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劇」變「美劇」 《黑鏡》第四季遭到網友群嘲

2021-01-07 人民網

原標題:英劇變美劇 《黑鏡》不再驚豔

  第一集《聯邦星艦卡裡斯特號》

  第二集《天使方舟》

  第四集《絞死DJ》

  第六集《黑色博物館》

  盼著盼著,《黑鏡》第四季終於在2017年年底上線,一次性放出全部六集。該劇自第三季起被Netflix買下版權後,由「英劇」變「美劇」,製作周期和敘事節奏明顯加快,內容也被指「媚俗」。到了第四季,更被網友群嘲為「大數據寫出來的劇本」。目前,該劇豆瓣評分8.6,IMDb評分8.2,為四季裡成績最差的一季。

  《黑鏡》第四季6集分別是《聯邦星艦卡裡斯特號》、《天使方舟》、《鱷魚》、《絞死DJ》、《金屬頭》、《黑色博物館》,內容依然涉及高科技生活帶來的很多現實問題,比如用手機App約會、隱私和記憶提取、智能機械狗等。然而,這六集故事並無太大創新,與前幾季的內容似曾相識,讓不少觀眾覺得有些審美疲勞。

  第一集:別惹程式設計師

  自從《怪奇物語》讓Netflix吃足了甜頭之後,這家流媒體網站就瘋狂迷上了「向經典致敬」的模式,因為「經典總是能以最快速度讓全球觀眾達到共識」。於是,在《黑鏡》第四季第一集,一上來就是致敬《星際迷航》的《聯邦星艦卡裡斯特號》。濃濃的上世紀美國太空片味道以及「時髦」的制服、尷尬生硬的對白,讓不少觀眾以為自己走錯片場。此外,《星際迷航》中親吻有色人種、紅衫軍先死、宇宙和平友愛大團結等著名橋段,也被照搬到劇中;《星球大戰》中原力鎖喉、風暴兵腦袋磕在門上這種情懷梗,也被「拿來主義」了一番。

  原來,這只是死宅程式設計師設計的一款遊戲,目的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憤怒……這一轉折,讓不少程式設計師在網上哀嚎「一不小心成了新年伊始被黑得最慘的群體」。

  第二集:別惹單身媽媽

  在《黑鏡》第四季開播前,《天使方舟》是最惹人矚目的一集,因為該集特邀了好萊塢女神朱迪·福斯特執導。然而,這一集播出之後,卻被評為「最不像《黑鏡》的一集」。

  該集講述的是一位單身母親愛女心切,加入「天使方舟」計劃後利用設備監視孩子的生活軌跡。雖然兒童成長是所有父母最關心的話題,但數據顯示,大多數《黑鏡》觀眾都不認同過分傳統的家庭倫理,對於家長的過度保護都有逆反心理。其實,這一集的內容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只不過加上了一個科技的包裝。

  第三集:別惹肇事者

  如果說第四季最大的亮點,當屬投資的加大、場景的壯觀了。《鱷魚》的故事發生在冰天雪地,劇組去了冰島拍攝,帶給觀眾一個冰冷的故事。本集故事展現了一位肇事者花樣作死的全過程:為了掩飾自己和前男友曾經撞死人並拋屍的歷史,女主角一路大開殺戒……

  其實,這一集的副線,才是《黑鏡》的內容——在故事背景裡,人們已經發明了記憶提取器,直接戴在頭上就能將記憶可視化。而這個梗,也曾經在《黑鏡》第一季第三集中出現過:那一集出現的「記憶粒」,如同一個高清攝像機+存儲硬碟的組合,可以記憶一個人每天看到的所有事情,可以回看、放大、暫停等。

  第四集:別惹虛擬紅娘

  在充斥著殺戮、復仇、控制、謊言、背叛、恐懼、自殘、電擊等等黑暗元素的《黑鏡》第四季中,第四集《絞死DJ》可以說是一股清流了,難得讓人感受到一絲絲愛情的溫暖與希望。

  本集的前奏顯然是冰冷的。現代主義的房屋,模板化的約會模式,冰冷數據下的戀愛時間,都在暗示科技環境下愛情的終結與死亡。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結局卻瞬間變得溫柔暖心。當然,在「發糖」的背後,《黑鏡》依舊保持它讓人細思極恐的傳統,讓人反思美好的背後存在的問題。

  第五集:別惹電子狗

  第五集《金屬頭》的開篇,三個人正在執行任務,準備闖入一個看似被遺棄的倉庫尋找一箱貨物。隨後,一隻由太陽能供能的機器犬進入畫面。

  這一集沒有太多的反思,完全是打怪逃生模式。「大Boss」是被稱為「The Dog」的金屬狗,它的頭部位置裝有一個玻璃箱,裡面是許多傳感器,包括一個複雜的計算機視覺系統。此外,這狗帶有一大堆先進的武器,還可以連接到計算機系統,執行更多的高科技任務。雖然該集的逃生模式情節驚險刺激,但作為《黑鏡》中的一集卻不被觀眾買帳。

  第六集:別惹推銷員

  自第三季開始,《黑鏡》進行了將每季最後一集拍成電視電影的嘗試,以適應觀眾們周末時一起吃爆米花在家看劇的需求。《黑鏡》第四季第六集以三個故事並行,講述了一個博物館館長不為人知的惡趣味。

  這一集叫《黑色博物館》,館長最開始是靠推銷研發成果為生,比如轉移感受的頭盔、轉移靈魂的機器、將靈魂可視化的儀器。這三樣東西,在《黑鏡》的前幾季都已出現過,但這次結局卻來了一個反轉,致敬了《黑鏡》第一季的《白熊》,反思無所不能的科技也將某些人的惡推到了極致。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相關焦點

  • 《福爾摩斯》《唐頓莊園》《黑鏡》英劇已取代美劇成海外劇新寵
    近兩年 ,英劇取代美劇成海外劇劇迷的新寵,英劇走紅成為一種無法忽視的文化現象 。這其中,BBC電視臺品的福爾摩斯之於英劇,就像 《越獄》之於美劇, 在其流行過程中起著裡程碑般的作用。而 Channel 4電視臺推出《黑鏡》的影響相比起來要小眾一些 ,但它以尖銳犀利直刺現實的創意,展示英劇嬉笑怒罵 、奔放潑辣 、黑色乃至刻薄的另一面 ,短短三集以三個獨立的寓言般的故事 ,對大眾傳媒和娛樂文化的無孔不入施予大膽的設定和凌厲的諷刺 ,以其對高科技 、媒體輿論和全民娛樂時代的質疑思辨和深刻嘲諷 ,令觀眾耳目一新。
  • 《黑鏡》: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懸疑劇,為何在第5季跌落神壇?
    而第三季和第四季分別都在8分以上,但是到了第五季你發現海報的風格變了,不再「黑」了,而豆瓣評分也停留在6.8分。這樣懸崖式的跳水,說明了什麼?難道是劇作質量下降了嗎?還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我們來從劇迷口味以及演員表演、劇本安排等方面來探究一二吧。一、《黑鏡》異化,Netflix的口味能滿足英劇迷嗎?
  • 美劇《黑鏡》:反叛者的天堂和批量生產的黑暗故事
    一個看似誇張的未來,又小心翼翼地與現實產生強關聯——個人獨裁主義、公園裡孩子的失蹤、不再私人的記憶、被機器狗支配的恐懼……《黑鏡》它在時時刻刻提醒你,這不是幻覺。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末,全世界的美劇迷主題活動基本上都是同一個:看《黑鏡》。自2011年《黑鏡》第一季於英國Channel 4首播,這部前期零宣傳的科幻恐怖大作一戰成名。
  • 如果一生只看一部英劇,那麼一定是《黑鏡》
    ,或者不知道你的詩歌從哪裡跟隨了你by 休斯如果一生只看一部英劇那麼一定是《黑鏡》這個社會一定充滿著政治和文化的隱喻,不過有時候大多數人未必感興趣其中利益的再分配,另外的少數人,屬於幕後的,因此義正辭嚴賺得盆滿缽滿。
  • 黑鏡第四季:生活在被科技寡頭壟斷的絕望世界裡
    《黑鏡》第四季在元旦前更新了。此《黑鏡》非彼《黑鏡》,奈飛(Netflix)接手後的《黑鏡》已從英劇變成了地道純正的美劇。好處是三集變成六集。而且按照老規矩,無論有幾集,奈飛都會一次放出整季——還好只有六集,紙牌屋劇迷表示曾經連著看完 14 集。在奈飛接手之後,有很多人抱怨《黑鏡》變得「不好看」、「缺少創新」了,我卻並不這麼認為。
  • 《黑鏡》《夜魔俠》《格林》等美劇續訂及取消最新消息
    昨天說了,今天給大家帶來 NBC 和 Netflix 的美劇續訂和取消消息。好消息是深受大家喜愛的《黑鏡》、《毒梟》、《盲點》、《小鎮滋味》都已經續訂,《我們的生活》(《我們這一天》)更是連續續訂了第二、三季。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奇幻美劇《格林》第六季完結了,《馬可波羅》也在第二季完結。《超感獵殺》以及《鐵拳俠》並未公布消息。
  • 你怎樣評價黑鏡第四季第五集?
    一下是網友的分享:網友一:這一集是這一季黑鏡看下來,我感覺最差的一集(第六集還沒看)。黑鏡一貫的主題,是探討科技對人的影響,或者說在高科技的社會裡,人性的新的表達形式。這一集之前的黑鏡,也許在科技方面的想像力有些匱乏,但終歸有一些舊瓶裝新酒的意思,用舊的,不太有新意的科技去討論這種科技對人的新的影響。
  • 5部Netflix高分美劇你要追起來!
    最重要的是,作為一部偏驚悚風格的美劇,所有人都智商在線,節奏也被導演把控的明明白白,看得人提心弔膽的同時又大呼痛快!該劇現在豆瓣評分8.8分,爛番茄新鮮度83%,是不可多得的科幻美劇!第3名《紙牌屋》《紙牌屋》改編自二十多年前BBC出品的同名迷你劇,講述的是政客弗蘭西斯用盡手段爬上權力巔峰的故事。
  • 現實版「黑鏡」?紐約警局推新機器狗,有網友想起了它……
    但有此舉也引發網友擔憂,有人將這款設備和英劇《黑鏡》裡殺人的機械狗聯繫了起來,並稱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黑鏡》。 「今日俄羅斯」稱,儘管紐約市警察局對這一新工具充滿信心,但不少網友對這項技術持懷疑態度,有網友還將其與英劇《黑鏡》裡追殺人類的機器狗聯繫了起來。
  • 現實版「黑鏡」?紐約警局推新機器狗,有網友想起了它...
    但此舉也引發網友擔憂,有人將這款設備和英劇《黑鏡》裡殺人的機械狗聯繫了起來,並稱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黑鏡》。  據報導,這款機器狗名為「Digidog」,重70磅(約31KG),最高時速超過3英裡(4.8km/h),還可以爬樓梯。警局介紹,機器狗配備複雜的人工智慧系統以及一系列攝像頭和傳感器,可以使得警方在派真人警察執行任務前,先用它進行近距離、實時查看危險情況。
  • 好看的10部英劇推薦:讓你一口氣看個夠
    在介紹這10部英劇之前,簡單介紹下英劇與美劇的主要差異:首先,雖然說的都是英語,但一個是英式英語,一個是美式英語,表達和口音上都會有所不同。如果經常看英劇和美劇的人應該能判斷出這人是說的英式英語還是美式英語。其次,英劇在表達方式上都會比較內斂嚴肅,而美劇則會很開放自由。
  • 《黑鏡第五季》丨世紀神劇是如何垮掉的
    黑鏡第五季,可說是垮掉的一季,是黑鏡這個神劇品牌的被動落幕。仙氣已逝,自貶凡間。此垮非彼垮,不是爛尾的那種垮。如果作為電影單片來看其實還不錯,每一集都有完整的故事結構,但如果作為心目中的黑鏡來說,這季算是毀了這個英劇品牌。
  • 美劇版《烏託邦》被砍無第2季 翻拍大熱英劇
    來源:新浪娛樂《烏託邦》新浪娛樂訊 北京時間11月30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美劇版《烏託邦》被砍,Amazon確認不會續訂第2季。該劇首季今年9月25日開播,翻拍自同名著名黑色驚悚英劇,由約翰·庫薩克、薩莎·萊恩(《美國甜心》)、雷恩·威爾遜(《巨齒鯊》)、科裡·麥可·史密斯(《哥譚》)等出演。《消失的愛人》《利器》原作者吉莉安·弗林編劇,講述一幫青少年網友拿到一本神秘的漫畫,從此遭到可怕的殺手組織追殺。
  • 《黑鏡》第四季之「沒事兒別惹程序猿」……
    這個聽起來有點邪惡的想法在去年年底上線的英劇《黑鏡(Black Mirror)》第四季第1集中,被編劇搬上了螢屏,栩栩如生的向人們展示了科技宅是如何優雅的「折磨」討厭的同事的。喏,主角戴利是一家遊戲公司的首席技術官,一位堪稱「代碼大神」的優秀程式設計師:作為《太空艦隊》的狂熱粉,他在創業初期和另一位夥伴詹姆斯共同打造了一枚以太空艦隊為主題的爆款虛擬實境遊戲。
  • 2018年第一季度流行英美劇排行榜:這20部美劇傳播熱度最高!
    《浴血黑幫》海報相比排名中的其他劇集,《浴血黑幫》這部BBC出品的英劇可能國內觀眾知道的少一些,不過這部英劇確實非常的好看,講述的是一戰後英國伯明罕地區傳奇黑幫家族故事。劇情、演技以及製作都是良心,如果你喜歡那種濃厚的19世紀末的英倫氣息,或者你喜歡看犯罪片,那麼這部英劇你最好不要錯過。No.19《罪惡黑名單》(The Blacklist)——平均傳播度:406萬
  • 《黑鏡》第四季分集劇評:科技的進步反射人性的黑暗
    《黑鏡》第四季《黑鏡》(Black Mirror)從推出以來就以直指人心的犀利風格與未來感的劇情設定席捲影迷,它讓人心情鬱悶卻也難以抗拒,我們像是渴望找到救贖的罪人,盯著《黑鏡》的反射思考未來。在第三季改由Netflix接手之後風格大改讓人很不適應,不過《黑鏡》第四季讓我們耳目一新,《黑鏡》不再只是黑暗寓言,歡樂的浪漫故事或刺激冒險同樣能傳達那精彩的人性反射,以下就分集點評《黑鏡》第四季的細節,讓你更熟悉《黑鏡》的精彩手法!第一集:《卡利斯特號飛船》
  • 2020年,這些美劇英劇等著刷爆你的朋友圈
    英劇美劇憑藉豐富的題材和精良的製作,再加上演員高水準的表演,漸漸獲得不少內地觀眾的喜愛,而諸如《權力的遊戲》《黑鏡》《西部世界》等一大批劇集,還經常紅到「出圈」,成為網友熱議的文化現象。2020年美劇英劇同樣非常豐富,當中必然會有全球走紅的「神劇」誕生,也肯定有不少未必所有人都喜歡,但會被喜歡某一類型的劇迷封為精品的新劇出現。為什麼這麼說?
  • 《黑鏡》:毀人不倦!這部讓英國首相操豬救美的神劇第四季來了
    元旦假期過完,不知道大家都看完《黑鏡》第四季沒有?反正南哥是看了。畢竟從第一季首相日豬救美之後,對這部劇的愛就已經無法自拔!Netflix這次在元旦假期前一口氣放出第四季全部劇集,真的是很給力了,元旦三天一口氣刷完六集,南哥覺得滿足又空虛。
  • 豆瓣評分9.4,英劇《黑鏡》第三集,未來版「你的人生」
    豆瓣評分9.4,英劇《黑鏡》第三集,未來版「你的人生」科技從來都不僅僅只會給人們帶來便利,可以在危機時刻拯救人類,除了這些科技能讓人類痛苦,能毀滅人性。《黑鏡》編劇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他眼裡科技發展到一定高度會把人類陰暗面無限放大,這時候世界就全充滿虛偽、欺騙以及淫邪。
  • 《黑鏡》第四季單集預告 約會App幫你找「幸福」
    Netflix今天發布了電視劇《黑鏡》第四季「絞死DJ」(Hang the DJ)的單集預告,本集內容將聚焦時下流行的「約會APP」,一起來欣賞一下這段預告短片。  「絞死DJ」此集內容聚焦於約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