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問自己為什麼要花時間看這樣一部片子 ,剪輯、表演、武打、劇情一無是處,有的地方已經業餘的不能再業餘了。也許有人因為李小龍的名頭而接受,也有人認為它純屬掛羊頭賣狗肉,所謂坑爹之作。
而對我這樣一個觀眾來說,因為不是李小龍的粉絲,所以可以置身事外,看看熱鬧就行。這就好比電視臺的領導審片一樣,好壞是拍攝者的事,而我的工作就是審片兒。
首先,這片子可以說戲外有戲。
片中,李小龍飾演的哥哥振強出場後不久就死掉了,後面大部分情節是由唐龍飾演的弟弟振國調查哥哥的死因。
而在現實中,唐龍一直是李小龍的武打替身。 《死亡遊戲》和《死亡塔》是李小龍在猝然離世前出演的最後兩部戲,在這兩部戲中 唐龍所飾演的角色,逐漸由配角過渡為主角。
也就是說,電影上半部有個主角,下半部則換成另一個主角。據說,這是因為在拍攝過程中,李小龍意外離世而不得已為之,就讓我們姑且這麼理解吧。當然也別忘了有種更邪乎的說法,有人說這兩部電影就是對李小龍之死的「神預言」。
現在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部充滿爭議的作品。有人說它是一部難得致敬李小龍的作品,當然要是啥都不在乎的主,也可能會直接稱它為「爛片兒」。
總之,任誰都不能否認,這部戲當中很多情節基本上無理。
比如,開著直升飛機莫名其妙去搶一個帶有卐字符號的棺材,不知究竟為了啥。
比如,振國在死亡谷中,被一個獨臂人莫名其妙的暗害,一個洋美人投懷送抱卻又對他暗藏殺機。
比如,振國先到死亡谷,後到死亡塔的所在地梵魚寺,不知道這冒險地點之間有什麼聯繫,過渡得莫名其妙,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合理的過渡。
最後,振國居然用一個攻擊他的和尚代他中了一劍,他又用殺死和尚的劍反過來殺死了對手——那個他一直在尋找的詐死之人。沒錯,就是這麼隨意。
對了,還有那座所謂的死亡塔,其實是一座看不見的塔,因為它在地下。
以前也聽說過這種塔,塔在地下,塔尖向下,稱之為冥塔。
這部片子的導演,就是曾經導演過《法外情》等港產名片的赫赫有名的大導吳思遠。
如果在一位不帶任何先入為主感情色彩的觀眾眼裡,這部片子除了李小龍在前二十分鐘亮亮相之外,用一無是處來形容毫不為過。它簡直就是對李小龍功夫的最好詮釋——天上一腳,地上一腳。
為什麼影片的技法如此粗糙,情節如此混亂,有人評價說,這是編劇和導演的失控;有人說,這是因為李小龍去世後根據僅有的素材剪輯而造成的。
而我卻持不同的看法。我甚至覺得這就是一部「神作」,用一般眼光看當然不行,神作講究的就是故事和情節漏洞百出不和邏輯,這種以缺點和不講究示人的手法,就像文學中故意語句不通不點標點的「意識流」。
我甚至很想知道,這些無理的內容又是靠著怎樣的「腦洞」才能創作出來?
這部《死亡塔》,就如同李小龍之死一樣,充滿了謎一樣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