縈繞在諾亞財富頭上的質疑之聲,正在逐漸散去。
作為獨立財富管理公司的龍頭,在底部煎熬5個季度之後,開始恢復生機。在非標產品被直接砍掉且海外因疫情業務幾乎阻斷的不利環境下,諾亞財富抓住國內2019年和2020年二級市場的小牛市,在標準化市場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轉型遇到小牛市募集量、活躍客戶數均創新高
2020年是諾亞財富上市十周年,不過諾亞對外宣傳上很低調,在一本和《融資中國》雜誌合作的專刊中,諾亞財富董事長汪靜波回憶了2005年創業的場景:「選擇創業,我們是被逼的。但如果沒有諾亞,我可能就是一個懂點金融的家庭主婦。」因為05年的3月,汪靜波的老東家湘財證券公司改制,裁員、降薪、裁部門成為被迫之舉,時任其私人金融部總經理的汪靜波不得不向下屬宣布——這個頭頂國內證券公司「第一私人金融部」光環的部門也在被裁之列。汪靜波選擇把已經在湘財運作兩年的諾亞財富品牌買下來,和另外3個合夥人開始創業。創業之後即趕上了一輪牛市,隨即迎來了10年的高速發展。
2019年第三季度,汪靜波以一封內部信拉開了範式轉型的宣言,一篇《非標已死》更是引發圈內人震動。主動的斷臂求生,諾亞的另類信貸產品從當時289.1億人民幣一路壓縮至本季度117億。
諾亞用慘烈的舉動,硬生生將自己從非標的泥沼中拔起,硬核切換到了全新的標準化的商業場景中,這就是被汪靜波稱為從小河溝進入了汪洋大海。在這個市場諾亞本並不佔優,2019年Q2財報顯示當時諾亞公開市場募集量只有60.2億,截止2020年Q3,這個數字猛增到208.4億,漲了接近3倍。
非標產品收縮產生的募集量gap至此徹底被標準化產品取代。
財富公司最關心的運營指標——募集量(包括標準資產募集量)和活躍客戶數都創了新高。
諾亞因此也正式對外宣布,戰略轉型取得了階段性成功。
業務轉型的成功讓諾亞騰出手來,宣布1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為自家公司實力站臺。
季報發布前夜暴跌,隔日6.86%大漲諾亞打出漂亮的一記反擊
季報發布前的一夜,諾亞股價莫名大跌12%,令市場不禁猜測諾亞3季報會不太好看。隔日開盤,直接拉升13%,後以6.8%大漲收盤。
確實,諾亞季報漂亮的數字和回購計劃給了市場極大的信心。其中三個數字尤其關鍵:
1、總募集量同比增長122.2%,達288億
募集量是財富管理公司的根基,沒有有效的募集,後續的管理費和carry分成都是無根之水。即便可以通過「財技」加大退出增厚本季度的收入,但這無法持續,只有不斷增長的切實的高品質的增長才是基石。
2、活躍客戶數猛增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諾亞財富註冊客戶數350409人,同比增長21.6%;活躍客戶20509人,同比增長105.9%。其中,增長最快的是公募基金活躍客戶數,同比增長167%至17536人,傳統產品活躍客戶同比增長31%;諾亞核心的「黑卡」客戶人數和AUM也在雙雙增長。
3、理財師流失率進一步降低
作為在傳統財富管理環境下披荊斬棘的諾亞財富,其龐大且專業度極高的線下理財師團隊尤為被線上網際網路平臺所羨慕嫉妒恨。理財師團隊的不穩定曾經是資本市場最大的擔憂,包括對於諾亞理財師銷售非另類信貸產品的能力,市場也一直在觀望。2.3%的行業極低流失率無疑給市場吃了定心丸。
人的因素無論從客戶角度還是公司人才的角度,都已經穩了。
此時,再談做空有點不合時宜,極大可能被打臉。同時資本市場也關注到,上市十年,收入增長了12.5倍,淨利潤增長了10倍,然而股價漲幅卻不足3倍的諾亞財富,不僅股價漲幅落後自身業績,更是遠遠落後各中概股小夥伴,相比美國的資管同行們,諾亞14倍的PE(TTM),亦是低於美股資產管理行業水平。
在季報發布後,智通財經撰文稱:諾亞財富會是長線投資者的一盤菜嗎?
諾亞的第二增長曲線在哪裡?
業務多元化一直是諾亞無懼行業難關、保持業績穩健的重要因素,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海外疫情國內牛。但想要保持這樣的增速,僅僅依靠傳統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方式,也許能夠止血,但是很難破圈大發展。外部主要原因包括國內監管的收緊,行業競爭(網際網路平臺和券商銀行財富管理入局)的加劇,究其內因則是非標縮減帶來的資管規模和經營利潤的下滑。
截至9月30日,因為另類信貸的壓縮,諾亞旗下歌斐資管規模為1557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第三季度下跌11.8%。而資產管理業務的運營利潤是大幅高於財富管理業務的,第三季度資產管理的運營利潤率為51.1%,而財富管理的利潤率為39.6%。
因此,想要在新的市場和環境中競爭勝出,諾亞還要做更多的努力。在財報中,筆者看到其中的一些端倪,或許是諾亞未來和其他非三方財富管理同行掰手腕的機會:
1)進一步擴大高淨值客戶服務優勢,新提鐵三角戰略
雖然網際網路平臺的競爭甚囂塵上,但是行內人都深知二八法則,財富管理的勝敗在於對高淨值客戶服務的深度和粘性,這是核心戰場。
在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0)中提到,中資私人銀行的總體資產管理規模(AUM)從2018年的12.20萬億元,增至2019年的14.12萬億元,增長率達15.75%。私人銀行客戶數從2018年的86.69萬人,增至2019年的103.14萬人,增長率達18.96%。
筆者算了下,私行的平均AUM從1407萬反而下降到1370萬,可見對於私人銀行客戶新增和服務的困難。
在諾亞的季報發布電話會上,汪靜波稱:「在理財師服務客戶的最小單位經濟模型上,我們開始從單一理財師服務客戶,導向團隊合作的」鐵三角「模式,確保黑卡鑽石等核心客戶,有一個小組為他們提供服務,繼續提升服務品質和作業效率。」
2)Finally的數位化轉型
為了進入新世界,汪靜波在諾亞內部倡導了一場自下而上的深刻的客戶訪談活動,40位高管每人至少訪談5個重要客戶,每個客戶2小時以上。在訪談中汪靜波談到一個有趣的案例,她問訪談的客戶,我們的app目前體驗不好,您有什麼建議嗎?客戶說,我太忙了,很少上你們的app…
但數位化對於商業方式、運營能力和組織能力的提升,新富的網際網路原住民階層的崛起,使得諾亞財富還是踏上了數位化轉型之路,內部的誓師大會、組織的重組、人才的引進,諾亞在數位化轉型上下了重注。
季報發布會上,汪靜波談道,「2020年在管理方面,我們啟動了全面的業務變革,核心是把諾亞15年來對行業的深度理解和線下運營經驗數位化,提升運營的精準度和效率。聚焦KYC、KYA、KYP,數位化客戶的需求,數位化識別理財師的能力和類型,給基金產品打標籤,並將三者進行精準的匹配。數位化合規能力,也是我們基於3K 以後的建設重點。」
3)資管的重新發力
私募資產管理公司上百億的已經可以上桌打牌,遑論1500億的歌斐資產,雖然在另類信貸轉型中承壓,歌斐仍然是諾亞未來著力發展的重點。
在融資中國雜誌的採訪時,歌斐資產CEO殷哲談道,過去十年,歌斐只是搭了一個骨骼,十年磨劍新出發。
新出發的方向有兩個,一個是目標回報,一個是成長跟投。目標回報是一種絕對收益,主要是針對高淨值客戶安全性的考慮,穩健的收益+極低的回撤,作為固收產品的替代且沒有另類信貸的暴雷風險;成長跟投則是發揮歌斐十年FOF頭部的資源積累優勢,通過跟投好的賽道公司,為高淨值客戶提供優選產品,給客戶投進最性感的醫藥、消費、科技的機會。
三季報發布後的第二天,諾亞召開了新一年的鑽石年會,這也許是個巧合,也許是一種緣分。
一切向好,祝福三方龍頭,在新的市場,能創出一個新的天地。
曾經市場非常看好網際網路財富平臺對行業的鯨吞,但監管政策讓穩紮穩打的券商和銀行找到了發展的窗口期,三方的龍頭歷經磨難,靚麗回歸,又將給市場帶來什麼新的擾動,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消費日報網)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