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劇變美劇 《黑鏡》不再驚豔
第一集《聯邦星艦卡裡斯特號》
第二集《天使方舟》
第四集《絞死DJ》
第六集《黑色博物館》
盼著盼著,《黑鏡》第四季終於在2017年年底上線,一次性放出全部六集。該劇自第三季起被Netflix買下版權後,由「英劇」變「美劇」,製作周期和敘事節奏明顯加快,內容也被指「媚俗」。到了第四季,更被網友群嘲為「大數據寫出來的劇本」。目前,該劇豆瓣評分8.6,IMDb評分8.2,為四季裡成績最差的一季。
《黑鏡》第四季6集分別是《聯邦星艦卡裡斯特號》、《天使方舟》、《鱷魚》、《絞死DJ》、《金屬頭》、《黑色博物館》,內容依然涉及高科技生活帶來的很多現實問題,比如用手機App約會、隱私和記憶提取、智能機械狗等。然而,這六集故事並無太大創新,與前幾季的內容似曾相識,讓不少觀眾覺得有些審美疲勞。
第一集:別惹程式設計師
自從《怪奇物語》讓Netflix吃足了甜頭之後,這家流媒體網站就瘋狂迷上了「向經典致敬」的模式,因為「經典總是能以最快速度讓全球觀眾達到共識」。於是,在《黑鏡》第四季第一集,一上來就是致敬《星際迷航》的《聯邦星艦卡裡斯特號》。濃濃的上世紀美國太空片味道以及「時髦」的制服、尷尬生硬的對白,讓不少觀眾以為自己走錯片場。此外,《星際迷航》中親吻有色人種、紅衫軍先死、宇宙和平友愛大團結等著名橋段,也被照搬到劇中;《星球大戰》中原力鎖喉、風暴兵腦袋磕在門上這種情懷梗,也被「拿來主義」了一番。
原來,這只是死宅程式設計師設計的一款遊戲,目的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憤怒……這一轉折,讓不少程式設計師在網上哀嚎「一不小心成了新年伊始被黑得最慘的群體」。
第二集:別惹單身媽媽
在《黑鏡》第四季開播前,《天使方舟》是最惹人矚目的一集,因為該集特邀了好萊塢女神朱迪·福斯特執導。然而,這一集播出之後,卻被評為「最不像《黑鏡》的一集」。
該集講述的是一位單身母親愛女心切,加入「天使方舟」計劃後利用設備監視孩子的生活軌跡。雖然兒童成長是所有父母最關心的話題,但數據顯示,大多數《黑鏡》觀眾都不認同過分傳統的家庭倫理,對於家長的過度保護都有逆反心理。其實,這一集的內容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只不過加上了一個科技的包裝。
第三集:別惹肇事者
如果說第四季最大的亮點,當屬投資的加大、場景的壯觀了。《鱷魚》的故事發生在冰天雪地,劇組去了冰島拍攝,帶給觀眾一個冰冷的故事。本集故事展現了一位肇事者花樣作死的全過程:為了掩飾自己和前男友曾經撞死人並拋屍的歷史,女主角一路大開殺戒……
其實,這一集的副線,才是《黑鏡》的內容——在故事背景裡,人們已經發明了記憶提取器,直接戴在頭上就能將記憶可視化。而這個梗,也曾經在《黑鏡》第一季第三集中出現過:那一集出現的「記憶粒」,如同一個高清攝像機+存儲硬碟的組合,可以記憶一個人每天看到的所有事情,可以回看、放大、暫停等。
第四集:別惹虛擬紅娘
在充斥著殺戮、復仇、控制、謊言、背叛、恐懼、自殘、電擊等等黑暗元素的《黑鏡》第四季中,第四集《絞死DJ》可以說是一股清流了,難得讓人感受到一絲絲愛情的溫暖與希望。
本集的前奏顯然是冰冷的。現代主義的房屋,模板化的約會模式,冰冷數據下的戀愛時間,都在暗示科技環境下愛情的終結與死亡。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結局卻瞬間變得溫柔暖心。當然,在「發糖」的背後,《黑鏡》依舊保持它讓人細思極恐的傳統,讓人反思美好的背後存在的問題。
第五集:別惹電子狗
第五集《金屬頭》的開篇,三個人正在執行任務,準備闖入一個看似被遺棄的倉庫尋找一箱貨物。隨後,一隻由太陽能供能的機器犬進入畫面。
這一集沒有太多的反思,完全是打怪逃生模式。「大Boss」是被稱為「The Dog」的金屬狗,它的頭部位置裝有一個玻璃箱,裡面是許多傳感器,包括一個複雜的計算機視覺系統。此外,這狗帶有一大堆先進的武器,還可以連接到計算機系統,執行更多的高科技任務。雖然該集的逃生模式情節驚險刺激,但作為《黑鏡》中的一集卻不被觀眾買帳。
第六集:別惹推銷員
自第三季開始,《黑鏡》進行了將每季最後一集拍成電視電影的嘗試,以適應觀眾們周末時一起吃爆米花在家看劇的需求。《黑鏡》第四季第六集以三個故事並行,講述了一個博物館館長不為人知的惡趣味。
這一集叫《黑色博物館》,館長最開始是靠推銷研發成果為生,比如轉移感受的頭盔、轉移靈魂的機器、將靈魂可視化的儀器。這三樣東西,在《黑鏡》的前幾季都已出現過,但這次結局卻來了一個反轉,致敬了《黑鏡》第一季的《白熊》,反思無所不能的科技也將某些人的惡推到了極致。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