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古詩三首》:藉助注釋,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詩句意思

2020-12-24 學予明天

四年級上《古詩三首》:藉助注釋,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詩句意思

一、學習目標

誦讀古詩,讀悟結合,體會詩人豐富的情感,感受詩歌的意境。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以及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細讀古詩,翻譯詩句,了解主題

1.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裡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禦敵鏖戰萬裡徵人未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主題:

《出塞》這首詩反映了詩人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徵未歸的同情,也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爭,使國家得到安寧、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願。

2.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徵戰幾人回?

意思:

相關焦點

  • 四年級上《古詩三首》:詩句表達哲理的理解,感悟細緻觀察的意義
    四年級上《古詩三首》:詩句表達哲理的理解,感悟細緻觀察的意義一、學習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古詩。藉助「注釋」,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詩歌意思,感受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體會詩人細緻觀察的功力。聯繫全詩,結合生活實際,能說說對詩句表達的哲理的理解,感悟細緻觀察的意義。
  • 六年級上《古詩三首》:理解詩意,想像畫面,體會詩詞的思想感情
    六年級上《古詩三首》:理解詩意,想像畫面,體會詩詞的思想感情一、明確學習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古詩。藉助注釋理解詩意,想像畫面,體會詩詞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三、細讀古詩,翻譯詩句,了解主題1.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 二年級上冊《古詩二首》教師筆記教會孩子想像畫面,品讀詩句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朗讀和背誦古詩,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夜宿山寺》:交流作者,讀懂課題出示李白的圖片,簡介作者。你知道李白的哪些詩?想像畫面,品讀詩句。觀察插圖,說說山寺給自己的感覺。識記「危」,「危」的本義是人在山巔或高崖,從而理解詩中「危」的意思是「高」,「危樓」即「高樓」,全詩是圍繞著「高」來寫的。再讀古詩,找找詩中哪些字句寫出了樓之高。
  • 四年級上冊語文《21古詩三首——出塞》教學設計、手寫知識點筆記
    這三首詩前兩首是邊塞詩。對於古詩的理解,要從「解詩題」開始,然後到「知作者」,接著是「明詩意」,最後是「悟詩境」。學生要多了解詩的創作背景,感悟作者豐富的情感。要仔細地讀四遍,讀前兩遍的時候注意詩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生字讀得字正腔圓。2.學習本課生字詞。三、解詩題,知作者1.【解詩題】請同學們聯繫詩文,想一想詩的題目是「出塞」,那「塞」是什麼意思?
  • 「同步課堂」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課文12:古詩兩首
    第一首古詩《池上》,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小娃偷採白蓮的情景,全詩細膩傳神,頗有趣味。前兩句寫一個小娃娃撐著小船,偷偷採了白蓮蓬;後兩句寫他不懂藏匿蹤跡,悠然撐船回來,身後浮萍分開,暴露了他的蹤跡。詩人用質樸的語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孩兒的天真無邪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表現了童心的可愛。詩句語言比較通俗,適合小學生誦讀。
  • 部編版四語文下《宿新市徐公店》教案及板書附作業必背古詩百首
    3、複習讀生字詞(雜、籬、徐、疏、鋤頭、剝),使學生能讀懂字詞,讀通詩句。4、學習《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1)解讀課題:你在哪裡見過這兩個字?知道它們的意思嗎?(宿:投宿、公:對男子的尊稱)請你說說這個題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 四年級上冊第21課《古詩三首》課後習題答案,讀詩句,說詩意體會
    朗讀古詩時,要注意節奏鮮明,並根據作品的基本節奏調整速度,該輕快的要朗讀的輕快些,該沉重的要朗讀的沉穩、稍慢些。韻腳要讀得響亮而稍長,讀出詩的韻味。還要注意讀好重音。《出塞》第一句視野開闊,時間跨越千百年,要讀的雄渾;第二句寫出徵人未還,要讀的低層;後兩句表達出徵人們對和平的渴望,要讀出企盼之情。
  • 四年級上《精衛填海》:懂得精衛不畏艱難,持之以恆的精神
    四年級上《精衛填海》:懂得精衛不畏艱難,持之以恆的精神一、學習目標通過藉助注釋和聯繫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正確做到詞句間的停頓,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藉助注釋和聯繫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能展開想像用自己的話說說精衛填海的故事。懂得精衛不畏艱難,持之以恆的精神,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探索、徵服大自然的意志和願望。
  • 停課不停學:五年級語文《四時田園雜興》要學啥?從五個方面入手
    作為一線老師,平時在自媒體平臺寫教育領域的文章,接下去我會抽出時間寫一些和自己本職工作相關的內容,比如,五年級下冊語文的第一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到底要學啥?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一)曉題目了解一首詩的題目,是學習古詩的「前奏」。
  • 三年級語文第1課《古詩三首》筆記,幫助孩子學習,想像詩中之畫
    在近海域,每年春天逆流而上,在淡水中產卵。3、介紹詩背景:這首詩是蘇軾根據惠崇和尚的畫作《春江晚景》題寫的詩,但原畫作已遺失不見。請你根據詩意,發揮想像,想一想,這幅畫應該要畫些什麼內容?4、整體感知:讀古詩,說說詩人從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來了?
  • 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三首》精彩課件,收藏起來,考試前回顧幾遍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總共有三課時,它的教學目標主要是:1.自主學習字詞和句子,會認會寫課文後的重要生字生詞,理解字義,掌握重點句子的意思,識記字形。3.理解每首詩的意境,掌握每首詩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4.了解牛郎織女的故事,並能結合故事說說《迢迢牽牛星》表達的情感。第一課時是《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 你也可以畫好的古詩思維導圖,三年級《元日》
    那就一起動手畫起來吧,之前也看到很多古詩的思維導圖,有的簡單,只是畫了古詩原句,沒有其他內容,老師覺得這樣子的思維導圖比較適合一二年級,如果您的孩子已經上三年級了,建議還可以增加一些字詞注釋,創作背景,古詩解析,譯文。
  • 四年級下冊古詩詞怎麼學?《古詩詞三首》教師手寫教案詳解
    本課的前兩首是七言絕句,一首是範成大所作的《四時田園雜興》,描繪了初夏江南的田園風光。《宿新市徐公店》寫的是楊萬裡借宿客店時見到的鄉村春日美景。《清平樂村居》是一首詞,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作品,展現了悠閒的農家生活。三首詩詞均作於南宋時期,描繪的都是淳樸自然的田園生活。
  • 四年級下冊《文言文二則》教師筆記重點:掌握方法,理解意思
    本課重點是學習運用藉助注釋、組成詞語、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一、談話導入,解題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古詩三首》,今天我們要學習《文言文二則》。「則」是篇的意思,文言文一篇稱為一則,兩篇呢?這句話什麼意思呢?首先藉助注釋,知道「恭勤」是肅靜勤勉的意思,「多通」指通曉許多門知識;「倦」的意思和現代漢語的意思基本一致,組詞理解:疲倦;「博學」指學問淵博。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童年的水墨畫》學生活動設計
    詩歌的表達手法與題目相得益彰,唯美的詩句畫就了一幅幅童年生活主題的水墨畫。2.教材對比中的發現本篇課文在原人教版教材中為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略讀課文《兒童詩兩首》的第二首詩。通過「街頭」「溪邊」「江上」三首小詩,攝取了一組兒童生活的鏡頭。
  • 部編四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推薦閱讀: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5課《 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圖文講解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6課《蝙蝠與雷達》圖文講解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7課《呼風喚雨的世紀》圖文講解+知識點梳理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蝴蝶的家》圖文講解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二》圖文講解生字組詞:暮:暮色 朝暮 暮春 暮年 晨鐘暮鼓吟:吟詩 吟誦 吟詠 呻吟
  • 第21課《古詩三首》(四年級語文上冊)
    第21課《古詩三首》《出塞》(王昌齡)王昌齡簡介:王昌齡 (698—757年第21課《古詩三首》《夏日絕句》李清照李清照簡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號易安居士,濟南人。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 統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
    日積月累教學目標:通過一定的形式,誦讀和背誦《所見》,通過圖文對照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詩歌意思,感受古詩的韻律美。4.認識「注釋」,學習藉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歌大意和指定詩句的意思。5.能提取詩句說說是從哪些地方發現三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景色;感受秋天的生活和美好,感悟詩人思鄉情懷,激發觀察了解秋天的興趣。
  •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古詩三首》之《四時田園雜興》預學練習單
    2.正確、流利朗讀,背誦並默寫這首古詩。3.嘗試理解重要字詞的含義,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大意。(二)讀詩☆☆☆☆☆1.先嘗試讀詩句,找出不會讀的字,弄明白怎麼讀。2.聽朗讀,正字音。然後再讀,讀準「興、晝、耕、供、耘、傍」這幾個字的讀音3.再聽,再讀,要把詩句讀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