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第21課《古詩三首》課後習題答案,讀詩句,說詩意體會

2020-12-06 君心小學教育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出塞》《夏日絕句》。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古詩時,要注意節奏鮮明,並根據作品的基本節奏調整速度,該輕快的要朗讀的輕快些,該沉重的要朗讀的沉穩、稍慢些。韻腳要讀得響亮而稍長,讀出詩的韻味。還要注意讀好重音。

《出塞》第一句視野開闊,時間跨越千百年,要讀的雄渾;第二句寫出徵人未還,要讀的低層;後兩句表達出徵人們對和平的渴望,要讀出企盼之情。

《涼州詞》前兩句描寫的是開懷痛飲、一醉方休的場面,要讀得激昂興奮;後兩句表達的是視死如歸的勇氣,要讀的豪放、曠達。

《夏日絕句》前兩句直接抒發愛國激情,要讀的慷慨激越、豪邁雄壯;後兩句強烈諷刺了不為國家著想的統治者,要讀的凝重,注意「思」字重點處理。

(2)、背誦課文,默寫《出塞》《夏日絕句》。

首先要把詩讀熟,然後將詩句的內容變成具體的形象,在腦海中想像出相應的畫面。最後抓住句與句之間的聯繫,結合重點詞句進行背誦。默寫《出塞》《夏日絕句》要在背誦的基礎上進行。書寫時要注意寫好標點,不要寫錯字。

2、結合注釋,說說下列詩句的意思。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1)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詩意:要是有李廣那樣的英勇善戰的戰士戍守邊關,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就不敢南下進攻。

體會:從這兩句詩中,我們能體會到詩人對和平的渴望,希望朝廷能夠啟任良將,邊疆能夠鞏固,國家安全與統一能夠實現的心情。

(2)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詩意:如果我喝醉了,倒在戰場上,你不要笑,從古至今,出徵打仗的人有幾個能活著回來?

體會:從這兩句詩中,我們能感受到徵戰沙場的戰士們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的豪邁曠達。

(3)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詩意:活著的時候應當做人中豪傑,就是死了,也要成為鬼中的英雄。

體會: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人生觀,不論是生是死,都應該有浩然正氣,錚錚鐵骨。這兩句詩體現了詩人的愛國情懷。

相關焦點

  • 第21課《古詩三首》(四年級語文上冊)
    這是本冊第二篇古詩課文,在本冊課本的第9課學習了《暮江吟》《題西林壁》和《雪梅》,今天在第21課將要學習的則是《出塞》《涼州詞》和《夏日絕句》。第21課《古詩三首》《出塞》(王昌齡)王昌齡簡介:王昌齡 (698—757年
  • 第18課《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夜宿山寺》是李白寫的一首紀遊寫景短詩,體裁為五言絕句。《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夜宿山寺》是一首五言絕句,全詩明白曉暢,沒有生僻字。在寫山寺時,作者運用「誇張」的手法,從視覺上烘託出山寺之高。
  • 部編四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推薦閱讀: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5課《 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圖文講解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6課《蝙蝠與雷達》圖文講解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7課《呼風喚雨的世紀》圖文講解+知識點梳理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蝴蝶的家》圖文講解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二》圖文講解生字組詞:暮:暮色 朝暮 暮春 暮年 晨鐘暮鼓吟:吟詩 吟誦 吟詠 呻吟
  • 六年級上《古詩三首》:理解詩意,想像畫面,體會詩詞的思想感情
    六年級上《古詩三首》:理解詩意,想像畫面,體會詩詞的思想感情一、明確學習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古詩。藉助注釋理解詩意,想像畫面,體會詩詞中蘊含的思想感情。二、初讀古詩,掌握生字新詞,積累多音字1.生字組詞德dé(美德)鵲què(喜鵲)蟬chán(金蟬)2.多音字
  •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7《鹿角和鹿腿》課後習題答案解析
    教材簡說:《鹿角和鹿腿》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的第7課課文。《鹿角和鹿腿》中鹿的語言以及心情變化的描寫特別生動。課後習題一、朗讀課文,注意讀出鹿的心情變化。二、根據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那個星期天》課文筆記知識點整理課後習題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8課《匆匆》課文講解筆記課後習題答案自學複習五下語文第8課《紅樓春趣》課文講解筆記生字詞語知識點整理五下語文第6課《景陽岡》課文知識點講解筆記整理課後習題答案統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是《那個星期天》,作者是史鐵生。
  • 五年級語文複習古詩,區分褒義詞、貶義詞
    學習日期:2020年3月31日複習內容:複習古詩,區分褒義詞、貶義詞學習連結:五年級語文科上冊課本>活動一:複習課文《古詩三首》《少年中國說》第一步:打開上冊語文書第12課,朗讀三首古詩,遇到不流暢的地方多讀幾遍再背誦默寫三首古詩。
  • 第25課《掌聲》三年級語文上冊,一線老師說這樣學習更高效
    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25課是課文《掌聲》,作者董保綱。第25課《掌聲》三年級上冊01第25課《掌聲》三年級上冊會寫的字(重點字提示):第23課《帶刺的朋友》小學三年級語文這樣預習和複習效果看得見
  • 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一起走進自然,聆聽美妙的聲音
    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大自然的聲音》是小學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21課內容,該文以獨特的視角(總領全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則著重從風、水和動物三個方面分別展示大自然豐富美妙的聲音。第19課《海濱小城》語文三年級上冊一線老師說可以這樣預習和複習
  • 二年級上冊《古詩二首》教師筆記教會孩子想像畫面,品讀詩句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朗讀和背誦古詩,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夜宿山寺》:交流作者,讀懂課題出示李白的圖片,簡介作者。你知道李白的哪些詩?初讀古詩,感知詩意1.出示古詩,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識記生字:「」恐、驚」的韻母是後鼻音,「辰」既是翹舌音,又是前鼻音,與「晨」比較,在詩中表示日、月、星的總稱。「恐、驚」二字都與心理活動有關。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3課《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課後練習題,全面
    今天於老師將為大家一起整理了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3課《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練習題,希望孩子們在完成家庭作業後做一做: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3課《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課後練習題,全面一、給顏色加深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 四年級上冊語文《21古詩三首——出塞》教學設計、手寫知識點筆記
    這三首詩前兩首是邊塞詩。對於古詩的理解,要從「解詩題」開始,然後到「知作者」,接著是「明詩意」,最後是「悟詩境」。學生要多了解詩的創作背景,感悟作者豐富的情感。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1.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朗讀《出塞》這首詩。要仔細地讀四遍,讀前兩遍的時候注意詩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生字讀得字正腔圓。2.學習本課生字詞。
  • 四年級上《古詩三首》:詩句表達哲理的理解,感悟細緻觀察的意義
    四年級上《古詩三首》:詩句表達哲理的理解,感悟細緻觀察的意義一、學習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古詩。藉助「注釋」,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詩歌意思,感受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體會詩人細緻觀察的功力。聯繫全詩,結合生活實際,能說說對詩句表達的哲理的理解,感悟細緻觀察的意義。
  • 第20課《雪孩子》高清備課筆記,指導孩子預習、複習不再困難!
    第20課《雪孩子》高清備課筆記《雪孩子》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20課的課文,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它用優美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充滿童趣,而又帶一點點美麗的憂傷的故事。在書寫時,要注意該字右邊是「隹」,是四橫,不要少寫一橫。組詞:是誰,誰人,你找誰,誰是誰非。造句:不論是誰,都不能違反課堂紀律。其他易錯字提示:
  • 四年級上《古詩三首》:藉助注釋,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詩句意思
    四年級上《古詩三首》:藉助注釋,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詩句意思一、學習目標誦讀古詩,讀悟結合,體會詩人豐富的情感,感受詩歌的意境。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以及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二、細讀古詩,翻譯詩句,了解主題1.出塞【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 第9課《古詩三首》,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單元
    在第9課即將學習的是詩人白居易、蘇軾和盧鉞(yuè)的三首古詩。這三首古詩均為七言絕句,《暮江吟》《題西林壁》《雪梅》。《古詩三首》詩人簡介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去世後諡(shì)號為「文」,世稱「白太傅」或「文忠公」。
  •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專題訓練:附每課課後練習+單元測試卷!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專題訓練:附每課課後練習+單元測試卷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以「學校生活」為主題,包含三篇課文,其中兩篇精讀課文《大青樹下的小學》、《花的學校》和一篇略讀課文《不懂就要問》。關於這三篇課文的詳細知識總結,我們之前就為同學們做了分享,同學們可以去翻一翻之前的文章,把每課的知識都掌握好。
  • 四年級語文上冊《蟋蟀的住宅》預習及課後練習題
    四年級語文上冊11《蟋蟀的住宅》預習及課後練習題。這是我們學習的法布爾的第二篇課文。教學目標1.認識「蟋、蟀、宅」等12個生字,會寫「宅、臨、選」等14個字。2.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如何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
  • 部編版五年級下語文第1課《古詩三首》一課一練(含答案)
    1 古詩三首一、讀拼音,寫詞語。>A.童孫/未解/供耕織 B.稚子/金盆/脫曉冰C.敲成/玉磬/穿林響 D.也傍/桑陰/學/種瓜三、理解下列詩句,選擇正確的答案填空。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山行》詩詞解析「坐愛」一詞你會解釋嗎?
    今天於老師給孩子們上了第4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詩《山行》,同學們在讀到這首詩的第三句「 停車坐愛楓林晚」時,很多同學不由自主地笑起來。其實於老師心裡明白大家在笑什麼,只是三年級的孩子年齡不過十來歲,未免也太早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