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這裡是熱愛動漫的納茲家的音響,很高興我又和大家見面了。我們中華的文化可謂其博大精深,然而隨著國家日益昌盛,中國文化也名揚海外,國外的動畫作品中也常常不乏帶有強烈中國色彩的元素出現,那麼,本期我們就來聊聊那些走出國門的中國元素吧
1.功夫熊貓
說到中國元素,必不可少的就是我國的國寶大熊貓了,圓滾滾,胖乎乎,萌到化,是大熊貓給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印象。而在美國夢工廠的動畫歷史上《功夫熊貓》的三部曲絕對可以佔據一席之地。
首先在《功夫熊貓》中的場景設置,就運用了中國水墨畫的元素,仿佛直接置身於山水畫之中;
其次是人物的設定,和平谷中的居民是中國家中最常見的豬,兔子,鵝等等,蓋世武俠則是虎,猴,蛇,螳螂,仙鶴,而中國的功夫之中虎拳,猴拳,蛇拳,螳螂拳都是代表,而仙鶴則是作為一種成仙的象徵,師傅是小熊貓,大師則是烏龜,第一季的反派是國家保護動物雪豹,第二季是孔雀,第三季則是水牛,都是在中華大地上特有的生物;
再次,也是我認為《功夫熊貓》最有心的細節,是其中的建築,其實這點並不容易察覺。在中國的建築中,南方的建築與北方的建築具有很大的差異,而在功夫熊貓中,這點也很清晰的體現了出來,由於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在四川,也就是中國的南方,所以在建築上製作者也下了一番功夫,首先是飛簷,南方的飛簷比較高挑,而且越高說明此人財富越高,其原因在於高挑的飛簷可以講南方的雨水分散,而北方的飛簷則比較平緩,而更顯厚重,其原因為北方的雨水少但是雪多,過於高挑的飛簷會因積雪而不堪重負。這就如同處在江南煙雨中的婀娜少女與處在茫茫原野之上的粗獷漢子。

《功夫熊貓》的細節就到位在這裡,在處理屋頂飛簷的時候,全部採用了不同於北方的高挑的飛簷。其次,的用心之處在於江南的白牆黑瓦,這是江南水鄉的典型特徵,也融合在了劇中。
2.中華小當家&食戟之靈
作為美食番,即便不是中國製作的,但是我大中國作為世界上最能吃的,最會吃的國家(一切都要從一隻蝙蝠說起……)開個玩笑,真心希望疫情能快點結束,不會有人再為此獻出生命。
我們言歸正傳,每個地區都有自己地區的特色,我國地大物博,自然在美食中要站一席之地,中華小當家中自不必說,小編一度曾以為是中國做的番,然而是日本的。
以及第四季在今年年初剛剛完結第四季的《食(chun)戟(yao)之靈》,當中都不可避免的提到了中國的料理,尤其是當中的四川料理(當然小編沒有貶低其他菜系的意思),而且四川料理中的麻婆豆腐的出現頻率最高,

很大一部分原因除了川菜的美味之外,還要感謝將川菜帶入日本的陳建民,而在之後的製作之中又改良了更符合日本人的口味,因此在日本大受歡迎。也就不怪動漫之中常常出現麻婆豆腐了。
3.花木蘭
說到花木蘭,可以說是最家喻戶曉的人物之一了,男扮女裝,代父從軍,你女兒身進入軍營之中,並且成功凱旋歸來。
而在1998年,美國迪士尼就製作了《花木蘭》這部帶有歌舞性質的動畫,其中很多的情節還是很有中國的元素的。比如木蘭的一些裝束,妝容以及中國元素的建築,祭祖的習俗,以及神獸木須龍等等。
但是,話說回來,《花木蘭》也有很多不太符合原詩中的設定:比如,原詩中木蘭是因為「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是完全出於孝心的替父出徵;而動畫中的花木蘭先是經歷了一場失敗的相親之後,加上父親已老才決定代父從軍,從一開始便把木蘭塑造成了一個女漢子的形象。其次原詩之中的木蘭是在回到家中才讓同行的夥伴知道自己是女兒之身;劇中提前了木蘭暴露性別的時間,包括最後的打鬥上和最後受賞的場面木蘭都是以女兒身展現在世人面前,不過,這也符合迪士尼一直以來強調的「做自己」的理念。
現在,劉亦菲主演的真人電影花木蘭也即將上映,等疫情結束,和你最愛的人去電影院觀看吧!
那麼本期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音響君和大家不見不散!喜歡音響君的話就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