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紫砂壺的人大致分為兩類:一類看中紫砂壺的雙氣孔結構,喝茶更有味;一類是看中紫砂壺的收藏價值,坐等大師升值。特別是隨著近年紫砂拍賣高價頻現,紫砂壺的收藏也是愈加熱門。但是,收藏這條路有笑亦又淚,收藏對了,那是皆大歡喜,收藏錯了,那就坑了。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幾位喜歡收藏名家,他們是如何從地攤上淘到真品的~
郭沫若與虎符
說到郭沫若,大家都知道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就這樣以為大文人,其實也是一個喜歡去地攤淘寶的普通人。在居住重慶的一段時間,他去地攤淘寶時,發現了一枚虎符,憑他自己的直覺,感覺是個文物,就買回去研究,果不其然,這就是傳說中大名鼎鼎的秦陽陵虎符。
收藏經驗:說到虎符大家都知道,在古封建時代虎符可是能調兵遣將的,到如今根本就沒人見過長什麼樣。為什麼,郭沫若就能一眼看中,是緣分嗎?當然不是,郭沫若肯定對於古代的一些文史作品有所拜讀,對於虎符的一些形狀特徵的記載有所了解,這才對地攤上的虎符看對眼。所以說,收藏你一定要肚裡有貨,掌握大量的知識、經驗之後再去實踐,一定會有所收貨!
儲南強與供春壺
說到供春壺,這把紫砂界有史以來的第一把壺,當時被放置在地攤上,無人問津。幸得儲南強先生慧眼,即使缺蓋,還是被儲南強先生收了。後經鑑定確實是紫砂史上第一把供春壺。樹癭壺一出,震驚世界!大英博物館更是想以兩萬大洋得之,可見其珍貴性!
收藏經驗:有時候收藏確實很考驗眼力,在缺蓋的情況下,儲南強先生還能從那麼多地攤貨中挑中它,可見其眼力非同一般。收藏紫砂壺有時候也是需要眼力的。一把壺的好壞,有眼力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樣的好眼力需要我們從入門開始就從一把原礦好壺入門,有時間可以多逛逛博物館看看名家大師經典,越看你越會發現,你手中的紫砂到底差在哪裡,到那時你的眼力也就有了提升!
總的來說,收藏紫砂壺眼力和肚子裡的墨水缺一不可,當然,心態也是關鍵,畢竟收藏這件事有得有失是常態!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們下期接著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