 解析新第三方登錄方式——蘋果登錄「Sign in with Apple」
    現在,蘋果的APP都需要在第三方登錄這裡接入「 Apple 登錄」(Sign in with Apple),這篇文章給大家解析說明下蘋果登錄是什麼,以及如何實現和設計的問題,接下來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希望能給產品和設計的朋友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