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產值和營業收入增速轉為正增長

2021-01-20 手機鳳凰網

據中汽協會對全國104家摩託車生產企業月度經濟指標快報統計,今年1~7月,摩託車生產企業工業總產值、工業銷售產值和營業收入同比呈小幅增長,利潤總額、利稅總額繼續下降。受同期基數走低的影響,工業總產值和營業收入增速由1~6月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利潤總額和利稅總額降幅略有縮小。

1~7月,摩託車生產企業工業總產值717.66億元,同比增長0.56%,增速由1~6月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完成工業銷售產值714.48億元,同比增長2.10%,增幅比1~6月擴大2.06個百分點;完成工業增加值129.24億元,同比增長1.13%,增幅比1~6月擴大0.58個百分點。

1~7月,摩託車生產企業產銷率為99.56%,同比提高1.51個百分點,比1~6月下降0.12個百分點。

1~7月,摩託車生產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25.44億元,同比增長1.48%,增速由1~6月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實現利潤總額18.27億元,同比下降22.70%,降幅比1~6月縮小1.10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35.04億元,同比下降19.90%,降幅比1~6月縮小3.97個百分點。1~7月,摩託車生產企業營業成本639.25億元,同比增長2.09%;銷售費用21.87億元,同比下降13.32%;管理費用31.72億元,同比增長14.87%;財務費用4.42億元,同比增長3.73%。

1~7月,在摩託車生產企業中,營業收入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依次為力帆、宗申、隆鑫、大長江、金城、建設股份、林海動力、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北方企業,營業收入分別為70.94億元、68.25億元、62.28億元、58.74億元、52.37億元、34.00億元、28.67億元、28.38億元、27.01億元、24.70億元。1~7月,前10家企業營業收入共計455.33億元,同比增長1.76%,佔摩託車生產企業營業收入的62.77%。

1~7月,營業收入排名前10家企業均實現盈利。1~7月,前10家企業利潤總額共計15.94億元,同比下降21.62%。

7月末,摩託車生產企業應收帳款139.18億元,同比增加10.05億元,增長7.78%;產成品存貨40.62億元,同比增加1.75億元,增長4.51%。7月末應收帳款和產成品存貨共計179.80億元,佔摩託車生產企業流動資產總額的29.67%。(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摩託車分會提供)

相關焦點

  • 寶山生態科技園區:寶山片區規上工業產值和營業收入雙雙實現正增長
    1-10月份,寶山園區規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5%,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今年以來首次雙雙實現正增長。  新動能保持「快跑」。1-10月份44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產值佔園區規上工業產值74.1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37個百分點;同比增長8.64%,比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高6.14個百分點。
  • 17個萬億GDP城市上半年成績單:南京、長沙增速最高,9城實現正增長
    隨著南京正式公布上半年「成績單」,2020年上半年,17個萬億GDP城市均已公布GDP總量和增速,其中,南京、長沙增速排名居前,GDP同比增長均為2.2%。此外,杭州為1.5%,重慶、蘇州、無錫增速均為0.8%。根據各地權威部門發布的數據來看,17個萬億GDP城市中,9城實現正增長。
  • 黑龍江省規上工業增速實現正增長~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導 今年以來,黑龍江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多措並舉幫助企業開展復工復產、產品創新、市場開拓等工作。數據顯示,前十個月全省多數市地和行業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回升,要素和先行指標總體向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實現由負轉正。
  • 鋼鐵產業鏈條對工業營收增長貢獻巨大
    本報首席專欄作家 李擁軍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銷售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簡稱為「規上企業」。國家統計局自2017年起發布規上企業營業收入情況,通常將規上企業營業收入視作工業收入。2017年~2019年,工業收入均為正增長,只是增速高低略有不同。
  • 2019年全國飼料工業經濟運行數據分析:產值和收入雙雙下降(圖)
    中商情報網訊:2019年,受生豬產能下滑和國際貿易形勢變化等影響,全國工業飼料產值和產量下降,產品結構調整加快,飼料添加劑產品穩步增長,規模企業經營形勢總體平穩。2019年,全國飼料工業總產值8088.1億元,同比下降9.0%。
  • 酒泉市工業經濟逆勢增長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
    全市工業經濟逆勢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每日甘肅網12月17日訊據酒泉日報報導(記者王永霞 通訊員裴建鋒)在剛剛公布的2020年全省各市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及位次情況排名榜單中,1月至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高於全省平均增速9.4個百分點,
  • 前三季度中山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全省第一,工業和技改投資成增長「雙...
    在推動中山經濟回暖的力量中,固定資產投資表現突出,前三季度,中山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4%,增速全省第一,全市固投增速已連續4個月保持兩位數。梳理中山各經濟指標發現,工業投資和工業技改投資增幅較為突出,前三季度分別增長59.1%和46.2%。而從今年下半年起,這兩項指標增幅分別保持在40%和20%以上。
  • 統計局: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8.2%
    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29.1億元,同比增長28.2%,增速比9月份加快18.1個百分點。1—10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利潤增速比1—9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有25個行業利潤同比實現增長,比1—9月份增加4個,利潤增長的行業面達61%,其中12個行業利潤增速達到兩位數。  二是裝備製造業利潤增長有所加快。
  • 山東糧油加工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過百億的企業集團有5家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全省糧油加工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過百億的企業集團已有5家,分別為西王集團、魯花集團、山東香馳、三星集團、渤海油脂。近年來,山東結合企業改革、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聚集,在總量壯大的同時,成長起一批糧油加工龍頭企業。全省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過百億的企業集團已有5家,分別為:西王集團、魯花集團、山東香馳、三星集團、渤海油脂。
  • 多數指標增速好於全國平均水平 工業增長動力...
    農業生產降幅收窄上半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下降0.9%,比一季度回升2.6個百分點。其中,林業增長16.3%,畜牧業下降1.6%,漁業增長4.8%。上半年,全省生豬存欄量增長9.3%,出欄量下降8.3%,家禽出欄量增長3.8%。
  • 財政收入增速放緩應防竭澤而漁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財政收入正由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要克服速度情結,實事求是地看待財政收入增速變化,防止竭澤而漁。重要的是,要繼續大力推進改革,進一步完善稅制,促進財政與經濟良性互動與健康發展日前,多個省份陸續公布2014年財政收入數據,大多數省份財政收入增速放緩。
  • 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榜單出爐,寧波慈谿、餘姚上榜
    工業生產和效益加速回升前三季度,慈谿全市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383.07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前三季度,市級實現工業增加值453.71億元,同比增長0.1%,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升23.1和6.9個百分點。
  • 餐飲收入增速年內首次轉正,GDP增速四季度還有望繼續修復!
    10月經濟數據新鮮出爐,工業、服務業、消費等關鍵指標持續復甦。安信證券、興業證券、中銀國際、上海證券、銀河證券等機構對四季度經濟增速的預測值達到6%及以上。11月16日,10月經濟運行數據出爐,主要指標延續回升趨勢。其中,餐飲收入增速年內首次轉正,服務業增速首超工業增速。
  • 東源11月銷售面積同比增長61.6%
    1-11月,工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稅收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指標增速穩步回升,社會消費、旅遊等主要指標降幅持續收窄。 一、工業穩定恢復,主要指標排名前列 11月末,全縣在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5個,其中本年新上規工業企業10個。
  • 我區規上工業產值和增加值累計增速雙轉正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記者 駱萬麗)工業經濟發展傳來捷報:11月,全區規上工業產值增速7.7%,1—11月累計增速0.5%;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11月增速7.1%,比全國的7%高0.1個百分點,1—11月累計增速0.4%,較1—10月的-0.6%提高1個百分點。
  • 2019年上海GDP達38155.32億元 比上年增長6.0%
    市統計局分析,在國際環境錯綜複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以及自身結構調整陣痛等因素影響下,2019年,上海市GDP增速與前三季度持平,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別提高0.3個和0.1個百分點,顯示出較強的經濟韌性。其中,第三產業保持較快增長,增加值增速為8.2%,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服務業「穩定器」功能更加突出。
  • 2018年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9%
    2018年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9%(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增速比9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48%。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與1-9月份持平。
  • 國資委:央企第三季度收入和效益同步實現正增長!
    彭華崗介紹,今年以來,國資委和央企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力落實「六保」任務,千方百計克服疫情影響,搶抓市場需求逐步回暖的機遇,努力拓市增收創效,經營企穩向好的態勢進一步鞏固,三季度當季央企收入和效益同步實現正增長。
  • 1978年全國各省市工業總產值:上海最多,南方低於北方
    1978年各省市工業總產值:上海最多,南方低於北方。197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元年,回看當年各省市工業總產值,更能看出四十年來各個地方發展快慢。當時上海工業總產值514.01億元,全國最高,上海作為一個城市卻比所有的省都強,也能說明上海在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地位,上海在當時更是貢獻了全國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遼寧1978年工業總產值370.44億元,比江蘇多33億元,比廣東高164億元。
  • 山東糧食產業總產值、銷售收入等主要指標多年來高居全國首位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全省糧食產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加工轉化能力、產品產量等主要指標多年來高居全國首位。2019年,全省1504家糧油加工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212億元。山東糧食深加工生產規模、經濟總量已佔全國30%以上。今年上半年,全省糧食產業經濟工業總產值達到1852億元,同比增長9.1%,實現銷售收入195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