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子公司歌斐資產追債官司勝訴,卻面臨無法執行的難題,這讓原本現金流就吃緊的諾亞財富處境更加艱難。
2月21日晚間,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近期公司收到北京仲裁委員會送達的《裁決書》,裁決公司向上海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支付轉讓價款、違約金等合計4.7億元,然而,公司存在無法支付上述費用產生的法律風險。
暴風集團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現有員工無法承擔2019年業績預告的編制工作,公司無法按相關規則的要求披露2019年業績預告。公司員工持續大量流失,目前僅剩10餘人,同時存在拖欠部分員工工資的情形,公司股票存在被暫停上市風險。
「一般來說,跟這些交易對手打官司,勝訴概率都很大,但是真正能拿到錢的是少數。「一位財富管理行業高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一、陷入多起投資份額轉讓糾紛
事實上,歌斐資產與暴風集團的「愛恨情仇」還得追溯到四年前。
2016年1月,暴風集團與歌斐資產合作成立了規模5億元的產業基金「暴風雲帆(天津)網際網路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管理人為暴風創投。其中,歌斐資產出資4億元,佔比80%;暴風創投作為普通合伙人認繳出資1萬元;暴風集團作為次級有限合伙人認繳出資6999萬元;另一次級有限合伙人天津平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認繳出資3000萬元。
該基金存續期為3年,彼時,合夥企業約定,當歌斐資產累計分配金額低於其投資本金及固定收益之和時,由暴風集團回購歌斐資產出資對應的基金份額;回購金額為歌斐資產應獲得的投資本金及固定收益扣除其已獲得的累計分配金額以後的餘額,暴風集團創始人馮鑫為該回購義務承擔連帶責任。
2019年年初,基金到期,但歌斐資產未能正常退出。6月,歌斐資產向北京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被申請人暴風集團受讓其所持有的暴風雲帆100%財產份額,並履行支付轉讓價款、違約金及其他費用。
隨後,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庭經合議,裁決暴風集團向上海歌斐支付轉讓價款,以及支付相應違約金等合計約4.7億元。而如今,業績停擺、風雨飄搖中的暴風集團大概率是交不出這筆「巨款」了。
界面新聞記者發現,歌斐資產涉及投資份額轉讓的糾紛並不止這一起。
2019年11月1日,天神娛樂發布公告稱,收到北京仲裁委員會《裁決書》,裁決支付蕪湖歌斐回購款約9億元。關於蕪湖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蕪湖歌斐」)與天神娛樂、朱曄合夥企業投資份額轉讓糾紛,本案在北京仲裁委員會的審理已終結。
2016年12月,天神娛樂參與設立深圳泰悅基金,2017年2月,深圳泰悅基金出資2.16億元,歌斐資產認購10.43億優先級份額,基金以10.67億元投資口袋科技51%的股權。
據了解,合作之初,天神娛樂便與蕪湖歌斐籤訂了《合夥協議回購及差額補足協議》,協議中約定:如發生以下「違約回購情形」時,蕪湖歌斐有權要求天神娛樂在書面通知的日期回購其持有的全部標的權益。
隨後,天神娛樂觸發兩項「違約回購情形」,具體包括:天神娛樂、朱曄、普通合伙人及其擁有的資產涉訴或被施以強制措施;天神娛樂、實際控制人、普通合伙人發生對其財產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後果的任何訴訟、仲裁或刑事、行政處罰。
然而天神娛樂卻並不認這筆帳,並向北京二中院提交了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申請。
2019年12月16日,蕪湖歌斐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出撤回仲裁裁決的執行申請,這筆涉及9億元的仲裁裁決最終未能執行。
二、頻頻踩雷,業績下滑明顯
三方財富管理行業的開創者諾亞財富在過去幾年中頻頻觸雷,先後捲入多起資金風暴中。
2017年3月,輝山乳業財務造假案中,歌斐資產發行的「創世優選基金」中的1、2號共募集5.9億元投向輝山乳業,但隨後被揭露該筆應收帳款系偽造。
2017年7月,諾亞財富公告稱,旗下歌斐資產的歌斐創世鑫根併購基金投向樂視23億元,擔保措施為樂視網和賈躍亭個人的回購連帶擔保,如今這筆資金恐怕同樣難以追回。
2019年7月,承興控股董事長羅靜被捕後,一個更大的雷被爆出:歌斐資產管理的基金為承興國際控股提供供應鏈融資,發行了多隻基金產品,涉及總額高達34億元。
2019年7月19日,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及其團隊發表了一篇諾亞踩雷的反思文章。文章指出,自2016下半年起,諾亞財富旗下產品開始出現踩雷事件,公開信息可知,踩雷事件涉及金額較大,加上此次承興事件,踩雷產品規模超過50億元。從踩雷事件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由於詐騙、偽造、財務造假等因素造成投資本金難以收回,合規體系存在漏洞。
頗具戲劇性的是,該文隨後遭到諾亞財富CEO汪靜波怒懟:「寫文章建議有事實和調研。」
實際上,受「踩雷承興國際」事件牽連,諾亞財富三季報多項財務數據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財報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諾亞財富實現淨收入8.4億元,同比2018年三季度上升0.4%,環比下降3.4%;淨利潤1.92億元,同比下跌7.8%。2019年第三季度,諾亞代銷的金融產品規模為130億元,同比大降53.7%。
財富管理業務收入上,三季度的募集費淨收入為1.50億元,較2018年同期減少34.7%;信貸業務淨收入0.59億元,同比下降6.9%。主要是由於三季度銷售的信貸產品減少所致。與此同時,作為客戶類固收需求的替代,諾亞在三季度大量發行標準化產品,例如標準化、淨值型的債券基金和公募基金,募集量環比大幅提升74.3%。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諾亞財富還發布了一封全員戰役倡議書,其中提到,公司決定在疫情期間(特指2月和3月),原則上不因疫情做主動裁員,同時公司提出倡議,在疫情期間所有員工(含海外),每月有5個工作日無薪休假,同時三位董事汪靜波、殷哲、章嘉玉主動降薪為零。
「諾亞還是三方財富管理行業的龍頭老大,不過近些年踩雷太多,又在轉型陣痛期,現金流緊張是必然的。」上述高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此外,界面新聞記者還了解到,諾亞「無薪休假」的消息傳開後,多家頭部財富管理公司紛紛主動發布「不降薪」、「不裁員」的通知,並打出了「危難時刻顯格局」的口號。
「諾亞降薪的事兒對業內震動挺大的,這些財富公司強調自己不降薪,可能就是變相營銷自己吧。「一位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現在三方大多拿不到好的底層資產,日子都不好過。」
(責任編輯:趙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