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是教育中的洪水猛獸?爭議不斷,你怎麼看

2020-12-10 教育我說

引子

「所有同學,請放下手機,抬起頭來。如果你不收手機,我就幫你收了。」

這是我每次上課前,必說的一句話。今天也不例外,這已經是我今天在這個班連上的第四節課了,也是第四次重複這句話了。沒辦法,只要一下課,學生就立馬拿出手機,立刻遊戲走起來。直到上課鈴響,如果不強調收手機,他們一定會一直玩到下課。

多數學生還是很聽話的,都會配合的收起手機,抬起頭跟著老師節奏上課。但是總有一部分趁老師不注意,繼續著他的「王者」或者「吃雞」。

每當發現偷偷遊戲的學生時,老師會去警示學生,甚至會去收他們的手機,此時就會出現尷尬甚至衝突的一幕,學生會表現的相當激烈,甚至是頂撞老師。

那一瞬間,遊戲蒙蔽了他的理智。

這就是當下課堂教學中的最突出的問題——手機。有人說,手機是當下教育中的洪水猛獸,是侵蝕學生靈魂的「毒品」,是水火不容的天敵,尤其是手機中的遊戲,那是摧毀學生的精神鴉片。

因此,很多學校拒絕手機入校,拒絕手機進課堂,仿佛學生在學校只要拿出手機,那就是異類,就要千夫所指。手機真的那麼不堪麼?為什麼學校都對手機如此敏感,是不是大題小做?面對手機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處理?且看我的分析。

手機進課堂,爭議頗多,有贊同,有反對,也有觀望者,但是反對的聲音佔主流。

1.反對者

關於手機進課堂這個問題,很多學校和家長的態度是一致的——堅決反對。

手機對學生的吸引力太大,尤其是對年齡小和意志不太堅定的學生而言,簡直是致命性的誘惑。沒有手機,他們尚可以跟著老師節奏上課,一旦有了手機,他們會漸漸倒戈,成為手機的死忠。

而且現實情況確實如此,如果一個老師只是講課,不管不顧學生,你看吧,半節課後基本上所有學生都在玩手機。這就是手機強大的危害力。

2.支持者

科技在發展,生活在網絡世界的學生們,應該充分享受科技帶來的成果。手機進課堂不是什麼洪水猛獸,老師們如果把課堂設計好,充分發揮手機的功能,展現現代科技在課堂中應用,一定能吸引學生利用手機參與教學,而不是抱著手機玩遊戲。

看看這些年省級國家級的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就在大力提倡信息化進課堂,學生如何感受到教學中的信息化,手機就是最好的載體。國家都在大力支持,學校應該轉變思路,用好手機,用活手機,而不是一味反對。

其實,我也接觸過支持手機進課堂的學校,跟他們也進行過深入的交流和實地探訪。學校的意思是,沒有手機時,他們的課堂也就是那樣,學生睡覺,聊天,發呆,反正就是不學習。既然已經這樣了,為何不換換思路,他們通過學校信息化建設,實現wifi全覆蓋,採購網上學習平臺,將手機進課堂全面放開,校長帶頭示範,全力推進學校課堂信息化建設。還別說,還真的是有不小變化,我實地看了看雖然並不是所有課都用手機,但是你可以發現手機是輔助工具,是有益補充。我看到學生課堂上使用手機參與教學,效果還不錯,沒有想像的那麼不堪。

但是,領導私下裡說,真的很難推進,阻力太大。五年時間,他們投入了幾千萬完善提升硬體,培訓教師;制訂了多項激勵政策,鼓勵教師甚至是行政命令要求教師,學習提升教師利用手機參與教學的能力。曾經也出現千夫所指的情況,也出現過實在堅持不下去的情況,還好,都咬著牙過來了。但是這個事情,不是所有學校都能複製的。

3.觀望者

其實,我就是一個觀望者。我能看到使用手機的課堂如何現代化,也能看到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中,教師是如何嫻熟從容的引導學生利用手機完成教學任務。但是,我怕這是他們想讓我看到的,我其實想看到的是最真實的情況。

我有幾點擔心:我擔心,在課堂上手機一旦拿出來,就很難再收回去了;我擔心,教學大賽中完美呈現的手機使用效果,究竟有幾成效果能體現在日常教學中;我擔心,究竟有幾人能真正有效地把控住課堂上的手機。總之,我看到了手機能達到的效果,但是這個效果是巨額投資後的效果,是幾個月精心準備的幾堂課的效果,不具備代表性和推廣性。

所以,我很猶豫,也很彷徨。

手機只是時代發展中,影響學生學習的眾多因素中的一個。沒有手機,同樣會有其他形式或載體出現。

其實,手機只是眾多課堂影響因素中的一個,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我們可以往前追憶,沒有手機之前,課堂的「天敵」是什麼?

1.轉筆

「你們不要再轉了,我頭都讓你們轉暈了」,看著歇斯底裡咆哮的老師,我們那時候都是輕蔑的一笑。

我們上學時,人人都會轉筆,一上課,幾十個筆一起轉,想想也頗為壯觀,也難怪老師們發飆。但是只有我們知道,其實轉筆已經變成了機械記憶,不牽扯我們的精力,也不影響我們上課的注意力。

但是,老師們,家長們不這麼認為,他們想不明白,怎麼可能不影響學習。

所以,課堂上禁止轉筆,成為了鐵律。

2.玄幻小說

在我初當老師的那幾年,學生上課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一人一本「大部頭」,基本都是超厚的盜版書,一看名字——玄幻小說。這是那個年代流行的課堂休閒神器。那真的是屢禁不止,老師們收的書都能開個玄幻小說展了。後來手機可以看小說了,大部頭消失了,你會看到學生或是靜靜的,或是皺著眉頭看著手機發呆,沒錯,他在看小說。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學習思考,準備考研呢。

那時,玄幻小說被稱為課堂的洪水猛獸,被各個學校深惡痛絕,小說禁止入課堂,寫進了各個班級的班規班紀中。

3.手機,確切說是手機遊戲

當手機帶著一眾遊戲奔襲而來的時候,比之前猛烈了無數倍,瞬間取代所有課堂影響因素,獨佔鰲頭,成為新時期最為頭疼的社會問題,讓學校和家長最為深惡痛絕。

其實,你以為收了手機就萬事大吉了麼?錯!我收了學生手機,他開始睡覺,我給他叫醒,他又開始跟人說話聊天,反正我就是不聽課,就是不學習,真是愁人。所以,對於不學習的學生來說,有沒有手機都不耽誤他不學習。

中專生多數住校,手機已經成為學習生活標配,應該如何管理。

回到中專生手機管理的問題,中專生基本都是住校,一學期才回家一次,現在生活各處都需要通過手機完成,比如支付,網購等等。這樣的孩子,我們沒法禁止他們使用手機,只能是課堂上統一收手機。但是很多時候,一到下課學生又會拿回自己的手機,甚至學生準備多個手機,一個交,一個自己玩,有的是對策。

因此,對於手機問題,學校有時候也是束手無策,沒有太好的辦法。這才有了堵不如疏——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參與課堂教學的思考。

對於校園中,課堂中使用手機問題,我相信很多讀者也有自己的想法,歡迎大家積極探討,我們也很苦惱該怎麼辦,希望可以獲得好的建議和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大家對學生手機進校園怎麼看#

初中生沉迷遊戲,成績一落千丈,無奈上中專。手遊,真的該治治了

中專上課,只有我在聽課,其他人都在玩手機或者睡覺,我該怎麼辦

新時期教育評價改革開始,中高考、國考、職稱、就業將會有大變化

窮家富養,新時期中專生中普遍存在的「懶」病

相關焦點

  • 銀川中小學生禁帶手機,燒烤店起名引爭議!
    在校期間,禁止攜帶手機等電子產品,這事兒你怎麼看??? 學校因教育教學工作需要學生使用平板電腦的應指定專人加強管理,嚴禁學生使用平板電腦進行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
  • 家長如何處理孩子看手機和電視的問題?真的是洪水猛獸,不能看嗎
    如果有可能,我是不想讓孩子接觸這些電子產品的,只接觸文字書,父母陪著孩子一起看書識字,做遊戲,都比看手機和電視強。可是父母都有忙碌的時候,當孩子還不識字,自己無法看書時,只能偶爾為之了。在孩子的眼裡,手機並不是如大人想像是洪水猛獸,也能學到一些知識,是書本裡學不到的。
  • 中國的家長們:別再把早戀視作洪水猛獸了
    異性之間相互吸引這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被我們的父母視作洪水猛獸。 在情竇初開的年紀,十三四歲的少男少女往往都有一顆悸動的心,可是卻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最後,不懂得保護自己誤入歧途的大有人在。
  • 「高中生玩手機被退學」!學校這些嚴厲「禁手機」規定,你怎麼看?
    最近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不再按時序展現,如果你不和我們互動!以後可能就,再也收不到我們的推送了!所以如果不想錯過內容,記得讀完點一下「在看」,以及星標公眾號!經常來看看我們又更新了什麼,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注!
  • 男人手機裡十之八九都有「鬼」?你怎麼看?
    金星一直以「毒舌」著稱,《金星秀》也誕生過很多膾炙人口的段子,你還記得哪些?!@時間看刻 分享的這條蠻有意思:「咱們中國人的酒文化,已經被糟蹋爛了。以前人喝完酒幹什麼?賦詩一首。現在人喝完幹什麼?開始吹牛!」
  • 「內憂外患」爭議不斷 「老乾媽」怎麼了
    記者留意到,近幾年「老乾媽」「內憂外患」爭議不斷。先是「換辣椒」帶來的「口味變差」。據2015年的媒體報導,「老乾媽」放棄使用貴州辣椒,轉而選擇價格更便宜的河南辣椒。前者單價約12~13元/斤,後者只要約7元/斤;而「老乾媽」系列產品的單瓶價格一直保持在8元~15元之間。
  • 陳莊|對於中國寫意畫,素描色彩不是洪水猛獸!
    我對素描與寫意的一點體會這些年,有關寫意與工筆,國畫與素描的爭論層出不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我看來,素描不是洪水猛獸,寫意只是代表中國繪畫的一種形式。坦白講,全國美展中為數不多的幾張寫意畫,我認為都不該入選,因為水平不行。相比之下,工筆畫畢竟在造型、色彩上有真功夫,起碼不是欺世盜名之作。怎樣才能畫好寫意畫?首先,古代詩詞得學,文言文得會,傳統著作得讀,書法也得會。寫意畫家如果不懂書法,永遠也畫不好,繪畫格調也上不去。可以說書法功底有多深,繪畫格調才能有多高,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一個都不例外。
  • 把黑人當作洪水猛獸,飽受各種偏見!
    把黑人當做洪水猛獸並不是個例,而是很多人心中的第一想法,他們身上,真的存在太多的爭議。 黑人這個龐大的集體遍布於世界各地,他們中很大一部分都來自非洲,有些是通過正規途徑進入外國境內的,有些則可能是通過幾天幾夜漫長的偷渡,才好不容易走出了曾經那個貧窮的地帶。
  • 這家爭議不斷的少兒美術機構教學方式,讓我大開眼界
    我決定繼續旁聽,看看課堂老師怎麼講。日本畫家東山魁夷作品。重複之美,生命之重複。嗯,我好像明白了什麼。孩子們畫面上任何的很快的點、線、面都可以重複,在重複中不斷改變。看看爭先恐後舉手的孩子們,好像他們是聽懂了。
  • 「國民遊戲」王者榮耀為什麼飽受爭議,是教育障礙還是文化符號?
    而極高的曝光度常常能引發廣泛的爭議,近年來關於王者榮耀的負面新聞不斷,家長老師痛斥王者榮耀迷了孩子的心竅,孩子偷錢買皮膚,打賞主播,上課偷偷玩王者……一經爆出即是熱點。另一方面,王者榮耀創作團隊又積極與長城、敦煌、川劇等等文化遺產合作,將自己為打造現代文化傳承的載體。那麼王者榮耀究竟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毒瘤還是現代傳承文化的符號呢?我們往下看。
  • 遊戲不是洪水猛獸,這款遊戲能帶玩家們了解軍事知識!
    "XXX,你怎麼天天玩遊戲?" "你學習不好就是因為老坐在電腦前面!" "你發燒了?肯定是因為電腦玩多了" "我家孩子哪都好,就是沒事喜歡玩電腦" "我的教育很成功,但孩子老是玩電腦遊戲,被遊戲毀掉了" 相信不少朋友都對上面那些話耳熟能詳,甚至很多就發生在自己身邊。甚至可以天天聽到這些語言。
  • 於正退出,爭議不斷,看《我就是演員3》我們在看啥?
    於正的退出,對於節目組來說,既是危機,也是機會。 除了導師爭議,演員爭議,從節目開播到現在也是一直存在的。先是對李汶翰的質疑,再到對謝可寅的認可。流量與演技,偶像與演員,關於這些的討論,是行業裡一直都不斷的。這期,是金子涵。
  • 蘋果推出329元透明手機殼引起網友爭議,你願意購買嗎?
    本文原創首發於百家號,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你認為手機殼售賣多少錢比較合適?不過蘋果公司推出了一款329元的透明手機殼引起了大家的廣泛爭議,對沒有錯這款普普通通的矽膠手機殼的售價就是329元?這真是讓人匪夷所思?329的手機殼究竟會有人買嗎?
  • 某大學規定「教師和學生在上課時均不能玩手機」,對此你怎麼看?
    今天,大家分享一道結構化面試真題,這是教育政策類的題目,是這樣說的:某大學規定教師和學生在上課期間均不能玩手機,對於這個規定,你怎麼看?對於這種結構化的題目,要分三步來回答。首先要提出觀點,然後論證觀點,在論證的過程中,如果有多方面原因,要分清層次,最後落實觀點。來看一下應該如何作答?教師和學生在上課期間玩手機,不可避免地會對教師教學的效果和學生聽課的質量產生影響。該大學出臺此項規定,不僅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保證教學質量,也是對當前低頭族、手機控現象的反擊。我認為此舉值得肯定。
  • 手機是買新不買舊,對此你是怎麼看的?
    手機是買新不買舊,還是早買早享受?你怎麼看?其實很多人買手機根本不會考慮舊手機或者早買早享受的,除非是數碼愛好者,就想要各種體驗最新手機功能的人,很多人也是衝著自己的需求去購買的,也有很多人是自己想要的功能和需求做出的買手機的念頭!而追求買新手機,早買早享受基本上就是愛科技數碼的年輕人!
  • 教育機器人怎麼連接網絡_教育機器人的作用
    打開APP 教育機器人怎麼連接網絡_教育機器人的作用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02 09:07:02   教育機器人怎麼連接網絡   機器人以科技和神秘感佔據兒童玩具禮品的榜首,不知不覺中早教機器人目前在小朋友的朋友圈中也火了起來。
  • 老師勒令學生砸手機,這個地方教體局這樣做,你怎麼看呢?
    手機,這個我們天天使用的工具,在今天的父母與孩子之間,在老師和學生之間已然變成了手雷。記得在馮導的電影《手機》裡面我們深刻體會到了手機的另一面,可是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這種因為手機導致師生關係不和,導致家校矛盾的比比皆是。
  • 這部國產紀錄片,每天看一集,緩解了我的教育焦慮
    最近看了一部很好看的教育紀錄片《生命·成長》第二季,紀錄片邀請了教育學、心理學、生命工程學等各個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教育的可能性。紀錄片以純訪談的形式展開,清晰明了,大咖們的觀點深入淺出。關於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如何培養適應未來世界的孩子?
  • 陳情令爆火後被不斷複製,你怎麼看?
    其實每一部小說,我們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哪個人物,可以說沒有一個人能夠演得讓所有人都一致認為他合適,就是我心中的那個角色,但是陳情令的改編獲得了特別大的成功,受到了很多讀者的歡迎,所以耽改成功與否,與電視劇的製作,演員的選擇和演技等都有很大的關係。
  • 孩子不能看電視?教育專家:為電視平反,你家寶寶也可以看
    但那些聲音,很快被反對的聲音蓋過了……接著上場的教育專家,為大家解讀了,"孩子看電視到底是不是壞事情"這一話題。我覺得受益匪淺,也顛覆了一些我的固有認知。孩子為什麼愛看電視?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孩子那麼愛看電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