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都在打太極!浙大學子們苦練太極成高手,22萬人點讚這場大型補...

2020-12-17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王湛 通訊員 黃子洋 王可心 邱伊娜

一晃三個月,居家上課的浙大學生迎來了短學期的期末,但讓很多學生傷腦筋的卻不是論文和考試,而是練習太極拳。

太極拳和體育舞蹈是浙江大學體育與藝術部唯二有慕課教學的體育項目,因此居家鍛鍊期間,學生們必須選擇中間一項作為他們的體育課,許多新手便開始了漫漫探索太極拳之路。

視頻作業提交期限將至,學生們使出渾身解數,突擊練習太極拳,有的甚至做夢都夢到了太極拳。

了解到學生們的情況,浙江大學公共體育與藝術部的高級教練徐曼,在釘釘群發起了太極拳線上考前輔導站,同民族傳統體育團隊的老師們一起,為學生示範並糾正太極拳動作細節。

令徐曼驚訝的是,線上太極拳輔導班異常火爆,一天之內釘釘群成員就滿了1000人上限,每場直播觀看人數破3000人、點讚數也破了22萬。

徐曼的線下教學

方向錯、手腳亂怎麼治?

就算熬夜不養生也要把養生太極打好

人文學院哲學1801的陳泓伊就打太極到了半夜12點,她花了兩天的時間練習「白鶴亮翅」、「摟膝拗步」和「攬雀尾」這三組動作。

她說:「沒想到太極打久了腿也會酸,只能模仿視頻裡的動作學一會兒歇一會兒,一組動作從熟悉動作流程到完善腕部和足部的具體動作需要大概2小時,幸好我終於從『從絕望到入門』了!」

在學生們眼中,太極是一項養生而輕鬆的運動,因此前期並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期末遞交視頻作業時,才發現打好太極不易。

學生們需要正面拍攝從起勢到右攬雀尾結束的三組動作,這些動作是二十四式太極拳中難度最大的,完整打完三組動作需要約2分鐘左右。比如「白鶴亮翅」的一個動作,就是上體稍左轉,右腳向前跟步,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於胸前,右手向左上劃弧,手心轉向上,與左手成抱球狀,做出白鶴亮翅的精神氣來。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1803班王耀庭之前曾上過徐曼的線下太極拳班:「『白鶴亮翅』和『摟膝拗步』這兩個動作太難了,當時學這個做夢都在打太極。如果不是徐老師線下手把手示範,幫我抓著手腕調整動作,可能我現在動作還是不到位。」

如今太極拳轉向線上,作為技能型項目而非體能性項目,沒有場景感的教學更是一場大挑戰。徐曼說:「與線下教學不同,線上教學沒有足夠的場景感,同學們反映總是打錯方向。」

線上視頻學習時,角度一般只有正面和背面,即二維視角。這讓方向感不強的同學尤其難以判斷,後期動作搭配手腳時更會使人混淆。

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漢語言教育1801班楊春雨是從零基礎開始摸索的。「之前每次看教學視頻,沒幾分鐘就手忙腳亂了,手腳走向協調不好。之前也沒有接觸過太極拳,可以說是一點一點看視頻才對這三組動作有了大致印象。」

楊春雨的弟弟為她拍攝的太極拳片段

剛練習太極拳時,楊春雨的動作還不太標準,她的弟弟便為她拍攝了各種角度和動作的照片作比較和糾正。除了鼓勵,家中也多了很多歡笑聲。

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廣告學1801的林小雨則表示,她在吃完燒烤回家的路上還在複習「摟膝拗步」的手部動作。

林小雨為打拳找出了兩年之前的練功服

林小雨在高中畢業後的暑假為陪同學練習健身動作「八段錦」購買了太極拳服。這次為了練習太極拳,特地翻出了服裝拍攝視頻。

林小雨還調整了拍攝地點。她放棄了書房,在更為寬敞的客廳拍攝,優化了觀看體驗。剛拍攝時,她因為鏡頭對準自己過於緊張,幾次調整之後她才打得更自然,拍攝感受便從「控制緊張」變成了「憋笑」。「後來我回看時,發現我媽拍的時候手有點抖,但不影響整體效果。」她說道。

除徐曼老師開線上輔導班以及自行練習外,浙大學子也互幫互助,為打好太極拳做了不少努力。楊春雨提到,「浙大的一些論壇、嗶哩嗶哩彈幕網等平臺上,有不少愛心同學幫忙剪輯了我們要學習的三組動作,並且做了鏡面翻轉,以便我們記住手勢方向。」

不斷調適攝像頭找角度

並用紅、藍兩件衣服標記動作正側面

儘管如此,徐曼在查看學生們在「學在浙大」平臺提交的視頻作業時發現,儘管部分學生非常認真地做動作,但這些動作還是有些欠火候。

王耀庭在看到徐曼在太極拳班群裡的作業反饋後,向她提議:「可以借鑑之前『三好杯』線下太極拳輔導站,在線上建立一個太極拳輔導站,肯定會有很多很多學生加群。」

考慮到學生情況,徐曼就在自己的四節輔導課群中,詢問統計需要輔導的學生人數,「最開始還擔心沒多少學生參加,想著超過30個人就單獨開課。」

「沒想到這麼多同學急需輔導,群二維碼經過同學們自由轉發,不到一天群就滿了上限。」截止4月17日,太極拳考前輔導站5個釘釘群總人數為4800人左右。前兩晚9:00-10:00直播時,約有3200位同學同時在線,點讚數超過了22萬。

楊春雨說:「湊巧趕上了徐老師發起的這個輔導班,我也把二維碼發在朋友圈了,如果其他同學有需要可以一起加群。」

當然,線上輔導並不是「速成藥」。徐曼評價道:「沒有任何基礎的同學單靠這兩節輔導課的學習,掌握是很有難度的。只有前期自己學習摸索,嘗試依樣畫葫蘆後發現了自己的問題的同學,在這個輔導課中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

雖然線上教學情況特殊,但給同學們「開小灶」卻並不是第一次。每年12月份,冬學期的第四周,為備戰「三好杯」和擴展太極拳的學習人數,浙江大學公共體育與藝術部的老師們也會針對同學們的情況開設相應的輔導站。

「這一次線上教學,我一直在調整授課細節——比如注意直播的延時,比如在較小環境內拍攝時不斷調整攝像頭的位置和角度。」她說。

楊春雨觀看了兩場直播後感慨:「老師講得很細緻,讓我把太極拳三組動作都琢磨透了,把動作一個個分解出來,用口令的形式讓我們跟上節奏。我的動作已經連貫了很多,手腳也協調多了。」

王耀庭還拉上了母親一起看太極拳輔導視頻,「我媽一邊看一邊學,還挺有模有樣的。徐老師動作很直觀,她把紅色衣服掛在正面方向,藍色衣服掛在側面方向,自己特意穿了黑色衣服為大家示範。」

王耀庭

練拳也練心

「打太極秘訣就是不能太急」

王耀庭之前已經選了三個學期的太極拳課程,授課老師也都是徐曼。「徐老師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我每次做動作不協調的時候,她都會直接上手糾正。」

「比如『攬雀尾』這個動作,應該是手掌一隻朝上,一隻朝下。但我經常兩隻手都朝上或者朝下,徐老師就教我實戰時一隻手在上,抓住手臂;一隻手在下,抓住手腕,然後往下摁。這樣動作就不會出錯了。」他說。

王耀庭居家期間在家樓下練習,「時常會有老奶奶觀看我『練功』。除了把動作標準化之外,我還要克服一些害羞和尷尬。」

雖然太極拳有些難練,後期即將提交視頻時時間緊迫,但浙大學生們還是充分利用了時間和各種資源。楊春雨錄了多遍視頻,發給徐曼老師請她幫忙給意見,再反覆地糾正和優化。

儘管提交視頻後,本學期的太極拳學習就告一段落了,但林小雨的朋友們都表示打太極會「上癮」,她也是一樣。現在林小雨每天起床後都會打太極,「好不容易學會了,就想充分利用這些動作鍛鍊身體。」

徐曼和民族傳統體育團隊的其他老師都非常希望同學們能繼續學習太極拳。「練習者根據對太極拳和中國文化的理解能打出不一樣的風格。太極拳練習的最高境界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沒有上限,可以無限追求『極』。」

徐曼還認為,「太極拳是中國的體育運動項目——不同於來自西方的籃球、足球、健美操等,太極拳源遠流長,糅合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精神氣質。武術的眾多種類中,堅持練習太極拳效果最為顯著,不知不覺中姿態會更美,更能帶來身心愉悅。」

目前所教授的動作,只是24式太極拳(簡化太極拳)的一半。「能夠繼續學習太極拳,對同學們是終身有益的。太極拳也值得所有同學認識到它的美。」徐曼由衷道。

相關焦點

  • 「太極第一人」韓飛龍遭遇馬拉特都打不倒的猛人
    一手搏擊資訊:在2020年12月22日,武林風第514期比賽將繼續在河南鄭州開打,本期比賽陣容集齊了國內頂尖搏擊名將,將會給拳迷們獻上年末搏擊盛宴。除此之外,「太極實戰第一人」韓飛龍、勇士的榮耀大級別第一人劉策等新面孔,也將在武林風擂臺上演首秀!從對陣卡給出的信息來看,「太極實戰第一人」韓飛龍武林風首秀將要迎戰的是中國70公斤實力悍將徐溜。對於這場比賽對陣公布,吸引了眾多拳迷的關注,很多人都認為韓飛龍武林風首秀就遭遇到這麼強大的對手,他沒有充分的準備的話,必定是慘敗而歸。
  • 雷公太極和其他太極有什麼區別?它能實戰嗎?專家給出答案
    雷雷自創雷公太極,而且主張術高莫用,自成一派,很是神秘。那麼雷公太極到底是什麼樣的太極?能打嗎?今天,武術搏擊專家徐教練給出了比較權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 他自己也練了多年的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從事武術教學幾十年,他作為專家級的武術搏擊高手,觀點獨到,非常犀利。他經常點評國內外拳手和賽事,對李小龍、葉問、泰森、播求、梅威瑟等人都有很深的研究,觀點獨到而且權威。
  • 太極之鄉的「隱藏高手」
    拼版照片:左圖為穿著白大褂的陳紹傑;右圖為陳紹傑在衛生室門前練習太極拳(12月14日攝)。45歲的陳紹傑是陳家溝衛生室的村醫,練習太極拳35年,工作之餘免費教100多名拳友練太極拳。扛上掃帚,她是環衛工人;穿上白大褂,他是村醫;系上圍裙,她是民宿老闆娘;拿起切割機,他是裝修工人……然而,穿上太極服,他們都是「武林高手」。
  • 「太極大師」馬保國的傳奇人生!
    相信大家最近都被這幾個詞給洗腦了吧! 1 年輕人你不講武德!我勸你「耗子尾汁」。很快啊!2 一個左正蹬,一個右鞭腿,一個左刺拳3 點到為止4 我大意了啊,沒有閃5 婷婷6 小夥子你不講武德7 有bear而來(有備而來)8 來,騙!來,偷襲!9 我69歲的老同志,這好嗎?
  • 祝福太極拳成功申遺 滬太極拳友金茂之巔打太極
    申小建在上海地標金茂之巔展示陳式太極參與展示的太極拳友太極拳友為太極申遺祝福【新民晚報·新民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12月16日,為祝福太極拳成功申遺,在上海,申健太極拳館創始人申小建帶領多位太極拳友登上陸家嘴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外的世界最高戶外步道,在340米高空演練起了陳式太極拳。活動中,申小建表示:「希望全球更多的人民加入習練太極拳的隊伍,讓我們一起共享太極,共享健康!」
  • 武當派太極劍是浪得虛名嗎?殷梨亭和俞蓮舟打不過半吊子周芷若
    在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要論江湖第一門派,當屬武當派,武當七俠威名赫赫,名震江湖,隨便拿出一個來都可以和各大門派掌門分庭抗禮,相比之下少林派就遜色不少,「見聞智性」四大神僧,除了空見神僧德高藝深,其他三個禿驢都是不辨是非,心胸狹隘之輩,就算是空見神僧也並非是毫無瑕疵,他臨死前指點謝遜去尋找屠龍刀
  • 武當太極與陳式太極誰為正宗,一看便知
    而從我本人的修行體會來看,循經太極,先天太極和如意太極都是以循纏經為要,以求真氣運行遍於周身,滋養四肢百骸,以壯神意氣血,正符合三豐祖師「學太極拳為入道之基」所言。那麼在社會上的陳式太極拳以自已為正宗,認為太極拳發源於陳家溝 。他們的依據何在呢?他們言太極拳是其先祖陳王庭所創。
  • 太極擒拿高手輕鬆化解 十字固 裸絞 體驗真功夫 -功夫太神了
    尤其是十這固與裸絞這兩項巴西柔術的最具代表性的技擊技能,至今都是世界搏擊界難以破解的難題。十字固:為主動方與被動方身體成十字形交叉,主動方的兩條腿分別在被動方的頸部與胸部,使被動方的一隻手臂穿過主動方的襠部,主動方用雙手將被動方的手臂壓在胸前,並用力挺跨,使被動方屈服。
  • 搞笑漫畫:管理好手下的重要性,太極大師「虛張聲勢」慘被胖揍!
    魚戈是一個中年大叔,在年輕的時候本有一個深愛的女朋友可就是因為一個自稱太極宗師的光頭傢伙,憑藉手下的四大高手就把魚戈的女朋友拐走了,這讓魚戈十分的生氣,可是又打不過這個太極宗師這可怎麼辦,魚戈只能默默的把這份遺憾藏在心裡,希望有朝一日女友能回心轉意,可是在等了幾栽之後魚戈也漸漸的死心,可是他卻要想找這名武林高手一決勝負。
  • 太極掌門馬保國被秒殺,為何頻頻被揍?傳武精神令人深思……
    縱觀整場比賽,馬保國完全沒有防守意識,也不能夠實施有效的進攻,雖然號稱會「接化發」的絕技,讓任何人都打不著自己,甚至還叫板張偉麗,但現場他的絕技慘遭對手秒殺,或許這場比賽過後,馬保國會更加上進,只是這次帶來的傷害太大!
  • 認為太極閆芳凌空勁是騙術,比雷雷客觀
    其實筆者認為99%以上的人都會人物這個凌空勁,隔山打牛的功夫是和徒弟一起配合表演出來的,剩餘不到1%的人可能就是閆芳的徒弟們,或者說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裝睡。既然裝睡,我們也沒必要叫醒,因為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那麼對於閆芳的功夫到底如何理解?混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馬保國給出自己的態度,似乎也要打假,比太極雷雷的觀點客觀。
  • 韓飛龍深諳「太極八勁」,質疑他招式不是太極招式的人不懂武術
    太極實戰第一人韓飛龍是太極大師王戰軍的頂門大弟子,深入掌握了太極王家拳的精髓,所謂太極八勁兒「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全部能嫻熟運用。在比賽裡他的步伐輕盈詭異,讓對手找不準節奏;擅長避實就虛,讓對手發不上力、使不上勁。有專家精闢指出:「中國功夫不同於西洋搏擊!
  • 「太極大師」馬保國30秒內被KO 傳統武術大師們為何經常一擊就倒?
    對於晚節不保的「太極大師」馬保國來說,這30秒鐘內,不僅僅是自己被打倒了3次,更是「武術大師」與搏擊格鬥高手對打的「鬧劇」再度上演引發的信任危機。如果「武林」成為職業化與專業化缺失的市場,那只怕還會有更多吃定傳統武術的「馬保國們」捲土重來。
  • 香江群音之太極宗師·太極樂隊
    香港不大,所以別看八十年代「夾Band」潮風起雲湧,可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個人,大家今天這幾個組一隊,明天那幾個組一隊,再後天兩個隊一合併,又成了新團體。對,太極便是這麼來的。如果你了解黃家駒,一定知道他在Beyond之前還加入過兩支樂隊,分別是NASA和Laser。
  • 非遺「新丁」太極拳正在新疆「圈粉」
    「到上世紀末,太極拳在新疆的發展達到了高峰,1999年,自治區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的慶典上,人民廣場上演了氣勢磅礴的『萬人太極拳集體表演』,特別震撼。」方汝楫說。特克斯縣第一中學學生正在打太極拳。‍
  • 葉問4:三流派交戰排名,詠春強過所有,太極敗給空手道成最弱?
    《葉問4》當中跟葉問較量的人,有唐人街太極拳的中國拳師萬宗華,還有美國校園街頭的小混混,以及空手道的外國高手還有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那麼問題來了,在《葉問4》當中這三派交戰,
  • 馬保國:把我當笑料的人,根本不懂功夫,閆芳笑而不語打起了太極
    營銷,包裝,策劃,或許是馬保國擴大自己利益的一步步好棋,想想為啥年近古稀,黔驢技窮的馬保國願意冒風險接受和王慶民的比武,都是金錢的驅動啊!  在比賽開始前夕,馬保國不停在微博上宣傳,雖說馬保國參賽並未拿到出場費,但觀看直播需要五塊錢買門票,直播當天超過7萬人觀看,馬老師分了多少紅誰又知道呢?  流量變現是現在最快的賺錢方式。
  • 退休老幹部練太極,發明「太極書法」,是老乾體,還是書法創新?
    在傳統文化不斷被遺忘的今天,太極和書法是傳統文化中傳承得最為普及的兩大瑰寶,太極和書法原本是沒有太大的淵源。 不過,玄之又玄的太極在今天成為了退休大爺大媽們的養生「必練」絕技,而書法也同樣是很多退休老幹部的每日「打卡」任務,太極和書法之間就有了「碰撞」的可能。
  • 武當陳師行發聲,談太極掌門被KO,言語略有偏頗!
    2003年起下山傳授武當三豐太極功法,弘揚武當精神。兩年的時間內,他把武當太極先後帶進武漢和上海各大公園,讓武當三豐太極走進人民生活,強壯人民體魄。所到之處,他以高尚的武德贏得了人們的信賴,以高超的武功徵服了眾人。他建立了一個又一個大型教學點,致力於武當武術的推廣與傳播,讓更多的武術愛好者學到了傳統的武當三豐太極功法,將健康和快樂帶給每一位習武者和武術愛好者,成為眾多學員心目中德高望眾的一代宗師。
  • 是不是我的二十歲,註定要為太極拳流淚?
    展露的小腿肌腱,有毛球的睡衣褲腳,都透露著絲絲不安。雖然說太極打的是「畫西瓜」,但在小王的練習下,打得如同一個具象的「?」問號。這都源於這場疫情,讓各大高校久久不能開學,但課還是要上的,體育這個必修項目還是得繼續進行,於是24式太極拳成為了不少大學生的居家體育課必備。不少高校宣布將以「直播一對一」的考試模式,立馬評分判死刑。總得來說,是一場AI換臉都救不了的期末狂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