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研究院 楊倩
8月底,2020(第三屆)樂居財經年度論壇投融資閉門會上,某千億房企高管直言,「以前靠槓桿+資金衝規模,現在中小企業很難衝了。」
「三條紅線」框住了房企的有息債增長空間,也明確劃出了「及格線」,房企降槓桿或將加速。
基於中報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不包括受限制現金)、短期有息負債數據,樂居財經推出《2020上半年規模房企短期償債能力榜》,從現金短債比、短債變動、長短債結構等維度,橫向對比房企降槓桿成效。(註:榜單剔除了部分規模過小、房地產業務佔比較低的上市房企)。
現金短債比:
中海、龍湖領跑 濱江提升最快
2020上半年,規模房企中,中海現金短債比超過5倍,龍湖、朗詩等12家房企現金短債比在2倍之上,短期償債能力較強。TOP50中,有19家千億房企,佔比約38%。
總覽34家千億房企,現金短債比均值為1.44倍,中海、龍湖領跑,現金短債比在5倍左右,濱江、旭輝分列第三、四位,現金短債比均超過2倍,保利、萬科、遠洋等15家房企現金短債比在1-2倍之間。
其中,中海、濱江現金短債比提升較快,一方面源於現金的大幅增長,另一方面短債總額有所下降。2020上半年,中海短債約210億元,較期初下滑約9.42%,同時在手現金1113.85億元,較期初增長約20%;同期,濱江短債約62.74億元,較期初下滑超過2成,同時在手現金大增36.68%至164.17億元,現金短債比從期初的1.5倍上升至2.62倍。
短債變動:
濱江、榮盛短債下滑超15%
中海、碧桂園短債下滑超9%
截止2020年6月底,34家千億短期有息負債總額約1.89萬億元,較2019年底的1.72萬億元,增長9.88%。其中,有11家房企的短期有息債總額較期初下滑。
與2019年底相比,濱江集團短債下滑約21.81%,在34家千億房企中短債下滑幅度最大。榮盛發展短債下滑約15.12%;中海、碧桂園短債下滑超過9%;正榮、雅居樂等7家房企短債下滑在5%以內。
中小房企中,中渝置地、渝開發等短債下滑超70%,天保集團、SOHO中國等短債下滑超40%。
長短債比:
龍湖9倍、中海8.3倍
降槓桿的同時,房企通過拉長債務期限、長債換短債等方式,調節債務結構,提升短期償債能力。
據中報數據,34家千億房企平均長短債比約2.5倍。其中,短債佔比最低的是龍湖,短債僅佔10.21%,長債佔比約89.79%,長短債比接近9倍;中海長短債比約8.33倍,排在第二位;濱江集團長短債比達到4.68倍,位列第三。
千億房企之外,還有部分中小房企持續優化債務結構,償債能力較強,比如朗詩、當代。
2020上半年,朗詩地產短債較期初下滑約62.41%,現金短債比超過3倍,長債是短債的5倍左右;當代置業短債較期初下滑17.61%,現金短債比超過1倍,長債是短債的1.76倍。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