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中國禮儀博大精深

2021-01-20 子曰大官人

由於中國古代是個資深的農業大國,所以建立了完備的社會道德體系。所以人的舉手投足,處處皆有禮儀。雖然普通老百姓,沒讀多少書,但是對這些禮儀還是很有研究,畢竟一旦自己的後輩,有階級攀升的機會,總不能讓後輩在禮儀上丟了份兒。

子曰接下來就來講一個有關餐桌禮儀的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看看你知道其意思不?

第一句:菜不擺三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指「吃飯時,放在桌子上的菜盤,不能是三個。」為何這麼規定?在古人看來,用三個菜來宴請賓客,實在太寒磣,至少得做三個菜以上。當然,自己一家人在家吃飯時,就不用這麼講究,三菜一湯、兩菜一湯,甚至一疊酸菜下飯都行。

其次三在古代是個不好的數字,畢竟有「三長兩短」一說,同時和「散」同音,所以賓客如果看到桌上只有三個菜,心中也會生出其他想法。

最後,古代人一般對祭祀很重視,而且一般用牛、羊、豕三種牲口祭祀,貢桌上就放三道菜。如果主人家的飯桌只有三道菜,就不免讓人覺得這是在祭祀,讓大家都會心生不愉快。子曰不得不佩服,古人把每個數字的寓意,運用得很廣泛。

第二句:筷不列五

很多朋友一看到這句話,就會以為意思是,古人吃飯不能放五雙筷子在桌上。其實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筷子應該擺放得整整齊齊,不能三長兩短的擺放,不然就會以為主人對賓客怠慢。

同時筷子除了擺放問題,在使用方面也有很多講究。比如吃飯時,我們不能用筷子敲打碗邊,發出「叮叮噹」的響聲,這會被人認為是一種「乞討行為」,因為在古代,只有窮得沒飯吃的乞丐,才會在街邊敲碗,讓別人來投食。

同時,當我們歇筷時,我們應該把筷子放在筷箸上,而不是插到飯碗裡,因為將筷子插進米飯,會被認為是一種詛咒行為,這和將香插進米碗裡類似,古人將其稱為「倒頭飯」。如果賓客這麼做,子曰覺得,這是被掃地出門的節奏。

第三句:席不成六

席不成六的意思是,六個人不能坐一張桌子。為何會這麼規定?因為在古代,餐桌都是正方形,所以如果六個人坐一桌,就容易形成上位一個人,下位一個人,左右各兩人的陣型。恰如一隻烏龜匍匐在地。

雖然烏龜作為吉獸,一直都頗受中國人喜愛,但是不想當縮頭烏龜的中國人,還是不喜歡自己像烏龜。所以古人就列出了席不成六的說法。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我們使用的餐桌,不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圓形,所以「席不成六」的觀念就漸漸的淡化下來。據子曰觀察,對餐桌上的排位座序,更為在意的是南方人,而非北方人,因為南方人的宗族意識和長幼尊卑的觀念更強。

關於這三個餐桌禮儀,子曰覺得有好的部分可以吸取,比如不將筷子東倒西歪擺放的「筷不列五」,而「菜不擺三」和「席不成六」就沒必要遵守了!因為現代社會,已經沒有了這些觀念的生長土壤,該消逝的觀念就讓他捲入歷史的洪流吧

相關焦點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啥意思?古人的智慧真深奧
    於是久而久之就有了一套專門的講究,也就是所謂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但是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大家的想法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習慣和以往大不相同,所以很多人可能完全沒有聽說過這句話,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 古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古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被古人的智慧折服禮之初,始諸飲食——《禮記》前言這些禮儀規範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很多都被沿用了下來,這就說明古人在禮儀方面的制定是非常周詳且完備的。而關於吃飯的禮儀除了在一些講究禮儀的書上有明確的記載,要求人們按照禮儀行動,還有一些則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其中就有一句話叫做: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有啥說法嗎?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有啥說法嗎?「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要說的嗎?大家好。今天又是時候和你分享食物了。你準備好了嗎?和老一輩人一起吃飯,在農村總能聽到這樣的說法: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 農村俗話: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其中蘊含什麼道理?
    這句「菜不擺三、筷不列五、席不成六」,從文字中可以看出是一句關於餐桌禮儀、關於待人接物的俗話。你知道它真正的意思是什麼麼?我們來一一了解。1、菜不擺三字面的意思就是請人吃飯的場合,擺在桌子上的菜不能是三個,宴請賓朋,三個菜的話就少了一些,顯得不是很重視。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到底什麼講究?十人九不知
    無規不立。千百年來,除了散發翰墨書香的歷史典故外,還流傳著一句老輩口口相傳,更貼近百姓生活的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到底還有什麼意思?菜品不擺三,字面上的意思是,請客的場合,餐桌上的菜品不能是三個,宴請賓朋時,三個菜的話就少些,顯得不那麼重要。並且在很多人看來,這三個字和「散」字讀起來很接近,自然這個意思並不好,總覺得有些不快。
  • 古人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他們在不斷發展探索中,創造了一套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傳承了優秀的傳統美德,使中國獲得了「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其中,禮儀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充斥在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各個方面。餐桌文化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體現。史書記載,古人宴請賓客自有一套繁瑣而莊重的餐桌文化。比如請人吃飯之前要提請送拜帖,為了以示對客人的尊重主人要焚香淨身去除汙穢。
  • 俗話說:「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何道理?
    在「禮儀」這個大框架之下,有了很多的規矩,正所謂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千年流傳下來的,除了那些令人津津樂道的歷史典故之外,還有那些古人根據自己生活經驗所流傳下來的俗語。比如說是:」一人不進廟,二人不觀井。窮不改門、富不遷墳「等等,這些完全貼合著古人的生活,之所以能流傳甚久,其魅力其實就是細細琢磨,能找到其所蘊藏的人生哲理。令人拍案叫絕。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何說法嗎?
    比如說在農村裡面招待客人吃酒席的時候,就有一些規矩必須遵從,否則的話可能對人不敬。有些比較講究規矩的親戚,如果不按照傳統習俗來,或者是做了什麼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有可能甩手離席而去。比如說農村裡面最講究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句,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規矩,現在有嗎
    有這麼一句俗:「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你知道嗎?對於過去流傳下的禮節,我們都覺得是封建迷信,在今天看來,完全是多餘的。但是這不然,有些可能不實用,都有些還是很有借鑑之處。菜不擺三指的是在招待客人的時候,我們所上的菜餚不能是三個菜。而這「三」是虛指,菜不能是單數,不吉利,因為在古代,只有死去的人,用數目為單數菜祭祀。
  • 老話說「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不坐烏龜席」,什麼是烏龜席?
    農村老話說「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不坐烏龜席」,意思是說待人接客時千萬要注意這兩件事:上菜時不要上三盤菜,六個人赴宴時千萬別坐成烏龜席。為何「桌上不擺三盤菜」呢?由於「三」諧音「散」,因此古人認為其說法不好。你看現在離婚,兩口子吃散夥飯時都是上三盤菜,其寓意很明顯,就是吃了這頓飯咱們就散了。在祭祀上香的時候,人們通常都是上三炷香,意思是供奉佛、道、儒三大家,還有的說是代表天、地、人等說法。
  • 古語說:「桌上不擺三盤菜」,指的是哪3盤菜?待客的時候要注意
    因此來說,農村俗語自然是博大精深的。我們就拿吃飯來說吧,老祖宗認為吃飯的時候是有很多講究的「桌上不擺三盤菜」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為什麼老祖宗這麼認為呢? 眾所周知,中國人自古就偏愛雙數,講究好事要「成雙」。運用到吃飯的禮儀上,人們也喜歡將餐桌布置的吉利一些;而「三」這個數字被認為不吉,是因為它與祭祀有關聯。
  • 俗語「盤不擺單,席不正坐」,暗藏什麼飲食禁忌,如今依然很實用
    恰當餐桌禮儀能主要表現出一個人的涵養主要表現給人留有很好的印象,相反會令人覺得十分難堪尷尬。自然說到飯桌的禮儀知識注重,也許說上三天三夜也聊不完,飯桌上「盤不擺單,席不正坐」是啥意思。首先而言說白了的「盤不擺單」,這話的含義便是在接待客人時,無論菜餚的豐盛是否,千萬不能上3個菜,它是為什麼呢?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有啥道理?
    在走親訪友時,一桌豐盛的酒席在所難免,不過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家,酒席上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其中又有啥道理呢?桌上不擺三盤菜: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酒席上擺放菜餚時,裝有菜餚的盤子數量不能是三盤。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說的是什麼意思?在農村有這樣一句老話,「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桌上不擺三盤菜桌上不擺三盤菜就是說來人坐席的時候或者款待賓客的時候,桌子不能只擺三道菜,其主要原因有二。1、因為三道菜顯得有點少,我們招待客人要顯示隆重,應該儘量的多擺幾道菜,顯得對客人的尊重,所以一般家裡來人了,怎麼也得湊上6個菜,數字好聽,也顯尊重。
  • 農村俗語丨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為什麼?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哪三盤菜?為什麼?農村俗語,有很多是有實用意義的,都是勞動人民、通過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但是有少數的俗語,是就事論事的,沒有廣泛的意義。比如「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不坐烏龜席」,僅僅是針對吃飯而言的。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什麼意思?
    但也有一些俗語屬於世代傳承的忌諱,如「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類俗語要說有什麼道理也說不清,不過既然有這類說法還是適度注意,畢竟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儘量尊重為好。「桌上不擺三盤菜」的緣由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吃飯,因為是夏天,農村多選擇在室外樹蔭下的涼床(當地的叫法,一種長方形木質或竹質納涼的寬凳子)上吃飯,而且是小孩幫忙端菜的。
  • 正席八大碗,給你一個河北乃至北方傳統待客之禮儀的正確姿勢
    滿漢全席分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八大碗為滿漢全席之一下八珍,八大碗因此成為中國傳統美食之集大成者。康熙八年,康熙到正定隆興寺上香,梁清標以正定八大碗來招待皇帝和隨行大臣。正方文化立足文化傳承,追根溯源,全國首次系統闡釋八大碗文化,挖掘八大碗背後千餘年的待客之禮儀文化,全面展現出了正定八大碗在中國1000餘年歷史上北方璀璨的餐飲文化以及博大精深的待客之禮儀文化。
  • 「待客不上三道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實招待客人也有講究
    我們國家自古以來都屬於禮儀之邦,我們中國待客之禮是非常講究的,在平時我們不管是走親訪友,還是有人來到我們自己家中都要準備食物來招待個人其實在招待客人的時候也是有一定講究的,特別是在給孩子準備飯菜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懂,很有可能會惹得別人不開心,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待客不上三道菜」,這件事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餐桌上的禮儀
  • 待客之道:老人常說「桌上不擺三盤菜」,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待客之道:老人常說「桌上不擺三盤菜」,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每逢家裡有客人來訪的時候,很多老人都會告誡自己孩子說「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可能很多農村人也聽說過這句話,大家知道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意思嗎?
  • 在農村,為啥不能給客人上3個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啥意思?
    其實農村有不少風俗禮儀,對於年輕人來說已經逐漸淡化了,現在很多小年輕都生活在城市,也沒太注意農村的這些老規矩,但是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農村其實有不少講究,不少都是關於餐桌禮儀的,比如說「桌上莫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馬上過年了,如果去走親戚你應該有注意到這些細節,其中有啥講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