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看點
YouTube成立18個月時,不僅伺服器空間總顯得捉襟見肘,一直得想方設法擴充空間,而且經常有音樂和電影內容未經授權就出現在平臺,讓審核人員措手不及。版權合作的巨額投入更是雪上加霜。
今年是YouTube成立15周年,從處處碰壁、資金緊張到估值突破千億的在線視頻之王,Google 16.5億美元的收購是一切的轉折點。這筆交易為YouTube帶來了完美的基礎設施、Google的全力支持和對抗其他平臺的資本。
Google承諾讓YouTube獨立發展,不予幹涉,並不斷培養YouTube日益成熟的創造者社群,團隊的終極目標是讓YouTube和Google Video朝著統一的目標前進。
原文來自Business Insider,作者Avery Hartmans;Paige Leskin
2006年10月的一個凌晨,Google法律顧問大衛·德拉蒙德和YouTube財務長吉迪恩·餘正聚精會神地湊在一輛車旁。
當他們用黑莓手機的手電筒翻閱一疊文件時,警察發現了他們,然後筆直走向兩位高管,詢問他們為什麼要在凌晨3點的Denny's停車場開秘密會議。
餘舉起雙手:「我們在籤併購協議,警官。」他把文件袋遞給警察,裡面全是Google斥資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的相關條款。警察確認他們沒有說謊後就離開了。驚魂未定的兩人迅速籤了文件,動身回家。
Google的商業擴張再次寫下輝煌一筆,而YouTube則躋身更大的舞臺。當時YouTube成立僅18個月,正為了版權問題和飛速增長的用戶群體焦頭爛額。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此前的幾個月,YouTube都快忙瘋了。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陳士駿和CEO查德·赫利領導的團隊一直在為各種需求忙前忙後。那時還沒有AWS這樣的雲技術,YouTube的伺服器空間總顯得捉襟見肘。
「當時我們真是在拼命,一周工作七天。用戶一直呈指數型增長。」2006年9月上任的財務長吉迪恩·餘回憶道:整個團隊都在想方設法擴充伺服器空間。
圖註:YouTube最早的總部位於加州聖馬特奧阿米奇東海岸比薩店之上。
除此之外,YouTube試圖擺脫「版權流氓」的形象。經常有音樂和電影內容未經授權就出現在YouTube,讓大家措手不及。
羅埃福·波塔曾經與YouTube的創始人一起在PayPal共事,之後作為紅杉資本的合伙人投資了YouTube。他表示:「YouTube創始人並不想讓它成為盜版內容的後花園。從一開始,它就與法律團隊合作,建立了內容審核團隊。如果沒有成功過濾掉這些內容,它們會像病毒一樣擴散,在當時訴訟對YouTube來說是很大的風險。這會讓人質疑合作是否可靠。它已經傾其所有了。」
YouTube法律顧問兼業務副總裁扎哈瓦·萊文表示,當時對基礎設施的需求太高了,投資就像無底洞。音樂公司要求數億美元的合作費用。其他平臺合作的意願也不強烈。
當你把所有因素匯總在一起時,籌集資金變得更加困難。再多的錢,還是得投到基建和購買版權,看起來永遠是杯水車薪。所以,YouTube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
圖註:第三大道的酒吧,緊鄰當時的YouTube辦公室。
環球音樂曾指責YouTube侵犯音樂版權的行為,在雙方合作會議中 「咄咄逼人」。當天晚上,大家來到辦公室隔壁的酒吧討論對策,然後在街區周圍散了一會步,最後決定賣掉YouTube。當初創建YouTube是為了打造好產品,但現在已經背離初心。
在與YouTube董事會成員以及YouTube投資者協商以後,所有人都認為現在是推進收購的最佳時機。
誰笑到最後
收購從酒吧那個夜晚算起,僅花了大約三個星期。
有傳言稱,YouTube競購方有Microsoft、Viacom和News Corp.等六家企業。但實際上只有兩位競爭者:Yahoo和Google。
餘說:「競標雖然規模很小,但非常緊張,我們儘量減少信息洩漏的可能。如果所有人都參與,結局可能會更糟。」
紅杉資本前合伙人皮埃爾·拉蒙德說:「Yahoo和Google都明白我們有一款非常獨特的產品,競爭難度會很大。當時,一切對我們來說都比較順利。」
在加入YouTube之前,餘曾是Yahoo的會計,他打電話給老同事,告訴他們Yahoo有機會收購YouTube。如果Yahoo對此感興趣,必須加快進度。
接下來的故事,聽起來更像是矽谷的趣聞,但確有其事:考慮到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熟面孔,因此得儘量選擇不起眼的會議地點。最終,他們選了雷德伍德市的連鎖餐廳Denny's,離YouTube辦公室僅有14分鐘車程。
第一天,赫利和陳在那裡見了Google的拉裡·佩奇和埃裡克·施密特,然後才是Yahoo的高管。
圖註:Denny's餐廳。
很快,Google提出了報價,但沒有達到大家的心理價位。
與此同時,YouTube還要處理與唱片公司的合作,希望可以避免昂貴的版權訴訟。2006年9月,萊文和克裡斯·馬克西(YouTube最早負責網站業務開發的員工)與華納音樂公司達成了協議。
萊文將其描述為「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合作先例」,這項交易使YouTube用戶在製作視頻時可以使用華納音樂,報酬是部分廣告收入。
當時,萊文和馬克西正以最快的速度就另外三筆交易與股東談判。在YouTube宣布收購消息的當天,公司宣布取得播放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節目(CBS)的授權,以及環球和索尼音樂視頻的許可。
餘說:「我們的版權交易和收購價格談判同時進行。我們對Yahoo和Google說:就按照達成這三項交易的情況談判吧。」
萊文表示,她當時幾乎把律師事務所當家了。「我當時住在舊金山,但我沒有時間在帕洛阿爾託和舊金山之間來回跑。我就在律師事務所旁邊開一個房間,每晚睡一到兩個小時。」
在決定出售YouTube之前,新辦公室就已經在籌備了,但這個時機讓萊文有點措手不及,因為她還要與馬克西負責許可協議洽談。
萊文說:「我們在周六凌晨2點敲定交易細節,搬運工在旁邊打包。當時我們正在和索尼音樂通話,突然通話中斷了,因為搬家公司的人拔掉了電源插頭。我大喊,讓他們快住手。」
Google的最後一搏
圖註:加州雷德伍德市Denny's餐廳的停車場。
2006年10月初,YouTube差點就要籤訂協議了,但買家不是Google。一整天的盡調之後,Yahoo計劃在當天籤訂收購條款表。
就在前一天,他們決定給Google最後一個機會。利用Yahoo的競爭,YouTube順勢提高了報價。
餘說:「如果你覺得這個價可以,我們就取消和Yahoo的會議。」
YouTube團隊當時的報價是16.5億美元,這個數字有意比eBay在2002年購買PayPal的價格高10%。Google同意了這個價格,YouTube表示已經做好了所有相關的準備,但仍計劃在第二天早上與Yahoo會面。如果這筆交易要落地,必須馬上完成,避免節外生枝,這才有了開頭凌晨會面的那一幕。
急速狂飆
圖註:YouTube位於加州聖布魯諾市的新總部。
從籤署到宣布交易只隔了幾天。陳士駿說:「那時,腎上腺素簡直是在飆升。我們已經籤署了協議,傳到法律辦公室。我記得當時以100-110英裡/小時的速度開到聖布魯諾,走進辦公室,向團隊宣布這個消息。」
我們沒有隆重地宣布這件事,只有謝爾蓋·布林和埃裡克·施密特來到了聖布魯諾的新辦公室,一同發布收購通知。
傑米·伯恩於2006年6月份加入YouTube並擔任廣告銷售總監,目前擔任創作高級總監。他將那個時刻形容為「超現實、令人震驚的瞬間」。
伯恩說:「我認為讓許多人痛心的是,當時Google Video還是YouTube的競爭對手,但我們終於有了完美的基礎設施和Google的支持,還有可以對抗其他平臺的資本。」
雖然YouTube的部分員工提前知道了此次收購,但其他員工,如內容負責人米斯蒂·尤溫-戴維斯,卻一無所知。許多員工都穿著「舊衣服」,因為團隊計劃用一天的時間安排新的座位表和組裝式的辦公桌。
戴維斯說:「我肯定,如果那天有人拍了照片,我們個個都看起來像個懶漢。根本沒有人預料到這個消息。」
團隊錄製了一段赫利和陳在停車場外的短片。赫利說:「我們會繼續努力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並開發最具創新性的服務、工具和技術,讓用戶繼續喜愛我們的網站。」
質的飛躍
2006年11月收購完成後,YouTube工作人員的生活基本沒有變化。YouTube直到今天都在聖布魯諾的獨立辦公室。
2009年,陳士駿離開YouTube到Google任職,兩年後離開Google。赫利則是繼續擔任CEO至2010年,隨後由Google的薩拉爾·卡曼加接任。
YouTube大部分早期員工只注意到一些細節變化。Google在YouTube辦公室增添了迷你便利店,員工可以免費拿口香糖和各類軟飲。
圖註:YouTube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布魯諾的總部。
Google曾承諾讓YouTube獨立發展,不予幹涉,並不斷培養YouTube已經成熟的創造者社群,它遵守了自己的諾言。
YouTube的內容副總裁凱文·多納休說:「收購當中總是會發生些不愉快,但對我們來說,並非如此。」
陳士駿和赫利仍保持著控制權。他們共用一個辦公室,把任務委派給來自Google的員工。團隊最關心的是讓YouTube和Google Video朝著統一的目標前進。
陳士駿說:「這就像和我們最大的敵人和解一樣,現在我們成為盟友。起初,這聽起來很尷尬,但這只是Google Video和YouTube的團隊合併在一起了而已。」
最終,YouTube不再像一個小而緊密的家庭,即使在最保守的估算裡,YouTube的年收入也已經突破百億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