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視角看校園欺凌原因:被欺凌方一再退讓,其他相關方事不關己

2020-12-22 劍客談教育

俗話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背後的原因是,對於同一件事,公和婆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表達觀點和態度的。

但這只是常見的第一種視角,發生了衝突之後,衝突雙方都認為我沒錯,是對方的錯!這種情況下,雙方都在攬功諉過,把責任往對方身上推。比如說,家長和孩子,學生和老師,學生和學生,老師和家長之間,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

第二種視角是,看到問題現象後,思考的是「我哪裡做得不對?」然後開始尋找問題的直接原因,動手解決問題。

這種敢於從自身找問題,不往他人身上推卸責任的視角看上去態度上比前者更值得誇獎,但其實結果上並不更加高明。因為這仍然算是單一視角看待問題,只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對本人來說其實也並不公平。比如說,明明是對方的錯,卻非要在自己這一面找問題,結果自然是放縱了對方,而委屈了自己。

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之後,深刻反省自己的錯誤,結果自怨自艾,傷心難過,但其實就是孩子本人的責任。家長給孩子擔了責,反而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第三種視角則是換位思考,從多個角度來看問題。當矛盾發生時,既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也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還脫離矛盾雙方,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更高明的人甚至能做到以上帝視角來看。

打個比方,我們看一個正方體時,離它越近,看到的面越少。第一種視角和第二種視角看到的都只是正方體的一個面,第三種視角則至少能看到兩面、三面乃至所有的面。

而看到的面越多,對於問題的本質就看得越清楚,解決問題就越能夠對症下藥。

比如說,在某小學裡,李同學長期欺凌朱同學,這個問題不同視角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1,第一種視角

李同學:我就是看小朱不順眼,見他一次就想打他一次,都怪他讓我心裡不爽!

朱同學:我一見到小李就發抖,他身高體壯,打架又狠,他的威脅我不敢不聽,告訴家長和老師只會挨更多的打。不怪我懦弱,是敵軍太強大了!

李同學家長:不怪我家小李太強,要怪就怪小朱太弱,要怪就怪小朱家長太慫!自己不爭氣,活該被欺負!

朱同學家長:不怪我不知情,就怪小朱這孩子太膽小太慫!怪小李太野蠻,怪小李家長太護犢子,太蠻不講理。

大家看,以這種視角來對待校園欺凌問題,則李同學會越來越兇狠,而朱同學會越來越可憐。

2,第二種視角

李同學和其家長這樣的人,從來也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錯,他們看問題都是第一視角。而朱同學和其家長,則常常先覺得別人有錯,更會覺得錯全在自己身上。

朱同學:都怪我,誰讓我膽小怕事呢?誰讓我打不過小李呢?誰讓我爸打不過小李他爸呢?被他欺負都是註定的,跟老師講跟家長講有什麼用呢?反正,被他欺負久了,也習慣了。

朱同學家長:我的孩子才不跟人家打架呢!我是個文明人,才不跟野蠻人一般計較呢!算了,他們一家人不講理,我們難道也要跟他們一樣不講理?鬥不過人家,只能自己吃虧,告訴孩子儘量躲著他吧,總有人會收拾他的!他們這麼猖狂,遲早會有報應的!

大家看,以這種視角來委曲求全,結果只能是讓對方變本加厲。

3,第三種視角

朱同學:小李欺負我,不是我的錯,是他的錯!我打不過他,可以向大人求助,我不求助,忍氣吞聲,只會在他面前更加可憐。有了第一次,我不反抗,就會有第二次。

朱同學家長:小李欺負我孩子,不是我孩子的錯,是小李不是東西!小李的家長給小李架勢子,他的家長更不是東西!我作為孩子的家長,在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還不站出來保護他,我到底在怕什麼?我鬥不過他,還有法~律幫襯!為了孩子,我也要堅決地跟小李一家人鬥到底!

其他同學:我們應該聯合起來,團結起來,共同對抗小李,否則,今天他欺負小朱,明天就會欺負我們其他人。

其他家長:今天我們不幫小朱家長,明天別的家長也不會幫我,誰知道這一家人哪天會欺負到我們頭上來?

老師:今天我們如果息事寧人,不打敗小李一家人的囂張氣焰,明天他們一家說不定就欺負完學生來欺負老師了!到時候,我們更無助。

大家看,在這種視角下,校園欺凌的原因就呈現出來了,被欺凌一方一再退讓,而其他相關方一開始都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如果大家從一開始就堅決地與欺凌者作鬥爭,他們就囂張不起來。

而鬥爭並不能只靠個人的力量,要團結更多可以團結的人,更要相信法~律,不要怕麻煩。如果你怕了小麻煩,就一定會有更大的麻煩等著你。

對於校園欺凌,你有什麼高見?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校園欺凌發生時,別像《八佰》裡河對岸的看客,讓人不寒而慄!
    第三視角看校園欺凌原因:被欺凌方一再退讓,其他相關方事不關己》這一篇文章中,劍客老師探討了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三種視角,以當前學校教育中常見又令人頭疼的校園欺凌問題為例,列舉了校園欺凌問題中的相關方面,比如欺凌者、受欺凌者、雙方家長、其他同學、其他家長、老師、校方等,從三種視角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觀察和思考。
  • 央視《守護明天》第三集:《持續欺凌之後》,聚焦校園欺凌話題
    由最高檢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聯合製作 於11月22日起 在CCTV社會與法頻道播出 第三集 《持續欺凌之後》 講述人 貴州省檢察院未檢檢察官 楊方
  • 動漫看世界:校園欺凌
    在這裡我就簡單的說一下一部有關校園欺凌的動漫《聲之形》因為剪輯的原因可能不會有那麼的刻骨銘心,但是你所述說的故事或者說是事件足夠引起人們的重視。這裡就可以看出校園欺凌的存在跟多是一種對弱者的的欺負,當一個比你弱小或者犯錯誤後,一個人也許會去幫忙,兩個人就會旁觀,三個人或者三個人以上就會笑話「你看那個人好傻哦。」小孩子更是如此,優秀的小孩子總是稀少的,打打鬧鬧才是常態,校園欺凌則是一群小孩子對一個孩子的壓榨,他們欺負那些單親的,殘疾的孩子獲得快樂。在《聲之形》中男主也因為一些事情發現了自己的不對,最後也像硝子道歉。
  • 誰是校園欺凌的隱形推手
    隔代撫養的孩子更易捲入校園欺凌 除了個人特徵,家庭因素也是影響孩子捲入校園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本次調查的人口學信息,團隊將所得樣本家庭類型分為隔代撫養家庭與非隔代撫養家庭。研究結果發現,相比於非隔代撫養家庭的孩子,隔代撫養家庭的孩子更多地參與校園欺凌。
  • 十堰:拒絕校園欺凌 共建平安校園
    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拒絕校園欺凌  共建平安校園』,直面暴力現象,尋求解決途徑,讓青春不再驚恐,讓父母不再擔憂!」  活動中,各班學生通過觀看《校園欺凌》的視頻和校園暴力案件的照片和文字材料,對校園欺凌產生直觀感知,從而明白什麼是校園欺凌。
  • 《少年的你》都談校園欺凌,也談談魏萊的幫兇們
    剛剛公布的第三十九屆電影金像獎提名名單中,由曾國祥指導,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獲12項提名,豆瓣評分8.3。電影講述高三復讀少女陳念陷入一場校園欺凌,一次偶遇,陳念認識了名為小北的小混混,小北暗中保護陳念時,引發一連串的連鎖事件。陳念作為校園被欺凌者,在反抗中付出慘重的代價。
  • 天柱三小:開展「防範校園欺凌,共創和諧校園」主題班會
    為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切實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12月8日,天柱縣第三小學開展了「防範校園欺凌,共創和諧校園」主題教育班會。班會課上,各班主任圍繞「什麼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發生的原因和表現」、「如何防範校園欺凌」、「遭遇校園欺凌時,應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求救」等內容。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播放專題教育視頻、講解校園暴力相關法律法規等形式,引導學生深刻了解校園欺凌的危害,呼籲每一位學生從我做起,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堅決反對校園欺凌,勇敢地向校園欺凌說「不」!
  • 預防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
    陽光自護 預防校園欺凌 為積極響應2020中央專項「陽光自護」困境青少年安全教育服務項目精神及進一步做實做細校園安全教育工作,全面保障學生身心健康,防範杜絕校園欺凌暴力事件發生,構建平安和諧校園,2020年11月23日上午,牛家口小學特邀請晉源區人社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王採平同志和高美娜同志為該校全體師生帶來了一場
  • 城市與社會|解決校園欺凌應重視同伴教育的作用
    為防止校園欺凌問題的惡化,今年6月全國人大代表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二審稿審議會議上提出需完善學生欺凌行為的處理程序基礎。12月,教育部予以回復,表示將支持配合有關部門完善涉及校園欺凌問題的法律法規規章,積極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的修訂。 校園欺凌頻頻發生,背後原因是什麼?
  • 預防校園欺凌教育宣講進校園
    本報訊 記者卓朝興 通訊員赤團宣報導:為了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宣傳,強化未成年群體自護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構建安全、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共青團赤坎區委員會日前聯合赤坎區衛健局、區文旅體局、區人民檢察院在湛江市第二十八中學開展了「雙百」普法進校園、預防校園欺凌教育宣講進學校活動。
  • 校園欺凌的相關責任由誰來負?法律這樣規定
    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講,最擔心的莫非孩子在學校被欺凌,擔心孩子受傷。以往被爆出來的校園欺凌的事件也並不少,甚至有的造成了孩子死亡的嚴重後果,但有時候可能因為施暴者是未成年人,無法進行刑事處罰。那麼,校園欺凌的相關責任由誰來承擔?
  • 對校園欺凌最直觀的描寫,看完之後讓人深思的電影——《聲之形》
    說起校園暴力,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最近幾年頻頻被曝光出來的欺凌事件,牽動著很多人的心。但是真正經歷過校園暴力的人,很多卻不敢發聲,使我們只是感到可憐,但是無法產生共鳴。甚至更沒有人從施暴者的視角,來感受欺凌。
  • 《守護明天》第四季第三集|持續欺凌之後
    第三集《持續欺凌之後》講述人貴州省檢察院未檢檢察官 楊方教室裡發生的一個小小摩擦,引發了一場長達半年的惡性校園欺凌事件。被欺凌的女孩默默忍受,但她一次次的忍讓換來的卻是不斷升級的暴力。如此惡劣的校園欺凌事件,學校、老師和家長為何毫不知情?怎樣建立預防機制,避免校園欺凌問題的出現與惡化?
  • 面對校園欺凌要勇敢說不,校園欺凌的危害,及解決辦法你知道嗎?
    校園生活應該對很多人來講都是美好的,但是最近幾年,校園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噩夢,原因是校園欺凌越來越頻繁化,很多人因此走上不歸路。校園欺凌是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音及網絡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時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校園欺凌通常會造成受害人心靈創傷,是一種反社會行為,是各國重點治理對象。
  • 遇到校園欺凌,我們該怎麼辦?
    各省中小學於五一前後陸陸續續開學,開學後學校組織了安全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包括衛生安全、交通安全、預防校園欺凌等主要內容,今天我想聊的是關於校園欺凌的防控和處理。先說兩個真實例子。作為老師,如何妥善處理欺凌行為,如何正確教育學生們?作為家長,如果你的孩子是欺凌者或是被欺凌者,你該如何作為?首先我們必須認識、辨別什麼是欺凌,教育部指出: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叫做校園欺凌。
  • 防範校園欺凌專題法制講座
    為進一步抓實校園安保工作,杜絕校園欺凌暴力事件發生,新民市公安局西北派出所組織民警深入到轄區實驗小學和城區第四小學,開展了「拒絕校園欺凌,從你我做起」為主題的法制講座。西北派出所副所長郭金劍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講解了校園欺凌的性質和危害,並結合現實中發生的校園欺凌案例。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解讀,指導學生們運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增強自我防範意識。同時,提醒同學們要團結友愛,自覺抵制校園不良行為。
  • 反校園欺凌相關繪本推薦|引導孩子做一個「不好惹」的人
    電影《少年的你》熱映一時,除了票房喜人和榮獲多項大獎外,這部電影也再一次將「校園欺凌」這一話題帶入公眾視野。很多在校園中遭受欺凌的孩子,長大後往往帶著常人看不到的傷痛,甚至有的孩子再也沒有機會長大,被時間永遠遺落在了童年的痛苦中。
  • 瀋陽一小學生在校被5名同學追打,校方、教育局:不是校園欺凌
    記者與校方了解相關情況,校方於10月13日曾給向記者給出書面回覆:1.9月15日第三節下課期間,鄧某和同班的五名同學追逐玩耍的過程中,被一名女同學碰到了眼睛。事情發生後,班主任老師查看並詢問情況,鄧某說沒事後繼續上課。班主任叮囑孩子們以後玩耍時要注意安全。
  • 「宣傳民法典 抵制校園欺凌」 ——萊州市第三實驗小學開展法制...
    「宣傳民法典 抵制校園欺凌」 ——萊州市第三實驗小學開展法制講座活動 2020-12-22 12:05:41
  • 預防校園欺凌,平潭檢察院打出「組合拳」
    ●基地參觀+法治沙龍,源頭預防在平潭檢察院組織的普法沙龍上,學生們針對校園欺凌行為各抒己見,「拒絕校園欺凌,從我做起」的宣誓聲在活動室中迴蕩著,50餘名小學生在檢察官的帶領下,發出內心的聲音。不恃強,不凌弱,欺凌構罪要坐牢。被傷害,莫慌亂,觀察求助和報警。見惡行,要舉報,爭做文明好少年!」一首未檢檢察官創作的安全自護童謠,被印在了普法書籤上分發給學生們,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平潭檢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檢察官已對10餘所中小學2000餘名學生進行了校園欺凌專題講解,讓參觀的學生了解校園欺凌的表現形式、危害和遇到校園欺凌應該怎麼做。