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科學博物館集團(Science Museum Group),最近換上了一套新的視覺系統。設計的亮點體現在五彩繽紛的漸變色背景以及同樣帶有漸變效果的字體上。
負責設計的英國的設計諮詢工作室 North,推出這套視覺系統,一共花費了他們 18 個月。他們希望製造出一種「啟明」(illumination)效果,以呼應科學博物館集團提出的「激勵下一代科學家、工程師和他們的未來」宗旨。
North 的創意總監 Sean Perkins 表示,新的視覺系統中所呈現的漸變效果,就像是在字體和顏色背景上端打開了一盞燈、讓聚焦的光線照射在上面一樣。他們與英國鑄字廠 Fontseek 合作,在保持字體 SMG Sans 字母間距及字號不變的情況下,從左到右讓字母發生由粗到細的變化,在視覺上營造出一種光線淡出的效果。而在背景色的處理上,他們同樣製造出了這種光暈效果。
這套設計,除了被運用在科學博物館集團的新 logo 上,還會在受該集團管轄的五座博物館推出。五座博物館中,最為人熟悉的是位於英國倫敦的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而其他四座——曼徹斯特的科學產業博物館(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約克的大英鐵路博物館(National Railway Musuem)、布拉德福德的國立科學與媒體博物館(National Science and Media Musuem)以及達勒姆郡的希爾登國立鐵路博物館(Locomotion),包括科學博物館集團本身,卻未必為大眾知曉。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集團之一,英國科學博物館集團管理著以上五座博物館,儘管它並不隸屬於英國政府,但接受英國文化、媒體和體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的贊助,其現任集團主席 Dame Mary Archer,則是由英國前首相戴維·卡梅倫任命的。
據 Sean Perkins 透露,這次的視覺系統設計,是為了統一科學博物館集團旗下這五座博物館的視覺形象,突出「共享藏品」的特性。當然,在「統一」和「共享」理念的背後,更為重要的目的,是將倫敦科學博物館之外、不大為人所知的四座博物館移至聚光燈下,讓人們將探索科學的足跡範圍,從倫敦拓展到英國的其他城市。
新的設計也替代了倫敦科學博物館在 2010 年時推出的舊 logo。後者的設計由英國的設計諮詢公司 Johnson Banks 完成,處理手段同樣也是在字體上做文章,字母被處理得有稜有角,初看不容易辨認,給人一種需要進行解碼的感覺。不過這款在當時備受好評的設計,並未推廣至科學博物館集團旗下的其他博物館。
倫敦科學博物館的舊視覺形象
很快,這種「各自為戰」的局面將有所改變,目前新的視覺系統已在布拉德福德的國立科學與媒體博物館和倫敦科學博物館推出,在接下去的 12 個月內,其他三座博物館也會陸續換上新設計。最終,每座博物館的網站、App 等線上平臺,包括宣傳海報、博物館地圖等在內的印刷物,博物館內的各種標識,以及博物館工作人員身上的服裝,都將被帶上漸變效果。
題圖及文內圖來自 design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