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立最後演出為何問我值嗎?這代表了天津捧角兒的傳統

2020-12-16 10點一頁書

馬三立大師是天津的「寶貝」,即使去世10多年,老人家依舊有號召力。

很多人質疑馬三立的地位,提起馬三爺在最後的演出中,問的那句「我值嗎?」也表示不理解為什麼這麼問。

正如郭德綱所言,藝術中藝是本事,術是手段。藝人作藝,靠的是天賦和勤奮,賣的是那一句「好」!

叫不叫好,就牽扯到值不值了,以及天津人的市井性格。

比如街邊常有賣烤紅薯的小販,天津人無論白薯、紅薯一律叫山芋,賣烤山芋的決不能直接叫賣「烤山芋!」,誇耀自己的山芋味道好,前面要吆喝說「慄子味兒的」。一般賣烤山芋的,都吆喝「慄子味兒的——烤山芋」,有的直接就吆喝「慄子味兒的」,這才有天津味道,老百姓也才會付錢。

這可不是什麼窮講究,五大道的富貴人家也吃這一套。

租界下午三點,太太小姐們午睡醒來,需要一點小食,這時賣切糕的小販來了。租界裡極是安靜,有的巷子極深,賣切糕的小販,帶著一個小男孩,正到變聲期,木輪車停在巷子口。小男孩拉著小公雞嗓,悠長地吆喝 「切糕江米藕」,變聲期男孩的沙啞聲,顯得巷子更是安靜。聽到吆喝聲,各家各戶的老女僕端著託盤走出來,買上一點小吃食,付錢時還餘個一分二分的,這時老女僕就說:「別找錢了,寶貝兒,再吆喝一聲。」這個小男孩得到了意外小費,立即又拉著長聲吆喝一聲,比前一聲更是纏綿。這一二分錢,算是小男孩的賣唱錢。

吆喝得好就值,從這也能看出天津人捧角兒的傳統。

1940年代,侯大師在天津甫一登臺,一句「時方才」就贏得了碰頭彩,並從此成為津門曲壇的「一條龍」。侯寶林大師對天津人的捧角兒心態最為了解,他曾直言:「我這個演員是天津人發現的……也是天津觀眾捧起來的。」

是北京的觀眾「有眼不識金鑲玉」?反正包括京劇大師們在內,還沒有人敢說天津觀眾輕浮,沒見過什麼世面。

譚富英大師曾在中國大戲院出現意外,「四郎探母」的嘎調「叫小番」沒有翻上去,這要放到別的地方,可能就過去了,但是天津是過不去的。一時間倒好四起,場面大亂,橘子皮、蘋果核通通往上招呼。這無疑是大大跌了臉面,尤其是像譚富英這樣的大角。劇場方面出面勸譚富英,叫他無論如何都得找回這個面子,所以第二天,再次貼了《四郎探母》這齣戲。說來也怪,天津觀眾之所以專業就是在這,你越是唱不好,我越是得聽你的,所以第二天的上座更高,走廊過道全都站滿了人,就是要聽譚富英是行還是不行。而且,為了這場演出,劇院還刻意提了2塊錢的票價,原來的票一塊三,現在三塊三,那天津觀眾也要看。第二場演出,演的也很順利,等到快要「叫小番」的時候,所有觀眾鴉雀無聲,瞪著眼睛等著這個「嘎調」,結果,這麼一盯不要緊,譚富英更緊張了,嘎調又沒上去。這下就更炸鍋了,大家就喊「三塊三,叫小番,又沒上去!」這一下,譚富英這句「三塊三,叫小番」算是叫開了。自那起,譚富英再也不敢在天津唱《四郎探母》了。

所以,「我值嗎?」這個問題,估計目前相聲圈很少人敢來天津問。

一方面當然是馬三立大師在相聲門內太過高絕,另一方面還是應了那句話,「馬大師是天津人的寶貝」,不過如果是如日中天的德雲班主郭德綱這麼問,這個場面倒是很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相聲大師馬三立:為妻子穿2年衣服睡覺,史上最潮流爺爺閃亮登場
    在說了10年相聲後,馬三立在素有「相聲窩子」的天津衛漸漸自成一派,嶄露頭角,北京、天津兩地的相聲園子和電臺都約他前往演出。後來,天津衛臭名昭著的漢奸袁文會充當幕後老闆,成立了兄弟劇團。演出的地方多了,馬三立先生的徒弟發現他只抽恆大煙,這是一款中檔價位的煙,而且無論任場合他從不抽別人遞的煙。徒弟不解,就問馬三立先生為什麼不抽別人遞的好煙?
  • 太平歌詞與馬三立有淵源,近200年傳承,張雲雷勝任接班人
    但是要說起太平歌詞的名家,天津的佟守本,已故的劉文步,都是一時之選。而馬三立先生的兒子馬志明也曾說過「太平歌詞」的小段。少馬爺給《中華太平歌詞珍本》作序時寫道:「太平歌詞與我們家有一定的淵源,我祖父的嶽父恩培先生曾進宮當皇差表演太平歌詞,西太后慈禧御賜下伴奏的『玉子板』。」
  • 相聲泰鬥馬三立:郭德綱稱他為祖師爺,他卻說自己是個糊塗人
    ……」這是馬三立5歲時難忘的一幕。馬三立揚起胳膊,如同戲臺上老生抖袖,抖啊抖,一雙小手終於伸了出來。他眨巴著機靈的小眼神,胸有成竹地說:「我想,冬天套棉襖,明年我再……還能穿……」馬三立是真的糊塗嗎?妻子知道後擔心地哭成了淚人,他卻拍著胸脯說:「不怕,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我要上前線為人民子弟兵送上歡聲笑語……」馬三立這個闖江湖的民間藝人,第一次走出國門,踏上炮火連天的戰場,近距離地接觸到了人民軍隊,這是他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段經歷。
  • 天津「茶館相聲」守護者於承豔:人民需要這門「歡樂」的藝術
    中新網天津12月19日電 題:天津「茶館相聲」守護者於承豔:人民需要這門「歡樂」的藝術  中新網記者 張道正  「名流30年,我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就是人民需要相聲這門『歡樂』的藝術。」天津名流茶館的老闆於承豔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這樣說。
  • 天津脫口秀演出單立人來啦
    天津脫口秀演出迎來了夢涵莊園喜劇脫口秀專場《左右為男》牙花子喜劇X驚喜喜劇 傾情呈現 。我記得那是2018年的夏天,和2017年沒啥區別,石老闆把我拉到了一個小黑屋裡,他深情款款、滿懷期待、一筆一畫地給我畫著sketch的大餅,顯然他忽略了作為盤錦人的我是不愛吃餅,愛吃米飯的,但不知道為什麼那一刻我倒是想嘗嘗這餅什麼味!
  • 樂亭大鼓名家趙鳳蘭專訪——我的三次進津演出
    天津的曲藝名家新韻霞也特別喜歡我,在我上臺前還為我盤了兩個小髮髻,問我:「要不要學一學天津的樂亭大鼓呀?」「要!」新韻霞老師教我了天津樂亭大鼓《趕慢車》的片段,我到現在還能唱幾句呢。
  • 央視春晚繞不開的2段天津話,4個天津人!
    在春晚舞臺上學天津話的,郭冬臨不是唯一的一個,但口音太純正了!有多純正呢?你可能沒發現他是個安徽人。「竹板這麼一打啊,別的咱不誇,誇一誇傳統美食狗不理包砸,人都說我冬臨美就像一朵花,其實我看馮鞏才是狗不理包砸!」承認了吧,你們就是唱出來的!
  • 【文旅在行動】天津交響樂團準備復工演出
    復工後,我團將以中、小型樂隊演出形式,做到形式多樣,演出內容豐富多彩,選用老百姓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樂曲風格,並結合我國防控疫情的實際情況,積極歌頌讚揚在一線防控工作的醫務戰士和工作人員,凝聚人們堅定必勝的信念,傳遞人間的溫暖和大愛。
  • 周杰倫2020天津演唱會 來一場代表青春的大合唱
    這世間象徵著愛情的有什麼?是玫瑰?是戒指?是一個擁抱,一個吻?還是周杰倫的歌?我相信每一段愛情故事都少不了周杰倫的陪伴,無論是傷心還是喜悅,都能夠在周杰倫的歌單裡找到,周杰倫2020天津演唱會即將開始,快來到現場支持他吧周杰倫2020天津演唱會演出時間:2020-04-25演出地點:天津奧體中心體育館
  • 天津歌舞劇院重啟常態演出
    本報訊(記者 翟志鵬 攝影 姚文生)前晚,由天津歌舞劇院「Vivace」室內樂團打造的「冰雪奇緣」迪士尼動漫專場視聽音樂會在天津音樂廳上演。這場音樂會奏響了多首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動漫音樂曲目,一如既往地帶給觀眾們歡樂與感動,但音樂會背後有著不凡的意義,作為天津歌舞劇院復工後舉辦的首場劇場演出,這場音樂會標誌著該院的演出正式回歸常態。7月底,全市藝術團體復工復演以來,天津歌舞劇院將首輪演出放在了濱海新區,以「紅色文藝輕騎兵」形式參與到第九屆泰達經典音樂會活動中。
  • 《裝臺》體驗百味人生,傳統藝術的發展全靠補貼,演出要有人領掌
    《裝臺》體驗百味人生,傳統藝術的發展全靠補貼,演出要有人領掌!說到傳統藝術大家第一反應就是要繼承,要發揚。但現實是殘酷的,很少有人願意為傳統藝術買單,傳統藝術少了角兒,就少了靈魂。馬三立,馬季,姜昆,郭德綱,嶽雲鵬等,都是相聲界的實力擔當。郭德綱在創辦德雲社早期的時候,很少有人買票聽相聲,但是通過網際網路等手段讓人們了解相聲,並且慢慢喜歡相聲。德雲社早期賣票很難,每一場相聲演出都坐不滿,困難的時候臺下只有一個觀眾。
  • 舊天津「黑幫教父」,無惡不作,還為日本人捐飛機
    民國時天津有「五檔相聲」,張壽臣、侯一塵一檔;馬三立、劉寶瑞一檔;常寶堃、趙佩茹一檔;侯寶林、郭啟儒一檔;戴少甫、於俊波一檔。是天津最火的五檔相聲演出。其中張壽臣、馬三立、侯寶林都成為一代宗師,而常寶堃、戴少甫卻遺憾的逝於華年。為傳奇的是,關於戴少甫的死因,至今仍無定論,或者將會成為千古之謎。
  • 楊麗萍舞劇《十面埋伏》天津首演 以現代舞融合傳統文化講述中國故事
    張道正 攝中新網天津10月6日電 (記者 張道正)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導演的舞劇作品《十面埋伏》5日晚間在天津大禮堂首演,全劇以中國舞蹈為主調,融合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民樂及傳統戲劇等綜合藝術語言創造了「舞蹈劇場」,充分展現了楊麗萍在舞臺藝術創作上的又一次全新嘗試,也是將傳統經典藝術融入當代文化語境的一次大膽實踐。
  • 走親訪友,天津的這些傳統糕點,值得選擇!
    便是糕點了, 傳統的糕點美味, 也代表了心意, 那麼今天大津便帶領著大家一起, 逛一逛天津的這些傳統糕點鋪, 你決定買哪家了嗎?
  • PG One將在西安夜店演出,有人問能舉報嗎
    今天,一條關於PG One的視頻流出,視頻顯示,他將於8月29日在西安夜店Supermiami演出。PG One的確是敏感人物,這條視頻審核沒通過,放個截圖吧。
  • 真正的相聲大師馬志明,三評郭德綱,公平客觀這才是正解!
    馬志明先生與當時大多數相聲演員不同的是,怹沒有完全摒棄傳統段子,而是在傳統作品中加上自己的包袱兒,這與郭德綱的理念不謀而合。    馬志明為何如此喜歡郭德綱  他在臺上瀟灑自如,哪兒像三十多歲的,他像六十多歲的,不是長得像,是他這玩意兒像。確實是好啊,我作為一個老相聲演員,對他這個成就,由衷的高興,表示由衷的祝賀!
  • 被郭德綱神話的太平歌詞,馬三立大師:那玩意,不值錢
    對於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相聲行業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無數的大師對這門藝術都有不同的理解。有個詞叫「話語權」,郭德綱曾經非常形象的在商演的時候調侃:不要惹三十多歲的人,你想你都七十了,我就是不說相聲,等到十年後再出來,你都在盒裡了。所以老郭調侃道:活得久的才是大師。雖然郭德綱的話是調侃,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