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的起源,據先秦典籍《世本作篇》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西晉張華《博物志》中亦有「堯造圍棋,舜也以棋教子」之說。圍棋在發展演變過程中,除了「弈」和「圍棋」,又被稱為「坐隱」、「手談」。
《棋經十三篇》中有云:「夫萬物之數從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數之主,據其極而運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數;分為四,以象四時;外周七十二路,以象其侯;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陰陽。局之線道謂枰,線道之間謂之卦。局方而靜,棋圓而動。自古及今弈者無同局。」可見圍棋之中,深藏了天地陰陽之屬,境界非凡。
圍棋與《易經》頗有相通之處,易經道:「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天地萬物……」易經當中,宇宙是由陰、陽兩種相互對立的屬性組成的。而在圍棋中,黑、白雙方恰好也是相互對立的。古代圍棋,有黑白四座子,象徵四季。以白子先行,黑子後行,象徵以白晝開始,夜晚結束。白子所代表者,其實即是易經中的陽,黑子則相應代表了易經中的陰。陰、陽與黑、白兩色棋子的對應,象徵黑夜與白晝的交替。天元則象徵宇宙的中心--太極,黑、白子象徵陰、陽兩種對立、矛盾、對抗的屬性。可見圍棋的文化與《易經》有著很深的淵源。
圍棋實行段位制,圍棋棋手如今技術等級分為專業段位和業餘段位,專業段位分為初段、二段、三段至九段等九個等級。初段最低,九段最高;業餘段位分為1段、2段、3段至7段等七個等級。1段最低,7段最高。
圍棋入段極為困難,升段更是艱苦,必須要做大量的功課:做許多死活題、打許多著名棋手的棋譜、加之嚴師指導,無數次的實戰,才可能上升一段。
圍棋的升段是要通過比賽決定的。比賽比什麼,比的是誰更強。強中更有強中手,成長,競爭,對於每個人是公平的,所以要突破是極難的。
圍棋對弈,目的何在?也不過是要「贏」。為了贏,這一局棋才步步驚心,精彩紛呈。
怎麼贏?
其實「圍棋」之「圍」,已經道出了弈棋勝負的核心部分。圍棋不是以殺子多少算勝負,而是以黑白棋子圍地之大小來決定勝負,不傷對方一子也能取勝。因此,每一局前首先明確贏棋的思路極為關鍵,否則想贏棋是很難的。
關於圍棋的布局,古代採用的是座子制,即對局時先在棋盤角上四顆星的位置分別擺上4個子,黑白各兩個,類似如今的對角星布局。現在雖無此規則,但布局幾乎全部是從四個角上開始搶先落子,圍棋的布局非常講究整個棋局的平衡發展,雙方在角上搶佔根據地,再慢慢將「戰火」延續到邊上及中腹,布局階段對於雙方非常重要,一般在此階段確定雙方的主被動的位置,一旦處於被動,則中盤會更覺「步步荊棘」。
「圍棋」的過程,其實即是人本身修身養性的過程。
所謂「修身養性」,即是通過自我修煉來達到自我完善的一種途徑,也即是要化先賢之美德才學為自身之習性功力。要「修」,要「養」,首先要能「靜」,能「忍」。儒家認為修身的過程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齊家、治國、平天下。具體來講,所需修煉者,是自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或言性格、性情與脾氣。修行較好的人,一定自身遇事冷靜,頭腦清醒;與人相處寬容大度,有禮有節。
下棋的不同層次和境界,亦是弈棋之士的成長之路:
初期
初始圍棋,最易情緒化,贏棋遂喜,輸棋則悶。若因己方失誤而輸棋,甚至「惱羞成怒」。此一階段,情緒成為影響輸贏的決定性因素。落子之選,也往往極為衝動,「殺敵一千,自損四百。」
中期
學習到一定程度後,圍棋水平有所提升,開始懂得形勢判斷和計算。此時應當警惕的是每個人固有的「人性弱點」,比如:形勢大好時,驕傲自滿之心漸起,不再著意計算,結果「一著之失,全盤皆輸」;形勢不好時則易消極怠戰,不再全力以赴。此等被動情況下,容易「自暴自棄」,亦是心理承受能力不佳的一種表現;無大局觀,常常「鼠目寸光」或「因小失大」,很難兼顧全局。
後期
此時下棋,多數人大約已是「勝固欣然,敗亦可喜」之心態,落子心平氣和,不會因一處的得失而影響情緒;當形勢被動時會全力扭轉形勢,不到最後無法挽回不會放棄,心理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都變得很強;全局在胸,有大局觀,不在乎小利益的得失。
以上棋的三個階段與「修身」的高度相通。對弈者所處的階段,其實也反映出其時他的人生境界。棋中高手,於生活中其它方面的心境和表現一定也高出常人。由此可見,下棋的確是修身養性的良方妙法。
「下棋是用心去下,心寬視野則寬、心狹目光則淺;心喜則棋散、心悲則棋孤、心浮則棋亂、心恐則棋無勢。」下棋知心境,圍棋如人生。修身修心,人生順遂。
修煉圍棋之次第,所以一定是要先培養興趣。無論修習何等技藝,皆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之說不是?
興趣先有,修習之心必盛,於此道中基本規則亦必定知之甚詳的了;此時應該要開始學習定式。何為圍棋定式呢?即是在圍棋活動中長久以來逐漸形成的各種進攻或防守的模式。圍棋之定式,歷經千百年的發展,變化複雜多樣,許多布局階段的走法,經過數位大師級人物的對弈,演化成固定變化模式。學習定式是提升棋力的必經階段,若是不學,於對局中便會顯得被動,並經常出現判斷失誤而出錯,思考的時間也會更久。
提升棋力的另一個重要方法是打譜。打譜即是按照棋譜演練之法。正常擺別人的棋譜叫打譜,而擺自己下過的棋則叫復盤。棋譜主要從兩方面獲得,一是現代棋手們的實戰譜,二是擺古代的棋譜。
慢慢修習,慢慢提升,從初期至中期再至後期,身心漸趨達至靜定空靈之境界,心如止水,自然無往不利。
然而「修養」,「磨練」,講起來只有簡單的四個字,實踐起來,當真要至「『天人合發,萬變定基』--元神主事,落子如神」之境,若無數十年的光陰浸染,恐實難能。
人生亦如弈棋,苦心修煉,勘破得失,方能落子無悔,笑對滄桑。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修行路上,長安雅士約您攜手共進,一同踏足更精彩的人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