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調研時,如何有效的用戶訪談?

2020-12-22 視覺同盟

編輯導讀:在進行產品工作時,需要對用戶有一步的了解,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進行需求調研。通常我們會採用用戶訪談的方式,了解他們對產品的看法及需求。本文將圍繞如何進行用戶訪談展開,與你分享。

有時候通過市場反饋及運營數據,我們挖掘到了一些新的需求點,我們想要跟用戶驗證這些需求是否真實存在?有時候產品上線了,我們卻發現使用的數據和預期大打折扣,我們想要跟用戶了解產品的問題是什麼?

這些場景對於產品經理都並不陌生,很多時候,我們都想要去和用戶溝通,驗證想法、尋找問題本源……而用戶訪談則是最直接觸達用戶的一種調研方式。

在實際工作中,用戶訪談通常會採用面對面溝通的形式,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讓用戶除疑慮,增進信任,更加容易傾述自己的真實述求。與此同時,面對面的溝通,透過細微的肢體語言,可以對溝通的信息進行篩選和分類,把誤會發生的機率降低。

但訪談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成敗,高效的用戶訪談,不僅可以避免聊了幾個小時,重點沒抓住,被一些瑣碎的細節與述求給牽絆,反反覆覆去溝通。還以免引起老闆質疑能力不行,用戶認為不夠專業。

用戶訪談:

用戶訪談即圍繞訪談目的,根據事先擬定的訪談大綱,按計劃有意識的與用戶結構化或非結構化的形式進行溝通,以了解用戶對於所研究問題或主題,相關想法及態度等信息。

訪談的目的通常分為三大類:發現問題、驗證猜想以及試探態度。

一、發現問題

當產品的需求屬於高頻需求、受眾多且上線前用戶使用意願強烈,而上線一段時間後使用者聊聊無幾或留存率很低,而產品本身沒有發現重大BUG時,我們需要和使用過的一些」流失用戶「進行訪談,以了解其使用過程中的體驗與反饋,以發現產品的規劃設計的真實問題,從而定位產品的突出問題,快速進行優化迭代。

流失用戶:最初使用而後放棄使用的用戶或則使用頻次極低的用戶。

例如:某公司一直被上班早高峰,大門指紋考勤機排隊困擾,大家都期望採用手機定位移動考勤來解決排隊問題。然而上線後,發現大量用戶仍願意排隊等待指紋考勤機排隊指紋考勤時,我們就可以與流失用戶進行用戶訪談,了解其問題根本所在,是否移動定位考勤操作過於複雜等原因導致,進而快速優化。

對於B端產品而言,產品通常具有工作必要性。在無明顯衝突的情況下,基於工作需要,用戶通常能夠正常且持續的使用,對正常使用的用戶進行訪談,能獲取的更多為產品體驗性問題或其他業務鏈的述求等信息,與我們的訪談目的不一致。

而對於流失用戶,通常是該產品有一些「阻礙」他使用的問題,以致於他放棄使用產品進而選擇替代方案來完成工作。而對這一部分一次性用戶進行訪談,可以更獲取到其不願使用的本質原因,抓住產品核心問題,進而快速優化。

二、驗證猜想

通過對用戶行為的全面分析,結合市運營的反饋、自身產品體驗等方式,我們可能會猜想出不同場景下某一類型用戶的痛點或癢點,進而需要驗證自己猜想可否轉換為有價值的需求。

驗證猜想則需要和「種子用戶「訪談,以檢驗、證實猜想的需求是否真實的存在、是否具備普適性、是否具備較高的價值…從而判斷猜想是否合理。

種子用戶:已使用相關產品且使用頻次較高、影響力較大的猜想情境下的用戶。

例如:某集團上線了內部在線培訓系統,發現儘管系統內有培訓的消息通知與日程提醒,但最終還是會有部門培訓的通知會再次以郵件的形式發出。此時猜想是否可以採用自動發布通知郵件的形式或採用消息閱讀回執形式,釋放人工編寫郵件發送的資源,這個時候就需要與發布郵件的實際用戶訪談,了解發郵件的真實目的與使用習慣,以驗證猜想的合理性。

B端產品往往基於業務而生,從未使用過相關產品的用戶的用戶,對於產品的了解往往不夠,不能感同身受的感受到一些實際工作中的不便利性或新的述求。由於未使用過相關產品,對於驗證的場景其代入感相對更弱,訪談效果可想而知。

與使用頻次較低的用戶訪談一方面可能與從未使用過的用戶類似代入感不夠,另一方面則可能對產品本身的接受與認同感較低,與其訪談則可能由於印象分的因素,受訪的耐心及配合程度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其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而與使用頻次較高的用戶訪談,他們作為產品的深度用戶,對產品的認同度較高、使用意願也較強,更關注產品的優化,則更願意接受訪談,優化產品。

同時,B端產品的需求也有可能對相關業務的崗位的用戶工作模式發生一些變化。而產品的用戶對這種變化的態度及想法,則會直接影響到是否可行。與影響力較大用戶訪談,獲取他們的認可,便於後期產品的推廣與宣傳。

B端產品用戶需求不會像C端產品一般存在較多的通用性和共性。每個組織的行業、規模、架構、管理等存在差異,對應其需求也會存在差異。而猜想往往是基於某一特定場景下某些類型用戶需求的猜測,對於非假定場景下的用戶,自然不是產品的目標用戶,與其訪談並不能達成驗證猜想的目的。

與種子用戶進行訪談,更高概率願意配合驗證猜想需求的真偽及價值的高低。更為直接、準確的觸達最終用戶,理解用戶的真實想法,還原用戶的使用場景,以便更好的解決用戶的問題,借用種子用戶的影響力也便於後期的宣傳與推廣。

三、試探態度

當行業政策調整,科技發展驅動,當產品經理有了一些新的創新想法,可能會顛覆現有業務模式時,需要和相關業務領域「管理用戶」進行訪談,以試探用戶對創新的態度,了解其推行的可能性與難度。

管理用戶:該業務領域中層及高層以上管理幹部

例如:5G、AR技術等的發展,我們希望去做一些遠程高技術的協調,例如遠程汽車維修監控等,就需要和用戶溝通,以了解其對科技創新的態度和推動的意願,業務模式變更的想法及原因等,以探索顛覆性創新的可行性。

首先,以試探態度為目的的訪談通常在項目啟動前進行。B端產品目的以降本增效為主,新技術的創新,對於業務模式的改變通常是顛覆性的。這種改變對於未來可能的直接用戶而言,可能的是低端技術人員減少,進而釋放更多人力轉型高技術人才,需要他們的工作難度或技能會比現狀更大。還有可能需要適應新的工作方式,推翻原有的工作模式……對於直接的業務崗位人員而言,這種創新帶給他們的有未知的難度與挑戰,其接受度往往更為保守,更適合自上而下的去推行。

而對於管理者而言,則希望更多降本增效,發揮團隊的最大價值,往往站在更高的角度,其往往對於這類顛覆性創新的態度更為支持,其支持及影響力更有利於產品的推行與落地,引領行業模式的改變。對於一線直接員工帶來的可能是低端人才的淘汰以及工作要求的增加。而對於企業管理者而言,則是降本增效,提高整體品質。

產品的信息都不脫離業務,那麼業務信息的本身是調研的重點。而訪談作為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調研方式,其獲取與挖掘的信息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規劃。選擇合適的訪談對象可以直接提高訪談質量與效率。

對於B端產品而言,訪談的對象既可能包含產品面向的直接用戶,同時也包含對應業務領域相關領導、分管領導等。而根據不同的訪談目的,側重選擇合適的訪談對象,有利於高效的獲取有效信息,提升調研的質量,達到訪談的目的。

希望這次的分享能對你有些作用。也歡迎大家一些交流探討一些好的方法,共同成長進步。

相關焦點

  • 用戶訪談全流程:深入挖掘用戶需求
    編輯導語:用戶訪談對於了解用戶需求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團隊在考慮問題的時候角度一般會比較專業化,這種思維定勢或多或少會對問題的理解產生偏差,無法準確理解用戶的感受。所以無論是對於需求的挖掘,還是對於產品的設計迭代,用戶訪談這個環節都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作者為我們分享了用戶訪談的全流程,看看如何深入挖掘用戶需求。
  • 用戶訪談全流程丨前期組織
    編輯導語:用戶訪談對於各行各業都很重要,對於網際網路行業來說更是不容小覷。只有學會了用戶訪談/調研,才能夠熟知用戶的需求,做出用戶滿意的作品。本文作者就為我們解析了用戶訪談全流程之前期組織,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 好的調研方法是什麼?調研的三個方法
    營銷最難的是如何找出問題的本質,這是需要很強的洞察力。因為只有問題找對了,才能做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否則再好的創意也解決不了你的問題。洞察力需要不斷思考總結,需要培養多元化思維和逆向思維,提升認知水平。所以,營銷最核心的能力是洞察力。
  • 如何進行產品設計調研分析
    針對「全新產品」,通過調研提出設計原型,讓用戶進行體驗,並不斷改進和完善產品,直到滿足用戶需求。後者包含前者,貫穿於產品形成到消亡的整個過程。調研方法設計調研根據時間順序分為「數據採集」和「調研分析」。但是在設計調研中也不僅僅在開始時需要數據採集,可以說,每個階段都可能進行一定的數據採集來幫助調研的進行。
  • 如何做好企業文化調研訪談?四個步驟輕鬆駕馭
    本期,第一講:如何做好企業文化調研訪談(1)。 企業文化調研沒有成功或失敗,只是有成效和無效。 我們重點介紹企業文化調研的基本步驟: 作為一個企業文化工作者,準備開展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本企業進行文化調研和訪談,那麼訪談的步驟和工具有哪些呢? 首先在進行訪談之前要做訪談計劃和問卷設計,訪談計劃重點要包括:訪談對象、訪談日程排期表和調研問題三部分組成。
  • 6個步驟,搞定問卷調研
    所以根據產品形態、定位、明確目的、確認思路是至關重要的;通過思考和確認,針對我們這款由0到1的招聘類平臺型產品,其調研的目的主要在於:驗證需求想法,包含對B端(客戶)和C端(用戶)的市場分析、了解現狀、發現問題從而針對提供解決方案再到兩端用戶是否接受我們的解決案。用戶接受並付費的意願如何。
  • 網易郵箱開啟深度調研 致力於「和用戶在一起」
    網易郵箱深度用戶調研即將啟動如此大規模的用戶調研為哪般?據了解,網易郵箱此次進行的用戶調研,在調研前期就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如何定性用戶畫像?如何對用戶進行抽樣?抽樣的標準怎麼定?在這些問題上,網易郵箱團隊經過多次磋商,最終達成一致。
  • 用偵探的推理邏輯,快速有效的完成市場調研
    編輯導讀:市場調研是營銷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市場調研,了解外部的市場,了解市場環境變化,為決策提供依據。具體怎麼做?本文作者從偵探的推理邏輯出發,對快速有效完成市場調研的三個關鍵點進行了詳細說明,與大家分享。說起市場調研,大多數營銷人員都不陌生,但是傳統的市場調研直至今天,仍然被大多數人員沿用,即使它們可能已經過時多年。
  • 來一場特殊的用戶需求調研 織裡童裝政協委員會客廳聚焦童裝產業發展
    來一場特殊的用戶需求調研 織裡童裝政協委員會客廳聚焦童裝產業發展 2020年12月07日 02:41:55來源:浙江在線12月6日,織裡童裝政協委員會客廳走進織裡童裝商會,共商如何「讓新時尚引領織裡童裝」。  目前,湖州市織裡鎮共有童裝生產企業1.3萬家,年產童裝14.5億件(套)。助推當地童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是織裡童裝政協委員會客廳成立的初衷。  會客廳「廳長」是湖州市政協委員、浙江布衣草人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水琴。
  • 如何做好軟體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定義軟體需求分析也稱為系統需求分析或需求分析工程等,是開發人員經過深入細緻的調研和分析,準確理解用戶和項目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具體要求,將用戶非形式的需求表述轉化為完整的需求定義,從而確定系統必須做什麼的過程。
  • 深度解析B端用戶畫像從理解到建立
    編輯導語:如今很多地方都會用到用戶畫像,特別是各種網際網路產品,精準的用戶畫像可以讓你更有效的轉化用戶,如何精準建立B端用戶畫像?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B端用戶畫像從理解到建立的深度解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對比C端產品,B端產品如何做需求分析?
    因此,在商業模式分析方面,B端C端就已經有所不同,C端產品商業模式分析是重要一環,決定產品成敗,而B端卻無需執行商業模式分析步驟,直接進入需求分析階段。需求分析百科定義:是開發人員經過深入細緻的調研和分析,準確理解用戶和項目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具體要求,將用戶非形式的需求表述轉化為完整的需求定義,從而確定系統必須做什麼的過程。
  • 睡眠助眠器產品需求文檔
    三、目標用戶調研我們對目標用戶進行了針對性的調研。調研的問題分為四個方面:1. 用戶睡眠周期基本狀況我們從用戶的睡覺時間、睡眠時長兩方面進行調研,結果顯示60%以上的用戶會在晚上11點到12點之間睡覺,甚至還有用戶會在12點之後才開始入睡;大多數的用戶夜間睡眠時長在7~8小時之間。
  • 懂車帝&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疫情後用戶購意向調研
    根據調研受訪者中,有67%的用戶在疫情前有購車計劃,27%的用戶正在觀望,6%此前無購車計劃。在疫情影響下,僅有31%的用戶未調整購車計劃,此外48%用戶認為受到了一定影響,21%用戶表示受到很大影響。
  • 用戶研究:觀察法的使用
    尤其是在進入用戶體驗階段之後,對原始數據的採集變得尤為重要。觀察法就是其中的一種採集方式,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直接觀察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在設計時不僅僅是在開始時需要進行數據採集,在設計中、設計後更是需要進行一定的數據採集來幫助設計的執行和復盤。
  • 用戶角色模型|拒絕「我認為」的設計
    接著我上周《用戶體驗旅程圖 | 概念&實操&模板》的分享,現在讓我們繼續深入了解「用戶角色模型」,看看它是如何為「目標導向設計」做貢獻?如何為用戶體驗旅程圖做指引的? 一、什麼是用戶角色模型(用戶畫像)?
  • B端產品設計:如何用場景需求清單梳理場景?
    針對時間元素要考慮用戶使用產品的時間,是白天、夜晚、上班時、開車的時候等等,比如微信閱讀的夜間模式就是更好的滿足用戶躲在被窩裡看書。地點因素:考慮用戶使用產品的地點,是在家裡還是在公司?是在地鐵上還是在公交車上?欲望因素:欲望也就是用戶的需求。
  • 用戶研究方法大全
    編輯導語:在用戶研究方面,用戶研究對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產品最終是服務於用戶,所以用戶的需求以及痛點等是最為重要的;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用戶研究的方法,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一、什麼是用戶研究?用戶研究是用戶中心的設計流程中的第一步。它是一種理解用戶,將他們的目標、需求與您的商業宗旨相匹配的理想方法,能夠幫助企業定義產品的目標用戶群。
  • 設計萬花筒丨如何進行有效的設計溝通
    溝通時一門技術活,如何恰到好處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促進與對方的聯繫並不像我們認為的那麼簡單。本文作者對設計師如何進行有效溝通進行了分析總結,希望對你有用。
  • 夜神安卓模擬器脫穎而出 源於用戶需求驅動
    隨著端遊改編手遊IP的大熱,重度化手遊熱度逐漸提升,而屏幕更大、操作體驗更好的安卓模擬器或將成為重度手遊用戶享受手遊樂趣的重要平臺。此外,國內外安卓模擬器工具同質化嚴重,在兼容性、穩定性等各方面均不能夠滿足重度手遊用戶的真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