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濱的信心:三盛集團從容面對「紅線」,規模財務雙優發展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三盛集團設立「福州上海雙總部」,既是其全國化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有利於規模的穩健擴大。

作為「閩系房企」的一員,三盛集團積極發揮「愛拼敢贏」的閩系精神,在城市布局和銷售規模不斷取得突破。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實現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三盛集團和旗下地產上市板塊三盛控股均保持了速度與安全、品質與規模的平衡,致力於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設立上海總部:助力規模增長

作為一家「閩系房企」,三盛控股母公司三盛集團起家於福建,憑藉亞洲十大超級豪宅-百督府,千畝國際社區-國際公園,託斯卡納等眾多明星項目,在福建區域成功打造了深入人心的品質感形象。在福建區域成功打造品牌,打磨產品後,三盛集團加大發展除福建外的業績貢獻增長新區域,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其在環滬、山東已經初具規模,且近年來在浙江、西南發展態勢良好。

去年9月,三盛集團將總部搬到上海,實行「福州上海雙總部」的戰略。

得益於上海豐富的資源,三盛集團旗下的三盛控股規模和增速令人滿意。據三盛控股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三盛控股實現籤約銷售金額145.73億元,半年已達去年全年的129%;籤約銷售建築面積117.31萬平方米,較2019年年末增長43.85%;實現營業收入15.95億元,毛利約6.23億元,毛利率達39%,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三盛控股是三盛集團地產板塊的資本上市平臺,隨著母公司資源的傾斜和支持,三盛集團的銷售業績表現一定程度上代表三盛控股未來業績的增長空間。據克而瑞數據顯示,三盛集團1-11月全口徑銷售金額為400.7億元,和去年同期341.3億相比,增長17.4%。

根據相關公開報導透露,三盛集團表示,今後將通過運營效率、周轉速度的提升,助推公司實現擴張衝規模的目標。

從容面對「三道紅線」:財務持續改善

房地產行業進入下半場後,房企都追求規模與財務的雙優發展,三盛集團就是其中一員。三盛集團表示,即使公司把規模優先放在第一位,但保證安全尤其是現金流也同樣重要,公司在風險控制的把握中追求目標。

三盛地產集團總裁馮勁義對外指出,對於正處擴張期的三盛控股,規模與財務安全並非選擇題,而是必須兩邊平衡的必做題。

三盛集團旗下的三盛控股在衝擊規模的過程中也注重財務結構穩健。據2020年中報顯示,報告期內三盛控股剔除合約負債及預收帳款資產負債比率為60.2%,處在行業健康水平。

得益於對成本的注重和對財務安全性的把控,三盛控股短期償債能力持續改善。截至2020年6月30日,三盛控股手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9.46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140.54%,現金流呈現大幅改善。

高周轉的驅動:精細化管理下運營更有效率

房地產行業進入運營賦能時代,三盛集團也走上了高周轉的道路。而三盛集團的高效率,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精細化管理。

三盛集團審時度勢,提出了「拓布局、調結構、重深耕、廣合作」下的發展戰略。在新布局城市上,緊抓「跟人走」與「跟人流走」兩個核心標準,聚焦深耕人口聚集城市和人口遷徙目的地;在拿地方式上,實施「4-3-3」的拿地策略,結合自身在收併購、產業聯動、合作開發等方面的優勢實現拿地方式多元化。

對於所開發的項目,三盛集團在拿地前就將所有風險排查清楚,通過劃分清楚集團、區域、項目這三級管理的責、權、利,從總體上控制項目90%以上的風險,剩餘的10%風險則在報建等落地性的問題和項目運營過程中解決。此外,三盛集團加強培訓,通過構建標準化的工作語言體系,進一步規避風險。

入滬一周年,三盛集團與行業優秀企業看齊,堅持長期主義,而在規模增長、財務結構、運營效率等方面,三盛集團都在「閩系房企」頗有優勢。面對「三道紅線」,三盛集團憑藉不斷精細化的管理、逐漸優化的財務結構顯得更加從容。

相關焦點

  • 林榮濱的難題:三盛控股頻觸質量「紅線」,雙千億徵程停滯
    隨著越來越多「閩系房企」完成全國化布局,並且躋身千億房企陣容,三盛控股提出了「三年雙千億」的目標。 2019年年初,三盛集團董事長林榮濱一改以往求穩的風格,提出要讓三盛集團地產板塊三年實現資產與銷售千億元。 當年9月,三盛控股將總部搬到上海,實行「福州上海雙總部」的戰略。
  • 實現規模和財務的雙優發展,三盛控股(2183.HK)榮獲「2020年度投資...
    近年來,三盛控股圍繞戰略打法和組織架構,開啟了體系化變革之路。此次公司成功斬獲金瓴獎,體現了行業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自開啟全國化步伐以來,三盛集團旗下三盛控股不斷調整升級土拓策略。隨著三盛控股在長三角地區的土儲不斷豐富,公司後期業績將得到有力支撐。在內部精細化管理方面,三盛控股承襲三盛集團對風險的重視,嚴格把控項目風險,在以現金流為導向的投資策略下,土拓整體呈現出"穩、準、快"的狀態,有效支撐公司規模擴張速度的同時,也保證財務的健康與安全。
  • 總裁近距離 | 三盛地產馮勁義:不拿「地王」,穩健發展不盲從規模
    其強調,未來達到千億規模之後,在以現金流安全為前提的情況下,三盛還是會合理地控制增長規模:「不盲從規模,要穩健發展,這是我偏好的風格,也是三盛的風格。」 馮勁義說。「千億」底層邏輯日漸清晰去年9月,三盛集團正式設立「雙總部」之時,提出「2022年全力衝擊雙千億」的目標,即規模千億、資產千億。
  • 三盛集團:遷址上海一年,並未萬事大吉
    一晃,距離三盛集團高調轟烈地設立上海總部至今,已經一年有餘——確切地說,是十四個月過去了。「遷都」滬上,借全國金融中心的前沿政策和國際效應,實現戰略升級和規模擴張,這在房企中本不是鮮事,閩系尤喜。近年,國內的融資政策環境大變樣,從去年的暫停部分房企境內發債和ABS融資,約談信託公司嚴控房地產信託規模,到今年家家繞不開的「三條紅線」,不同規模、背景的房企在融資成本上的差距愈發拉大。對三盛這樣處在規模擴張期的中小房企,處境不說舉步維艱,也必定難言舒坦。
  • 地產股11月25日收盤日報:三盛收盤下跌1.3% 報收於4.5元/股
    風財訊消息 2020年11月25日,三盛(02183)以4.5元(人民幣,下同)收盤,相比上一個交易日下跌1.3%。    三盛相關資訊:    管理紅利時代 有些房企已經站在了1公裡以外    對行業變化,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在媒體交流會上稱,未來房地產行業將進入「管理紅利」階段,所有的房企都將歸零。這個觀點標誌著房地產管理紅利時代,發令槍正式打響。
  • 三盛集團斬獲「2020年度中國房地產最具潛力獎」,聚焦優勢區域凸顯...
    在這一背景下,三盛集團自去年下半年啟動上海總部後,圍繞戰略打法開展了改革,以嶄新的姿態從容面對新一輪市場競爭,不斷獲取優質土儲打開未來業績成長空間。針對城市布局,三盛集團提出"跟人走"與"跟人流走"的策略,聚焦深耕人口聚焦城市和人口遷徙目的地。
  • 品牌煥新增厚影響力 三盛集團獲「2020年度中國房地產最具潛力獎」
    在這一背景下,三盛集團自去年下半年啟動上海總部後,圍繞戰略打法開展了改革,以嶄新的姿態從容面對新一輪市場競爭,不斷獲取優質土儲打開未來業績成長空間。針對城市布局,三盛集團提出「跟人走」與「跟人流走」的策略,聚焦深耕人口聚焦城市和人口遷徙目的地。
  • 三盛集團執行董事、三盛控股總裁程璇:以極致匠心支持企業黨建
    三盛集團執行董事、三盛控股總裁程璇發自肺腑地說。程璇說,「三盛堅持黨員優先培養機制,近年來已有多位『盛創生』黨員成長為集團及各區域公司的骨幹、高層領導。」三盛集團2012年7月,三盛集團黨支部成立,2018年就正式升格為黨委。三盛現已擁有正式黨員180餘人,中高層的黨員就有36名。
  • 佳兆業鍛造財務核心競爭力 上市11年規模質量雙驅增長
    自上市以來,佳兆業迅速擴大規模,增強產品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年銷售額從約60億元增長至逾千億,總資產增長逾15倍,旗下擁有二十多家集團及專業公司。在堅持規模增長的同時,佳兆業始終聚焦高質量發展之路,將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為集團發力方向,過去四年淨利潤及ROE保持在行業高位水平,負債率則逐年下降。核心財務指標不斷優化之下,佳兆業也獲得了更多國際評級機構的認可。
  • 超2成房企入圍紅色檔 三道紅線下的中小房企生存啟示錄 ——鳳凰網...
    根據會後媒體報導,上述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主要指的是「三道紅線」政策,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檔,如房企「三道紅線」都觸線則為紅檔。《中國經營報》記者日前獲取的一份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年末,21家房企同時觸碰「三道紅線」,被列為紅色檔房企。
  • 三盛旗下春晚品牌獲「2020中國十大地產年度品牌傳播案例」獎
    在這一背景下,三盛集團重量級品牌活動三盛春晚憑藉不斷增厚的影響力,榮獲「2020中國十大地產年度品牌傳播案例」,為行業品牌傳播提供優秀樣本。今年1月17日,被業界稱為「中國最美企業年會」的三盛春晚以「向上2020」為主題,在福建大劇院盛大舉辦。
  • 佳兆業上市11周年:銷售增長16倍 規模提速叩擊千億
    自上市以來,佳兆業迅速擴大規模,增強產品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年銷售額從約60億元增長至逾千億,總資產增長逾15倍,旗下擁有二十多家集團及專業公司。在堅持規模增長的同時,佳兆業始終聚焦高質量發展之路,將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為集團發力方向,過去四年淨利潤及ROE保持在行業高位水平,負債率則逐年下降。核心財務指標不斷優化之下,佳兆業也獲得了更多國際評級機構的認可。
  • 鬱亮:「三道紅線」影響力不亞於土地招拍掛制度,管理紅利時代房企...
    同時,諸葛找房根據房企2019年的業績計算其規模,按照房企當前三大指標的踩線情況得出其未來有息負債平均增速:大型房企(1000-2000億規模)有息負債未來的增速較低,尤其是1500-2000億元規模房企,有息負債未來增速為3.8%,增速水平最低。記者了解到,面對即將到來的「三道紅線」,有的房企抓緊變賣資產降負債,有的房企仍然對外借債,對「三道紅線」無暇顧及。
  • 去紅線行動 哪家房企安全了?
    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同策研究院數據梳理發現,今年三季度,在所統計A股的93家房企中,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33家;而在所統計H股的40家房企中,上半年財務指標處於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6家。隨著房企未來「成長」空間被收緊,安全成為了第一要義。項目轉讓、引入戰投、分拆上市,以及「借新還舊」調整長短債,關注資金安全成為「過冬」的關鍵,如何「去槓桿、降負債」,眾房企也採取了不同的應對之道。
  • 對話眾安張堅鋼:「內外兼修」,穩健中謀規模擴張
    走穩健發展道路的眾安,近幾年財務各項指標均表現穩健,淨負債率保持在30%左右,遠低於同行平均水平;資產負債率常年保持在70%以內,遠低於百強均值。 「『三道紅線』政策出臺和眾安做規模的節點比較契合,我覺得對眾安來說是很好的機會。」張堅鋼表示。
  • 對話朗詩集團董事長田明:不以規模論短長 活得長比跑得快更重要
    日前,作為國內領先的綠色地產開發商,朗詩集團最新一代健康科技住宅「自由方舟」亮相第16屆綠建大會。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當天的頒獎典禮上,朗詩綠色中心還拿下了中英綠色建築國際雙認證。為了更好地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的增長,監管部門設置「三道紅線」,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房地產企業被分為「紅、橙、黃、綠」四檔。房企債務及融資問題引起廣泛關注。
  • 逆戰2020丨「三道紅線」兵臨城下:房企的減負謀變之旅
    其中的《試點房地產企業主要經營、財務指標統計監測表》顯示,該表監測內容共涉8項財務指標,分別為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未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現金短債比、權益口徑購地金額、權益口徑銷售金額、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是否連續為負、有息負債,明顯指向了了「三條紅線」的監管。
  • 細細的紅線|陽光城 暴風雨來
    在陽光城的第二個「三年任期」,朱榮斌所要面對的不再是規模問題。疫情和監管層面出臺的「三道紅線」,改變了整個行業。 2020年8月底開始引發全行業關注的「三道紅線」,對比十餘年前銀保監會劃下的信貸三條紅線等,有過之而無不及。房企的發展面臨更多考驗和更加具象的指標,這也預示著國內房地產行業將發生一次大的調整和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