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客不上三道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實招待客人也有講究

2021-01-10 廚娘說美食

我們國家自古以來都屬於禮儀之邦,我們中國待客之禮是非常講究的,在平時我們不管是走親訪友,還是有人來到我們自己家中都要準備食物來招待個人其實在招待客人的時候也是有一定講究的,特別是在給孩子準備飯菜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懂,很有可能會惹得別人不開心,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待客不上三道菜」,這件事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餐桌上的禮儀。

「待客不上三道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實招待客人也有講究

雖然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大多數人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開放,但是在骨子當中流淌的血液,對於待客這件事情來講是無法改變的,特別是有一些少數民族的朋友來講,他們所注重的東西更多,但我們去外地進行旅遊的時候就需要入鄉隨俗,應該多多了解當地的一些狀況,不然很容易會惹來一些麻煩的,所以說在外出和友人來我們家的時候,都應該提前了解一下有關待客的小知識。

其實在平時自己在家裡做飯的時候都是比較隨便的,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待客不上三道菜,你明白這句話當中的意思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其實單純的從這句話的局面上就能夠清楚的明白,就是我們在家裡做菜的時候,如果來客人了不要上三道菜,如果是這樣做的話,對於客人有些不禮貌,如果說客人本身就是一個比較講究的人,他看見你給他上了三道菜,有可能會不開心,很有可能會出現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今天就讓我們了解一下其中的緣由。

對於我們國家的人來說,有一些數字存在著一些不吉利的想法,比如說3這種單數,但是我們國家人大多數都比較喜歡雙數,不管是家裡有人結婚還是慶典都會選擇雙數,這樣感覺吉利些三這個數字都是用來祭祀的,比如說祭祀親人,我們會擺三盤菜,或者是點三炷香這種現象屬於對先人的一種尊敬,所以說在生活中對於三這個數字應該忌諱一些。

其實這種說法有一些傳統迷信,但是如果說我們所迎接的客人本身對這方面就比較在意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兩個人之間的關係,為了能夠促進兩個人之間的友情,不要因為這一點事情而影響到,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小細節還是應該多多留意的。

相關焦點

  • 待客之道:老人常說「桌上不擺三盤菜」,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待客之道:老人常說「桌上不擺三盤菜」,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每逢家裡有客人來訪的時候,很多老人都會告誡自己孩子說「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可能很多農村人也聽說過這句話,大家知道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何說法嗎?
    比如說在農村裡面招待客人吃酒席的時候,就有一些規矩必須遵從,否則的話可能對人不敬。有些比較講究規矩的親戚,如果不按照傳統習俗來,或者是做了什麼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有可能甩手離席而去。比如說農村裡面最講究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句,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
  • 潮汕俗話「人客來心歡,人客走心安」,講述潮人待客之道!
    在潮汕民間流傳著許多形形色色的俗語,每一句背後都有自己的傳說,民間故事,或者教育後人,而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這句俗語,可以說,講述了潮人的待客之道。這句俗話就是「人客來心歡,人客走心安」,我們一起來看看!
  • 俗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何意?古人餐桌上的待客之道!
    古時人們在慶祝豐收之時,也會同邀親朋好友來飲酒慶祝,但是飲酒也有規則,要懂得適可而止,就比如這句俗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那麼這句話中三巡和五味是指什麼呢?且聽我一一道來。來看前一句「酒過三巡」。這句話大家對其迷茫之處,可能在於「三巡」二字了,「巡」是指在座之人斟滿酒,三是虛指三次或多次,所以表面意思大家可能會理解為已經給在座的每個人斟過三次酒了,但是並不是指敬過三圈,而且「三巡」可以這樣理解,第一巡是指主人敬主賓,第二巡指主賓回敬主人,第三巡是指主人敬本桌客人,這樣三巡「酒足」之後,方可叫做「酒過三巡」。
  • 在農村,為啥不能給客人上3個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啥意思?
    農村人講究「雙單數」,雙數一般都是比較吉利的數字,家中有客人,筷子一定都是擺雙數,也很少給客人上3個菜,「桌上莫擺三盤菜」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如果給客人上3個菜就是對客人不夠尊重,有明顯的輕薄怠慢之意,所以了解這些民俗的家庭大多都不會上3個菜。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說的是什麼意思?在農村有這樣一句老話,「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桌上不擺三盤菜桌上不擺三盤菜就是說來人坐席的時候或者款待賓客的時候,桌子不能只擺三道菜,其主要原因有二。1、因為三道菜顯得有點少,我們招待客人要顯示隆重,應該儘量的多擺幾道菜,顯得對客人的尊重,所以一般家裡來人了,怎麼也得湊上6個菜,數字好聽,也顯尊重。
  • 傳統文化「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三巡」「五味」分別指什麼
    小時候喜歡聽說書是,說書先生在情節關節處,常說一句話某某與某某「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便要開始如何如何,這句話來形容飯局的場面,包括時間,進度,以及氣氛,皆表現得淋漓盡致,大多數朋友很可能就會認為,這句話說得是,酒喝了三場,吃了五道菜,那麼是這樣的意思嗎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有啥說法嗎?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有啥說法嗎?「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要說的嗎?大家好。今天又是時候和你分享食物了。你準備好了嗎?和老一輩人一起吃飯,在農村總能聽到這樣的說法: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 農村有句老話「無魚不成席」,這句話有什麼含義和講究?
    「無魚不成席」是一種傳統習俗,意思就是民間在節日、婚壽喜慶等隆重的宴席上,絕對少不了魚這道菜。魚,不僅是美食,還蘊含著年年有餘的意義,寓意著吉祥、富貴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其十分獨特的魚文化,流傳千古、千姿百態。「無魚不成席」這句話已成為民間約定俗成的一種認知。
  • 尼泊爾山區窮人家來客人,主人煮一鍋大米飯,用牛肉乾煮青菜招待
    今天來到這戶放牧人家裡,家中正好有客人,之前我送給她們的五斤牛肉現在已風乾了已經可以吃了,正好拿出來配上大米飯招待客人。這大米珍藏了好幾個月了,是政府救助下來的,平時都是捨不得吃,一般都會在節日或是來客人了才拿出來煮。一起來看看吧。小女孩打著赤腳淘米煮飯,旁邊坐的小孩是親戚家的。後面這些筐子,毯子,就是他們家的所有東西。一家四口在山上幫人放牧,母親和妹妹去市場了。要好幾天才回來。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到底什麼講究?十人九不知
    無規不立。千百年來,除了散發翰墨書香的歷史典故外,還流傳著一句老輩口口相傳,更貼近百姓生活的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到底還有什麼意思?菜品不擺三,字面上的意思是,請客的場合,餐桌上的菜品不能是三個,宴請賓朋時,三個菜的話就少些,顯得不那麼重要。並且在很多人看來,這三個字和「散」字讀起來很接近,自然這個意思並不好,總覺得有些不快。
  • 農村老話「茶七酒八」,這些待客禮節,你需要知道!
    飲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國習俗中,把茶水或酒斟入杯盅以多少為宜,也是有講究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各種規矩,也是反映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所謂「茶七酒八」,意思是倒茶只能七分滿,酒就八分滿。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為什麼斟茶倒酒的時候會有這些講究呢?"茶七",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
  • 老話「豆腐下酒,不如餵狗」是什麼意思,看後長見識了
    我們單憑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很容易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事實上這句俗語的深意我們了解清楚,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則小故事細細品讀,真是讓人忍俊不禁。其實葷菜和豆腐比起來,還是肉類更吸引人一些。不如餵狗俗語的下半段是「不如餵狗」,意思是說如果拿豆腐來招待客人,還不如拿豆腐去餵狗,因為狗不嫌家貧,即便我們給它吃最差的食物,狗依然會對主人忠心耿耿。
  • 古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這些禮儀規範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很多都被沿用了下來,這就說明古人在禮儀方面的制定是非常周詳且完備的。而關於吃飯的禮儀除了在一些講究禮儀的書上有明確的記載,要求人們按照禮儀行動,還有一些則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其中就有一句話叫做: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 喝茶也要講究!三界煮茶壺定義待客之道,點綴美好生活
    家裡來客人往往少不了倒茶招待,這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待客之道。以往大家對於泡茶的要求並不高,但是現在生活品質得到提升,泡茶也越來越有講究。日前,三界茶具推出一款多功能煮茶器——三界Z1玻璃煮茶壺,只為提升生活精緻度。
  • 俗話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老祖宗的待客之道,你做對了嗎
    喝酒飲茶的習慣在中國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也是我們現在常見的待客之道,但是這倒茶倒酒可不是隨隨便便倒的,倒多少這個是很有講究的。俗話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很多人在喝茶的時候習慣先對著杯中的茶去吹一吹,為什麼呢?
  • 實用貼,盤點十條茶桌待客禮節,喝茶、斟茶大有講究!
    到了現在,再提到「禮」的講究。不少人覺得不重要,也不不在意。其實,單就茶桌上的喝茶禮節而言。這其中,有不少做法值得借鑑。下文要提到的內容,就屬於以茶待客過程中,實際可用的講究。是泡茶待客不可或缺的前提。3、客人關懷多準備為了周全待客,不失禮數。在客人到來前,可以多了解情況。比如,客人的喝茶口味,以及客人是否是在空腹狀態喝茶?
  • 古人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比如請人吃飯之前要提請送拜帖,為了以示對客人的尊重主人要焚香淨身去除汙穢。到了吃飯的那一天,全家人妝扮妥帖以後提前到大門口等待客人的到來,吃飯之前要先給客人衝泡一杯香茶。吃飯過程中謹遵食不言的規矩,不得用自己的筷子給客人夾菜。隨著時間的流失,傳統的餐桌禮儀已經被我們簡化了許多。不過,其中一些充滿寓意的禮儀文化依然存留在我們的飯桌上。
  • 小時候招待親戚的8道「硬菜」,至今記憶猶新,熟悉的已近中年
    那會是上一個菜就秒沒一個,基本上是等菜上桌的趕腳,方正小時候我是經常碰到這種情況,靦腆的人只能吃點剩菜了,因為桌上的菜都被筷子長,能摟的幹完了。今天也會買一點江米條吃,但是少了那時候的味道,多了一份甜膩,反而不太受待見了,常常買了之後嘗幾口就堆在角落裡了。炸豆根兒是招待客人的一道小菜,作為壓桌菜通常早早登場,也是我們撿剩最多的一道菜。
  • 遇到這菜,老婆從不手軟,3天吃一次,招待客人,上桌就被搶光
    小編今天家裡要來好多客人,但是這個月錢花超了,太貴的菜買不起,太便宜的怕被朋友說小氣,發愁該如何招待他們,在網上忽然看到有人居然用不值錢的它做出了一盤讓人看見就垂涎欲滴顏值還超高的菜,這下想著終於有救了,於是小編照著做法試著做了做,發現成品確實特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